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指标异常时,血细胞形态学观察。方法收集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单核细胞百分率(M%)、淋巴细胞百分率(L%)、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异常的标本576例,和182例上述指标正常的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涂片形态学观察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细胞异常检出率特别高,WBC总指数增高,并伴有N%、L%、M%、B%、E%、增高时,血细胞形态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空泡、中毒颗粒、异淋、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RBC、Hb、MCH、MCV、MCHC、RDW指标异常,可见红细胞大小不一,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扩大。对照组异常检出率低。结论当血液分析仪报警时,临床上有白细胞增高,特别是临床上有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疑似白血病时,必须做血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110例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出率以及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能准确检验患者体内各项细胞、蛋白的水平,提高临床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张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0,7(9):70-70,76
目的:对比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的报警信息与人工镜检复查结果,探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收集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不进行白细胞分类的标本(此标本不包括冷凝集标本、脂血标本及溶血标本)100例,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液中的具体细胞。结果:排除血液标本自身原因外,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标本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结果,异常细胞检出率高、白细胞减少方面符合率低。结论:仪器不进行WBC分类的标本镜检复查结果与仪器报警提示符合率高,检验人员应结合报警信息仔细阅片,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至2006年间我院住院患者白细胞(WBC)数据,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淋巴细胞百分率(L%)、单核细胞百分率(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异常标本968例(实验组),另收集300例健康人群(门诊及体检)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标本(对照组)。结果:若N%、L%、M%、E%、B%增高或M%与B同时增高,无论WBC总数是否改变,镜下均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或右移)、中毒颗粒、空泡以及有核红细胞、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若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扩大或消失以及红细胞体积增大时,RBC、HGB、MCV、MCH、MCHC、RDW等指标异常。健康人群组细胞异常检出率低。结论:全自动仪器为临床检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都不能完全省去镜检,特别是临床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出血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均有必要行镜下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5.
方向  蒋婧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49-2551
目的:分析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间固始县中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16例患者,均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对比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血细胞阳性检出率和血常规具体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阳性检出率90.52%、84.48%、87.07%,高于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单独检查70.69%、56.90%、66.38%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独检查71.55%、57.76%、6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56,25.572,16.342,P<0.05)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查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阳性检出率88.79%、89.66%、91.38%、90.52%、84.48%,高于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单独检查69.83%、70.69%、66.38%、68.97%、68.97%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独检查72.41%、68.97%、63.79%、70.69%、6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2,16.976,27.855,18.633,10.208,P<0.05).结论: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血常规检查中,可提高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涂片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性.方法 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标本血涂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白细胞分类,并对本院住院病人经化验的350例正常的血标本和1125例异常血标本作比对分析.结果 350例正常者中经血涂片检查有5例异常,其假阴性为1.4%,1125例异常者中经血涂片检查有531正常,其假阳性率为47.2%,并且在血涂片上发现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异型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和异常红细胞等现象.结论 无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如何,必须进行血涂片观察.  相似文献   

7.
田超  张示渊  蒲瑞 《农垦医学》2007,29(4):277-278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仍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最直接、最便捷筛查手段之一.应用高挡血细胞分析仪决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观察.仪器分析异常细胞提示或临床上高度怀疑血液系统疾病的标本均应按照操作规程,认真进行显微镜的细胞形态学复核检查.确保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并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对可疑标本要结合临床资料,对防止血液病的漏检、漏诊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依据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结果及血细胞显微镜复检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涂片镜检结果 的一致性.方法 对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告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异常的阳性标本共2000份,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正常的标本1000份进行人工镜检复查.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镜检的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结果 2000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 为异常的标本,经过人工涂片镜检结果 为异常者1670例,占总数的83.5%;1000份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为正常的标本,人工涂片镜检为异常的共42例,占总数的4.2%.对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镜检对于白细胞的检查来看,关于正常细胞的分类,主要是对于白细胞的分类不一致,而对白细胞的总数无太大影响.对于异常白细胞的分类镜检中,则不一致的结果 主要是在于非成熟的细胞的定论.结论 对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为异常的标本,需要通过人工涂片镜检来进行复检,医疗机构在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的时候,要制定详细的人工镜检复查标准,以增强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血常规检验者462例,所有标本均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其中有360例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现报警提示,102例无报警提示。以镜检结果为标准,比较其阳性率。结果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镜检的阳性符合率较高。出现报警提示标本中镜检结果阳性率为69.2%;无报警提示标本中,白细胞分类镜检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符合率较高(P>0.05),嗜碱性粒细胞符合率较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能够获得较高的阳性率,在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异常的220例患者的血标本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正常的210例体检者的血标本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查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中8例患者涂片显微镜出现异常,假阴性率为3.8%,观察组中70例患者正常,假阳性率为31.8%;涂片显微镜检查结果异常患者中红细胞形态改变21例,白细胞形态改变20例,异常细胞16例,血液寄生虫13例。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疾病诊断准确性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罗艳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42-142
目的:了解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Hb、Pt及白细胞直方图在筛查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对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异常的标本作血涂片瑞氏染色油镜下分类计数白细胞,并描述细胞形态特点。结果:筛查出107例血液系统疾病。其中急非淋11例,急淋4例,慢粒3例,慢淋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增生性贫血36例,血小板减少性紫殿3例,MDS6例,巨幼贫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初检WBC及DC、Pt、Hb及直方图异常时加做涂片染色复检,使血细胞分析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4年9—12月该院检验科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监测结果 异常的血液标本5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31例检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标本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研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31例对照组血液标本中血液细胞形态异常的标本共计19例,计算假阴性率为4.41%,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共检出形态异常146例,检出阳性率为33.87%;530例观察组标本中血液细胞形态正常共计175例,假阳性率为33.02%;在对对照组异常血液标本结果分析中发现,19例形态异常的标本主要以白细胞形态异常为主,与其他异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传统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操作繁琐、检测效率低下的缺点,但在血常规检查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避免漏诊现象的发生,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62例血细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集血液并且分析仪检测中的N%(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WBC(白细胞)、M%(单核细胞的百分率)、L%(淋巴细胞的百分率)、B%(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率)、E%(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率)、Hb(血红蛋白)、RBC(红细胞)、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指标异常血标本为研究组共852例,对照组则310例为上述正常血标本,共同采取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并且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出对照组异常的检出率许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有淋巴结肿大、发热、贫血等疑似的血液疾病时,不管分析仪检测中的检测结果如何,必须对血细胞形态学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血细胞分析仪所检测出现异常的标本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血细胞数量、形态、分类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实施对比,以此检验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结果是否可靠与准确。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细胞分析结果异常的患者标本200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与血涂片镜检测的结果实施分析对比。结果:血小板数量比正常标本涂片较高,与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结果相同,但部分血小板数量比正常低的部分不符合,因其部分血小板的聚集导致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必须给予血涂片镜检测;血涂片镜检测和血细胞仪分析的红细胞体积结果相同;对分类或不分类异常的白细胞标本须给予血涂片镜检。结论: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所检测的结果出现异常、不完全的可靠,只有将涂片染色镜检测结果对比,才可将血细胞分析仪不可正确识别异常细胞成分的缺点进行修正,最后得到准确而又科学的结果,降低患者的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正>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仍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最直接、最便捷筛查手段之一。应用高档血细胞分析仪绝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观察。仪器分析异常细胞提示或临床上高度怀疑血液系统疾病的标本均应按照操作规程,认真  相似文献   

16.
袁云仙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3):190+226-190,226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异常的血标本1246例和结果正常的血标本665例,均进行显微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的665例中有11例涂片显微镜检查异常,其假阴性率为1.7%,而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的1246例标本中,手工涂片检查有420例为正常,其假阳性率为33.7%。结论血细胞形态学在临床疾病诊断方面依然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血常规检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比分析两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检出率,分析淋巴与嗜酸性细胞的诊断符合度。结果实验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92.0%,对照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7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对照组淋巴与嗜酸性细胞诊断符合度为72.0%,实验组淋巴与嗜酸性细胞诊断符合度为90.0%,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采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法,能够提升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检出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林芳辉  刘玲丽  梁锋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424-1425,F0003
目的利用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的异常散点图信息及检测的数据进行间日疟的初步筛查。方法用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WBC、PLT和Hb参数明显减少和出现嗜酸粒细胞异常散点图的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重点观察红细胞形态,查找疟原虫。结果 1名在外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患者血液标本,仪器检出异常散点图,且WBC、PLT和Hb参数明显减少,血涂片检出间日疟原虫。结论仔细观察和分析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的嗜酸粒细胞异常散点图特征和检测数据,有助于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避免漏检、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临床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集的20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并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将其中血细胞检测结果异常的1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组,将血细胞检测结果正常的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体检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将100例研究组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再次使用显微镜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法检查,发现其中有30例体检者的结果异常,其检查结果的假阴性率为28.6%;将100例对照组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再次使用显微镜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法检查,发现其中有4例体检者的结果异常,其检查结果的假阳性率为3.8%。研究组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法检查异常的30例体检者包括:白细胞形态改变10例、红细胞形态改变10例、伴有异常细胞7例、可见寄生虫3例。结论:对体检者进行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法检查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对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极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联合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型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5例经病理确诊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分别接受血液分析仪检测、脊髓小粒拉片细胞型形态学检查,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检出血细胞形态异常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检测诊断血液疾病阳性率为91.11%,高于血液分析仪的68.15%及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型形态学检查的7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时仅仅依靠细胞的几种物理特性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血液异常情况还需与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型形态学观察联合诊断,提高血液系统疾病的检出率,因此联合诊断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