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种重要肿瘤驱动基因。近年来,针对MET信号传导通路的靶向治疗成为了肺癌治疗的新靶点。特泊替尼作为全球首个口服、高选择性、强效MET抑制剂,先后在日本和美国被批准用于不可切除、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晚期或复发性NSCLC患者的治疗,同时其在临床研究中亦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文主要对目前特泊替尼药物在NSCLC、肝癌及NSCLC伴脑转移等适应证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为基础,近年来靶向肿瘤微环境成为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肿瘤微环境主要通过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免疫监视和免疫反应、孕育肿瘤干细胞等促进肿瘤发生及转移。理论上靶向肿瘤微环境的肿瘤治疗应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限于对肿瘤微环境的了解,目前以肿瘤微环境为靶成功治疗肿瘤的例子并不多。本文就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调控、靶向肿瘤微环境治疗肿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由于胃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预防筛查的不重视,90%的患者发现时已进展为晚期,晚期以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但随着化疗及靶向药物的长期应用,肿瘤的抗药性显现,胃癌细胞重新获得增殖、转移及侵袭能力,从而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胃癌化疗耐药涉及多种复杂机制,代谢紊乱在肿瘤耐药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靶向代谢的化疗一直是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方法。靶向治疗相对于化疗具有疗效佳及副作用小的特点,但其个体差异大,临床应用范围有限。因而寻找更丰富、更有效的靶点对于胃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谢重编程被认为是癌症的标志之一,代谢重编程为肿瘤细胞提供代谢需求,肿瘤代谢异常在肿瘤的发生、转移、耐药和肿瘤干细胞中都起到重要作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细胞的代谢有重要影响,一些治疗肿瘤的方法已经集中在靶向癌细胞的代谢上,并取得一定疗效。胃癌相关代谢性的治疗靶点也在不断的丰富,针对胃癌代谢性靶点的探索有可能为胃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文章将系统阐述胃癌代谢性改变与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 肿瘤微环境 (TME) 在局部耐药性、 免疫逃脱和远端转移等多个肿瘤发生、 发展的步骤中起关键作用。依据 不同个体的 TME, 准确评估和选择临床用药, 可有效控制原位癌和转移癌的恶性转化。目前, 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 是化疗, 由于 TME 中良性细胞可调节癌细胞对标准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的反应, 因此, 结合靶向 TME 治疗会取得更 理想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乳腺癌 TME 中细胞外基质 (ECM)、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调节性 T 细 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肿瘤发生、 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MET和它的配体肝细胞生长和离散因子( HGF/SF)相继被3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发现。 MET基因最早在人的骨肉瘤细胞中克隆[1],随后发现原癌基因MET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蛋白[2],该基因常由基因重排即在其5′端加上易位启动区tpr( tpr)而被激活,并在远处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他的研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与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细胞离散因子被分别命名,但很快证实二者是同一个蛋白,称为HGF/SF[3]。 Bottaro等[4]提出HGF/SF作为MET的配体,发现通过靶向敲除小鼠Hgf和MET基因得到证实,对这些变异小鼠的研究提示了Hgf和MET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在不同细胞与组织的生存、生长及迁移中的重要生理作用。 HGF/SF-MET信号系统标志特征是MET蛋白所激活的细胞反应的多样性,它由该信号系统MET下游停泊蛋白--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及接头蛋白1(GAB1)[5]的激活和该信号系统与其他信号系统间的关联介导。 HGF/SF-MET的异常表达在许多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中发现,本文介绍HGF/SF-MET通路在癌症中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肿瘤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高导向性的载体将药物等运送到肿瘤这一特定"靶标",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避免或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的治疗方法.目前,实现癌症靶向治疗的策略主要有单克隆抗体治疗、靶向基因治疗、RNA干扰技术、小分子靶向药物等.  相似文献   

7.
癌症发病率逐年提高,已超越心血管疾病成为许多国家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上市的许多治疗药物最大弊端之一是缺乏肿瘤靶向性,药物不良反应大。纳米药物联合多肽介导肿瘤靶向能有效地克服药物被机体吞噬清除,能定向地将药物运送到靶部位,有效提高到达癌症部位和肿瘤细胞的药物量,实现药物的主动靶向,增加药物抗肿瘤效果,实现精准治疗,是较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据纳米药物中多肽在肿瘤部位的靶向机制和作用特点,介绍几种靶向性多肽及其应用和前景,包括细胞靶向肽、细胞穿膜肽和靶向穿膜双功能肽。  相似文献   

8.
陈宁 《黑龙江医药》2012,25(3):381-383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多种人类癌症细胞中包含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癌细胞,称为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维持肿瘤的生长;可能引发转移.本篇文章的目的是评估肿瘤干细胞存在的证据,及其对现行治疗实体肿瘤的影响.在评估中我们发现肿瘤干细胞具有与正常干细胞相似的两个主要特征,自我更新和分化.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与癌症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意义.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对肿瘤干细胞进行表面标记,在实体瘤中对肿瘤干细胞的鉴别和分离,逆转肿瘤干细胞对放化疗的抵制.临床试验表明肿瘤干细胞能够驱使和维持人类多种类型恶性肿瘤生存.然而,多年的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仍然面临多方面困难.  相似文献   

9.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周基质和细胞外基质的非硫酸化糖胺聚糖,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HA家族成员(透明质酸合成酶、透明质酸受体、透明质酸酶)已被证实能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基于HA家族成员的抗肿瘤治疗已引起广泛关注。目前,针对HA家族成员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小分子抑制剂、抗体、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等。  相似文献   

10.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髓系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近年来, 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使癌症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有望在AML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新药包括二代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靶向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抗CD33单克隆抗体、Smoothened Inhibitor(SMO)抑制剂、肿瘤蛋白p53靶向药物、抗CD47单抗、核输出蛋白1(XPO1)抑制剂等。本文就AML最新靶向治疗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调节细胞增殖和转移通路的深入了解,发现了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并进一步促进了靶向治疗的发展。对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2.
张钰璇  史道华 《中国药师》2010,13(10):1425-1427
肿瘤细胞向周围基质渗透进入淋巴管及血管,向其他器官或组织转移,是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虽然已有显著提高,但诊断为癌症晚期的患者大多数因肿瘤转移的发生而死亡。因此,抑制肿瘤转移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肿瘤转移与细胞自身粘附能力的改变密切相关。改变细胞粘附抑制肿瘤转移的药物,可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肿瘤特异性分子为靶点的靶向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癌症的异质性,目前的靶向治疗只能使一部分癌症患者受益,因此寻找更广谱的肿瘤治疗靶点是当务之急。CLDN18.2限制性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而且其在肿瘤组织表达量较高、分布范围广。CLDN18.2异常表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期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靶向CLDN18.2的抗体IMAB362用于单独治疗或联合化学治疗药物治疗效果良好,预示着CLDN18.2在癌症靶向治疗中有巨大潜力。此文对CLDN18.2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癌症靶向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癌症对传统疗法的抵抗性激发了对新疗法的研究。有复制能力的病毒因其在肿瘤中的繁殖和扩散能力而提供了癌症治疗的新前景。而且 ,这些病毒能够表达外来蛋白 ,增强其原有的细胞溶解能力。将病毒靶向特定细胞类型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介绍了构建肿瘤特异性病毒和增强其细胞溶解特性的方法 ,使这些病毒可能用于抗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首的分子靶向治疗开启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新篇章,患者总生存期(OS)得到显著延长。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驱动基因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表面抑制性受体与激活性受体的协同作用活化后,直接识别杀伤肿瘤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募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促进DCs成熟,增强适应性免疫应答;可杀伤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维持肿瘤细胞休眠,抑制肿瘤转移。NK细胞具备独特的炎症趋向性,可响应肿瘤部位释放的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迁徙至肿瘤部位,使其在抗肿瘤靶向治疗中占据重要优势。因此, NK细胞载体、NK细胞膜包被仿生化载体和NK细胞外囊泡(NK ce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NKEVs)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重点介绍NK细胞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孙文梅  王家平  张维护  肖佩林 《天津医药》2022,50(11):1217-1221
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肿瘤微环境在癌细胞增殖、耐药和转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线粒体转移至癌细胞,增强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促进癌症进展。干扰线粒体转移的相关因素对癌症治疗产生积极影响。该文就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线粒体转移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相关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癌症对传统疗法的抵抗性激发了对新疗法的研究。有复制能力的病毒因其在肿瘤中的繁殖和扩散能力而提供了癌症治疗的新前景,而且,这些病毒能够表达外来蛋白,增强其原有的细胞溶解能力。将病毒靶向特定细胞类型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介绍了构建肿瘤特异性病毒和增强其细胞溶解特性的方法,使这些病毒可能用于抗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张心露  崔楠  邱能 《药学进展》2023,(2):118-124
运用靶向递药系统给药是目前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靶向配体的选择是靶向递药的关键。生物素受体在多数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但在正常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因此,生物素可作为配体与药物载体相连,用于肿瘤靶向递药。简述生物素及生物素受体,综述生物素修饰的脂质体、胶束、纳米粒等载药系统在肿瘤靶向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从分子、细胞水平上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浸润和转移等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也随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分子靶向治疗是通过着眼于阻滞特定的靶分子而达到抑制细胞增殖和稳定细胞的作用,它有别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治疗是在于其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这一特点使得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常规治疗(放疗、化疗)所不具备的优势,开辟了肿瘤治疗中一片全新的领域。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通常把癌细胞异常增殖、进展过程中的靶分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癌细胞表达的异常靶分子,包括增殖因子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