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为预防SARS、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在SARS流行期间随机抽取驻深圳某部队官兵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关于SAR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资料。结果 在收回的1256份有效问卷中,对SARS主要症状、传染性、传播途径及可以被治愈等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均在90.0%以上,SARS知识主要来源于媒体,由电视获得者占97.1%;69.0%的人表示不害怕SARS;对疫情表示非常关心者占54.2%,关心者占41.2%,有点关心者占4.1%,而不关心者仅占0.5%;在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类似SARS症状时,98.2%的人愿意就诊;认为SARS对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或无影响者分别占46.6%和27.6%;对主要预防措施的实践率在80.0%以上;对政府控制SARS措施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占95.6%;对医护人员表示非常敬佩者占78.8%,敬佩者占18.1%;认可我市疫情真实性者占88.2%;认为现阶段卫生部门最应该尽快找出病因(75.1%)、加强宣传(66.3%)和全力救治病人(66.0%)。结论 驻深官兵绝大多数对SARS有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并能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在对SARS的宣传教育上,媒体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政府在这次SARS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和医护人员的表现得到了大多数官兵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SARS疫情日报制前后居民卫生行为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掌握SARS流行期间居民卫生行为变化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武汉市不同城区7种职业人群进行SARS的有关知识、信念和卫生习惯改变的调查。结果 SARS疫情改为每日公布制后,武汉市民采取多项预防措施,并在以洗手为主的卫生习惯上有了明显的改善,每次饭前洗手(64.6%)、外出回家后洗手(63.6%)和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52,4%)的频度明显增加。其中以进城务工人员、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洗手次数增加最为明显。结论 疫情流行期间,通过大力宣传预防知识与措施,可以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结果 还提示今后应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公众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和流行结束后相关健康行为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应对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时公众健康行为引导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流行强度不同,选择广州、太原和杭州作为研究地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地区抽取城市居民200人,农村居民200人,职业人群400人,合计24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自制问卷进行资料收集。结果 获取2424份有效问卷,SARS期间和SARS后公众健康行为的得分相关系数达0.782;CPSS问卷显示健康危险性压力的发生率为39.3%;多元线形回归显示,控制了其他因素后,群体张力测量值、部分人口学特征和认知程度等因素对SARS期间公众健康行为得分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公众在SARS期问相关健康行为发生正向改变,SARS后一部分健康行为得以保持,某些健康行为发生减退。行为改变和保持受疾病流行情况、文化传统和行为的可变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该加强对公众心理和行为的引导,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认知程度,适当缓解公众的群体张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SARS流行期间广西贵港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人群对SARS的相关态度和行为情况,为今后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新发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贵港不同人群1860名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在SARS疫情流行期间,贵港疫区不同群体的相关态度和行为不完全一致。学历、职业、年龄、民族等是影响SARS流行期间不同群体态度和行为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在重大应激事件冲击下的群体反应有一定的特殊性,今后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新发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同时应将疫情期间群众形成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长期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非典(SARS)期间与非典后公众相关健康行为改变的情况.方法 于2006年3月在广州、太原和杭州市,选择2003年SARS疫情流行强度高和低(无病例或散在发生)的街道各1个,每个街道中各选择1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调查100人.各地再选择1个郊区县,每个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每个乡抽1个村,每村随机调查100人.并调查部分职业人群,每省调查800人左右,共计2400人.对城乡居民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询问调查,职业人群由被调查者本人自填问卷.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目前饭前总是洗手、便后总是洗手的比例与SARS期间比较有所提高,分别从39.6%和54.3%提高到42.8%和58.8%;总是运动锻炼的比例基本未变,但是与SARS期间比较,较多运动的比例从36.1%下降到32.5%;总是/较多开窗通风和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比例有所降低;在外出就餐的人群中,总是和较多使用公筷者非典期间为12.1%和24.8%.现在分别为11.2%和22.7%.SARS期间13.2%的人使用消毒液洗手,现在仅为4.9%.结论 SARS疫情的流行,使公众的健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今后应适度提高公众的危险意识感,并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和外部压力包括制度建设,以促使其采纳和保持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6.
SARS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方法在科学认识SARS,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和落实正确的SARS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和制度. 结果科学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SARS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高危人群. 结论在SARS流行期间正确制定和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和制度,可防止和减少SARS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SARS传播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研究预防措施对疾病的影响,为预防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确定性的SIR模型和SEIDR模型等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对SARS流行过程进行估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对卫生部2003年4月22日公布的广东省的数据,用确定性SIR模型估计消除比。广州市SARS的基本繁殖率为3.5左右。结论确定性的SIR模型、确定性SEIDR模型能比较好模拟并估计出SARS传播过程,并能够对未来的SARS流行趋势和流行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ARS发病及流行趋势,研究SARS发病与流行特征及相应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的影响,为预防与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及山西省累计发病数据,并绘制出SARS流行曲线.结果对上述地区发病人数进行拟合,各地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无显著性差异.从SARS流行曲线推算出各地发病高峰及时间分布,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曲线有明显影响.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RS流行的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理论上探讨预防措施对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公众的知觉压力情况及其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州、太原和杭州三地,分层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城区居民、农村居民,以及建筑工人、服务行业人员、学校教职工共2532人开展回顾性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测量对SARS的认知和行为,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测量人群知觉压力.EpiData 2.0软件录入,对CPSS的14个问题根据回答赋分,计算知觉压力测量值;用SPSS 11.5软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及认知与健康危险压力发生率的关系,以及低压力状态(0~分)和中等压力状态(15~分)及危险压力状态下(25分以上)相关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有效问卷2424份,有效率为95.7%(2424/2532);被调查者的CPSS测量值为0~49分[(22.7±6.8)分],M=24.0分.SARS期间处于健康危险性压力的人群占39.3%(953/2379).随着压力升高,调查对象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时避开他人、运动行为的采纳频率依次降低.logistic回归显示,与认为SARS威胁程度一点不严重,对疫情一点不害怕,以及预防措施一点不了解相比,认为SARS威胁程度比较严重(β=0.41,Wald χ~2=4.84,P=0.03),对疫情不太害怕(β=0.50,Wald χ~2=6.69,P=0.01)、比较害怕(β=1.39,Wald χ~2=48.59,P=0.00)和非常害怕(β=1.77,Wald χ~2=53.59,P=0.00)以及对预防措施不太了解(β=0.74,Wald χ~2=4.48,P=0.03)、比较了解(β=-0.98,Wald χ~2=8.29,P=0.00)、非常了解(β=-1.18,Wald χ~2=10.66,P=0.00)对人群健康危险性压力发生率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知觉压力测量值越大SARS流行期间相关健康行为采纳率越低.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认知,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等措施可降低压力.  相似文献   

10.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SABS发病及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比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ARS发病及流行趋势,研究SARS发病与流行特征及相应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的影响,为预防与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及山西省累计发病数据,并绘制出SARS流行曲线。结果 对上述地区发病人数进行拟合,各地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无显著性差异。从SARS流行曲线推算出各地发病高峰及时间分布,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曲线有明显影响。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RS流行的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理论上探讨预防措施对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居民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防治信息和媒体材料的需求状况,指导今后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制作.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崇文区18~60岁的本市居民274名和流动人员244名,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市居民和流动人员对大部分"非典"预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均在70%以上,但对传染病预防控制法律法规和"非典"治疗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在媒体需求方面,本市居民更希望得到声像类宣传品,而流动人员更倾向于图画为主、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非典"流行的特殊时期,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关注公众的心理问题,并主动向公众宣传公共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不同地域居民SARS流行期生活行为及流行前后行为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城市和乡镇社区对于SARS传播和控制意义较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7个人群进行入户式现场调查。结果人们从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接触机会、维护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约束或改进了个人行为。92.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典流行促使自己改进了生活习惯。结论山东省人群非典期间采取预防行为的比率很高,为今后SARS、禽流感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莹颖  何朝  郑奇光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31-2833
目的了解顺义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相关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方法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及时实施干预措施,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甲型流感开始时(2009年5月)和结束后(2010年3月)分别随机抽取顺义区社区、村及职业人群开展调查。结果干预后公众对容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行为知晓率由32.8%提高到78.3%、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知晓率由16.4%提高到60.2%,公众对该次疫情信息公布工作的满意度由82.1%提高到92.4%。结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是有效果而且非常有必要的;绝大多数居民对于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信息发布工作满意,今后可以继续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向居民宣传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及时发布最新流行态势等。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动人口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在SARS突发事件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对北京、太原、哈尔滨的流动人口进行个人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结果流动人口在对健康教育信息的知晓时间、渠道方面可及性差:仅有13.4%在SARS危机初现时知晓,时间段整体晚于城市、农村人群(P<0.01);知晓途径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报纸,在及时程度、信息量和信任度方面对电视的评价最高,电视宣传是流动人口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73.8%)。通过在SARS期间普遍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流动人口对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传播途径知晓程度较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9.8%和73.4%,而对SARS病原体等知晓率低。SARS期间90.2%的流动人口采取了防护措施,但SARS后,总的行为改变率降至63.3%。流动人口对SARS期间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满意度评价与年龄、对事件的关注程度相关,总体满意率69.2%。结论针对流动人口特点,细化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手段,依托基层网络,加强常规期健康教育,建立促进流动人口健康行为持续改变的长效机制,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汉市大学生对SARS的认知、行为、态度及心理变化,探索大学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为今后在大学生中进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国家每天公布SARS疫情后的第2周初和第3周末,先后2次对武汉市1 090名大学生进行有关SARS认知、态度、行为和心理状况等问卷调查.结果 97.9%的大学生关注SARS,对SARS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程度较高.97.5%的学生采取了预防措施,91.9%的学生因SARS而取消了旅游计划;87.1%的学生表现出战胜SARS的信心,但具有恐惧心理的占12.5%.从前后2次调查结果比较来看,在国家每天公布疫情后第3周末,大学生的关注程度和认知程度明显高于第2周初(P<0.05).在第3周末,虽然还有8.1%的大学生感到恐惧,但显著低于第2周初(P<0.05);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宣传教育对大学生SARS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抗击SARS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对农村公共卫生相关政策的实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课题组通过网络及电话访谈,就追踪研究多年的某几个京郊村卫生室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为切入点,以历史政策纵向发展为主线,分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历史回溯、"非典"疫情促进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以及新冠疫情防治中村医充分发挥公共卫生服务的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SARS发病的基本情况、特点、传播途径、地区人群分布及相关社会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提出SARS的防制策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掌握SARS流行规律,控制疫情蔓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及提高农村防制能力;树立长期与SARS作战的思想;依靠科学,依法防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SARS和COVID - 19应急处置核心要素的分析和再认识,为防控疫情、规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SARS和COVID - 19应急处置过程中涉及的卫生措施和文献政策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次疫情在应急处置方面存在差别,相比于2003年的SARS,新冠疫情在危机预警、政府指挥、信息发布和疫情恢复重建等核心要素已得到良好的改善和发展。结论 我国的应急处置工作已经取得较大进步;国家还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应急预警、加强疫情宣讲等,以期为防治COVID-19或其他重大传染病提供策略建议,对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SARS认知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民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SARS的认知状况.方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及加格达奇地区城、乡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2079份,以居住地的不同分为城市、城镇、农村三组,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有效问卷2003份的分析,民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SARS知识知晓情况良好,各项三地总认知率均超过60%.城市、城镇、农村三地民众在疫情发生时的心态普遍较为平和(71.7%),城市组对政府和媒体的好感度最高,71.8%将SARS的控制归功于政府的有效措施,65.0%的民众对政府处理危机的信心增加;而农村组对于医院和相关专业人员最为信赖.结论政府通过媒体和医疗等专业机构与民众及时、畅通的互动和沟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尤为重要,同时要加强经常性的突发事件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危机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