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髓母细胞瘤CT、MRI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50例,34例作CT检查,30例作MRI检查,其中30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发病年龄小于20岁者占78%(39/50),发生于小脑蚓部者占88%(44/50).其中CT平扫为略高密度者占53%(18/34),混合密度者占44%(15/34).CT增强后病灶呈均匀强化者占50%(17/34),不均匀强化者占38%(13/34),环状强化者占12%(4/34).MRIT_1WI病灶呈低信号者占73%(22/30),混合信号者占27%(8/30).T2WI呈高信号者占73%(22/30),混合信号者占23%(7/30).MRI增强后病灶呈均匀强化者占72%(13/18),不均匀强化者占22%(4/18),有5%(1/18)病灶显示环状强化.病灶可见囊变、钙化、出血、瘤周水肿及脑积水征象.CT对髓母细胞瘤检出率、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90%、83%,而MRI则分别为100%、96%、90%,二者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结论: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11例小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分析其MRI特征(包括平扫及增强)及其与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 (1)11例病灶均单发,位于十二指肠1例、空肠者4例、回肠者4例、空回肠交界处者2例。(2)T1WI为混杂略低信号、T2WI为混杂略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为略高混杂信号,5例病灶周围见渗出,增强后呈轻中度逐渐强化者10例,呈均匀中度强化者1例。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MRI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瘤周渗出、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且有助于提示该病的诊断,但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21例髓母细胞瘤中,19例位于小脑蚓部(占90%),2例位于小脑半球(占10%)。发病年龄5~41岁,15岁以下11例(占52%)。肿瘤平均大小约33mm,18例病灶边界较清楚,3例病灶周边模糊。圆形或类圆形11例,不规则形3例,边缘分叶5例。16例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MRI扫描,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稍高信号,DWI序列病灶实性成分呈高信号,表面扩散系数(ADC)图呈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不同程度强化。12例病灶周边见不规则水肿。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具有典型好发部位及特征性MRI影像表现,早期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11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本组11例MRI表现为小脑中线区不规则形肿块,病灶内均见坏死囊变、信号混杂。9例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病灶内可见出血信号,11例均无钙化灶形成;(2)MRI示肿瘤位于小脑蚓部5例,第四脑室6例;2例侵犯桥脑,1例伴小脑半球转移病灶。结论: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发病年龄、肿瘤部位等,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MRI常规及DWI表现,掌握髓母细胞瘤常见影像学特征,并了解其不常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确诊为幕下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扫描图像包括T1WI、T2WI、DWI及增强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单盲法分析MRI图像。结果:23例中,常见表现为肿块位于小脑蚓部18例,实性为主、散在小囊变15例;16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为(0.68±0.16)×10-3mm2/s,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16例。不常见表现为肿瘤位于小脑半球(2例),第四脑室(2例),桥小脑角(1例),大囊变(1例在小脑半球,2例在蚓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7例),ADC值为(0.73±0.18)×10-3mm2/s,轻度强化5例,结节样强化1例,环形强化1例。结论:发生于小脑蚓部、实性为主、小囊变、DWI高信号是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的MRI常见表现,诊断不难。髓母细胞瘤不常见表现多样,结合病灶DWI信号特点,可与幕下其他肿瘤相鉴别,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髓母细胞瘤(MB)的影像特点,探讨MRI联合MRS对MB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MB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的好发部位、MRI及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四脑室11例,小脑蚓部8例,小脑半球5例。MRI平扫20例T1WI呈等低或低信号,4例呈混杂信号;18例T2WI呈等高信号,6例呈高信号;22例病灶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18例行1H-MRS扫描,肿瘤实性成分Cho峰显著升高,NAA峰降低,Cho/Cr及Cho/NAA显著升高,Lac峰轻度升高。结论:MB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术前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MRI及1H-MRS对MB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MRI常规扫描结合DWI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RI常规扫描结合DWI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 2 3例 ,均行MRI常规扫描 ,7例行DWI。结果 :髓母细胞瘤常见于小脑蚓部 (1 5例 ,占 6 5 .2 %) ,易囊变 (1 9例 ,82 .6 %) ,4例出现转移 (1 7.4 %)。瘤体T1 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 WI等或稍高信号 ,注射Gd DTPA后呈中等至明显强化。肿瘤实性部分DWI呈略高信号 ,ADC图呈略低信号。坏死囊变部分与脑脊液信号相仿。瘤周水肿DWI呈等及稍高信号 ,ADC图呈稍高及高信号。结论 :常规MRI结合DWI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结合DWI及~1H-MRS对成人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14例,均行常规MRI扫描,2例行DWI检查,4例行MRS检查。结果小脑半球5例(35.7%),小脑蚓部3例(21.4%),第四脑室2例(14.3%),桥小脑角区2例(14.3%),右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及右侧桥小脑角2例(14.3%)。2例误诊,诊断准确率约85.7%。13例(92.9%)肿瘤内或边缘见大小不等囊变或坏死区。4例(28.6%)肿瘤内可见供血血管影。实性部分:T_1WI序列呈低信号9例,呈等信号5例;T2WI序列呈略高信号6例,呈等信号6例,呈低信号2例;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6例,等信号8例。肿瘤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2例肿瘤实性部分DWI分别呈高或略高信号,ADC图呈低或略低信号。4例MRS均表现为Cho峰明显升高,NAA峰及Cr峰明显降低;Cho/Cr比值增大,NAA/Cr比值降低。结论 MRI常规扫描结合DWI及~1H-MRS对成人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髓母细胞瘤的CT、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髓母细胞瘤CT及MRI的影像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19例,全部病例均有CT和/或MRI资料。结果:19例中,肿瘤位于小脑蚓部15例,小脑半球4例。CT平扫肿瘤稍高密度9例,等密度2例,混杂密度3例,内伴斑片低密度灶及囊性变8例,有斑点状及斑片状钙化3例,CT增强扫描多强化明显。T1WI稍低信号10例,等信号及混杂信号2例,T2WI略高信号及混杂信号10例,等信号2例,肿瘤边缘较清楚,伴瘤周水肿9例。增强肿瘤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4例。共15例见有第四脑室变形偏移及幕上脑室扩张。结论:常见髓母细胞瘤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好发年龄段及特征性CT和MRI表现,容易诊断;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表现在鉴别中要想到此病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颅窝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MB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将MRI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结果:26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5例位于第四脑室内(占58%),7例位于小脑蚓部(占27%),4例位于小脑半球(占15%)。肿瘤在T1WI上呈等至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DWI上肿瘤实性成分呈稍高、高及明显高信号,ADC图均为低信号。12例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囊变坏死区与脑脊液信号相近,1例合并出血。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成分强化特征不一,呈轻度至明显强化。5例沿脑脊液播散。结论:常规MRI结合DWI及ADC图对MB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沿脑脊液种植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MRI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行MRI横断面、冠状面、斜矢状面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5例黑色素瘤患者中27例在T1WI表现为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T2WI上均为低信号,增强后为中度至明显强化。21例继发的视网膜脱离在T1WI上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或高信号,无强化。结论MRI可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同时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和信号特征,有助于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高靳  许特卫  肖壬川 《放射学实践》2005,20(11):966-968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9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椎管内神经纤维瘤MR表现。结果:19个肿瘤中15个为孤立的神经纤维瘤,MR图像上边界清楚;4个丛状神经纤维瘤,MR图像上整个或部分边界模糊。全部肿瘤T1WI为等-稍高或稍低信号,T2WI为多样的高信号,17个为不均匀的T2加权高信号,其中12个显示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的“靶征”。增强扫描,呈多样的强化,其中11个显示中央强化。结论:T1WI等-稍高或稍低信号,T2WI多样的高信号,“靶征”是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的特征,肿瘤呈多样的强化,常显示中央强化。边界模糊时,应考虑丛状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13.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螺旋CT、MRI表现 ,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 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螺旋CT检查 8例 ,MRI检查 6例 ,其中 1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结果 :8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 ,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动脉期扫描除中心疤痕外 ,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均匀强化 ,其中 4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4例呈略高密度、4例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4例伴有中心疤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 6例 ,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T2 信号 ,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 ,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 ,4例MRI平扫显示中央瘢痕者有延迟强化。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MRI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 ,明显地提高与其它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骨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CT及MR对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12例骨母细胞瘤的临床、CT、MR I及病理学资料。结果(1)行CT检查6例,均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区伴随不同程度的钙化或骨化,瘤灶边缘呈反应性骨硬化缘,边缘光整。(2)行MR I扫描10例(包括4例已做CT检查的病人),表现为膨胀性的骨改变,瘤灶信号混杂,内有分隔,T1W 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 I呈高信号9例,1例以低信号为主。其中8例瘤灶周边可见清楚的T1、T2低信号缘,2例邻近组织呈片状模糊高信号。(3)增强扫描均呈中度以上强化,内夹杂片状低信号不强化区。结论骨母细胞瘤有较为典型的CT表现,MR I表现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Tolosa-Hunt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影像学表现,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994-2002年临床确诊的12例THS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其CT、MR平扫及增强扫描、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表现。结果 12例中7例影像学表现异常,主要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增大,眶尖软组织肿块。CT呈软组织密度,MR 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强化扫描CT、MRI均示病变明显强化,同时伴有邻近硬膜强化。DSA检查2例示病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稍狭窄,MRA检查1例示一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形态不规则。另5例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 THS部分病例有影像学的异常改变,CT、MRI表现对其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提高对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资料,结合病理表现及文献资料对其影像特征进行讨论。结果:5例病人均接受了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有延迟扫描。2例脾肿大,4例表现为脾脏散在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病灶,绝大多数病灶直径<2cm,1例表现为脾脏巨大肿块。CT平扫所有病灶密度与正常脾脏组织差异微小,病灶显示不清,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灶显示清晰,表现为边缘清晰的低密度结节或肿块,病灶部分稍有强化,延迟期病灶进一步强化、填充,密度与正常脾组织接近,病灶基本消失。1例巨块形肿块病人还接受了腹部MRI检查,病灶T_1WI显示不明显,T_2WI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信号肿块,其中心部分有轮辐状高信号区;FSPGR动态增强扫描,病灶随着时间延迟,强化程度逐渐增强,增强早、中期中心表现为轮辐状低信号区,于延迟期病灶完全强化,其中心轮辐状低信号区域信号反而略高出周围组织信号。肿瘤病理:肿瘤都是由类似于脾窦吻合的血管腔组成,部分区域呈囊状扩张,内衬单排立方或柱状内皮上皮,细胞无异型或核分裂,可见吞噬含铁血黄素。结论:病灶延迟强化填充、MRI T_2WI低信号的特征,有助于对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脑原发淋巴瘤的MRI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脑原发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特征,以加强对该肿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1例脑原发淋巴瘤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肿瘤的部位分布、形态和肿瘤的信号特征。结果:11例肿瘤中,顶叶4例,额叶3例.胼胝体及透明隔区3例,眼球及海绵窦区1例。全部肿瘤呈实质性肿块,7例T1WI呈稍低信号.T1WI呈稍高信号;4例T1WI和T2WI呈等信号;增强后11例肿瘤均呈明显均匀性强化。结论:脑原发淋巴瘤多起源于脑实质和胼胝体区.肿瘤通常没有囊变和坏死,增强后呈明显强化是其特征。  相似文献   

18.
增强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MRI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增强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4例颅内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共有病灶124个。分别行增强前、后T1WI和FLAIR扫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病例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增强例数、增强病灶个数及强化病灶部位;对比度及增强率;病变大小和范围。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4例中,增强后FLAIR(CEFLAIR)成像、增强SE T1WI(CET1WI)均显示98例有强化。CEFLAIR成像检出了117个强化灶,CE T1W1检出了120个。4个病灶仅在CEFLAIR显示而CET1WI未显示。另有7个病灶仅在CET1WI显示而CEFLAIR未显示。两者之信噪比(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270),脑灰白质对比度(GMC)、对比噪声比(CNR)及强化率(C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6、7.10、9.67,P值分别为0.015、0.000、0.000)。在显示病灶大小上,CEFLAIR成像明显大于CET1WI(t=4.13,P=0.000),在病灶范围上,有62例CEFLAIR成像较CET1WI大。CEFLAIR成像对位于脑沟、凸面、侧脑室旁及侧脑室内病灶的检出优于CET1WI,而对大脑半球及第四脑室内的病灶的显示不如CET1WI。结论 CEFLAIR成像与CET1WI比较,强化病灶数,两者无明显差别,强化程度CET1WI明显高于CEFLAIR成像,但两者对不同部位病灶的显示有明显差异,CEFLAIR成像显示病灶大小和范围明显大于CET1WI。两种序列相互补充,建议将CEFLAIR成像序列列为增强后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9.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中枢神经系统HPC的CT、MRI影像学特征,结合文献报道总结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9例中颅内7例,椎管内2例.CT平扫4例呈均匀略高密度,3例呈略高、低混杂密度;MRI检查4例呈等T1、等T2信号,3例呈等长T1、等长T2混杂信号.CT、MRI增强后所有病灶均呈明显强化.结论CT、MRI可对中枢神经系统HPC做出可靠诊断.  相似文献   

20.
儿童脑肿瘤的MRI表现(附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脑肿瘤的MRI特点,以期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儿童脑肿瘤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60例中,发生于脑干17例(28.3%),鞍内及鞍上区15例(25%),小脑13例(21.6%),幕上半球8例(13.3%),间脑侧脑室、四脑室各2例,枕骨1例。大多数肿瘤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等信号或/和低信号,在T2WI上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胶质瘤是儿童期脑肿瘤最常见的肿瘤,脑干是其最常发生的部位,其次是颅咽管瘤,常发生于鞍内及鞍上区,小脑是儿童髓母细胞瘤常发生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