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胆总管Ⅰ期缝合在老年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2例年龄70岁以上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其中胆总管Ⅰ期缝合的患者20例,平均住院时间9.5 d,术后轻微胆漏4例。结论老年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Ⅰ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靠的,且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张金妹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139-14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的护理特点,将其进行对比.以期提高护理效率。方法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开始活动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对2组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比较,前者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开始活动时间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自身的护理特点。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己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也越来越多地被外科医师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我院收住15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彭智明  陈鹏  杨君 《安徽医学》2014,(12):1728-173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胆管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把握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在满足一期缝合的条件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引流疗效优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5.
纪红宇  朱宏  王超一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32-163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I期缝合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3月至2011年1月109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I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I期缝合术,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住院时间5~18 d,平均7.4 d。结论:严格把握适应症,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I期缝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胆石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丽梅  田爱君 《包头医学》2014,38(4):245-24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4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34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严密细致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运用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的手术方式对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结果82例手术均获成功,胆管残留结石2例,占2.4%,中转剑突下小切口开腹25例,占31.2%。结论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是切实可行的和安全可靠的,它不仅具有微创治疗的特点,而且可降低术后残留结石率。  相似文献   

8.
杨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913-9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2月-2008年11月实施的32例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胆总管探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腹腔镜手术成功,术后1例(3.1%)出现胆瘘,其余31例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王晓宁 《右江医学》2011,39(1):8-1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压力的变化,为胆总管探查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6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组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组,均于术中、术后24、48、72、96小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取石后胆道压力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后24小时总胆管压力变化较手术中升高,与术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术后48、72小时,OCBDE组胆总管压力变化与术中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CBDE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比较,OCBDE组术后24、48、72小时胆总管压力变化与LCBDE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较开腹总管探查胆道压力变化小,更适合于患者。  相似文献   

10.
白琦钰  王尔孚 《中外医疗》2014,(11):55+57-55,5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及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住院患者中对胆总管探查指征明确的胆总管结石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符合接受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69例在相同条件下接受T管引流技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进行中没有意外发生,术后3例患者有胆漏情况发生,平均住院天数、输液天数、输液量分别为7.14 d、4.97 d、8.71L;对照组中均住院天数、输液天数、输液量分别为13.34 d、9.71d、13.52L,其中有9例患者术后有胆漏情况发生,3例需要进行第2次手术,以上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I期缝合手术与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手术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创伤性小、术后患者恢复迅速等优点。对于胆总管结石需要手术的患者应当首选腹腔镜胆道探查I期缝合手术,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内置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入院的27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拟行内置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给予术前评估,相关知识宣教,饮食指导,禁烟、排便、床上翻身训练等,术后对生命体征、功能锻炼、并发症以及饮食等方面进行细心护理。结果:27例行内置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系统护理和个体化健康指导,可使手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进行探讨,以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对28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手术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护理实现有效配合,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为保证手术有序进行应当在术前进行充分准备,并在提供有效配合,术后认真清洗精密仪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除1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切除胆囊。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均置T管引流,术后2个月拔管,顺利康复,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9~15 d。1例结石残留,并发胆漏3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其中3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2例胆管残余结石术后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LCTD)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9例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进行比较。包括两种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综合住院费用、药品比例等。结果:两组除患者年龄、性别、TBIL、D—BIL及胆总管直径、手术时间、综合住院费用外,余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腹腔脏器干扰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且安全,同时又能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0例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27微创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术后常规放置T管引流,术后14~19d拔管,平均住院时间10d,无结石残留,并发胆漏1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且创伤小,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刘国庆  刘飞 《农垦医学》2010,32(5):448-44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实施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总120.0~240.0min,9例术中一次取尽结石,2例结石残留患者术后3月行胆道镜取尽结石。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设备及纤维胆道镜为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置T管引流,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 68例患者中66例成功手术,2例因胆管壁明显炎症水肿改行T管引流术;6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8 min,术中平均出血151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19h,术后平均住院6d;均无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及掌握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及胆总管即时缝合、置塑料支架内引流术。方法:对32例胆囊结石和合并胆总管扩张的患者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再切开胆总管,结合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取结石、取活检、取蛔虫、放支架、置T型管引流、一期缝合)。结果:31例患者经腹腔镜胆道镜探查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20分钟,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并流质饮食,术后5~15天出院。术中放置T型管引流的患者2~3周做胆道造影,无异常,拔除T型管。无胆道残留结石、胆漏、胆道出血或狭窄等并发症。1例行开腹胆肠吻合术,痊愈出院。结论: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在腹腔镜下应用胆道镜可以完成多种复杂的肝胆外科手术,并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结石除净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许富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03-37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孟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一期缝合,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创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