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初步明确水稻白叶枯病黄叶型症状的发生与病原菌的致病力以及水稻品种的感病性有密切的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准。凡致病力强的菌株(Ⅳ、Ⅴ群)侵染感病的品种,一般都容易发生黄叶型症状,而致病力中和弱的菌株(Ⅲ、Ⅱ、Ⅰ群)浸染感病的品种,或致病力强的菌株浸染抗病的品种,都不会发生黄叶型症状。  相似文献   

2.
以水稻白叶枯病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U.Oryzas)的41个菌株,对9个水稻品种作抗病性鉴定。利用Tai氏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估测和分析各供试品种及病原菌株遗传型稳定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抗原品种与病原菌株之间存在很显著的互作。根据平均病级及抗病性稳定性程度,把水稻品种划分为8个类型,还根据致病力的强弱及致病性的稳定性的程度,把病原菌株划分为6个类群。本文对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中的“标准鉴别品种”应具备的条件提出初步意见。还从供试菌株中筛选出一套具有稳定致病力的鉴别菌株。  相似文献   

3.
将桔梗在海南育种过程中,不同品种桔梗对叶枯病表现出不同的抗性,抗性最强的株系是“GP12-”,抗性最强的单种是“GP2BC4-1”。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出那西肽高产菌株.方法 以活跃链霉菌CB040517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氧化锂诱变处理,并结合前体复合氨基酸抗性筛选,选育那西肽高产菌.结果 通过致死率和正突变率的考察,确定紫外最佳诱变剂量为100s.在分离培养基上层加入氯化锂和底层加入复合氨基酸进行正突变株的定向筛选,选育得到那西肽高产菌株UV-19-A12,其摇瓶效价达904.00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72.5%,经过五代斜面传代试验考察,该菌株遗传性状稳定.结论 紫外诱变和氨基酸抗性筛选可以获得那西肽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5.
螺旋霉素产生菌螺旋霉素链霉菌遗传育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是利用抗生素抗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螺旋霉素产生菌螺旋霉素链霉菌的遗传育种,旨在获得高效价菌株,从而提高螺旋霉素的生产水平。首先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发菌株最佳发酵培养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紫外线诱变,和在螺旋霉素浓度梯度平板上筛选螺旋霉素抗性菌株。按上述方法理性化筛选得到的菌株多为正突变株。从本实验得到一株螺旋霉素抗性菌株SPM~r-248,其抗性较出发菌株提高300%,生产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81.3%。菌株SPM~r-248的高效价生产性能遗传特性稳定。在7m~3罐做发酵放大,与出发菌株相比,发酵效价提高31.4%,发酵指数提高18.8%,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区经常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病害之一,迄今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考虑到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田的独特生态条件,我们在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田有病原菌存在的地方,筛选有拮抗作用和防病效果的放线菌,1978~1980年我们先后从水稻白叶枯病田采集土样244个,从水稻田采集土样78个。从水稻白叶枯病田土中分离出有拮抗作用和防病效果的菌株比未发病的稻田土分出的高一倍以上(发病田土初筛和苗筛所得有效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 25.5%和19.1%,稻田土所分得的有效菌株分别为12.6%和8.7%)。从真菌中筛出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为害地区相当广泛,但还没有理想的特效药物。自1977年11月莫干山全国农用抗生素科研协作会议后,我们开展了筛选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新农抗的研究,现将结果简报于后。 材料和方法 1.病原细菌、放线菌分离方法和培养基、试验方法等同前文,仅接种用细菌悬液浓度改为 3亿细胞/毫升。 2.筛选程序:采土分离放线菌→平板叶片初筛(同时决定发酵用培养基)→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筛选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的有效方法。方法出发菌株Cephalosporium acrem onium NS-1,经过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然后通过头孢菌素C梯度平板筛选终产物抗性突变菌株。结果得到比出发菌株头孢菌素C产量提高45%的突变菌株RM-8。结论紫外线诱变结合终产物抗性筛选的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选育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康宁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效学作用。方法:进行了脑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和血浆血管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检测试验;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试验;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试验。结果:冠心康宁合剂能显著降低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T波的抬高;改善应激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ET、血清NO的含量;降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T波的抬高;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结论:冠心康宁合剂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该剂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以及纠正ET、NO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红霉素高产菌株F2-4的选育及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选丙酸钠及红霉素抗性变株的方法。获得了一株红霉素高产菌株F2-4.其发酵术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5.2%.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使得F2-4菌株的发酵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太子参保健酒对小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小鼠离体肠段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太子参保健酒对小鼠正常离体肠收缩活动的影响和对乙酰胆碱( Ach)引起离体肠兴奋以及阿托品( Atr)致肠管抑制等方面来考察太子参保健酒对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太子参保健酒增加正常小鼠小肠的张力、频率、活力;协同性作用于Ach 致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拮抗Atr 致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抑制作用。结论提示太子参保健酒对肠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米卡链霉菌的耐前体变株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生米卡链霉菌的发酵水平和有效组分A1含量。方法出发菌株109S通过紫外线、亚硝基胍的组合诱变处理后筛选高产前体抗性突变株,并考察高产变株的发酵周期、最适补加前体的时间和剂量。结果和结论共筛选了368个抗性突变株,得到一株生产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33%、A1组分提高16%的高产变株B64-5,连续传4代生产能力基本不变,较稳定;确定了变株发酵周期为52 h,发酵最佳补加前体时间为0 h,最佳补加剂量为0.3 g.L-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缩宫素生物测定试验中离体子宫的稳定性。方法确定离体子宫灵敏度后,进行基础波形的检测,基线不调零、基线逐次调零试验、缩宫素效价检测。结果离体子宫的频繁收缩可导致其收缩张力持续衰减。结论逐次进行基线调零能确保离体子宫张力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组合抗性筛选法选育达托霉素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组合抗性筛选法选育达托霉素高产菌株。方法以玫瑰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sporus ATCC 11379)为出发菌株,通过在不同浓度梯度的达托霉素和链霉素复合抗性平板上进行抗性筛选。结果筛选到一株高产达托霉素的突变株D1000-S3-2,经摇瓶发酵验证达托霉素发酵单位可达59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3.8%。结论实验证明组合抗性筛选是一种简单高效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了沙土冷冻法、冷冻甘油法(-20℃)和二甲基亚砜液氮(-196℃)法对16株链霉菌作保藏试验。一年内,对各菌株的存活率、营养缺陷型标记的稳定性,抗生素产生及对自身抗生素的抗性进行了研究。这三种方法在保藏期内,菌株合成抗生素产量及其抗性没有变化并且未增加回复突变。但沙土冷冻法保存的菌株存活率大幅度下降,冷冻甘油法和液氮法保存的菌株的存活率相近,变化范围为2.3%到36.6%。对于实验室的常规研究,将链霉菌保藏于冷冻甘油中是既迅速又可靠的方法;液氮保藏却是一个长期保藏方法。在链霉菌和其它细菌的长期保藏中,已  相似文献   

16.
以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Dm65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采用不接触噬菌体的影印方法,筛选到1株抗11种噬菌体的高产菌株。通过噬菌体的侵染试验和摇瓶发酵试验证明:其对11种噬菌体的抗性十分稳定;红霉素的发酵效价比对照菌株提高44%。该菌株在红霉素生产中投入使用后,有效地控制了噬菌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获得西索米星高产菌株。方法 首先通过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一株比出发菌株产抗能力高的S4;随后以S4为出发菌株,经等离子体处理40s,借助巴龙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双重抗性菌株。最后对突变株进行再次诱变,并结合高浓度链霉素抗性筛选。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M. inyoensis SAAP22,比出发菌株效价提高了38.18%,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结论 通过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可有效提升伊尼奥小单孢菌的西索米星合成能力,所得高产菌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锈菌侵染前和侵染后的若干阶段测定了具有不同程度抗性的5个花生品种中的苯丙氨酸解氢酶(PAL),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并分析其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PAL是一种诱导酶,在测定的大多数时间内,呈现酶活性越大,抗性越强的趋势;在侵染后的12,24和48h,大多数品种病叶的PO活性高于健叶,基本上是品种愈感病酶活性变化愈大;在健康叶片中,PPO的活性变化与抗锈病性显著相关,但在受锈菌侵染的叶片组织中,PPO的活性变化似与抗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选育优良微生物菌株对微生物药物研发尤其是对微生物制药实现产业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抗生素抗性筛选基于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因其实验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而在有用微生物菌株选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微生物药物领域抗生素抗性筛选技术主要用来筛选获取高产菌株,但近来发现微生物的抗生素抗性突变可赋予突变株新生次级产物的代谢生产能力,因此在拓展药源微生物资源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抗生素抗性筛选在微生物菌株选育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新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陶志伟  黄惠民 《江西医药》2013,(12):1204-1206
目的评价非离体瘤段灭活再植术在膝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行保肢手术治疗的91例膝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A组(非离体瘤段灭活再植)、B组(瘤段截除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C组(瘤段截除离体灭活再植),术后对上述3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A、B组关节功能疗效显著优于C组(P〈0.05),A、B组关节功能疗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3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C组患者有8例因病理性骨折而再次行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结论非离体瘤段灭活再植术在膝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疗效显著优于瘤段截除离体灭活再植术,与瘤段截除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相当.但治疗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