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因为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健康体检的普及,早期NSCLC的检出率不断提升。手术是早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式,尽管接受了根治性手术,但仍存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诸多研究证明Ⅱ~Ⅲ期NSCLC术后辅助治疗具有生存获益,但是ⅠB期NSCLC能否从辅助治疗中获益仍具有争议。目前,部分临床试验评估了ⅠB期NSCLC辅助治疗的疗效,通过分析这些临床试验,寻求ⅠB期NSCLC辅助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背景 手术切除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患者术后预后差异较大,其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也存在争议.目的 分析术后辅助化疗对早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2018年沧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早期NSCLC患者14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情况、术...  相似文献   

3.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可减小肿瘤负荷,降低肺癌临床(TNM)病期,提高肿瘤的手术完全性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对近年来新辅助化疗的方案,与放疗联合应用治疗Ⅲ期NSCLC的有效率,治疗后的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的生存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可减小肿瘤负荷,降低肺癌临床(TNM)病期,提高肿瘤的手术完全性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对近年来新辅助化疗的方案,与放疗联合应用治疗Ⅲ期NSCLC的有效率,治疗后的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的生存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选择我院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接受完全切除术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后接受辅助治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鳞癌患者与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鳞癌组及腺癌组单纯手术患者与术后放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可见病理类型是影响可完全切除的ⅢA期NSCL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术后放化疗不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前术后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基本方案。对于 期、 期、 a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ng cancer,NSCL C)在争取手术治疗的同时 ,重视化放疗等其他综合治疗措施 ,已成为临床胸外科及肺内科医师的共识。本文对可手术NSCL C病人术前术后化疗的有关问题进行综合治疗效果。1 术前辅助化疗1.1 新辅助化疗1.1.1 新辅助化疗的概念新辅助化疗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又称诱导化疗或术前化疗 (Inductive or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指恶性肿瘤在局部治疗 (手术或放疗 )之前给予的全身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 N…  相似文献   

7.
安煜致  王新华  张欣  武洁 《山东医药》2011,51(41):100-101
患者女,40岁,不吸烟。于2005年8月17日在中国医科大学二院行右肺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肺泡细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3/3)。术后来我院行GP方案化疗3个周期。  相似文献   

8.
王巍炜  李高峰  王前  陈楠 《山东医药》2009,49(36):97-99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肺耐药蛋白(LRP)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6例行新辅助化疗NSCLC患者为试验组,42例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LRP表达。试验组患者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CT检查。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LRP阳性表达率及中位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LRP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LRP表达与CT所示有效率具有相关性(r=0.519 7,P〈0.01)。结论检测LRP表达有助于预测Ⅲ期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LRP表达与胸部CT检查的化疗有效率相关。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肺癌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显示,世界各国当年的肺癌新发病例共89.6万例,占所有癌症患者的11.8%。近20年的追踪发现,每年肺癌的新病例以约0.5%的速率增长,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指除了小细胞癌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肺癌,占肺癌总数的75%-80%。NSCLC的治疗需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理类型和临床(TNM)分期进行全面考虑,通常在能够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Ⅰ、Ⅱ和部分Ⅲ期患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手术可以切除的患者,尽管接受了根治性手术,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30%-50%)。中山大学附属肿瘤中心1757例NSCLC手术治疗的结果显示,Ⅰ、Ⅱ和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3%和14%。另有文献报道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因此,术后辅助化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也是临床上争论较多的问题。现将近年来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热点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褪黑素变化及其与化疗的关系。方法将NSCLC患者149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7例和非老年组72例,用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检测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并对比分析化疗前后患者褪黑素、白细胞、血肌酐、尿素氮、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各项生化指标和T细胞亚群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褪黑素水平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老年和非老年组患者中午12:00和夜间00:00褪黑素含量变化均有昼夜节律性;夜间的褪黑素值在化疗前后老年组为32.3±6.5和21.7±9.8,非老年组为43.6±7.9和25.3±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血肌酐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细胞亚群在治疗前后两组间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CLC患者随着化疗的进行,夜间褪黑素水平渐进性下降,化疗可能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了褪黑素的合成。测定夜间血清褪黑素水平对了解NSCLC临床治疗情况、减少不良反应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节拍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进一步探索其抗肿瘤分子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肺癌皮下瘤模型并分为节拍化疗组和安慰剂组(阴性对照组)给药, 记录小鼠体重及肿瘤大小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 收集小鼠血液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收集小鼠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转录组测序。结果节拍化疗可延缓肺癌生长, 节拍化疗组肿瘤组织明显小于安慰剂组;血常规及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 安慰剂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数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肌酐(Scr)含量分别为(6.97±0.41)×1012/L、(13.26±0.29)×109/L、(33.33±2.51)U/L、(235.33±57.62)U/L、(20.67±2.08)μmol/L, 与节拍化疗组(6.87±0.66)×1012/L、(12.59±2.27)×109/L、(38.67±3.79)U/L、(225.33±6.81)U/L、(20.33±3.79)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9、0.209、2.032、0.299、0.134, P=0.638、0.845、0.112、0.780、0.900)。小鼠肝脏、肾脏、脾脏及肺组织HE染色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炎性浸润和病理改变。转录组分析筛选出68个差异表达基因, 差异基因功能主要与信号转导及免疫相关, 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多条信号通路, 主要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信号通路。结论节拍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且有效, 主要可通过TGF-β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等多条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2.
对11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组63例,行术前化疗2个周期,其中CAP方案21例,MVP方案18例,NP方案24例,化疗后3周手术治疗;对照组50例先行手术治疗。实验组病期下调率、术后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并发症、死亡率、术后生存质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小细胞肺癌(SCLC)长期生存的影响对外科临床十分重要。方法总结1994年1月。2005年1月手术切除263例SCLC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组(A组,n=111例)和术后化疗组(B组,n=96例)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5年生存率38.25%,B组5年生存46.57%。A组5年生存率Ⅰ期60.15%、Ⅱ期35.70%、Ⅲa期40.16%、Ⅲb期14.29%、Ⅳ期0,5年生存率N0-1和N2组为40,12%和39.22%。B组5年生存率Ⅰ期61.10%、Ⅱ期50.23%、Ⅲa期42.32%、Ⅲb期26.47%、1V期0,5年生存率N0-1和N2组为51.91%和42.69%。结论新辅助化疗病例与术后化疗病例相比预后差:SCLC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化疗模式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4.
罗智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191-1192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合理防治。方法回顾性调查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对39例化疗并发心律失常病例(观察组)与247例未并发心律失常病例(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化疗方案、发病部位、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化疗周期数对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重视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原发病类型,针对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先行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治疗、化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确定病理T分期和N分期,观察肿瘤是否降期,比较是否降期ⅢA-N2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参数...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切除是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率低,在ⅠB~ⅢA期患者5年生存率〈50%,单纯手术不能治愈NSCLC。手术失败的原因多为胸腔外脏器转移,提示需要采用全身治疗即化疗。化疗是控制和消灭残存或微小转移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化疗对行全肺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 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美国SEER数据库2004-2016年收录的接受全肺切除术的NSCLC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单纯全肺切除术患者491例(全肺切除组), 全肺切除术联合化疗患者573例(联合化疗组)。分析化疗对行全肺切除术后的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 同时采用1∶1倾向性匹配方法分析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与全肺切除组比较, 联合化疗组累计生存率(30.1%比16.8%, χ2=79.30, P<0.001)和肿瘤特异性累计生存率(38.5%比34.3%, χ2=38.31, P<0.001)增高;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共获得329对单纯全肺切除术及联合化疗的NSCLC患者, 与单纯全肺切除的NSCLC患者比较, 联合化疗组的累计生存率(30.9%比17.7%, χ2=52.70, P<0.001)、肿瘤特异性累计生存率(39.8%比34.4%, χ2=27.38, P<0.001)均增高。通过多元逐步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不管是匹配前还是匹配后, 辅助化疗都是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或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联合化疗有助于全肺切除术后NSCLC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术后体力状况(ECOG)评分、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随访资料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失访8例,失访率为8.9%,术后1年生存率为71.1%,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62.2%,术后5年的生存率为41.1%,中位生存期为43个月。生存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临床症状者、术后有并发症者、ECOG评分2~4分者、病理分期Ⅲa期者、全肺切除术者的生存时间短(P<0.05);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对患者术后生存期没有明显影响(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和病理分期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ECOG评分和病理分期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体力状态好、病理分期早的患者术后生存期比较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化疗对其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初次确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9例、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及健康老年人22例的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值,同时比较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和2个周期化疗结束、第3个周期开始前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数值.结果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分别为58.9±15.8、32.3±12.7、22.0±9.8、1.3±0.7、21.6±7.7,与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9±7.2、38.5±7.6、23.1±9.2、1.5±0.7、16.8±6.2相比,CD3、CD4细胞降低,NK细胞增加(t=2.109、2.159、2.273,均P<0.05),CD8、CD4/CD8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6、0.736,均P>0.05);与健康老年人67.3±9.0、39.0±7.8、23.9±9.3、2.0±1.6、22.5±5.8比较,CD3、CD4、CD4/CD8明显降低(t=2.234、2.200、2.016,均P<0.05),CD8、NK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0、0.474,均P>0.05);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分别为51.6±10.3、31.7±11.7、21.6±6.5、1.3±0.7、26.0±12.7,CD3明显减低(t=2.067,P<0.05),CD4、CD8、CD4/CD8及NK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6、0.180、0.289、1.570,均P>0.05).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健康老年人免疫功能减低,化疗可进一步降低其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多见,约占肺癌总数的80%.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癌病例呈增多趋势,据估计全球每年50万肺癌患者中超过半数的患者年龄高于70岁.高于80岁(含80岁)的老年人被称为高龄老人,高龄老人的肺癌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其特殊性表现在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其状况评分下降;另一个特点是脏器功能储备减退,导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寻找适合这部分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对延长高龄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多数的临床研究是针对80岁以下患者,80岁及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研究资料甚少,对这部分患者如何进行抗肿瘤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为此,本研究对60例80岁及以上NSCLC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