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广东白云学院2007级的3849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8%;除躯体化和焦虑外,其余7个因子上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和除敌对以外的8个因子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
了解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某医科大学2011-2014年全体大一新生5 728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的恐怖因子得分(1.44±0.44)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1.3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8,P<0.05).在性别因素上SCL-90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P<0.05),女生得分(142.33±34.19)高于男生(136.22±35.23);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的SCL-90总分(141.57±36.55)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139.35±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2.83,P值均<0.05).结论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性别、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班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18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除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大四毕业生均高于大一新生;男生的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分均高于女生,而女生抑郁、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新生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9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99%的同学心理状况良好;11.62%的同学有轻度心理不适;只有0.39%的同学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除躯体化因子低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相比除偏执无差别,其他各项因子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是好的,但与国内常模相比,独立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女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需求的同学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近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在2013级大学新生中选取无其他疾病的近视新生(近视组)681名和无近视的健康新生(对照组)69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 结果 近视组SCL-90因子数除强迫因子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男生在敌对因子上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农村近视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方面高于城市近视新生,而城市近视新生在躯体化上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近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学校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 09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99%的同学心理状况良好;11.62%的同学有轻度心理不适;只有0.39%的同学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除躯体化因子低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相比除偏执无差别,其他各项因子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是好的,但与国内常模相比,独立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女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需求的同学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相似文献   

7.
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田澜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44-645
目的探析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和提高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102名师范大学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新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精神病性症状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症状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5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理科新生在SCL-90所有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文科新生.结论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师范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和专业类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婷婷 《中国校医》2012,26(12):885-887
目的调查高职新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 709名不同专业的高职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新生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尊量表上的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高职新生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比男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尊在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的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及自尊的整体情况较为积极,学生的水平越高,其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李炳南 《中国校医》2009,23(4):438-439
目的了解师专类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师专1183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师专新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的恐怖、焦虑与抑郁倾向。结论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女生的关心、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8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恐怖、抑郁、焦虑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来自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城市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理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甚忧,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探查课程教学作为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主渠道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武汉某高校2 878名新生进行调查,并将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评估指标,通过前测、后测及10个月后追踪探查课程干预效果。  结果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得分(40.12±6.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81±8.06);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无心理问题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总分高于有心理问题新生(F=28.25,P < 0.01)。课程教学显著提升了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10个月后追踪发现效果依然显著(F=374.80,P < 0.01)。  结论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较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了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兰州大学医学新生自尊及控制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新生自尊、控制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兰州某大学2005级医学新生700名进行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IPC)、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08%,主要症状为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男生与女生在自尊、控制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以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区分为高危-不成熟型和普通-不成熟型。结论不同自尊、控制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较高自尊和控制水平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好;而较低自尊和控制水平的新生,心理问题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某独立学院2011~2014级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独立学院2011~2014级7 485名新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届新生第一类人群检出率均值为24.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届新生在UPI的总分、 第一类人群检出率及躯体症状、神经症、抑郁、精神分裂4项指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届新生排在前10的症状项相似,突出问题为强迫性倾向和人际关系敏感,但症状项选择率超过20%的数量存在差异,其中2011年最多;女生、文科生在UPI在第一类人群检出率和UPI总分上均显著高于男生、工科生(P<0.05);贫困生、农村学生第一类人群检出率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城镇学生(P<0.05)。结论 2014级心理健康水平最好,其次是2012级、2013级、2011级;性别、专业类型、家庭经济情况和来源地等人口学变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4届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邦俊  王志芳  王运武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24-925,946
目的 了解和研究来自城市与农村的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便于尽早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某高校177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24.29%的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列为农村新生心理问题因子首位,该因子的农村新生检出率显著高于城市新生。农村新生各个因子分均高于城市新生,除女生躯体化、男生精神病性因子分外,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及时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更多地关注来自农村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9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来自农村的学生除强迫和偏执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录取学校及专业不符合第1志愿的学生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第1志愿符合的学生.结论应重视大学新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改善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适应能力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对重庆某高校的4846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新生的SCL-90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新生在EPQ的内外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精神质和说谎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在内外向、精神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神经质和说谎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男生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心理适应能力对新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关系有中介作用。结论心理适应能力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东医专2006级169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新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精神病性症状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症状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②女生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6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③农村学生的各因子分高于城市学生,除敌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成人医学大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成人医学大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 5 0 0名入学新生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进行研究。结果 医学成人大专新生心理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 ,存在的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是强迫症状。男生心理水平低于女生 ,2 5岁及以上学生和检验专业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成人医学大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赵林 《中国校医》2012,26(10):724-726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 487个大学新生采用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家庭氛围的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及总分原始分(恐怖均分)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和谐家庭氛围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类家庭氛围的学生。不同家庭结构、家庭收入与生源地的学生在总分原始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部分因子均分上,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与农村家庭的学生得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家庭氛围的影响比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和生源地的影响更大,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