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鲍曼不动杆菌启动子突变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浙江湖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BLA)耐药基因序列,并确定其亚型。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在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自临床分离的39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检测ESBL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EM、SHV、OXA、CTX-M、PER及VEB型BLA耐药基因,并对7株TEM基因型阳性的分离株(编号分别为HZ08、HZ09、HZ17、HZ24、HZ35、HZ37、HZ40)进行耐药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9株鲍曼不动杆菌TEM型BLA耐药基因PCR扩增均呈阳性,其余基因PCR扩增均为阴性。7株TEM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他们的基因片段全长均含1022个核苷酸,经GenBank网上同源性比较,发现这些序列与广谱酶TEM-1(GenBank注册号:AF188200)的编码区域序列相同,但在启动子区域-47位点处均有1个核苷酸发生突变(G→T)。其中HZ40株的TEM-1序列已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成功注册(GenBank注册号:AY263331)。HZ08、HZ09、HZ24、HZ35、HZ37和HZ40株ESBLs均阳性,HZ17株ESBLs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携带伴启动子区域核苷酸突变的TEM-1亚型BLA耐药基因,此基因可以导致ESBLs表型阳性。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西安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研究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改良三维试验进行表型确认,对表型检测阳性及阴性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 共有84株产ESBLs,其中有45株产PER-1型ESBLs,58株产TEM-1型ESBLs,19株同时产PER和TEM两型ESBLs,未扩增出SHV型ESBLs.改良三维试验阳性菌株有4株未扩增出ESBLs,改良三维试验阴性菌株有13株扩增出ESBLs.结论 西安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至少存在2种不同类型的ESBLs,基因型分别为PER-1、TEM-1,且同一质粒携带2种或2种以上ESBLs编码基因在西安地区有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TEM-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基因序列。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的TEM-1型耐药基因,用克隆测序方法分析质粒上TEM-1型ESBLs基因。结果15株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中,TEM-1型ESBLs阳性菌株有12株,TA克隆后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560328.1)bla TEM-1基因序列99%源。结论质粒上带产TEM-1型ESBLs的鲍曼不动杆菌,bla TEM-1基因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情况。方法:用三维试验检测1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SBLs、AmpC、MBL(金属β-内酰胺酶)产酶情况;用PCR方法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三维试验检出2株菌产ESBLs;9株菌产AmpC;3株菌合产ESBLs和AmpC酶;3株菌产MBL(均同时产AmpC)。PCR检出15株菌均携带blaTEM基因;2株菌携带blaPER-1基因;14株菌携带AmpC基因;未检出产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我院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含有blaTEM基因和AmpC基因,也首次发现部分产PER型ES-BLs鲍曼不动杆菌。  相似文献   

5.
吴倩  蒋敏  赵清 《重庆医学》2015,(21):2961-2965
目的 分析7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检测其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与头孢菌素酶(Ampc)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与Ampc酶的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类BLA基因TEM型、SHV型、CTX型以及C类BLA基因ADC型、DHA型.结果 7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32株(45.7%)单产Ampc酶,8株(11.4%)单产ES-BLs,20株(28.6%)同时产Ampc酶和ESBL,合计共28株(40%)产ESBLs,共52株(74.2%)产Ampc酶.PCR实验共检测出blaTEM、blaSHV、blaADC 3种基因,分别为69株(98.6%)、25株(35.7%)、56株(80.0%),bla CTX、bla DHA两种基因均为阴性.70株菌除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7.2%以外,其余耐药率均大于80%.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产ESBLs与Ampc比例较高,多重耐药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表达状况. 方法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以ESBLs确证实验和三维试验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产酶情况与变化. 结果临床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ESBLs与AmpC酶检出率分别为1.4%、71.0%,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从23.3%~59.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12.8%. 结论临床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主要是产AmpC酶株,且呈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7.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1503的ESBLs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汕头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1503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亚型。方法:以琼脂稀释法测定Kp1503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MIC;设计TEM、SHV和CTX-M型全编码基因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得其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分析其基因亚型。结果:Kp1503株为多重耐药株,除对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外,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均耐药;其所携带的三种β-内酰胺酶基因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TEM-1、SHV-12及CTX-M-3型编码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结论:汕头地区存在同时产SHV-12、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浙江省嘉兴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E3株所产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序列及亚型。方法:肺炎克雷伯菌E3株经酶抑制剂增强的肉汤稀释法鉴定为ESBLs细菌,PCR扩增其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后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苷酸序列并确定亚型,重组细菌表型鉴定。结果:E3株同时产SHV和TEM型两种β-内酰胺酶,其中SHV基因片段含812个核苷酸,编码266个氨基酸,为SHV-11型β-内酰胺酶;TEM基因片段含973个核苷酸,编码288个氨基酸,为TEM-1型β-内酰胺酶。含TEM-1和SHV-11编码基因的重组细菌经酶抑制剂增强的肉汤稀释法鉴定为阴性。结论:E3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产生SHV-11和TEM-1两种广谱β-内酰胺酶,广谱β-内酰胺酶的种类和数量可影响ESBLs的表型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分布情况,并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基因型鉴定。方法采用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和AmpC酶,纸片协同法检测MBL,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ESBLs表型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TEM型、SHV型、CTX-M型三种耐药基因检测并克隆测序。结果356株革兰阴性杆菌检出产酶株90株,检出率25.3%。单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57株,检出率16.0%,以肺炎克雷伯(31.6%)、大肠埃希菌(31.0%)检出率高;单产AmpC酶4株,检出率1.1%,其中阴沟肠杆菌3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6株,检出率4.5%,以鲍曼不动杆菌(12.5%)检出率最高;产MBL细菌13株,均为非发酵菌,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率最高,为71.4%。17株ESBLs表型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16株检出ESBLs耐药基因,其中CTX-M型15株(88.2%),TME型13株(76.1%),SHV型2株(11.8%),有11株细菌同时带有两种ESBLs基因,1株带有3种ESBLs基因。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产生ESBLs、AmpC酶和MBL多种β内酰胺酶,铜陵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肺炎克雷伯杆菌40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的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临床分离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基因型。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检出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40株,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对这些耐药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TEM、SHV和CTX-M的阳性率分别为30%、60%和45%。结论:SHV和CTX.M型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ESBLs菌株的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鲍曼不动杆菌产PER-1型ESBLs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产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方法先后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初筛法和纸片扩散确认法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测产ESBLs菌株,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测序方法分析质粒上PER-1型ESBLs基因。结果9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产ESBLs菌株有16株,占17.20%,均为多重耐药菌。其中PER-1型ESBLs阳性菌株有8株;TA克隆后测序表明与铜绿假单胞菌(AJ621265.1)blaPER-1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发现质粒上同时带产TEM-1、PER-1型ESBLs和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blaPER-1基因可能来源于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情况.方法 应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 分离到69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最高(46.38%),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43.48%,头孢他啶30.43%、头孢吡肟33.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4.78%.三维试验结果54株(78.3%)产β-内酰胺酶,其中9株单产AmpC酶(头孢菌素酶),8株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7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20株不能被氯唑西林和克拉维酸联合抑制.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特别是出现了泛耐药的菌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检测.  相似文献   

1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300株去巯基型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的产生是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SHV是去巯基的英文缩写,SHV型ESBLs可以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巯基,主要引起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1-3].为了解本院产ESBLs菌株的SHV型基因携带情况和临床分布特点,作者应用PCR技术对本院临床标本分离的300株产ESBLs菌株进行SHV型基因检测,对其院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我院临床分离的2株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方法应用MIC法检测2株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种基因,分别为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和β-内酰胺酶ADC基因。结果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种基因blaTEM和β-内酰胺酶ADC基因呈阳性。结论2株鲍曼不动杆菌携带blaTEM和β-内酰胺酶ADC基因。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我国第一篇从鲍曼不动杆菌检出13-内酰胺酶ADC耐药基因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12株产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革兰阴性杆茵产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2株革兰阴性杆菌,用VITEK-2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对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与pGEM-3zf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埃希茼DH5d,筛选、鉴定阳性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2株菌检测出CTX-M型、TEM型、SHV型、OXA型、PER型和IMP型耐药基因,其中1株鲍曼不动杆茵同时携带OXA型和PER型耐药基因.2株大肠埃希茵的耐药基因分别在CTX-M-14的基础上发生了1个位点的突变.结论 细菌携带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导致多重耐药,基因突变可导致新的基因型产生.鲍曼不动杆菌产金属碳青霉烯酶或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对亚胺培南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特点、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耐药性。方法:对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08株引起医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硝基头孢噻吩纸片法、双纸片协同法、三维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神经外科的检出率分别为63.89%、11.1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为主,分别为77.78%和12.96%。该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发现多重耐药菌96株(88.89%)。10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共检出产ESBLs 11株,阳性率为10.19%;头孢菌素酶78株,阳性率为72.22%;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100.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产β-内酰胺酶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要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株的产酶现状与耐药水平,为临床治疗与院感监控提供参考。方法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鉴定,以Nitrocefin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三维试验与K-B法进行酶型分析与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175株鲍曼不动杆菌,82.28%来自呼吸道。产β-内酰胺酶124株,阳性率70.9%,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52株(41.9%),产头孢菌素酶(Am PC酶)70株(56.4%),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2株(1.6%)。本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SCF)耐药率为37.7%,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1%(仅2株MBL耐药)。结论呼吸道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主要途径;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Am PC酶,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减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是抗击耐药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及分析碳青霉烯酶、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性;PCR检测碳青霉烯酶(OXA)、金属β-内酰胺酶(IMP和VIM)耐药基因,并对OXA基因进行测序。结果: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均为10.9%;8株耐药菌中3株是IMP型,2株是VIM型,4株是OXA型,其中有1株菌含有OXA及IMP两种基因型。4例OXA型标本经测序,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均为OXA-23亚型。结论:目前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其携带OXA-23、IMP和VIM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携带多重耐药相关基因β-内酰胺酶的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9月—2015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10株,VITEK-II、Walk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测并进行16SrRNA鉴定;多重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A、B、C、D类)的耐药基因。 结果 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3.3%、38.5%、49.3%)。D类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96株OXA-51(87.27%),53株OXA-23(48.18%),29株OXA-24(26.36%),6株OXA-58(5.45%)。金属酶:检出IMP 1株(0.90%)和SIM 6株(5.45%)。另检测出ADC 84株(76.36%)、TEM 66株(60.00%)、GES 16株(14.54%)、PER 8株(7.27%)、SHV 7株(6.36%)、VEB 5株(4.54%)。5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OXA-23、OXA-51、OXA-24、ADC、TEM的检出率分别为84.00%、92.00%、26.00%、92.00%、88.00%。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与碳青霉烯类敏感菌株比较OXA-23、ADC、TEM产酶基因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产OXA、Amp C、ESBLs可能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转座子tnpU基因和β-内酰胺酶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纸片扩散初筛试验、扩散确证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检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进行AmpC β-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查,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菌株;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转座子tnpU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用MIC药敏法分析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转座子tnpU的总检出率为25.5%,在各菌种的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占6.3%(3株)、肺炎克雷伯菌占8.3%(1株)、鲍曼不动杆菌占33.3%(20株)、铜绿假单胞菌占43.2%(16株);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中,ESBLs的检出率最高,转座子tnpU基因阳性的菌株大多数β-内酰胺酶表型为阳性;转座子tnpU基因阳性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转座子阴性菌株(P<0.05).结论 转座子tnpU基因在非发酵菌中的分布较广泛,可能在多重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