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哈蟆油蛋白抗疲劳活性及不同来源的哈蟆油与混伪品的鉴别研究。方法采用Lowry法测定哈蟆油总蛋白的含量,并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哈蟆油总蛋白;采用整体动物实验观察小鼠游泳和爬杆时间;利用SDS-PAGE和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对不同来源哈蟆油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结果测得哈蟆油水溶性蛋白的含量为42%,哈蟆油中蛋白的分子量在1万~12万可以分离出较清晰的蛋白质点,并具有7条主蛋白带;哈蟆油组和哈蟆油蛋白组相对于对照组均能延长小鼠游泳和爬杆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哈蟆油蛋白组优于哈蟆油组;经SDS-PAGE电泳的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表明4个不同地区的哈蟆油均有相同的电泳行为,泳道上有6条主带,而伪品大蟾蜍的干燥输卵管只有一条明显的主谱带。结论哈蟆油总蛋白是哈蟆油中抗疲劳有效组分,SDS-PAGE电泳的凝胶成像分析法可用于不同来源的哈蟆油与混伪品的鉴别,为哈蟆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是中国林蛙的主要产区,作为国家北药基地,我省已建立了中国林蛙的GAP基地,大力开展和扶持林蛙养殖产业。本文对吉林省不同地区产哈蟆油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以探讨不同地域哈蟆油生药特征变化,为进一步修订地域保护产品———中国长白山哈蟆油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1样品来源2003年10~11月,分别赴吉林省抚松县、江源县、靖宇县、临江市、通化县、蛟河市采集样品,每地采集活林蛙200~300只,分别编号为A、B、C、D、E、F。按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法,自行穿串、晾干、蒸软、剥油,供实验用。另取活蛙解剖,取输卵管制成显微切片,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收集不同产地哈蟆油样品,比较各样品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及仪器分析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哈蟆油样品的营养成分,从营养成分角度出发,评价哈蟆油的营养保健价值。结果:哈蟆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结论:不同产地哈蟆油所含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12)
目的:为科学指导林蛙养殖,并提供哈蟆油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对中国林蛙与黑龙江林蛙体重与哈蟆油产量相关性及哈蟆油膨胀度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集3年生的雌性中国林蛙100只、雌性黑龙江林蛙50只,采用鲜蛙取油法和干蛙取油法获得3种哈蟆油样品,测定3种哈蟆油样品膨胀度;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中国林蛙体重、黑龙江林蛙体重与产油性能的相关性,比较3种哈蟆油膨胀度的差异性。结果:中国林蛙及黑龙江林蛙的体重与哈蟆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种哈蟆油在室温水浸8 h后的膨胀度存在显著差异。林蛙体重与哈蟆油产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3年生雌性中国林蛙的哈蟆油产量为(1.04±0.31)g,显著高于3年生雌性黑龙江林蛙产量(0.73±0.34)g;2种林蛙的干油产率分别为(2.88±0.44)%和(2.95±0.71)%,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依据在室温水浸8 h后的膨胀度可以区分鲜蛙取油法和干蛙取油法的哈蟆油样品,但2种取油方法对哈蟆油性状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姜大成  肖井雷 《中药材》2007,30(10):1212-1214
目的:比较东北不同地区产18份哈蟆油样品的一般成分和膨胀度等,为制定哈蟆油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常规方法测定哈蟆油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膨胀度。结果:东北不同地区产的哈蟆油化学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性。结论:初步表明哈蟆油的种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贮藏年限对哈蟆油质量(主要是外观性状及内在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研究贮藏年限对哈蟆油外观性状的影响,采用膨胀度测定法对其膨胀度进行测定,采用紫外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粗多糖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不同年限的哈蟆油其外观性状有所改变,颜色由浅黄色变为深棕色;其膨胀度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而变小,部分样品低于药典标准规定值55;光谱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哈蟆油内在成分在结构上没有明显改变,但其多糖含量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哈蟆油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其外观性状及内在成分发生变化,影响了其药材品质。  相似文献   

7.
哈蟆油及其伪品的电泳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华英  许欣荣 《中药材》1998,21(3):124-125
哈蟆油是蛙科动物中国林蛙的干燥输卵管。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等功能。近年来由于资源日趋减少,哈蟆油价格十分昂贵,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伪品。经调查,比较常见的伪  相似文献   

8.
名贵中药哈蟆油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东北不同地区产哈蟆油样品的一般性成分、膨胀度及其紫外光谱的比较研究,并对其中10份样品的有害物质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其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对哈蟆油的一般成分如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等,以及其膨胀度、薄层图谱和紫外光谱等进行横向比较。同时,采用药典法对哈蟆油的重金属、砷盐、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本实验的初步比较分析,东北不同地区产哈蟆油在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上,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性。结论:初步表明哈蟆油质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哈蟆油的真伪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春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31-1133
目的:对哈蟆油的真伪进行鉴别。方法:用原动物检索法、性状比较法、理化鉴别法来鉴别真伪哈蟆油。结果:通过原动物检索法,可以将干燥原只中国林蛙与其类似品黑龙江林蛙、伪品黑斑蛙、中华大蟾蜍区别开来;通过性状比较法及理化鉴别法可以将已制成商品的正品哈蟆油与其类似品黑龙江林蛙油、伪品青蛙油、蟾蜍油区别开来。结论:该方法可以基本鉴别市场上销售的哈蟆油的真伪。  相似文献   

10.
哈蟆油与中华大蟾蜍输卵管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木平  林杰 《中药材》1992,15(7):21-23
本文对哈蟆油及其混淆品中华大蟾蜍输卵管进行性状与显微特征鉴别;并讨论其显微制片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永生  王丽丽  姜志恒 《中药材》2008,31(4):507-510
目的建立评价哈蟆油药材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250mm×4.6mm, 5μm)色谱柱,乙腈-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亦梯度变化,检测波长为209nm,柱温室温.数据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结果测定了15批正品哈蟆油药材和3批伪品哈蟆油药材的HPLC图谱,从中选出质量较优的11批正品哈蟆油药材图谱生成对照指纹图谱,并计算得到各批药材的相似度,其中11批正品哈蟆油药材的相似度介于0.865~0.973之间,4批正品(劣质)哈蟆油药材介于0.559~0.801之间,3批伪品哈蟆油药材介于0.639~0.725之间.结论以相似度0.85作为哈蟆油药材合格与否的划分标准.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名贵动物药哈蟆油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旨在筛选哈蟆油和牛蛙油中特异性的蛋白质,发现这些差异蛋白与生长环境、冬眠及发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iTRAQ结合质谱技术建立哈蟆油和牛蛙油蛋白质组数据库,通过比较两个蛋白质组数据库,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牛蛙油与哈蟆油中蛋白质定量的数据进行差异比较,筛选到差异表达蛋白质总数为77个,其中上调蛋白质69个,下调蛋白质8个.哈蟆油中含量较高的8个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免疫调节过程;牛蛙油中含量较高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应激反应、骨架形成等过程.结论 哈蟆油中含量较高的8个差异蛋白质可作为哈蟆油区别于牛蛙油的重要成分,同时哈蟆油的特异性膨胀度可能与含量较高的凝胶形成型黏蛋白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依据哈蟆油Cyt b基因155位SNP位点设计位点特异性PCR引物,采用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2步循环PCR程序进行PCR反应,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建立起一种哈蟆油及其4种常见混伪品的快速PCR鉴别方法。该方法在90℃变性3 s,62℃退火延伸20 s进行32个循环时,加入2μL 100×SYBR GreenⅠ染料,正品显示出明亮绿色荧光,而混淆品不显示荧光。该方法准确、简便,40 min内即可完成鉴别,为哈蟆油药材现场快速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生境及地区的哈蟆油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为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6mol·L-1盐酸110℃水解24h,加衍生化试剂2,4-二硝基氟苯,于60℃水浴中衍生1h,P230II依利特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同一地区林下产的哈蟆油药材中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稻田产的;相同生境中,林下产哈蟆油药材以吉林产的氨基酸最高;稻田产哈蟆油药材以辽宁产的最高。结论:以哈蟆油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对其药材质量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紫外谱线组法在哈蟆油伪品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生  姜大成  白雪媛  姜志恒 《中成药》2006,28(9):1336-1339
目的: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哈蟆油进行检测,绘制出哈蟆油的紫外谱线组图谱。方法:对哈蟆油进行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超声波提取后,再时行相应的紫外及其一阶导数光谱检测。结果:哈蟆油的紫外谱线组图谱重现性较好。结论:通过紫外谱线组法,可以初步绘制出哈蟆油的紫外谱线组图谱,达到哈蟆油真伪鉴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骨密度(BMD)、生物载荷量及股骨组织切片形态学变化,评价哈蟆油蛋白对去势大鼠骨形态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动物骨密度仪和小动物骨骼强度测定仪测量大鼠BMD和生物载荷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股骨骨小梁数量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哈蟆油蛋白对ALP和BMP2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哈蟆油蛋白明显提高了大鼠的BMD(P0.05),显著改善了股骨的最大载荷量(P0.01);150mg·kg~(-1)哈蟆油给药组的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有序,结构更加完整;同时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的ALP和BMP2呈现阳性表达。结论哈蟆油蛋白能增强骨强度、降低骨脆性骨折风险,同时能保护骨小梁结构,促进ALP和BMP2的阳性表达,故哈蟆油蛋白对骨组织形态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参与骨代谢平衡,发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薄层定性的方法对哈蟆油进行薄层色谱研究.方法 对哈蟆油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展开条件下薄层色谱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对哈蟆油的薄层色谱行为有了初步的了解.结论 建立了不同极性范围内的哈蟆油薄层色谱图.  相似文献   

18.
哈蟆油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哈蟆油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其质量鉴定从传统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发展到现代生物技术鉴定,尤其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泳、PCR技术的应用使哈蟆油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哈蟆油鉴定方法的不断完善,为哈蟆油的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历史文献和现代哈蟆油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阐述了哈蟆油质量控制现状和方法,从传统的基源鉴别发展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色谱法、光谱法以及生物鉴定法,尤其是现代发展较好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泳色谱、PCR技术以及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使哈蟆油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科学领域。对哈蟆油的鉴定手段不断的完善,为提高哈蟆油质量控制和鉴别真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年龄林蛙哈蟆油中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年龄对哈蟆油品质的影响。方法采集不同质量的林蛙,根据体质量和哈蟆油质量分为8组,分别检测每组哈蟆油中1-甲基海因、总蛋白质、总氨基酸、总多糖和雌二醇的含量。结果 2龄及2龄以下的林蛙随蛙重增加,哈蟆油中的1-甲基海因、总蛋白质、总多糖和E_2的含量显著增加;性发育成熟之后,3龄林蛙哈蟆油中1-甲基海因、总多糖和E_2的含量仍呈现增加趋势,均在蛙重40g组达到最高;4龄以上林蛙,随着蛙重的增加,哈蟆油中各营养成分均降低。结论不同年龄段林蛙哈蟆油中营养价值有一定差异性,从人体营养需求的角度分析,3龄林蛙哈蟆油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