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损伤区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以及代表局部中性粒细胞数目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并与急性高血糖组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1-03/2002-03在河南医科大学耳鼻喉研究所进行。选用成年健康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6只:①糖尿病组:经尾静脉注射60mg/kg链尿佐菌素溶液(200g/L)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1个月后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2h再灌注模型。②急性高血糖组:术前5min腹腔注射500g/L葡萄糖注射液20mL/kg,然后同前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③正常血糖组:术前不干预,同前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④假手术组: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其余处理同正常血糖组。各组均又分为再灌注0,3,6h组,再相应时间点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用比色法测定缺血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经补充后14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假手术组有微量表达,急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在再灌注3h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1607.00±106.48,1812.00±112.58,1115.67±83.86,P<0.01),再灌注6h仍高于正常血糖组(2005.33±173.86,2181.67±122.85,1269.17±106.53,P<0.01),且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急性高血糖组(P<0.05)。②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假手术组在0.068~0.072。再灌注3h急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增加至0.41,高于正常血糖组的0.17(P<0.01)。再灌注6h急性高血糖组高于糖尿病组(0.74,0.44,P<0.05),但两组均高于正常血糖组(0.35,P<0.01)。结论:急性高血糖可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损伤,糖尿病不仅通过高血糖机制,还通过其他机制加重再灌注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并与急性高血糖组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1—03/2002-03在河南医科大学耳鼻喉研究所进行。选用成年健康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6只:④糖尿病组:经尾静脉注射60mg(kg链脲佐菌素溶液(200g/L)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1个月后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2h再灌注模型。②急性高血糖组:术前5min腹腔注射500g/L葡萄糖注射液20mL/kg,然后同前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⑧正常血糖组:术前不干预,同前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㈤假手术组: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其余处理同正常血糖组。各组均又分为再灌注0,3,6h组,再相应时间点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用比色法测定缺血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经补充后14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假手术组有微量表达,急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在缺血2h后表达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1628.33&;#177;152.57,l663.17&;#177;314.55.1353.67&;#177;194.36,P〈0.01),且在再灌注3h达高峰,并维持至再灌注6h,但在各个时间段中,急性高血糖组仅于再灌注3h低于糖尿病(2332.17&;#177;162.02,2779.50&;#177;131.96,P〈0.01)。②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假手术组在0.068&;#177;0.072。再灌注3h急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增加至0.41,高于正常血糖组的0.17(P〈0.01)。再灌注6h急性高血糖组高于糖尿病组(0.74,0.44,P〈0.05),但两组均高于正常血糖组(0.35,P〈0.01)。结论:急性高血糖可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损伤,糖尿病不仅通过高血糖机制,还通过其它机制加重再灌注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并与急性高血糖组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1-03/2002-03在河南医科大学耳鼻喉研究所进行。选用成年健康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6只:①糖尿病组:经尾静脉注射60mg/kg链脲佐菌素溶液(200g/L)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1个月后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2h再灌注模型。②急性高血糖组:术前5min腹腔注射500g/L葡萄糖注射液20mL/kg,然后同前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③正常血糖组:术前不干预,同前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④假手术组: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其余处理同正常血糖组。各组均又分为再灌注0,3,6h组,再相应时间点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用比色法测定缺血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经补充后14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假手术组有微量表达,急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在缺血2h后表达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1628.33±152.57,1663.17±314.55,1353.67±194.36,P<0.01),且在再灌注3h达高峰,并维持至再灌注6h,但在各个时间段中,急性高血糖组仅于再灌注3h低于糖尿病(2332.17±162.02,2779.50±131.96,P<0.01)。②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假手术组在0.068~0.072。再灌注3h急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增加至0.41,高于正常血糖组的0.17(P<0.01)。再灌注6h急性高血糖组高于糖尿病组(0.74,0.44,P<0.05),但两组均高于正常血糖组(0.35,P<0.01)。结论:急性高血糖可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损伤,糖尿病不仅通过高血糖机制,还通过其它机制加重再灌注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干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观察中药川芎嗪的治疗作用,并进行不同时限点的分析。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2在湖南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分组:健康SD大鼠1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3组,假手术组分术后3,6,12,24和48h组,后两组又分为缺血3,6,12,24和48h组和再灌注3,6,12,24和48h组,每个时相点5只动物。②造模: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插入线栓,术后即刻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mL/kg.其他两组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或缺血再灌注模型。③给药:川芎嗪组于缺血或再灌注后腹腔注射川芎嚷50mg/kg(71g/L),24h组追加给药1次,48h组追加给药两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mL/kg。④指标检测:大鼠按相应时相点麻醉后断头处死,取脑组织免疫组化测定大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微血管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白细胞计数,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补充后12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微血管数:免疫组化显示假手术组两侧半球大脑皮质可见少量表达。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缺血6h表达明显增多,持续至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P〈0.01),再灌注组3h即明显高于对照组,24h达高峰(P〈0.01)。川芎嗪组缺血及缺血再灌注6,12,24和48h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②白细胞计数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术后3h可见脑内针遭周围有极少量,以后未继续增加。模型组脑缺血后3h即见,以后进行性增加,缺血再灌注3h有少量,6h逐渐增多,24h达到高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川芎嚓组缺血及缺血再灌注6,12,24和48h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③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相关性:脑缺血再灌注时两者呈正相关(rI=0.854, rIM=0.825,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在时相上有相关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略早于白细胞浸润,提示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介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川芎嚷在不同时限点均可显著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抑制白细胞浸润,减轻缺血脑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微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现代医学发现通心络制剂除了具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是否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黏附分子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1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0只和通心络组10只。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将尼龙线插在颈外动脉接近颈内动脉分叉处外,其余同模型组。通心络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前给予通-15,络粉剂1.0g/(kg-d),溶在生理盐水中灌胃1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麻醉后取脑制备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主要观察指标:①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②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结果:①假手术组手术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未见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②模型组大鼠缺血2h再灌注6h后,缺血侧大脑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③通心络组缺血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蛋白和mRNA阳性微血管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0.42&;#177;1.98),(12.42&;#177;2.14)/高倍视野;(8.54&;#177;2.00),(11.12&;#177;1.56)/高倍视野](P〈0.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阻断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由细胞间黏附分子1介导的的炎症反应,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4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病学实验室进行。将造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①脑缺血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②再灌注组:同前造模,于缺血6h回抽尼龙线开始再灌注。③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组:处理同再灌注组,再灌注同时经颈内动脉注入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1mg/kg。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于再灌注48h在麻醉状态下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阳性血管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内白细胞浸润数,炎症反应;各组剩余3只大鼠同时间麻醉状态下处死,四氮唑红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占脑半球的百分率。结果:2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阳性血管数: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组低于再灌注组,与脑缺血组无差异[(298±35),(450±73),(417±46)个/mm2]。②脑白细胞浸润数: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组低于再灌注组和脑缺血组[(8.5±1.7),(28.7±5.9),(16.3±4.6)个,P<0.05]。③脑梗死体积占脑半球的百分率: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组低于再灌注组,与脑缺血组无差异[(26.4±2.5)%,(42.5±3.5)%,(36.6±4.1)%]。结论: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对脑缺血后所伴发的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可减轻缺血后脑组织的损伤,缩小脑梗死体积,在炎症损伤环节上可延长大鼠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7.
丹皮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治疗组缺血时腹腔注射丹皮酚。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坏死神经元的数目,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丹皮酚治疗组坏死神经元百分率犤(25.85±3.93)%犦低于对照组犤(31.13±4.58)%,t=2.770,P<0.05犦。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数治疗组犤(15.40±2.59)个/视野犦较对照组犤(19.10±2.81)个/视野犦显著减少(t=3.063,P<0.01)。ICAM-1的表达治疗组犤(13.90±2.18)条/视野犦较对照组犤(16.20±2.30)条/视野犦下调(t=2.290,P<0.05)。结论:丹皮酚可能具有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蛋白表达的作用,从而减轻了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系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上调,并使中性粒细胞聚集的结果。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作为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定量指标,观察亚低温状态下细胞因子和酶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中心完成。选取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n=10):仅分离并牵拉左侧颈内动脉,不阻断其血流,肛温稳定在37℃,术后24h麻醉状态下处死。②常温组(n=40):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法建立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期肛温稳定在37℃,分别于脑缺血3h再灌注6,24.48和72h麻醉状态下处死,每个时间点10只。③亚低温组(n=40):同前造模,缺血期间肛温保持在32-33℃,缺血结束后立即自然复温,处死时间和只数同常温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阳性微血管数用免疫组化测定,同时检测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经补充后9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间黏附分子1阳性微血管数:常温组再灌注6h缺血侧脑组织中可见到和增高,48h达到高峰[(98.01&;#177;9.00)条],再灌注72h仍保持一定水平的表达,亚低温组各时间点均低于相应的常温组(P〈0.05,P〈0.01),但两组均高于假手术组[(5.35&;#177;3.07)条,P〈0.05,P〈0.01]。②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常温组再灌注6h增高,48h达高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5594&;#177;0.1662),(1.9099&;#177;0.2507),(0.2037&;#177;0.0637)kat/g,P〈0.01],亚低温组各时间点均低于相应的常温组(P〈0.05,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是造成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亚低温所起到的脑保护作用,其途径为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和脑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使白细胞聚集浸润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观察中药川芎嗪的治疗作用,并进行不同时限点的分析。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2在湖南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分组:健康SD大鼠1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3组,假手术组分术后3,6,12,24和48h组,后两组又分为缺血3,6,12,24和48h组和再灌注3,6,12,24和48h组,每个时相点5只动物。②造模: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插入线栓,术后即刻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mL/kg,其他两组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或缺血再灌注模型。③给药:川芎嗪组于缺血或再灌注后腹腔注射川芎嗪50mg/kg(71g/L),24h组追加给药1次,48h组追加给药两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mL/kg。④指标检测:大鼠按相应时相点麻醉后断头处死,取脑组织免疫组化测定大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微血管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白细胞计数,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补充后12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微血管数:免疫组化显示假手术组两侧半球大脑皮质可见少量表达。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缺血6h表达明显增多,持续至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P<0.01),再灌注组3h即明显高于对照组,24h达高峰(P<0.01)。川芎嗪组缺血及缺血再灌注6,12,24和48h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②白细胞计数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术后3h可见脑内针道周围有极少量,以后未继续增加。模型组脑缺血后3h即见,以后进行性增加,缺血再灌注3h有少量,6h逐渐增多,24h达到高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川芎嗪组缺血及缺血再灌注6,12,24和48h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③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相关性:脑缺血再灌注时两者呈正相关(rI=0.854,rIR=0.825,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在时相上有相关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略早于白细胞浸润,提示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介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川芎嗪在不同时限点均可显著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抑制白细胞浸润,减轻缺血脑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背景:现代医学发现通心络制剂除了具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是否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黏附分子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1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0只和通心络组10只。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将尼龙线插在颈外动脉接近颈内动脉分叉处外,其余同模型组。通心络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前给予通心络粉剂1.0g/(kg·d),溶在生理盐水中灌胃1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麻醉后取脑制备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主要观察指标:①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②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结果:①假手术组手术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未见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②模型组大鼠缺血2h再灌注6h后,缺血侧大脑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③通心络组缺血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蛋白和mRNA阳性微血管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犤(10.42±1.98),(12.42±2.14)/高倍视野;(8.54±2.00),(11.12±1.56)/高倍视野犦(P<0.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验中心完成。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每组15只。制模成功后观测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中假手术组未见动物死亡,缺血再灌注组2只动物死亡,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1只动物死亡。死因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①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改善眼(2.04±0.47),(2.71±0.29),分(P<0.05)演;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眼(20.21±1.55),(29.57±4.40)%,P<0.05演,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②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大鼠脑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阳性反应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见于脑缺血侧梗塞区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壁,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也可见。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减少眼(11.29±1.11),(17.14±1.77),P<0.05演。③假手术组细胞形态正常;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右侧大脑缺血范围内皮质水肿明显,神经细胞外周隙扩大,毛细血管周隙增宽,血管内血栓形成,在皮质和纹状体可见大量死亡神经元,可见筛状坏死灶,间质水肿呈松网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层次尚清晰,未见明显坏死灶,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周围间隙稍大,但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也轻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结论:外源性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通过减少脑缺血引起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而发挥对脑缺血后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验中心完成。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每组15只。制模成功后观测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中假手术组未见动物死亡,缺血再灌注组2只动物死亡,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1只动物死亡。死因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①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改善[(2.04&;#177;0.47),(2.71&;#177;0.29),分(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20.21&;#177;1.55),(29.57&;#177;4.40)%,P〈0.05],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②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大鼠脑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阳性反应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见于脑缺血侧梗塞区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壁,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也可见。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减少[(11.29&;#177;1.11),(17.14&;#177;1.77),P〈0.05]。③假手术组细胞形态正常;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右侧大脑缺血范围内皮质水肿明显,神经细胞外周隙扩大,毛细血管周隙增宽,血管内血栓形成,在皮质和纹状体可见大量死亡神经元,可见筛状坏死灶,间质水肿呈松网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层次尚清晰,未见明显坏死灶,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周围间隙稍大,但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也轻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结论:外源性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通过减少脑缺血引起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而发挥对脑缺血后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凝血酶介导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凝血酶模型组,分别用免疫组化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法检测注入凝血酶后6、12、24、48、72和120h不同时间点脑血肿周围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白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注入凝血酶后6h脑血肿周围组织ICAM-1表达即已升高,于72h达到高峰,持续至120h仍有较高表达;而该区组织MPO活性于6h即已开始升高,24h达一高峰,48h有所下降,至72h达最高峰,持续到120h活性仍较高。MPO与ICAM-1的表达除24h略不一致外,其余各时间点二者均一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凝血酶可诱导局部脑组织表达ICAM-1,并与该区域白细胞的浸润明显相关;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继发性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普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57例。另选正常结直肠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ICAM-1表达和D2-40标记的LVD表达情况。观察ICAM-1表达和LVD与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大体类型、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的关系,并观察ICAM-1表达水平与D2-40标记的LVD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为73.7%(42/57),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为15.0%(3/20)。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直肠癌组织中D2-40标记LVD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类型无关。ICAM-1阳性表达的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值为(31.85±6.52),ICAM-1阴性表达组的1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值为(25.41±4.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P0.01)。结论 ICAM-1过表达可以上调结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在结直肠癌中联合检测ICAM-1和LVD,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胃癌组织、癌旁胃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临床实践的价值。方法从90例胃癌组织、40例癌旁胃组织及2种胃癌细胞系(MKN45、SGC-7901)中提取蛋白质,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ICAM-1的表达水平;对90例胃癌组织以 ICAM-1为一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并根据 IHC 结果把患者分为 ICAM-1阳性组(68例)和 ICAM-1阴性组(22例)。结果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 ICAM-1的表达水平(4.5±0.3)、(5.6±0.2)高于癌旁胃组织(1.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胃癌组织及癌旁胃组织中 ICAM-1阳性率分别为75.6%(68/90)、32.5%(1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 ICAM-1阴性组比较, ICAM-1阳性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神经周围浸润率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ICAM-1阳性组复发率高于 ICAM 阴性组(67.6% vs 22.7%),5年存活率则低于 ICAM-1阴性组(61.1% vs 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CAM-1在胃癌中的过表达提示癌肿侵袭性增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鼻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鼻息肉前后鼻息肉组织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CAM-1、sICAM-1两者间关系及其在鼻息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鼻内应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9例未用药的鼻息肉患者(未用药组)、14例经鼻内应用激素(氟替卡松)治疗后的鼻息肉患者(激素治疗组)、12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取其鼻息肉或鼻黏膜组织及鼻分泌物,用ELISA法检测其鼻息肉或鼻黏膜组织匀浆中ICAM-1和鼻分泌物中sICAM-1的含量并作比较.结果:未用药组鼻息肉组织匀浆中ICAM-1的含量及鼻分泌物中sICAM-1的含量,较激素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为高(均为P<0.01),而激素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鼻黏膜组织匀浆中ICAM-1的含量和鼻分泌物中sICAM-1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组鼻息肉组织匀浆中ICAM-1及鼻分泌物sICAM-1含量呈线性相关(r=0.843,P=0.000).结论:鼻内应用激素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抑制ICAM-1的表达有关.在未受药物干扰的情况下,鼻分泌物中 sICAM-1的含量也能很好的反映鼻息肉组织中ICAM-1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和蛋白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心力衰竭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2-10/2003-03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室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教研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另2组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以每天20,10和5mg/kg的递减剂量连续注射3d,再以每天3mg/kg剂量维持9d,造成心力衰竭模型。于造模前1天起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给予26.5%卡托普利悬液2.25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予同体积8.5mL/kg双蒸水灌胃。各组连续给药6周。②6周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形态学检测,同时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③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死亡1和2只,进入心脏质量指数比较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只数分别为12,11,10只。①模型组大鼠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左室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546,3.961,4.368,P<0.05~0.01),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对照组(t=5.894,P<0.01)。治疗组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和左室收缩压明显高于模型组,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低于模型组(t=2.779~2.925,P<0.05)。②模型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4.898,P<0.01)。治疗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t=2.199,P<0.05)。③模型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1.41,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t=2.303,P<0.05)。④对照组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未见表达,异丙肾上腺素引发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大量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90.141,P<0.01);治疗组大鼠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正常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呈低水平表达,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并与心功能恶化程度一致,它可作为监测心力衰竭进程的指标。②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心力衰竭心肌重构。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升高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和蛋白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心力衰竭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2-10/2003-03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室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教研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另2组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以每天20,10和5 mg/kg的递减剂量连续注射3 d,再以每天3 mg/kg剂量维持9 d,造成心力衰竭模型.于造模前1天起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给予26.5%卡托普利悬液2.2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予同体积8.5 mL/kg双蒸水灌胃.各组连续给药6周.②6周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形态学检测,同时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③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死亡1和2只,进入心脏质量指数比较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只数分别为12,11,10只.①模型组大鼠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左室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546,3.961,4.368,P<0.05~0.01),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对照组(t=5.894,P<0.01).治疗组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和左室收缩压明显高于模型组,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低于模型组(t=2.779~2.925,P<0.05).②模型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4.898,P<0.01).治疗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t=2.199,P<0.05).③模型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1.41,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t=2.303,P<0.05).④对照组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未见表达,异丙肾上腺素引发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大量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90.141,P<0.01);治疗组大鼠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正常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呈低水平表达,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并与心功能恶化程度一致,它可作为监测心力衰竭进程的指标.②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心力衰竭心肌重构.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升高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