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显微椎间盘镜下黄韧带不同干预方式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下黄韧带的不同干预方式对临床疗效和随访CT图象的影响.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进行常规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B组保留黄韧带行髓核摘除术.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周、3个月、1年进行资料采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计算改善率.术后1年对随访CT图象进行粘连程度分级,两组间不同粘连级别的人数进行构成比分析,对所有患者的CT分级与其术后1年改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1天ODI均数及术后3周改善率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改善率两组间比较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A组改善率术后3个月较术后3周略有提高(P>0.05),术后1年出现下降(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周改善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改善率总体上呈持续提高趋势,术后3周与术后3个月改善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与术后3周改善率比较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CT分级.两组间各分级人数构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患者CT分级及其改善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对黄韧带的不同干预方式能够明显影响术后CT表现出来的椎管内瘢痕粘连的程度差异.椎管内粘连程度与临床疗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即椎管内粘连程度越重,相应的临床疗效越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黄韧带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疗效。方法将98例需要进行腰椎板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保留黄韧带,B组切除黄韧带,分别于术后3个月、1年进行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学会(JOA)标准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并在1年时行CT扫描。结果术后3个月A组改善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1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黄韧带能有效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远期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剥离浅层黄韧带,保留深层黄韧带。摘除椎间盘髓核后将深层黄韧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结果 183例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90.2%,术后复查CT或MRI,可见相应黄韧带无变形或塌陷,椎管外瘢痕组织于黄韧带处中止。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能有效地防止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保留黄韧带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疗效。方法: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微创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区别在于黄韧带干预方式的不同。A:切除黄韧带组;B:保留黄韧带组。分别于术后3周、6周、1年进行随访。采用日本(JOA)标准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并行CT复查。结果:B组改善率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术后3周、6周、1年统计学t值分别为5.70、4.64、4.71;P〈0.05),均优于A组。结论:椎间盘镜下保留黄韧带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较切除黄韧带的方法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腰椎黄韧带是位于腰椎管内外腔之间的一道自然解剖屏障,在维持硬膜外腔内环境中起到重要的屏障作用。在常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中,往往在摘除椎间盘髓核同时切除了黄韧带,破坏了黄韧带的完整性,造成术后粘连,疤痕组织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出现类似椎间盘突出症状,导致手术效果不满意以及患者不理解而造成医疗纠纷等等。我们在2004年5月~2006年10月应用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向铁城 《实用新医学》2001,3(12):1089-1089
目的:评价保留部分黄韧带的微创腰椎间盘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0年间保留部分黄韧带的微创腰椎间盘除术107例,并与同期的全椎板切除30例,半椎板切除25例,术前及术后3-12月分别进行症状和功能测试,并与2000年度主要献报告的显微内窥镜手术(MED)比较。结果:三组患术前年龄结构,病变范围及症状方面的差异无显意义。术后3月-12月三组患两两之间在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差异有显性意义。主观感觉优良率分别为98%,80%,30%,与MED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结论:保留部分黄韧带的微创术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陈国强  王辉 《安徽医学》1996,17(4):52-53
<正> 我们于1993年9月~1995年10月,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施行黄韧带切除椎间隙入路治疗,取得保持脊柱稳定性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12例,女8例;年龄25~73岁;病程9个月~12年,平均3年。均有腰腿疼痛病史,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病变类型:中央型6例,旁侧型14例(其中双间隙突出2例),20例突出中合并椎管狭窄者4例。 腰椎X片:多为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或有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轻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损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脊柱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ecetomy,MED)是Foley和Smith在1997年介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由于结合了常规切开手术神经组织减压的可靠性和微创外科技术的长处成为脊柱外科中突破性进步。我院从2003年10月开始开展该技术,1例手术中取出巨大较完整的椎间盘组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农民,因腰痛右下肢放射性疼痛2年,加重1个月,夜间休息痛并影响睡眠,牵引加中草药治疗3周无效,于2004年6月3日入院。既往无外伤史。查: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体征,脊柱向左侧弯凸向右,右腰5椎旁深压痛,直腿抬…  相似文献   

10.
11.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手术技巧和手术适应症。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我院使用德国Rudolf公司的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优良率达94%,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作为脊柱微创外科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下腰椎失稳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手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并观察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内固定位置、融合情况以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影像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椎间融合率100%。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黄韧带保留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创伤小,术后融合率高,有效预防了手术后神经粘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李亢 《医学综述》2013,19(12):2290-2292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由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接受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医师可根据临床情况选用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ED对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术中出血45ml,平均住院6.4d,发生硬膜撕裂1例,有2例改为开放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50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达98.3%。术后平均28d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手术效果良好,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后路椎间盘镜行腰椎间 盘摘除术122例(137个间隙)。结果:平均随访6.3个月,手术优良率97%(Macnab's标准)。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中后路椎间盘镜(MED)与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进行比较。方法:把腰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椎间盘镜下行中后路椎间盘下髓核摘除术112例,同期对照组106例采用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结果: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X2检验,p0.05。结论:2组疗效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MED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A 39-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recurrent lower back and leg pain for 8 months due to repeated hemorrhage into an L5 ligamentum flavum cyst. Lumbar MR imaging showed an extradural cystic mass originating from the ligamentum flavum on the right side in the L5 segment. Microsurgical laminotomy and flavectomy were performed. The symptoms resolved completely and the patient had an uneventful postoperative recove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自固定式显微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从2000年10月采用自固定式显微核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22-71岁(平均39.6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16.4个月。结果:本组经3-10个月随访,优:31例;良:7例;优良率86.4%,可6例。3例出现硬膜囊撕裂,脑脊液漏,1例出现马尾神经损伤引起下肢局部麻木,均发生在早期手术病全,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目前未发生类似并发症,未见椎间盘隙感染的发生。结论:自固定式显微椎间盘镜系统具有手术创伤小,容易操作,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最适用于单侧单节段的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有椎管狭窄的病例。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镜(MED)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ME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23例经MED手术,同期30例接受开放手术。结果MED组平均随访18.1个月,手术时间92分钟,失血77m l,按M acnab疗效标准,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7%。开放手术组平均随访16个月,手术时间88分钟,失血433m l,优1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MED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掌握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方法: 对136例应用MED治疗的LI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2~3 d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5 d。术后优良率达94.5%。结论: 了解手术设备特点,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准确的手术定位,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