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食管癌126例,贲门癌55例共181例,其中切除113例(食管癌80例,贲门癌33例)切除率为62.4%,未切除中,转流8例(食管癌3例,贲门癌5例)。造瘘3例(食管癌1例,贲门癌2例)。单纯探查57例(食管癌42例,贲门癌15例)。切除者113例,均以手法作食道、胃端侧间断单线吻合,外加水平褥式内翻套入包盖(颈部只作水平褥式覆盖)。其中弓上46例,弓下61例,左右颈部吻合各3例(含内翻上拔脱1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食管胃植入式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作者自行设计的食管胃植入式食管黏膜和胃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共1236例。吻合后胃浆肌层、食管肌层、黏膜吻合线在三个不同平面。结果 食管癌842例。贲门癌394例;其中咽下胃吻合15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93例,弓上吻合634例,弓下吻合394例。l例因难治性心肌缺血于术后24h死亡。2例呼吸衰竭死亡。本组无吻合口瘘、狭窄,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食管胃植入式黏膜吻合术是防止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君红 《工企医刊》2003,16(4):81-81
1998年3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58例,经过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8例中男51例,女7例,最大83岁;中段食管癌经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切除加食管、胃颈部吻合15例;经右胸、左颈、上腹正中三切口上段食管癌切除加食管、胃颈部吻合10例;下段食管癌行主动脉弓下吻合33例。本组患者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中度和重度肺功能减退的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45例中度以上肺功能减退的〉170岁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年龄70-83(75.5±5.2)岁,45例患者分别行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弓下吻合28例,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弓上吻合12例,经左胸切除肿瘤、胃一食管颈部吻合2例,经右胸、颈、腹部三切口切除肿瘤、胃.食管颈部吻合2例,探查手术I例。结果全组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8.9%,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2.2%。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的高龄食管癌患者中,中度以上肺功能减退的患者,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获得与其他高龄患者相似的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加胃整形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对116例胸内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的同时,将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把胃整形后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行颈部食管-胃吻合。结果此种手术方法能使整形的管状胃经食管床顺利上提至颈部,符合生理解剖.不减少胸腔内容积,保证了食管-胃能在无任何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吻合,且管状胃的血运良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加胃整形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4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2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上段癌3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癌6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部分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6例;食管胃部分切除,弓下食管胃吻合3例;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12例.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随访20例患者中,4例术后第3年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存活的16例患者饮食基本正常.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若全身情况许可,无远处转移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首次手术切除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7.
1995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14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占同期各种食管癌手术的1.6%。男10例,女4例,年龄40-72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食管中段癌11例,食管下段癌1例。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2例,弓下吻合1例,颈部吻合1例。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瘤182例,其中60例采用胃食管舌状吻合、胃底成形术。未发生吻合口瘘及狭窄,术后病人随访3~6个月,未见返流症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35~76岁。食管胸下段癌21例,贲门癌16例,食管胸中段癌18例,食管胸上段癌5例。经左胸入路一切口55例,经右胸左颈腹正中入路3例,经左胸颈入路两切口2例。采取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37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8例,颈部吻合5例。1.2 手术方法1.2.1 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7肋床进胸游离食管切除肿瘤,打开隔肌,游离胃,根据瘤体的大小部位及切除范围,可切除食管行主动脉弓上、弓下或颈部吻合;1.2.2 经右胸腋下直切口第6肋间进胸游离肿瘤及胸段食管  相似文献   

9.
食管、责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疾是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达50%左右。本文对12例吻合口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问题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行食管癌、责门癌切除457例,有门倒术后发生吻合口疾,发生率为2.62%。。12例中,贵门癌2例,食管癌10例。男7例,少5例,年龄44~75岁,平均64岁。全组10例采用食管胃重建吻合,2例采用空肠食管重建吻合。颈部吻合2例问八64.35%),弓上吻合8例问/2473.23%),弓下吻合2例(2/1641.22%),术后病理1例上切端阳性,余上下切端均为阴性,l例为器械吻合。早期疾5例…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82年至1997年使用上海产GF-Ⅰ型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对15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本组152例,男118例,女34例,年龄31~78岁,平均52.8岁。食管癌97例,贲门癌55例。食管癌中,上段6例,中段61例,下段30例。97例食管癌临床病理分期(TNM)Ⅰ期2例,Ⅱa期8例,Ⅱb期45例,Ⅲ期42例。2.吻合术式:胸顶吻合16例,弓上吻合69例,弓下吻合55例,腹部吻合12例,本组应用吻合器为φ26号和φ28两种型号,后者占130例。3.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19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后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198例患者均进行过经上消化道的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贲门腺癌53例,食管鳞癌123例,食管腺癌22例。病变长度0.5-11cm。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02至2012-02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1.52%(3/198),均经通畅引流、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平均住院15天。结论器械吻合提高了食管胃的吻合质量,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用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端侧吻合术治疗食管中段和贲门癌53例。除1例食管中段和贲门双源癌行颈部吻合外,其余病例均行弓下吻合术。腺癌45例,鳞癌4例,鳞、腺双源癌1例。全组病例无死亡,无吻合瘘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9例3个月至3年6个月,肿瘤转移死亡26例,其余病例均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李桂球 《工企医刊》2000,13(1):66-67
本院自1990年~1995年收治食道癌术后并发严重呼吸衰竭10例,由于加强了护理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57岁~77岁,平均年龄68.9岁。癌病变位于中上段或颈段食管8例,下段及贲门2例。手术包括食管部分切除,食管与胃颈部吻合3例,弓上吻合5例与弓下吻合2例。呼吸功能不全于术毕发生1例,术后24小时发生3例,48小时发生4例,52小时和58小时各发生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食管后壁套入、前壁斜形食管胃吻合术。方法 采用食管后壁套入、前壁斜形食管胃吻合术治疗158例食管癌患者 ,其中胸内吻合 53例 ,颈部吻合 10 5例。结果  158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2例 ,占 1.3 % ;无一例吻合口狭窄。随诊结果满意。结论 食管后壁套入、前壁斜形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 ,并发症少 ,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7月至2006年2月,我院胸外科采取切除胸段食管癌病灶后,利用残胃与胸段食管在主动脉弓上或弓下吻合手术,共治疗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食管胸中段和胸下段癌的病人,近期效果良好,随访两年均健在。复习文献,就残胃食管癌手术重建消化道的术式选择探讨如下。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63、68、73岁,分别因消化性溃疡作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式)后17、23和31年,出现吞咽困难2—6个月不等。2例肿瘤位于食管胸下段,分别长6cm和7cm,肿瘤上端距主动脉弓下5cm,另一例肿瘤位于食管胸中段,长3cm,肿瘤上端距主动脉弓下4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方法:在行食管下段癌及贲门肿瘤根治性切除时,多切胃小弯侧组织及将血运较差的胃底切除,常规清扫第二站淋巴结。将食管断端全层与胃切端制作的粘膜下层管行单层宽边吻合后,再将残胃浆肌层切缘与吻合口上方食管周围的筋膜及胸膜作悬套缝合,使食管与胃粘膜下层紧贴套入,吻合口在无张力及隔绝胸腔负压的环境下愈合。结果:选择性15例食管下段癌及50例贲门肿瘤施行食管胃粘膜下层植入吻合悬套术,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未发生吻合口并发症。结论:作者认为本改良术式既达到根治切除目的,又能有效地预防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操作较简便,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1973年12月至1984年12月收治食管贲门癌47例。探查2例,弓上吻合12例,弓下吻合33例,无发生吻合口瘘,预防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痿(以下简称瘘)的关键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体位、切口与手术野的显露问题:体位全部是右侧卧位。膈段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行弓下吻合,患者侧卧,腋下置一枕垫,后背稍向后仰15~20°,使贲门和上腹腔暴露清楚。食管中上段癌切除行弓上吻合者,患者侧卧,腋下置一枕垫,后背稍向前倾15~20°,这样主动脉弓及胸顶的显露良好,便于吻合。  相似文献   

18.
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66例胸段食管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原位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共142例;对照组用全胃行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共124例。结果 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本术式重建消化道后更符合生理解剖的要求,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 1989年 2月至 1999年 6月 ,10年来采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 32例 ,其中食管中段癌术后 9例 ,食管下段癌术后 2例 ,贲门癌 2 1例 ,存活 2 6例 ,成功率 8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中 ,男 2 8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5 9岁 ,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 11例 ,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 16例 ,食管空肠吻合 5例 ,病理类型 :食管鳞癌 11例 ,贲门腺癌 2 1例。1.2 吻合口瘘发生时间 早期吻合口瘘发生手术后 1~ 3天 ,有 7例 ;中期吻合口瘘发生手术后 4~ 14天 ,有 19例 ;晚期吻合口瘘发生手术后 14天以后有 6…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性贲门癌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间336例65岁以上贲门癌患者经腹经食管裂孔行根治性切除,利用吻合器将残胃或空肠与食管行端侧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未发生死亡,无吻合口漏,返流性食管炎157例,吻合口狭窄15例,应激性溃疡10例,呃逆50例,胃瘫17例,术后住院时间11~25天。结论老年贲门癌患者经过术前适当调整接受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方式是安全的,且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