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天士创立了络病辨治理法,从络病辨治痹证,揭示了新久痹证皆可络病,既有外邪直中,又有病邪久留传入,病位有在经络之络和血脉之络的不同,于痹证络病的辨证中须明确寒热虚实,治疗上强调除施以常法外,更着眼于"通"字,恰当运用辛温通络、虫蚁通络、活血通络3法。  相似文献   

2.
络病初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络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部位广泛,不易传变,多为有形之积滞,热邪易伤阳络,病久入阴络。络病的临床表现,或邪客表络见皮肤异感,斑疹白;或邪伏阴络发为包块;或湿热阻络而成痹症;瘀阻络脉为着痛或久痛;或邪壅清窍之络而出现耳、目、口、鼻等症。络病用药原则以辛为主,以润为辅,即以辛润通络为主要治则,后世有宣络、透络、活络、通络、搜络诸法  相似文献   

3.
络脉有别络、络脉、浮络和孙络之分 ,气血阴阳之别。不同级别的络脉相互联系 ,纵横交错 ,呈树枝状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 ,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络脉为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渗化气血的场所 ,具有满溢灌注和双向流动的功能特性。络病病因复杂 ,外感六淫、疫疠之邪 ,内伤饮食、情志 ,跌扑损伤皆能导致络脉损伤。络病有病气病血之分 ,但无论是“新病入络” ,还是“久病入络” ,都只是络脉在不同层次的病理改变 ,络脉瘀滞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 ,邪客络脉 ,营卫功能失常是其基本的病理环节 ,络脉失养 ,血行不畅 ,气滞血瘀 ,痰瘀凝结是络病的基本演变过程。络病病情缠绵 ,虚实并见 ,且多瘀 ,故其治当宿邪缓攻、通补兼施 ,随其所得、分部处之。临床用药多取类比象、以藤治络 ,辛香宣透、引经通络 ,虫类走窜、剔邪搜络 ,血肉有情、填补络道  相似文献   

4.
络病的基本概念与病理特点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络脉有别络,络脉,浮络和孙络之分,气血阴阳之别,不同级别的络脉相互联系,纵横交错,呈树枝状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络脉为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渗化气血的场所,具有满溢灌注和双向流动的功能特性,络病病因复杂,外感六淫,疫疠之邪,内伤饮食,情志,跌扑损伤皆能导致络脉损伤,络病有病气病血之分。但无论是“新病入络”,还是“久病入络”,都只是络脉在不同层次的病理改变,络脉瘀滞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邪客络脉,营卫功能失骨是其基本的病理环节,络脉失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痰瘀凝结是络病的基本演变过程,络病病情缠绵,虚实并见,且多瘀,故其治当宿邪缓攻,通补兼施,随其所得,分部处之,临床用药多取类比象,比藤治络,辛香宣透,引经通络,虫类走窜,剔邪搜络,血肉有情,填补络道。  相似文献   

5.
黄粤 《北京中医药》2013,(6):441-443
络脉是气血会聚之处,具有贯通营卫、环流经气、渗透气血、互化津血的生理功能,是内外沟通的桥梁,有气络与血络之分。紧张性头痛病位在气络与血络,初病中络,以邪气阻络、气机不畅为主,多为络之气病;病久不愈,络脉瘀阻,渐成痼结,则气病及血。主要病因病机为神形过用而致的心肝失调,气血失和,络脉瘀滞。络病易滞易瘀,气络之滞起于肝,血络之瘀因于心。紧张性头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疼痛特点是痛处固定,常伴有颈部、颞肌压痛,切合"久痛入络"之说。调心疏肝、疏畅气血、辛散通络为基本治法。气络之病要在疏肝,血络之病重在调心。临证应重视风药的运用,其味多辛,其性主散,辛散轻扬,性主上浮,疏通气血,兼具引经、止痛之效,为治疗紧张性头痛之良药。  相似文献   

6.
结合王琦教授提出的"肺络微型癥瘕与气道重构的相关性"的理论,我们认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位主要在肺的络脉,且有气络和偏于血络病变之分受损气络偏于功能改变,而血络偏于器质性的改变,特别是肺的微血管系统的形质变化,病机属于痰、气、瘀交阻及肺络微型癥瘕邪阻于络脉,病性属本虚标实。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探讨AECOPD的中医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筱军  马文龙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16-1116
<正>络病不是一个具体的病种,而是多指邪入十五别 络、孙络、浮络、血络等而发生的病变,是以络脉瘀阻、 络脉绌急、络虚不荣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对 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其实就是中医学“异病同治”的体 现。吴以岭教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 员,潜心研究络病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颇多,兹将业师治疗络病的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病机复杂,符合“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发展规律,因而可从络论治。叶天士认为治疗络病当宗《黄帝内经》“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之旨,以“络以通为用”指导原则,强调“络以辛为治”“络以辛为泄”,创立辛润通络法作为络病的治疗大法。叶天士主张借助辛味药辛香走窜、横行入络、散结润燥的特性以达到“通络”的目的,同时与体润之药配伍,既可通络又能避免伤及气血。目前辛润通络法已经广泛地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首先,阳气不足、气血亏虚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内因,辛润通络法可通补络脉,兼顾温通与温补,而风寒湿外邪侵袭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外因,辛润通络法可祛邪通络而不伤正;其次,痰湿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辛润通络法可行津通络,化痰祛湿而不阻遏气机,而瘀血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加重的关键,辛润通络法可化瘀通络,祛瘀而生新。但需要注意的是,辛润通络法并非类风湿关节炎的唯一治疗方法,它更多地适用于辨证属虚实夹杂且实多虚少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相似文献   

9.
张小薇  贾力 《北京中医药》2005,24(3):188-188
1 剖析病因,重在辨证 赤炎疮西医称红皮病或剥脱性皮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该病病因复杂,病情顽固,较难治愈.袁兆庄教授究其病原因,认为是心火炽盛,复感风热之邪,蕴结肌肤.在证候变化多端之中,脏腑气血失调是其内因,外邪致病是条件,病之初常为风热之邪,侵犯肌肤,证属风热犯肤;进而热毒入营,蕴于血络,而见热毒炽盛之证;后期热毒伤阴,肌肤失养可见热盛伤阴证.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hy,DN)现已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治疗常可延缓其病情,发挥独特作用,值得深入探究。本篇以为“肾虚络瘀”为DN的核心病机,但常随分期及兼夹证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早期多为气阴两虚、燥热络瘀,治疗当益气养阴、扶助正气、清润化瘀;中期则以脾肾不足、痰湿络瘀为要,治疗当标本兼顾,既温补脾肾,又活血化瘀;后期以肾阴阳俱虚、浊毒瘀络为主,治疗当根据具体病情表现,或补正为先,或排浊解毒化瘀为急,以缓解病患痛苦为目的。本虚虽多以肾阴虚为要,但可兼夹心肾阳虚、肺肾阳虚、甚或阳虚水泛等证;实证以瘀为主,亦可变生气滞、痰浊、湿热之证。治疗时应当辨证为先,结合不同分期的病机特点,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11.
络脉理论与老年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脉理论是《黄帝内经》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分析认为,阳气不足、络脉空虚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基础,络脉阻滞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心络瘀阻和心络绌急两个方面。冠心病心绞痛之病位在心之络脉,多为久病入络或久痛入络的络虚证,故通络是治疗大法,临床上常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为治。  相似文献   

12.
经络至少由3种通道组成:主要运行营卫的经络,单独运行卫气的经络和单独运行神气(即狭义的“经络之气”)的经络。其中,主要运行营卫的络脉为血络;单独运行卫气与神气的络脉属于气络。虫类药可以通达络脉,根据功能主要分为三类:一类入血络,具有活血化瘀、通达营血之功;一类轻清飞升入卫气之络,具有宣风泄热、通达卫气之功;一类相对重浊沉降善入神气之络,具有搜风剔络、通达神气之功。中医络病包括血气之络病、卫气之络病和神气之络病三种,临床上需要根据络病的病机特点与虫类药性质分别选用入血络、卫气之络、神气之络的虫类药,以通络达血、通络达卫、通络达神。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从络论治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络病学说始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至清代叶天士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明确指出经脉是主干,向下分出络脉、孙脉。《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浮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临证指南医案》说:“阴络即脏腑隶下之络。”可见由经脉别处的络脉循行于体表部位的是浮络、阳络,循行于体内的络脉是阴络,分布于各个脏腑,成为脏腑之络。六淫外侵,邪客肌表,入舍阳络,留而不去,传入经脉,正邪相争,病在经气,迁延不愈,病久延虚,虚气留滞,…  相似文献   

14.
王强 《中医杂志》2011,52(3):258-259
叶天士创"久病入络"之说,源于其对温邪易伤血络的认识。其实并非凡久病皆入络,而且然病亦可入络。血与络是统一整体,病邪伤血即可伤络,无论病之元初,血热还是血瘀,治络先治血,血和络自通。营行脉内应是气血同络,卫行脉外但不另外有络;"气络"乃是伪概念,气可行于经络内外,没有与血络并行的"气络管网"。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性疫病。其发病、进展和病情反复,均与络脉相关,络脉即是受病之所,又是毒邪传导的途径,络病始终贯穿于多发性硬化整个发病和复发过程。因此对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不要忽视其络病的治疗,注重解毒通络,活血通络,养血通络等方法的运用,或许对阻止病情向纵深发展及缩短病程有益。  相似文献   

16.
从络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从中医络病学说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和治疗,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位在心之络脉,主要病机为心气虚乏,络脉瘀阻,绌急出痛,制定了补益心气,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的治疗大法,并组成益气药和虫类药为主的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吴以岭教授治疗络病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筱军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196-1196
络病不是一个具体的病种,而是多指邪入十五别络、孙络、浮络、血络等而发生的病变,是以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虚不荣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其实就是中医学"异病同治"的体现.吴以岭教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潜心研究络病 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颇多.兹将业师治疗络病的用药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间质纤维化急发期患者中医病因病机为肺肾亏虚,外邪外毒袭表,正不胜邪,外邪毒由表入里,痹阻于肺,肺失宣降,导致不同病性的痰饮夹瘀阻于肺络之证型。因此中医在治疗上采用和法祛邪,结合不同祛除痰饮法和益气活血法,并择时采用以毒攻毒法治疗。早期或急发期用中医中药有效干预,对本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06-1009
络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不断总结阐发,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的观点。笔者受此启发,通过文献回顾,总结支气管哮喘的病机,认为其存在"肺络绌急-肺络瘀滞-络毒蕴结"的阶段性变化,其中肺络绌急是发病基础,肺络瘀滞是病情加重的关键,络毒蕴结是病情恶化的终末环节,各种致病因素均与肺相关,造成哮喘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20.
外感病是因感受外邪而发生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与内伤病相对而言,其皆为外邪袭入为患。研究其侵入途径,探讨其发病部位,于临证辨治、处方用药,均具有指导价值。一、感邪途径与发病部位 1.邪从皮毛而入:皮毛包括皮肤与毛发,为一身之大表,有保持体温、调节体液、维护内环境稳定等作用。因其广布于外,又是防御外邪的屏障。其有赖于肺所输布的卫气、津液的温煦与充养,如津液失充或卫气失温,皮毛防御机能下降,外邪即可乘虚而入。外邪自皮毛而入,其病变中心有在足太阳膀胱与手太阴肺之分。一些医家认为,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固护于外,为诸经之藩篱,故主一身之表,而外邪袭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