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及三维重建 (3D)能清楚地显示脑膜瘤的动脉供血血管 ,3D能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本文系统地分析了 17例不同部位、类型的脑膜瘤 ,结果表明 :横断面图像对诊断更准确可靠 ,SCTA与 3D可以明确诊断病变的供血血管及相邻组织关系具有优势 ,可帮助和指导手术。螺旋CT问世使血管成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无创伤SCTA可清晰地、多角度显示大动脉的病变及 3D的空间优势 ,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更清晰的概念。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7例脑膜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性 10例 ,女性 7例。年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2-08~2014-08在阳东县人民医院治疗的骨关节外伤患者87例,均行X线及CT扫描检查及骨三维重新组合,分析成像效果。结果 在3D成像及常规CT下,可将肩关节及肩胛骨清晰显示出来,但无法采用X线平片显示骨折情况。在肩关节脱位情况下,可清晰显示。如为骨盆骨折,三种技术均可清晰显示坐骨骨折及耻骨支。而对于髋臼骨折,X线平片的清晰度不如螺旋CT三维成像,特别是小关节骨折及骨碎片,其更能清晰显示。结论 与常规的方法相比,三维成像技术,在清晰显示病态空间关系及三维立体形态方面,更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于骨关节创伤领域。方法采用收集120例骨关节创伤病人的螺旋CT扫描和重建图像资料,并通过平滑和超高算法得到高清晰的图像的方法,进一步回顾和分析。结果经MPR和VR以及SSD的三维重建后发现全部患者均有骨折症状,并可以立体和准确展现患者的病情。结论证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骨关节外伤来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7.
8.
9.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颌面部复杂骨折3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颌面部复杂骨折32例行螺旋CT扫描后行三维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结果:全部病例三维立体显示良好,能够全面、立体、直观显示骨折线及其移位。结论:二维图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三维图像较为直观地显示骨折的全貌及空间位置关系。二者结合是颌面部复杂骨折最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脊柱三维重建基本方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脊柱三维重建的几个基本方位。方法 对25例正常脊柱行螺旋CT扫描后经三维软件处理,分别按多个切割层面切割成像进行观察。结果 脊柱各部分结构均能在不同位像中清楚显示。结论 应将脊柱三维成像的位像规范化,中提出的几个位像可作为脊柱三维重建的基本方位,但应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 6 0年代末CT发明以来 ,X -CT已经历了 1- 5代技术革新 ,80年代末螺旋CT的出现是CT史上一大突破。1991年以色列ELSCINT公司最早推出双层螺旋CT ,1998年北美放射年会上 ,各公司 (SIEMENS、GE、MARCONI、TOSHIBA)推出多层螺旋CT用于临床。目前已有 16层CT投入使用。1 原理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 ,MSCT或MultidetecterrowCT ,MDCT)是指采用多排探测器阵列 ,扫描时采用可调宽度的锥形线束 ,根据拟采集的层厚及层数选择锥形线束的宽度 ,实现一次采集同时获得多层图像 (4层以上 ) ,故又称宽探测器、多层采集螺旋CT… 相似文献
12.
腹部病变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腹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腹部肿瘤或大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使用TOSHIBA/SX螺旋CT扫描机,以3~5mm/s进床速度,3mm的X线束厚度进行螺旋扫描,图像重建间隙1.5mm.所获的容积数据输入Sun Sparc Station 20工作站,再用TOSHIBA Xtension 2.01版本软件,重建出病变及其周围大血管和骨骼的三维图像.结果40例腹部肿瘤或大血管病变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腹部病变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腹部肿瘤或大血管病变的三维图像,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腹部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肾脏之间的立体图像.从另一角度为临床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螺旋CT扫描后再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地显示出股骨颈骨折的部位类型、范围,游离骨片移位 情况等空间信息,二维影像在显示骨折端的嵌顿及细小骨折线等方面成于三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显示骨折部位及空间解剖关系,提供理想的立体整复模型,有利于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二维影 诊断股骨颈骨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结合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重建全肋骨SSD图像。结果88例均经多层面重建术(multipianar reconstruction MPR)和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技术重建满意的显示出三维重建图像。MPR显示肋骨骨折300根.SSD显示290根。结论16层螺旋CT肋骨兰维重建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72年X线、CT问世以来,不断地改进与发展。80年代末期,出现了螺旋CT。冠以螺旋一词是指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在X线球管连续快速旋转、曝光的同时,人体随扫描床以一定速度推进,在极短的时间内(几十秒)可采集大量容积数据,这使得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成为可能。1998年,在北美放射年会期间,GE、Siemens、Toshiba和Picker公司都展出了一种新型多层面螺旋CT机,它改变了以 相似文献
17.
喉咽癌螺旋CT三维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螺旋CT三维 (3D)成像在喉及下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我们对 2 9例喉咽癌患者进行了 3D成像观察。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患者 2 9例 ,男 19例 ,女 10例 ,年龄 35~ 72岁 ,平均 5 4 5岁。病例包括梨状窝癌 6例 ,咽后壁癌 1例 ,声门上癌 5例、声门癌 11例、声门下癌 2例和跨声门癌 5例。所有患者都经纤维喉镜和手术病理证实。2 .方法 :采用GEHiSpeedCT/i螺旋CT扫描机 ,患者仰卧 ,平静呼吸 ,扫描角度平行于喉室作轴位扫描 ,范围自舌根部至食管上端水平。准直 3 0mm ,螺距 1 0 ;1 0mm间隔 ,标准算法重建。 14例患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性髋臼骨折病例已日趋增多.近30年来,愈来愈多的骨科医师倾向于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作为一种崭新的影像学技术,它能提供直观、立体的图像,准确地显示骨折的形态,立体呈现骨折线走行方向碎骨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弥补X线平片和CT平扫的不足.我院自2001年开始应用先进的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对髋臼骨折特别是复杂性髋臼骨折的病人进行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腹主动脉瘤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米玛 《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2):64-64
螺旋CT的容积扫描数据通过计算机后处理软件,在轴位CT图像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可更直观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以弥补轴位图像的不足。我院对1例超声检查考虑腹主动脉瘤的病人,采用螺旋CT进行了三维重建的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螺旋CT多层面重建及三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7例进行螺旋CT扫描患者,检查部位包括肺部、血管、胃肠及骨骼脊柱,层厚3-5mm,螺距(pitch1.0-1.5),重建后二维图像进行多层面(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SSD)重建。结果:多数病例的三维成像显示良好,病变整体形态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从不同位置和角度得以观察。结论:螺旋CT多层面重建及三维成像可以立体、多层面、多角度观察病灶,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对指导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