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春芳  吴志恒  李亮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7):529-531,F0004
【目的】通过建立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C18柱,色谱柱为Hypersil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洗脱时间75 min;进样量20μl。【结果】用相似度软件对来自5个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标定了8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均在0.9以上。【结论】通过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比较,可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遴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HPLC法同时测定中药丹参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中2种水溶性成分和2种脂溶性成分的方法。方法:HPLC-DAD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2%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5 min,30% B~40% B; 15~20 min,40% B~60% B; 20~25 min,60% B~90% B; 25~40 min,90% B。检测波长为281 nm,柱温:35℃。结果: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浓度分别在3.76~120.20 μg·ml-1 (r=0.999 9)、34.20~1 094.5 μg·ml-1 (r=0.999 9)、0.64~20.32 μg·ml-1 (r=0.999 9)、1.02~32.72 μg·ml-1 (r=0.999 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成分精密度试验RSD <1%。48 h内稳定性RSD<1%。加样回收率为99.72%~100.63%。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丹参原药材及其提取液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差异较大,每种丹参提取后其丹酚酸B含量下降明显。结论产地及提取方法对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优化同时提取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微乳液配方。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参素含量为指标,建立HPLC法测定其在药材微乳提取液中的含量,采用三元相图和均匀设计筛选、优化微乳液配方。结果:丹参酮ⅡA和丹参素总含量较高的优化配方为乙酸乙酯:吐温80:无水乙醇:水=12:14.4:3.6:70(w/w)。结论:微乳液适用于同时提取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HPLC-UV-MS法对丹参药材、丹参注射液中间体及丹参注射液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采用Alltima C18分析柱,甲醇-水-冰醋酸梯度洗脱系统,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1nm,MS册时记录总离子流(TIC)色谱图。结果 得到分离度较好的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HPLC-UV及HPLC-MS指纹图谱。结论为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丹参药材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选择1种溶剂同时提取丹参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以期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选择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以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为2个指标成分,考察并确立了丹参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侧重于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可以采取6号工艺,即85%乙醇提取,加水12倍量,提取2次,每次2h;如果兼顾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可以采取2号或3号工艺,即75%乙醇提取,加水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5h,或75%乙醇提取,加水12倍量,提取3次,每次2h。结论新工艺可兼顾提取丹参药材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且省时、省工、节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参酮(Tan).ⅡA、丹酚酸(Sal)-A、-B抑制槟榔提取物(ANE)诱导的口腔黏膜纤维化(OSF)的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mOMF)培养,人胶原基因启动子报告质粒构建,羟脯氨酸测定,明胶酶谱分析,qRT-PCR,ELISA和Westernblot测定等。结果:Tan-ⅡA、Sal-A、-B可显著抑制ANE诱导的mOMF增殖和胶原沉积,抑制人胶原基因COL1A1、3A1启动子转录活性,拮抗ANE诱导的MMP-2/-9活性降低和TIMP-1/-2表达升高;抑制CTGF、TGFβ1、IL-6和TNFα的转录和释放,抑制ANE诱导的AKT、ERKMAPK和TGFβ/Smads信号通路激活。结论:Tan.ⅡA、Sal-A、-B可显著抑制ANE诱导的OSF。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HPL C法测定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标准,确定指纹对照品对照法的作用,实现丹参药材指纹图谱标准的重现与易控。方法 采用C1 8色谱柱,甲醇- 1.0 %冰醋酸溶液梯度程序洗脱,体积流量为1.0m L /m in。以丹参对照药材制备指纹对照品进行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考察梯度洗脱程序、流动相酸度以及色谱柱填充剂对指纹图谱重现性的影响。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系统,对丹参水溶性成分分离良好,选择色谱图中15个特征峰作为指纹峰。将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的指纹图谱与同时测定的指纹对照品图谱进行比较,结果即使改变色谱柱填充剂也可以获得一致的相似性评价结论。结论 色谱指纹图谱可以体现药材中多个成分的信息,但色谱系统的变化对指纹图谱的重现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不同的色谱柱条件下所得的指纹图谱结果不尽相同。因而为了实现指纹图谱标准的重复可控,应同时规定指纹图谱测定的色谱系统适用性条件和指纹对照品。  相似文献   

9.
陈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96-1098,1101
目的:建立丹参分散片的质量标准,以便控制丹参分散片的质量。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中分散片要求,分别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对丹参分散片进行检查,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分散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分散片的薄层色谱图清晰,分离度较好,可鉴别丹参分散片、单身药材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在0.025 475~0.101 9 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2.32%。结论:建立的丹参分散片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图像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较好地用于丹参分散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市售9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差异。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采用HPLC测定9批市售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含量6号(安徽野生)样品最高,为0.309 3%;8号(山东栽培)样品最低,仅为0.044 7%。丹酚酸B含量9号(山东野生)样品最高,为4.410 0%;2号(四川栽培)样品最低,为3.533 3%。结论目前市场上丹参质量差异很大,建议加强对丹参药材种植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指纹对照测定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相似性评价体系,研究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中的丹参水溶性成分,并用于评价中药制剂整体质量。方法:采用Lichrospher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A)-1.0%冰醋酸溶液(B)线性梯度程序洗脱:0min(25%A)~70min(75%A),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建立丹参水溶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采用夹角余弦(Cosθ)法和相对欧氏距离(RED)法,分别从化学成分分布相似性和含量相似性两个方面评价不同丹参制剂与指纹对照品的相似程度。结果:丹参水溶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中,以丹酚酸B为参照物峰,确定了16个指纹共有峰。不同厂家生产的丹参片剂定性相似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定量相似度有较大差异。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同时定性和定量相似度分析可全面反映中药制剂的整体质量,可用于丹参制剂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生态型出发,研究国产著名道地药材川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大叶型、小叶型和野生型品种资源特性.方法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在无公害的适宜丘陵生态区,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和规范化种植(SOP)技术,3×5随机区组排列,连续3年品比试验及其专题实验研究,t检验比较.结果丹参大叶型、小叶型、野生型品种间的生物学性状及生产力、抗病性、商品产量特性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生态适应性、植株特征、花粉粒、染色体、同功酶和品质特性均有显著差别,综述了丹参品种资源特性.结论首次确立了川丹参的品种资源类型,建立了丹参品种资源分型研究的性状和生产力特性指标体系,小叶型丹参为川丹参的优质商高产新品种,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川野丹参品种资源填补了栽培川丹参不能有性繁殖生产的研究空白,传统主流大叶型丹参应十分注重复壮研究.本研究为丹参品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实施丹参的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确定丹参种子的最适超干方法和不同贮藏时间内的最适超干水分,并探索耐藏机制。方法 用硅胶常温干燥法和恒温鼓风箱50 ℃干燥法将丹参种子干燥到不同的含水量后进行贮藏,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指标确定最适超干方法及超干水分;通过测定可溶性糖的量和MDA量来探索种子耐藏性。结果 采用硅胶脱水比用烘箱更安全;超干丹参种子在贮藏初期耐藏性优势明显,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超干种子相对于对照的耐藏性优势下降;常温密封贮藏丹参种子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5%;种子耐藏性与种子中可溶性糖量密切相关。结论 丹参种子可以采用超干贮藏方法来保存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菝葜药材的脂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3nm。结果不同产地菝葜药材的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相似度,通过比较对应了山龙眼苷A、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及黄杞苷4个对照品。结论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了菝葜中二氢黄酮醇苷及二苯乙烯两类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丹参同源四倍体新物种的培育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人工诱导丹参多倍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培养条件下添加10~50ppm秋水仙碱,是诱发丹参多倍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试管苗根尖染色体显微鉴定,确证所获得的多倍体为同源四倍体。对经3次以上镜检确认为四倍体的试管苗进行了移栽及田间农艺性状初步鉴定和主要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所获的四倍体植株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多倍体植株的典型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亦大多高于原植株,可望进一步选育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选育出适合于江苏省栽培的优质丹参品种,也为丹参品种的系统选育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类型丹参根内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量进行分析,同时对4种类型丹参后期生物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xce l和SPSS软件对其生物量与脂溶性、水溶性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4种类型的丹参的后期生物量积累不完全一致,并且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素和总丹酚酸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生物量与有效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生物量与成分间呈负相关,脂溶性成分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各类型的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ZY)、0.942(DY)、0.715(XY)、0.960(ZC);水溶性成分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类型丹参的丹参素与丹酚酸B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ZY)、0.416(DY)、0.841(XY)、0.618(ZC)。但是两大类成分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各类型的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积累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类型丹参中以小叶型为最佳,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量均高于其他3种类型,但其他类型的质量也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7.
可生物降解丹参药膜的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以壳聚糖为基质的丹参药膜的体外释药特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以HPLC法测定药膜中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在37.5度从适宜溶出介质中的释放动力学。结果:其中丹参酮IIA的释放符号Higuchi方程,而隐丹参酮则在第一天有突释现象。结论:该药膜对丹参酮IIA有缓释作用,对隐丹参酮无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丹参水溶性成分和三碘甲状腺氨酸对兔心肌挫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  易定华 《医学争鸣》2000,21(12):1513-1515
目的 探讨丹参素(DS-182)、原儿茶酸(PCAD)、原儿茶醛(PCADH)3种丹参有效水溶性成分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3)对心肌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白色家兔30只,分为5组,建立心脏撞击心肌挫伤模型,分别以T3,DS-182,PCADH,PCAD治疗,观察左心室收缩压峰值(LVSP)、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CPK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受挫伤心肌中NO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家兔心脏撞击伤后,血清  相似文献   

19.
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类药材中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和甘肃丹参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通过3种水溶性活性成分测定,评价野生和甘肃栽培丹参、野生和栽培甘肃丹参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冰醋酸-水(20:80:1);流速1.0ml/min。二元梯度洗脱。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分别在58—1455ng、15-162ng、825-825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102.20%、101.53%和103.0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作为丹参水溶性活性3种成分的同时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药效组分含量测定,考察不同产地丹参的药效组分变化规律,探索各产地药材的品质特征。[方法]采用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稀乙醇为溶剂)测定丹参总浸出物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结果]各产地丹参总浸出物含量均大于50.0%;山东临沂、河南方城、四川中江丹参各药效组分含量总体水平较高;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部分样品中丹参酮ⅡA类含量低于0.25%,存在不合格药材;天津栽培丹参各指标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具有一定质量优势。[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效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丹参酮ⅡA类含量差异尤为明显,为药材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山东临沂、陕西商洛、四川中江、河南方城作为丹参道地产区是合理的;非道地产区引种栽培后的药材质量存在不合格问题,因此,丹参非道地产区的广泛引种应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