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调查二连浩特口岸地区鼠传疾病病原体分布及人群抗体,预测鼠传疾病在当地的流行趋势。方法2019—2020年的5-9月,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采用弓形夹法、夹夜法捕获啮齿类动物,每月连续监测5 d,用PCR法检13种病原体(鼠疫菌、土拉菌、布鲁菌、贝氏柯克斯体、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巴尔通体、无形体、立克次体、埃立克体、巴贝西原虫、博卡病毒、汉坦病毒),用ELISA法检测出入境体检人员12种鼠传疾病的IgG抗体。结果 连续两年在二连浩特口岸共布鼠夹12 000夹次,捕获527只鼠形动物,计2目6科9属13种,优势种为子午沙鼠。在子午沙鼠、长爪沙鼠、黑线毛足鼠、达乌尔黄鼠、五趾跳鼠、羽尾跳鼠、黑线仓鼠、短尾仓鼠及刺猬中检出巴尔通体;在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五趾跳鼠中检出无形体;在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五趾跳鼠中检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从91份人血清中检测到7种病原体抗体,包括布鲁菌、贝氏柯克斯体、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汉坦病毒。结论 中蒙二连浩特口岸地区鼠形动物种类丰富,鼠体携带病原体比率较高,存在立克次体、巴尔通体及无形体的自然感染,存在着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鼠类分布、疏螺旋体感染及其基因型等,为该地疫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5-2016年每年的4-6月、9-10月采用夹夜法捕获鼠类,采用特异性PCR扩增法对标本进行疏螺旋体检测,并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等进行疏螺旋体基因型分析。结果共捕获鼠类480只,其中子午沙鼠(174只)和长爪沙鼠(124只)数量居多,为该地优势鼠种。鼠类脾脏标本经PCR检测,共发现8份疏螺旋体fla B和16S rDNA基因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67%,其中毛足鼠和长爪沙鼠的阳性率分别为7.14%(2/28)和4.84%(6/124)。对阳性标本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感染的疏螺旋体为Borrelia afzelii和B.garinii。结论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鼠类携带的疏螺旋体以B.afzelii和B.garinii为主,应加强该病原体的检测和莱姆病防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在黑龙江省抚远口岸开展鼠类监测,掌握该口岸鼠类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携带病原体情况,为抚远口岸鼠类防制及鼠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1年4-10月,在抚远口岸针阔混交林、货场硬化地,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密度监测。用PCR法检测鼠类样本鼠疫耶尔森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巴尔通体等11种病原体。结果共捕获鼠类161只,隶属于1目3科6属7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占49.69%。共检出6种病原体,阳性率76.40%;其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率最高,24.84%;其次为汉坦病毒(21.12%)和巴尔通体(18.63%)。鼠类病原体复合感染较多,共35只,占阳性数的28.46%。结论 抚远口岸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应加强鼠类及鼠传疾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口岸鼠类监测结果的分析,掌握该口岸鼠类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携带病原体等情况,为口岸鼠类防制及鼠传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笼捕法,每月连续监测3 d,并对捕获的鼠类和其体表寄生虫进行分类鉴定及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4—2015年共捕获鼠类59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2属2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鼠类的69.49%,其次为小家鼠,占30.51%,鼠体表寄生虫检查均为阴性。解剖鼠肺、肝样品59份,检出汉坦病毒Ⅱ型阳性5例,阳性率为8.47%。结论连云港口岸鼠类存在汉坦病毒自然感染情况,应当加强鼠类监测与防治,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内蒙古西部二连浩特口岸、策克口岸、鄂尔多斯口岸三个主要口岸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该地区鼠的种类、分布状况以及携带的主要病原体, 为做好国门口岸地区疾病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确定调查地点并采用夹夜法进行捕鼠; 对监测区内所获得鼠分类鉴定并解剖取各种脏器, 针对鼠疫杆菌、巴贝西原虫、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6种病原体进行特异性PCR检测; 用MAGA 5.0分析软件, 采用Bootstrap方法1 000次重复分析使可信性叠加, 基于目的基因序列构建Neighbor-joining树图。   结果   本次调查在三个口岸捕获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子午沙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小家鼠、灰仓鼠、小毛足鼠8种共178只; 有四种病原体包括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检出阳性核酸片段, 阳性率分别为43.26%、6.18%、17.98%和3.37%;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该地区存在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多种无形体。   结论   内蒙古西部口岸地区, 鼠种丰富, 鼠类携带病原体种类较多, 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要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2002—2010年二连浩特口岸鼠类监测结果,为进一步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采用24h弓形夹法和5m夹线法调查啮齿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分布;对口岸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对捕获的宿主动物体的媒介进行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0年,鼠类监测共布夹18 688次,捕鼠1 449只,鼠密度为7.75%;以长爪沙土鼠和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群;鼠体外寄生蚤平均染蚤率为40.17%;解剖并培养鼠脏器1449份,从鼠体和体外寄生蚤中共检出鼠疫菌6株;检测鼠血清324份,间接血凝法(IHA)检测阳性8份。结论二连浩特口岸地区动物鼠疫疫情活跃,应做好鼠疫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连云港口岸2014-2015年度鼠类监测结果的分析,掌握该口岸鼠类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携带病原体等情况,为口岸鼠类防制及鼠传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笼捕法,每月连续监测三天,并对捕获的鼠类和其体表寄生虫进行分类鉴定及病原学检测.结果 全年共捕获鼠类59只,经实验室鉴定隶属1科2属2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鼠类的69.49%,其次为小家鼠,占30.51%,鼠体表寄生虫检查均为阴性.解剖鼠肺、肝样品59份,检出汉坦病毒Ⅱ型阳性5例,阳性率为8.47%.结论 连云港口岸鼠类存在汉坦病毒自然感染情况,应当加强鼠类监测与防制,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布鲁杆菌病的重病区,了解布鲁杆菌野生鼠类(自然疫源性)感染情况.方法 日间活动鼠的捕获采用一日弓形类捕鼠法,夜间活动鼠的捕获采用5米夹线法.对于捕获的鼠类进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鉴定.对捕获的活鼠,先采集2ml的血样,处理后对其进行布鲁杆菌分离培养鉴定.所采集的血液按照《WS269-2007布病检验标准》进行血清学检验.结果 对捕获的长爪沙鼠647只,五趾跳鼠20只,达乌尔黄鼠19只,子午沙鼠48只,大沙鼠144只,经布鲁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均为阴性.对捕获的活鼠进行RBPT和SAT血清学检验,大沙鼠86份,长爪沙鼠109份,子午沙鼠4份,达乌尔黄鼠8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四子王旗草原野生鼠类未发现布鲁杆菌感染和带菌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类携带博卡病毒情况,为中哈边境口岸鼠传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2016年3-11月,采用夹夜法、弓形夹法在中哈边境铁路沿线区域开展鼠类监测,利用巢式PCR法对95份鼠类样本进行博卡病毒检测。结果共捕获鼠类300只,隶属8属12种,其中大沙鼠为优势鼠种。首次从1只大沙鼠和1只红尾沙鼠的肺脏样本中检测到博卡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11%;2个博卡病毒NS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5%,在遗传进化树中单独聚为一支。结论中哈边境阿拉山口铁路沿线区域鼠类存在博卡病毒感染,应加强该区域鼠类监测,保障口岸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口岸2014—2015年鼠类调查结果的分析,掌握该口岸鼠类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病原携带等情况,强化病原检出的应急处置能力。方法采用夹夜法开展口岸鼠类调查与监测,并对捕获的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虫进行分类鉴定;解剖捕获的鼠类,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扩增并检测分型,确认口岸地区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状况。结果全年共捕获鼠类92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3属3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鼠类的64.13%,其次为小家鼠,占30.43%,黑线姬鼠占5.44%。鼠体表寄生虫检查均为阴性,共检出鼠类携带汉坦病毒阳性8只,分型均为汉城病毒,阳性率为8.70%,其中褐家鼠6只,小家鼠2只,分别占捕获鼠种的10.17%和7.14%。结论连云港口岸地区存在一定数量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且部分生境鼠类中汉城型汉坦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口岸地区鼠类的监测和控制,提高口岸应对能力,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在口岸地区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宿主动物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为动物间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整理1990-2013年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调查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主要宿主动物调查共捕获鼠类10 241只,长爪沙鼠处于优势地位占65.3%,达乌尔黄鼠占25.5%。夜行鼠调查共捕鼠1 392只,其中黑线毛足鼠和黑线仓鼠为优势种群,分别占28.74%和50.43%。结论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种群在年际间存在演替,夜行鼠优势种群以黑线仓鼠和黑线毛足鼠为主,转化为黑线仓鼠、黑线毛足鼠和小毛足鼠,鼠疫宿主动物种群结构及密度与动物间疫情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毙鼠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中的作用,为动物间鼠疫监测及预警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宁夏回族自治区2001-2010年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各县(区)监测点的数据和资料。夜行鼠调查采用5 m夹线法,长爪沙鼠调查采用坑式布夹法。结果 2001-2010年共捕获野鼠8675只,隶属5科7属15种,以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群。10年来动物间鼠疫共发生4年次流行,其中自毙鼠检菌阳性率高达61.54%,捕获鼠检菌率为2.31/万,建立了宁夏2001-2010年沙鼠鼠疫疫源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结论自毙鼠在沙鼠鼠疫疫源地的发现,是动物鼠疫流行的早期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顺德港客运口岸鼠类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情况及其自然感染病原体情况,为制定有效灭鼠措施和建立鼠类地理分布和信息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和粘鼠板法,于2014年5月—2015年4月连续调查和监测鼠密度,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8只,经分类鉴定隶属2目2科2属2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鼠类种群构成的55.26%,其次为臭鼩鼱,占44.74%。本底调查和监测以垃圾存放点的鼠捕获率为最高,分别为44%和59%。本底调查平均鼠密度为0.18%,监测平均鼠密度为0.41%,鼠密度高峰出现在5月。病原体检出阳性数为4,阳性率为7.55%,且餐饮单位生境的病原体检出率最高,为22.22%。结论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加强对口岸鼠类栖息繁殖地区的专项治理,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1992年6~9月,对二连口岸进行鼠间鼠疫监测,从该地区东部盐池附近1只自毙长爪沙鼠、1只活长爪沙鼠及1只活达乌尔黄鼠各检出1株鼠疫菌,并对目前该口岸地区鼠类种群组成、鼠密度、主要寄生蚤在宿主间的交换和转移作了调查,同时提出今后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影响因素.方法 野鼠密度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鼠疫病原学的分离采取剖检鼠类脏器,取病变组织压印培养的方法;蚤类细菌学检验采取集组培养的方法.结果 2002-2006年盐池县长爪沙鼠鼠疫监测抽样面积占疫源地面积的15.93%,长爪沙鼠平均密度11.02只/hm2,鼠体染蚤率平均34.17%,鼠体蚤指数平均0.85;以2005年和2006年的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及鼠体蚤指数3项指标为高.5年中共捕获野鼠4633只,隶属于4科6属8种.5年共检出鼠疫菌68株.其中剖检鼠类3523只,检出鼠疫菌57株;鼠体寄生蚤共收集2393匹,集组培养380组,检菌11株.结论 该疫源地在鼠类种群构成方面,以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三趾跳鼠、五趾跳鼠和黑线仓鼠、小毛足鼠为常见种,灰仓鼠和黄鼠为稀有种;动物间鼠疫的暴发与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及鼠体蚤指数3项指标呈正相关性;盐池县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及周期性禁牧生态工程,短期内增加了鼠害及动物间鼠疫暴发的频度和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吉林省长白口岸鼠种类及其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获鼠类,并进行种类鉴定。无菌条件下解剖,取肺组织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M片段序列,利用DNAStar和MEGA 5.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长白口岸共捕获鼠类3科3属4种76只,其中大林姬鼠54只、黑线姬鼠16只、大仓鼠5只、小家鼠1只。共检出汉坦病毒核酸阳性样本5份,感染鼠种均为大林姬鼠,感染率为9.26%(5/54),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均为Amur型。结论吉林省长白口岸鼠种群中存在Amur型汉坦病毒感染,宿主为大林姬鼠,应坚持对口岸地区进行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本底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山东口岸送检的鼠类种类以及携带病原体情况。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8月董家口、青岛机场和威海等山东口岸送检的鼠类为研究对象,对鼠类进行形态学鉴定,用实时荧光PCR或RT-PCR法检测汉坦病毒、鼠疫杆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伯氏疏螺旋体核酸。结果 2016年1月—2019年8月共接收山东14个口岸送检鼠类5种260只,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小麝鼩和黑家鼠分别为137、73、46、3和1只;在8只褐家鼠、4只小家鼠、7只黑线姬鼠和1只小麝鼩的肺组织样本中检测到汉坦病毒核酸,在1只小家鼠和1只黑线姬鼠的肺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核酸,5种鼠类的病原体携带率分别为5.84%、6.85%、17.4%、33.3%和0。结论褐家鼠和小家鼠是山东口岸送检较多的鼠类,携带病原体的鼠类主要是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应加强山东口岸褐家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及其携带病原体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8.
溴敌隆、敌鼠钠盐对鼠疫疫区鼠类的毒杀效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94年 10月下旬 ,河北省康保县北部四乡一场发生鼠间鼠疫暴发流行。为能尽快扑灭疫情 ,应用溴敌隆、敌鼠钠盐对疫区鼠类进行了毒杀处理。1 疫区概况 康保县四乡一场位于河北省坝上地区最北端 ,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锡盟、乌盟接壤。地理区划为内蒙古干草原亚区 ,主要啮齿动物为长爪沙鼠 ,其次有达乌尔黄鼠、黑线仓鼠、黑线毛足鼠、布氏田鼠、五趾跳鼠、达乌尔鼠兔等。本次鼠间疫情流行面积达 90 0多km2 ,共检出带鼠疫菌的长爪沙鼠 5 8只 ,带菌蚤 1匹。经鼠情监测 14个样方 5 6hm2 ,平均鼠密度 3.5 9只 /hm2 ,长爪沙鼠密度平均 3.41只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口岸鼠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对桂林机场口岸鼠类开展本底调查。结果 2014年5月-2015年4月,共捕获鼠类6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3属5种,年平均密度为1.83%,黄胸鼠是优势鼠种,2014年6月鼠密度到达最高峰,生境为绿化带的候机楼北侧调查点鼠密度最高。结论通过本次本底调查基本摸清了桂林两江机场口岸鼠类的本底情况,对今后做好口岸相关传染病和鼠类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鼠类本底情况及鼠类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4月采用夹夜法捕捉鼠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汉坦病毒、鼠疫菌、伯氏疏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法检测抗汉坦病毒Ig G抗体。结果共捕获鼠9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目3科4属7种,年平均鼠密度0.86%,检测出汉坦病毒阳性鼠1只,平均带毒率为1.08%,抗汉坦病毒Ig G抗体阳性鼠12只,阳性率为12.90%,鼠疫菌、伯氏疏螺旋体未检出。结论本次调查显示,长春龙嘉机场口岸鼠密度未超过国家标准,但鼠类感染汉坦病毒率较高,因此,应加强防鼠灭鼠和鼠类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有效防止其在口岸地区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