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代人们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是以“象”的相似关联性研究为基础,发掘物质本质属性的实践方法。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便一直成为中医学广泛运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在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研究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原创思维,并为中医学所长期应用,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内容,在时下的中医研究当中仍具备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取象比类”是一种中医哲学的思维方式,其独特性增加了中医外译的难度。阐译是变译方法之一,通过解释、增补等变通手段可增义通达、释义文化、符合注疏传统,可化解“取象比类”思维带来的理解障碍。本文以《黄帝内经》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聚焦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阐译现象,分析阐译原因、方式及优劣势。研究发现阐译可明晰语义、帮助读者理解,是一种有效表达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翻译方式,可为中医外译广泛借鉴,以助于中医文化海外传播,但使用时须遵循适度、忠实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古典中医奠基于先秦,并不断通过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医用逻辑体系。古代哲学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取象比类就是取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生物的动象和社会现象以类比于人体,从而解释生理、病理、药理等的一种思维、运用方法。同类事物之间具有较多的共性,可根据相似之象,由一物具有某种属性推知另一物也具有这一属性,此即为“取象比类”。而在不同类的事物之问,共性较少甚至没有,因此不可进行类比推理,此即为“异类不比”。古典中医既采取“取象比类”的逻辑方法,又坚持“异类不比”的原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取象比类”是中医象思维运作的核心动力,其借由文学上的比喻修辞手法进行表征,奠基了中医思维的文本传承途径。清代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是中医四大经典中出现较晚的一部,其承前继后地包含着大量的取象比类思维,即在中医理、法、方、药均有运用。因此,从《温病条辨》整理出取象比类思维,按照生理病机、症状体征、治则治法、中药方剂等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则能解读出吴鞠通所拥有的取象比类思维模式,从而帮助后学者更好地理解、传承、运用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5.
“取象比类”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有着鲜明的直观性、表象性、整体性的优点,它为中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假说,在创造新理论的过程中是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恰当运用“取象比类”,对激发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以及开拓其中医临证思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内经》与《诗经》思维方式的比较看中医的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内经》与《诗经》思维方式的比较,指出《内经》“比类取象”方法与《诗经》的表现手法“比与兴”十分相似。比类取象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并非逻辑思维。比类取象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并非逻辑思维。《诗经》中的另一表现手法“赋”在《内经》中亦普遍应用。《内经》中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式很相似于《诗经》唱和中的问答式。《诗经》中的四字句在《内经》中亦处处可见。因而认为,《内经》的思维方式与《诗经》基本相同。所以《内经》亦是一部艺术巨著,中医的性质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相似文献   

7.
取象比类作为传统中医理论主要的建构工具,在中医概念形成、理论系统构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隐喻,对取象比类的结构、机制等诸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取象比类的实质就是“中国式隐喻”的结论.从隐喻视角揭示传统中医理论的构建机制和认知过程,有利于解读中医语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中医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它为什么这样说以及蕴含了什么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意认为气血亏虚但舌苔厚的患者,厚苔就犹如旧房子上的旧墙灰、旧桌子上的旧油漆、锅上的锅巴,需先祛厚苔方可补气血。通过跟师侍诊,记录、整理陈师经验及典型医案,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文化源流出发,认为“刷墙洗锅法”先祛厚苔后进补的治疗法丰富了取象比类中医治法的内容,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求理——浅谈中医思维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莉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31-432
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从“象”思维的角度切入,剖析了“象”的本质,阐释了“象”的思维方法及取象比类法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并以二分法辨证评价了“象”思维在中医发展史中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展望了中西贯通之路上中医思维的改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取象”思维贯穿整个中医思维过程,对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应用有重要意义。其对经络、腧穴命名的构建作用,在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腧穴的位置、五输穴的命名、穴位得气的判定等很多方面有广泛体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既要学会“取象比类”,又要学会“异类不比”,对于通过取象比类得出的结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取象比类是中医的传统思维方法,恰当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加深理解与记忆、培养中医思维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文章并举例说明取象比类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象思维与取象比类的现有研究,从认知学角度对取象比类中的“象”“比类”等相关要素、内涵进行辨析,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取象比类的要素和整体认知框架进行了表达。按照取象比类对中医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作用,从解释传播旧知、启发创造新知两方面进行系统分类,收集、整理和表达了取象比类的典型应用案例,进一步验证了取象比类内涵和认知框架。本研究能为取象比类在知识组织和发现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医理论是构建在取象比类思维基础上的,如果想让西方读者从根本上了解中医,就要在中医翻译,特别是中医古籍翻译中把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通过目标语言准确的传达出去。然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却并不简单。吴氏父子在《内经》翻译中使用"隐形显译"的方法对取象比类的隐形信息进行了显化,将隐藏在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和作者的思想意图付诸于文字,增加了文章的连贯性和可读性,也有助于西方读者理解取象比类这一典型的中医思维模式。本文将以吴氏父子《内经》译本为基础,简要探讨一下"隐性显译"在传达《内经》取象比类思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寿梅 《中国民间疗法》2022,(8):19-21+86
“取象比类”思想是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之一,贯穿中医的理法方药,是古代医家以常衡变、观察世界的重要方法。该文通过古今诸多的本草学著作及医学著作,探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临床用药时遵循“取象比类”思想的经验,认为根类药物可补先后天之本,皮类药物因部位、产地不同而具有温阳或清热的功效,种子类药物多有降、补之性,虫类药物可以搜风,矿石类药物可镇静安神且具有五色属性。  相似文献   

15.
从较早提出“取类比象”概念的《中医学概论》(南京中医学院编著),到最近《中医杂志》2005年第9期“肝与血脉别论”,一直在使用这个词,沿用了快50年,总觉得不妥。最近再读《内经·素问》,发现卷第二十三《著至教论》、《示从容论》、《疏五过论》、《徵四失论》,其中不下十数次提到“比类”,由此想到所有一切临床思维活动,莫不从细致搜索症状开始,即所谓的“取象”,再将思维深化向结论来推理和认识,也就是所谓的“比类”。因此不难看出,“取象”在先,“比类”随之。其实,这涉及到认识论的方法论问题。本质的东西往往无法直接感知,但又脱离不…  相似文献   

16.
张鹏  施杞  王拥军 《中医杂志》2012,53(9):795-796
在应用中医学经典的取象比类法对“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与“肾藏精”、“肾主骨”等生理功能之间联系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对中医骨伤科的指导意义.提出“肾主脊柱,脊柱病从肾辨证论治”的脊柱整体论,有助于现代中医骨伤科研思路拓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前列腺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着手分析,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络病,并运用现代络病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应注意“不治已病治未病”、通补兼施以求良效;以及探讨虫类药入络搜剔、辛香通络,提高疗效和取象比类、藤类入药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医对眩晕病证的认识,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到处方用药,无不彰显着“道法自然”“取象比类”思维的妙处.“象”思维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主要思维方式,是一种对客体形态的再认识与内在实质的理解相统一的认识活动.中医运用“取象比类”方法来阐释阴阳、五行、藏象等中医经典理论,更用之来指导临床.“培土生金”“增水行舟”“提壶揭盖”“釜底抽薪”等治法,皆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眩晕的病位在脑窍,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脾、肾,尤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其治疗应祛避外风,镇熄肝风,清疏上窍,培土养正.  相似文献   

19.
"取象比类"是中医在整体观察下认识疾病病因病机的一种方法,笔者拟运用取象比类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的病因病机,从而探讨乌梅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理性。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探索临床认识,为防治糖尿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指出"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象思维具有两重内涵,第一层次的象思维是根据事物相似性进行简单类比的思维方式,第二层次的象思维则是以象模型为工具的模型化思维方式。中医象思维以构建与运用象模型为核心,通过提取不同物象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并根据其关联性建立不同的象模型,以此作为推演的依据。中医象思维的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从“物象”提炼“意象”,即选取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进而形成符号化的意象。第二,建立象模型,即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将意象加以联系,进而形成一系列符号体系。第三,从“意象”反推“物象”,即再次取象比类后,根据象模型分析意象。通过象模型的转换,中医象思维脱离一般性类比的主观性,而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