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糖尿病新世界》2007,(3):46-47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不饮酒或很少饮酒的人群中,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等原因外,从单纯肝脏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部分患者最终进展为肝硬化的广谱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2.
肝脏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绮夏  华静  马雄 《胃肠病学》2009,14(11):652-655
近十年来肝病领域的最大进展为针对各种肝病的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病的抗病毒治疗是近年肝病领域的热点,但同时也应重视非病毒性肝病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阐明肝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探寻潜在的特异性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是糖尿病新的“后备军”。这里所说的脂肪肝主要是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没有或者仅有少量饮酒史,并除去了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两大类造成肝功能进行性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肝脏疾病,两者均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NAFLD在全球呈流行趋势,AILD中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可呈现与NAFLD"共存"的现象,使诊断更为困难。已确诊的NAFLD患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恶化,应考虑并发AILD的可能。本文对"NAFLD-AILD共存"的临床病理特点作一概述,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湖北省中医肝病学术会议暨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年会于2011年9月16—18日在湖北孝感市召开。本次大会由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孝感市中医院承办。大会以肝衰竭为主题,共收到学术论文47篇,内容涉及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血吸虫性肝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胃肠功能不良,以及中医治疗肝病的思路与方法等。来自湖北省各地的120余名同道参加了本次盛会。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肝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肝脏疾病,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糖源性肝病两种。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肝病患病率高,危害大。目前,对于该病的认识相对匮乏。本文重点介绍糖尿病性肝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共收治该病患者6例,均以肝病入院,经查除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及酒精性肝病,代谢性肝病,为明确诊断均行肝穿活检,经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证实为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旨在概述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重型肝炎及药物性肝损害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称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全球最为常见的慢性肝病。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并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鉴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联,文章综述了连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具有相似的病理学特征,使得内生性乙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成为肝病学家们关注的新方向。内生性乙醇与肝脏、肠道和肠道细菌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密切,给我们提供了解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双环醇对脂肪性肝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脂肪性肝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过多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双环醇是抗肝炎新药,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本文就双环醇在脂肪性肝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A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目前,全球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尤其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甚。NAFLD还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  相似文献   

13.
展玉涛 《山东医药》2008,48(19):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查方法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检查方法主要指肝穿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金标准",但由于有一定的创伤性,不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创伤性检查方法的研究已成为肝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随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病学和自然史认识的持续加深、诊断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疗取得了巨大进展。2012年,美国肝病学会、胃肠病学院和胃肠病学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明确了大量临床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文章对指南中重点结论进行归纳,并与现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指南进行比较,以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遂宁市中心医院2006~2022年常见非感染性肝病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2006~2022年遂宁市中心医院因肝脏疾病入院患者的病案首页资料,分析该院住院患者非感染性肝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分布特征,以及非感染性肝病患者在总肝脏疾病住院患者中的构成比及变化趋势。结果 4种非感染性肝病患者中,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其余三种非感染性肝病均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4种非感染性肝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5岁,构成比为55.59%~72.69%;酒精性肝病患者最多,构成比为34.32%;其次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构成比为25.30%;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最少,构成比为17.07%。2006~2022年,4种非感染性肝病占总肝脏疾病住院患者的构成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 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我院总肝脏疾病住院患者中的构成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我院应建立肝病多学科综合治疗,整合多学科资源,使非感染性肝病的诊断治疗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肠道微生态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系统阐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肠道菌群、肠道菌代谢物和肠屏障功能关系,结合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概况,提出调节肠道微生态、维持肠道稳态是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肖春阳  陆伦根 《肝脏》2014,(11):874-87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内甘油三酯(TG)堆积为特点的疾病,发达国家成人发病率30%,儿童为10%。NAFLD定义是对无重度酗酒、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瘦且健康的人,超过5%的肝细胞出现脂质堆积或者TG 含量超过95%。肝内脂质的异常堆积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明确相关。本文主要阐述NAFLD生理和细胞机制,以及脂质诱发肝胰岛素抵抗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一系列的疾病谱: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脂肪性肝硬化。肝细胞癌是脂肪性肝硬化的严重后果。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细胞癌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脂肪性肝病是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因素较多,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肝源性及外源性(尤其是脂肪源性)的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等共同促进了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Visfatin是一新发现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通过与胰岛素受体上不同于胰岛素结合部位的位点结合,可发挥拟胰岛素作用,进而参与调节糖脂代谢及炎症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常见肝病,因其发病核心事件为胰岛素抵抗而常伴有代谢紊乱、炎症、氧化应激的发生。故在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上,Visfatin密切关联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探究两者关系或能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