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讨论三维血管造影成像(3D CE-MRA)在糖尿病足(DF)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研究价值。方法采用3D FLASH CE-MRA技术对30例可能有下肢血管异变的患者行查体,从腹主动脉下段开始扫描,直到扫描到足背动脉,通过技术处理获得下肢的三维图像,仔细观察;在治疗规定时间内七天左右,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血管狭窄的程度分为:A级为狭窄程度50%、B级为狭窄程度≥50%、C级为闭塞,共3个级别。DSA为确定值,定位金标准。综合评估CE-MRA的准确性。结果 30例3D CE-MRA检查,满意的血管率高达100%。CEMRA与DSA对DF下肢动脉病变检出一致性较好;两种检查技术对血管狭窄程度A与C级判断一致性较好;两种检查技术对B级评估一致性一般。3D CE-MRA对DF下肢动脉病变阳性诊断率95.04%,假阳性、假阴性分别为3.42%、2.3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8%、95.9%。3DCE-MRA对血管狭窄的A、B、C级灵敏度为96.11%、79.92%、84.56%;特异度分别为97.43%、93.05%、96.89%。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无肾毒性、快速、对比剂较少等优势,血管造影能给临床医生提供相对准确和全面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评估,对DF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等。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轻度狭窄99节段,中度狭窄61节段,重度狭窄31节段,闭塞129节段,符合率分别为90%、84.72%、73.81%、89.58%;与DSA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95.5%,诊断正确率为93.2%。结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创、经济、可重复、快速安全的优势,且诊断准确率较高,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对照,确定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下肢动脉64层螺旋CTA及DSA检查的患者24例,DSA与64层螺旋CTA检查间隔时间2周。CT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造影技术,分段DSA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将64层螺旋CTA与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DSA显示34条共170段下肢动脉,69段血管存在狭窄性病变,CTA诊断血管高估8段,低估8段。以DSA检出血管狭窄程度≥50%为阈值,64层螺旋CT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97.1%,特异性96.0%,准确率97.2%,阳性预测值94.4%,阴性预测值97.9%。结论 64层螺旋CTA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评估的可靠方法,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术前评估、诊断和筛选有较大的帮助,可为制订介入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64排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59例,并先后行64排CTA、MR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计算64排CTA、MRA及64排CTA与MRA联合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CT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7.32%,特异度为98.22%,阳性预测值为93.97%,阴性预测值为99.23%;MR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6.23%,特异度为97.38%,阳性预测值为91.07%,阴性预测值为98.94%;64排CTA与MRA联合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8.10%,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9.47%。结论 64排CTA、MR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DSA相比仅对轻度、中度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度较低,64排CTA与MRA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Ⅴ级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T2DM住院患者,经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国际通用血管分级标准,符合下肢血管病变Ⅴ级共97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97例患者中,年龄≥60岁者占75%,60岁以下占25%;糖尿病平均病程12.4年,10年以上占56%,5年以上占84%;多段血管闭塞占52.9%;远端小动脉闭塞占89.7%,同期近端大、中动脉血管DSA显示正常或轻中度狭窄;87例膝以下3支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总动脉)出现闭塞,1支血管闭塞、2支血管闭塞、3支血管闭塞的分布率无统计学差异,足部坏疽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足坏疽患者占37.1%,且均发生在膝以下V级血管病变患者中。结论 T2DM下肢动脉V级血管病变患者多发生在60岁以上,发现T2DM到下肢动脉闭塞平均病程为12年,闭塞程度具有广泛性,以膝以下远端小动脉闭塞为主,3支动脉同期闭塞是足坏疽和高位截肢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6月收治的31例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行双下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MSCTA检查后12 h内行DSA检查,扫描从肾动脉水平位的主动脉到足底,获取相关数据。所有检查数据均选择该院放射科两位医师对数据、狭窄程度(分三级)、吻合度进行评价与综合评估。结果采用MSCTA诊断的31例患者图像质量较佳,采集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且各分支血管狭窄、闭塞经造影创建后较清楚,检出狭窄动脉血管节段411个,经DSA检查共检出399个,两种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MSCTA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 MSCTA诊断结果清晰与DSA具有相当效用,也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ASO的评价手段,可在临床广推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1月沂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均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确诊,记为糖尿病组,并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为对照,记为健康组。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血管内径,统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结果、诊断效能。结果 健康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均大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真阳性38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2例,真阴性40例,敏感度95.00%,特异度100.00%,准确性97.50%,误诊率0,漏诊率5.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5.23%。结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较为精准,诊断效能高,可以判断血管内径情况,将其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CDFI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3DCE-MRA扫描,范围包括肾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其中19例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1例诊断为外伤后下肢血管损伤。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行3DCE-MRA扫描,图像显示清晰,诊断明确。CDFI检出155段病变血管,3DCE-MRA扫描显示病变血管共205段。3DCE-MRA检出病变的阳性率高于CDFI(χ2=14.88,P0.05)。结论3DCE-MRA以其诊断病变阳性率高,无创性,无辐射,对比剂过敏反应少、肝肾毒性小,可以整体显示感兴趣区血管等优点,在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于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VD)的符合率,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下肢胫前动脉(ATA)和胫后动脉(瞰)的CDFI和DSA。以血管最狭窄部位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与同一血管正常、Vs平均值的比值作为CDFI判断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以DSA作为金标准,计算CDFI诊断PVD的最大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与DSA比较,CDFI评估糖尿病PVD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3%,阳性预测值(+PV)为68%,阴性预测值(-PV)为92%,符合率84%。结论与DSA比较,CDFI诊断糖尿病PVD有较好的符合率,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代替DSA评估糖尿病PVD。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24例行CTA和DSA检查,在CT工作站对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进行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后处理,并与DSA结果对照。结果 24例CTA显示共72支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25支血管存在狭窄性病变,重度狭窄18支,完全闭塞7支。CTA诊断血管低估1支,高估0支。以DSA检出血管狭窄程度≥70%为阈值,CTA对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96.0%,特异性100%,准确率98.6%,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7.9%。根据CTA检查结果行单纯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4例,同时行支架置入20例,共21枚。结论 64层螺旋CTA是评估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可靠方法,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术前评价的首选检查,为临床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