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倩予 《河北医药》2002,24(7):559-56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及最佳途径。方法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术后48h内开始分别经肠内营养(EN)同肠外营养(PN)途径进行同等热量营养支持,2周后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和营养费用。结果 EN和PN均有效地维持了各项营养指标,但PN组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费用均显著高于EN组。结论 早期积极的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两组均能获得满意疗效,而EN更具有营养全面、简易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A组(早期肠外营养组PN)、B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C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每组34例.术后36~72h给予相同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死亡率.结果 ①营养评价A、C组比B组好,C组、B组差异显著(P<0.05).C组并发症少于B组(P<0.05).②C组的预后优于其它两组,C组的病死率最低(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全肠道外营养1周后过渡到肠内营养是比较合理的,这对预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行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支持14 d;对照组20例,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14 d。于治疗1、5、10 d检测并比较2组的蛋白、血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14 d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及血糖等指标都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5)。结论早期联合运用肠内外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中能够显著改善其营养状态,给予充足营养支持,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淑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90-1691
目的 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伤后24h即给予胃肠内外营养;对照组33例伤后3d常规营养治疗。分别在第1、4、7、10、14天观察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对住院期间的并发症进行评估,3个月后根据哥拉斯格预后评分(GOS评分)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治 疗组机体免疫功能、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营养支持可增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主要是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脑部重症疾病.SHI持续意识障碍影响机体代谢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引起低蛋白血症、负氮平衡、低血糖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研究证实,SHI后营养支持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基础.本文综述了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内营养和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缺点,并对近年胃肠内营养的制剂研制和应用进展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有效保护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黏膜,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营养方式。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分别于入院后第1、7、14、21天测体质量(BW)、血浆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糖(Glu)四项指标,并每日计算氮平衡;评估胃肠道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BW均略下降差异性不显著,第7天时,观察组ALB、Hb、Glu明显高于对照组;第14天时,观察组ALB、Hb、Glu略高于对照组;第21天时,两组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营养支持期间观察组各种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有效保护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黏膜,可以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天路  吴念曾  蒋健 《江苏医药》1999,25(5):336-337
目的:评价肠内外营养供给对重型颅脑患者改善预后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择重型颅脑伤51例,分成适时给场内外营养和传统营养两组,并以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数、主要并发症、GCS分值、3个月内病死率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利于研究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适时给重型颅脑伤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有利于其预后的改善,是一项经济、实惠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颅脑损伤后(2~14 d)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TPN)联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将3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9分)随机分成两组,早期分别给予TPN与EN+TPN联合治疗,在摄入同等热量及等量蛋白质的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N+PN联合组24 h排除氮明显少于TPN组,氮平衡、肌酐指数(ICr)等营养指标优于TPN组。结论 EN+TPN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颅脑损伤后由于下丘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胃肠抑制功能的恢复,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减少损伤性肠麻痹发生率,充分保护胃黏膜。有效缓解颅脑损伤后的机体高代谢所致的营养不足,促进意识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 ,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 ,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0.00%)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比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更为有效,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丁新志 《淮海医药》2005,23(4):262-264
目的探讨ICU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营养方法的合理性。方法将37例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19例,肠外营养组(EPN)18例。入院48h内给予不同方法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治疗后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入院1周时,EEN组血清白蛋白指标优于EPN组(P<0.05);两组营养指标虽有高低,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EPN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EN组(P<0.05);3个月后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预后,EEN组优于EPN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能够从EEN中接受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而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脑血管意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4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24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脑血管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10d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浆总蛋白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较肠外营养少,在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支持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江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44-46,4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及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4、7、28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天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7、14、2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l、7天TSF和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28天r11sF和A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8天体重、体重减少及体重减少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46例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6,P〈0.01)。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3.
梁宾 《安徽医药》2019,23(3):605-607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平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病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病人入院24~72 h内予以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病人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所有病人均进行为期1 5d的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第1天及第15天营养生化指标、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病人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00%(93/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病人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34.5±60.1)μg/mL、(321.1±68.3)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2±58.4)μg/mL、(272.7±67.9)ng/mL(均P<0.05)。治疗后第15天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第1 天,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第1天;而观察组病人的GCS评分为(12.8±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3.8)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倩  孙德强  韩丁  刘菁  姚俊英 《中国医药》2013,8(10):1405-1406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外科ICU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71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病历资料、营养液使用情况及有无腹泻,分析影响腹泻的影因素。结果腹泻发生率为22.3%(105/471),血清白蛋白、急性病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Ⅱ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是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连续泵人肠内营养液、膳食纤维使用、活菌制剂使用可有效控制腹泻,肠内营养液用量、能量密度对腹泻的发生无影响。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发生率高,及时科学的处理是预防及治疗腹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留置鼻肠管,对照组留置鼻胃管,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式,观察两组生活指标、胃肠道耐受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7d血清蛋白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血糖均较营养支持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者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高钠血症43例患者救治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高钠血症患者死亡31例,死亡率为72.09%.结论 GCS评分越低,发生高钠血症程度就越严重,血钠值越高,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观察治疗10 d后CD3^+、CD4^+、IgE、IgG等免疫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0 d后,观察组血清IgG、IgM、IgA显著高于对照组(t=2.18、3.42、11.23,均P<0.05),IgE显著低于对照组(t =4.76,P<0.05);观察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t=21.41、5.38,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0%(χ^2=4.73,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个性化管饲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冬灵  洪晓霞 《安徽医药》2011,15(4):464-465
目的探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个性化管饲营养的效果。方法将4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常规鼻饲能全力,实验组鼻饲个性化匀浆膳食。结果两组病人均得到有效的营养支持(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如腹胀、腹泻或便秘、高血糖)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个性化管饲能有效提高营养支持,相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费用低,值得提倡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措施及体会.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0采取系统全面的救治措施,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经给予系统的病情评估、病灶清除、去骨瓣减压及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措施,本组患者38例治愈出院,死亡2例,死亡率为5.00%,死亡原因均系脑疝形成,脑干延髓功能衰竭.存活患者经3个月~1年随访,按GOS疗效判定标准本组恢复良好20例、中残9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多变,准确的病情评估、合理的手术方式及全面系统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