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和栓塞约占心脑血管事件的70%。早期发现易引发缺血事件的易损斑块并及时给予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综述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正确应用影像新技术检测易损斑块、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情况及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mnant lipoprotein-cholesterol, RLP-C)水平,探讨二者相关性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 144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靶血管情况,根据图像斑块特征分为易损斑块组59例和非易损斑块组85例,比较2组性别、脂质弧、纤维帽厚度、巨噬细胞分级、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比率等;检测2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计算RLP-C;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LP-C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 易损斑块组男性比率(88.1%)及血清RLP-C[(0.46±0.3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8±0.87)mmol/L]水平均高于非易损斑块组[77.6%、(0.39±0.69)mmol/L、(2.38±0.93)mmol/L](P<0.05),血肌酐、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3.
张娜  刘新  张元亭 《磁共振成像》2010,1(6):415-421
MRI具有高分辨率、无创和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可有效区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及形态学特征,对易损斑块的筛查及易损性评估的应用价值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就MRI检查易损斑块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未来MRI在易损斑块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传统影像学手段关注引起管腔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斑块,而忽略了对易损斑块的显示。随着对粥样斑块病理生理学认识的深入,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及识别易损斑块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无创影像学技术识别斑块成分及形态特征、进而评估斑块易损性,有助于临床识别高危患者,预测及预防未来心血管事件,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苑纯  赵锡海 《磁共振成像》2010,1(6):429-431
研究显示,黑血管壁成像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和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特征,尤其在颈动脉血管床。采用磁共振技术早期识别易损斑块的重要特征将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然而,目前广泛推广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亦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如应用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等其他血管床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权衡效益/费用比等等。本文重点描述应用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的共识性观点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张兆琪  董莉  于薇 《磁共振成像》2010,1(6):422-428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原因。及时识别斑块的易损性逐渐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影像学技术能直观易损斑块相关特征,提供相应治疗策略。核磁共振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手段,可以对斑块的形态和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就核磁共振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功能学检查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李薇 《中国临床医学》2009,16(3):455-456
目的:探索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0月31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Wallenberg综合征的主要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Horner征、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及呃逆。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位于延髓上部12例(38.7%);延髓中部9例(29%);延髓下部10例(32.3%);6例伴小脑梗死。18例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12例一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变细或消失,其中2例伴基底动脉狭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临床表现和MRI表现是诊断Wallenberg综合征的主要依据,DsA能为病变提供血管定位依据。MRI普遍性应用对Wallenberg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预防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12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1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58.3%表现为脑出血,41.7%表现为脑梗死,平均发病年龄27.6岁.8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论 烟雾病可表现为脑梗死和脑出血,DSA是诊断金标准,MRA也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CT (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体层成像 CTA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血管成像 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医学数字成像和传输 MSCT (multislice spiral CT)多层螺旋CT 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0.
陈卫平  宾精文  杨鸿  布桂林 《华西医学》2011,(10):1589-1592
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国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临床检查以妇科检查为主,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较为实用,准确率较高。因此,宫颈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B型超声、CT及MRI影像检查在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计划制定和疗效评价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就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中的诊断及分期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戴建平 《磁共振成像》2010,1(6):406-407
研究已表明,易损斑块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利用简便、准确、无创的诊断技术对易损斑块进行早期检测以及对其致病机制进行研究,是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MRI可以直接观察血管管壁情况,对斑块的大小、体积及斑块成分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和预后评估。本组专题围绕易损斑块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方法、MRI检测易损斑块的优势与不足、以及MRI评价易损斑块的临床新进展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同时,并对MRI检测易损斑块的发展方向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核素成像检测易损斑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个事实已得到公认:引发大多数危及生命的临床实践的易损斑块的主要特点为炎症细胞和炎症蛋白介质的大量聚集。这就更强调了对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定性定量分析的合适影像技术的迫切需要。在这方面,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前景较好。标记物可评价巨噬细胞募集,泡沫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产物,巨噬细胞凋亡和巨噬细胞代谢。这些标记物均正在被研究并已在颈动脉和外周动脉上进行了实验。然而,冠脉内易损斑块的识别仍难以如愿,主要的原因有:斑块过小,心跳和呼吸运动的干扰,以及缺乏合适且特异的核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heart disease,CHD)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和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尸检病理结果发现,ACS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或内皮表面糜烂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创、可重复性强、组织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多对比成像序列经过20余年的研发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证实,并在临床上及病理对照上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但冠状动脉管壁成像由于成像技术复杂,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就磁共振成像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在超声、CT及MRI的影像特点,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经手术病理及血管造影证实的40例肝血管瘤病人,均进行超声,CT及MRI检查.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及检出率进行比较,并对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超声,CT及MRI对肝血管瘤的敏感性为70%、92.5%、95%,特异性为68.4%、89.5%、94.7%,不同方法之间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P<0.005),MRI对肝血管瘤的敏感性高于超声及CT.结论超声可做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采用螺旋CT或/和MRI在定性方面上加以证实,不同方法之间的联合运用,可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2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头颈部64排CT血管造影,分析并记录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类型、狭窄程度及颅内动脉瘤。结果:(1)梗塞侧颈动脉的中度狭窄率、重度狭窄或闭塞率明显高于正常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梗塞侧颈动脉的易损斑块率明显高于正常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颅内动脉瘤发生率高于无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1)颈动脉狭窄、易损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2)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3)64排CT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的形态和成分,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