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安置术的护理要点及术后随访情况。方法2001年11月~2003年5月给予7例ICD患者进行了护理及随访。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风暴”,1例患者出现误放电,随访2~19个月,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晕厥等并发症。结论术前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心律失常“风暴”、误放电的现象,并做好ICD健康教育,是ICD手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总结10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并发电风暴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配合心律转复除颤器参数调整,控制诱因,重视出院后随访。9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出院;1例患者因精神异常在家中自杀死亡。  相似文献   

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患者焦虑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患者焦虑的原因,为减轻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J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lCD)术后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SCP-ICD焦虑问卷对23例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嚣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受访23例患者中ICD放电带来的打击是焦虑的曩主要原因,ICD能否正常工作及经济负担也是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 植入ICD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医务人员应加强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陈春芳  宋剑平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013-1014
报告了1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行心脏巨大脂肪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患者术后发生数次心室颤动,除颤器未能感知复律,经胸外心脏按压成功复律。护理重点为:加强心律失常的观察、抢救,确保除颤器的有效运行;维持最佳血钾、血镁浓度,纠正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心脏压塞;实施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患者术后在ICU经严密监护、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薛晶  朱慧 《现代护理》2005,11(3):246-24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在植入ICD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双心室同步起搏可使这一部分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并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减少ICD的放电次数,改善生活质量。我科2003年11月对1例高龄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1].在植入ICD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双心室同步起搏可使这一部分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并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减少ICD的放电次数,改善生活质量.我科2003年11月对1例高龄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总结1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护理,重视患者术前宣教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是ICD手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无休止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室颤(VF)是心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迄今为止治疗SCD最有效的措施,但也有报道ICD术后”心律失常风暴”现象,而ICD术后7年仍出现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尚未见报道。我院自1996年以来已植入7例8台ICD ,其中1例  相似文献   

9.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随访期间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及ICD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因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致晕厥或有猝死家族史的患者植入ICD后通过临床症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9±7)个月,4例患者共接受73次治疗(抗心动过速起搏4次,低能量复律5次和高能量除颤64次),1例患者治疗发生在晕厥后;1例由于阵发心房颤动发生3次误治疗,经调整参数后没有发生类似事件。结论ICD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效果可靠,定期随访调整合适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是保证有效治疗、防止误治疗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总结23例经胸大肌下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植入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做好术侧肢体评估、改善心功能及相关准备;植入术后加强心电监护,指导患者行术侧上肢功能锻炼,及时准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做好出院指导。23例均症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回顾分析8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患者心理适应不良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主要原因:对ICD相关知识的缺乏,体外电除颤的经历,高额的治疗费用,ICD的放电以及植入术后的社会回归。护理对策:做好健康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减少ICD放电,心理干预,完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及分析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SF-36健康调查表对18例患者植入前1周及术后6月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18例患者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前后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3.67±1.03)分、(8.11±1.39)分,经比较P〈0.05;健康和日常活动评分分别为(35.78±7.30)分、(48.83±6.30)分,经比较P〈0.01;感觉评分分别为(30.72±7.66)分、(43.84±5.35)分,经比较P〈0.01。结论尽早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并长期随访及个体化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总结Brugada综合征伴发热电风暴病人的护理,提高Brugada综合征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在住院期间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护理,及时处置恶性心律失常,预防心律失常,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通过治疗及护理,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4.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患者出院3个月随访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桂花 《现代护理》2002,8(2):93-93
目的 讨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出院后于3个月随访期的护理。方法 通过门诊复诊,家庭访问,电话咨询方式收集已出院ICD植入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例,普遍存在心理紧张,焦虑与不适应,并且发现心理改变主要与ICD放电有关。结论 为出院后ICD植入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指导能有效消除患者担忧,稳定情绪,适应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16.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17.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18.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19.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20.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后心源性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减少心源性猝死[1].ICD电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导致ICD放电(电复律和超速起搏)[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