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斑块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多普勒超声对113例颈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超声分型:脂质沉积,粥样斑块,斑块合并狭窄。测量内膜-中层厚度(IMT),阻力指数(RI),最大流速(VP)并收集资料,了解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危险因素。结果 IMT随颈动脉硬化增厚,颈动脉硬化随斑块形成而加重,管腔变窄,狭窄处阻力指数增加,流道变细流速加快。结论提出颈动脉超声检查及危险因素调查可作为老年人筛选预测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的无创伤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以来,动脉管壁斑块被作为评估AS病变程度的指标,并且认为是预测中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可最早被累及,因此,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可以早期诊断AS,此时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本文主要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早期积极治疗动脐斑块,从而预防脑梗死、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颈动脉斑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不同程度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方法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患者按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MS诊断标准分为MS组219例,非代谢综合征(NMS)组182例。测定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尿蛋白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询问用药史。B超测定双侧颈动脉观察指标,半定量估计斑块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分为4级。结果与NMS组患者比较,MS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更高,颈动脉斑块的程度更严重(P<0.05),MS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性是NMS者的2.01~4.12倍。餐后2h血糖、脂蛋白a、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等检验指标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相关;颈动脉斑块程度越重,TC/HDL比值越高(F=5.89,P=0.003)。尿蛋白、尿肌酐、尿蛋白肌酐比值在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抗血小板及降脂药物者可能有助于减少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减缓颈动脉斑块的发展。TC/HDL比值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之一,可用其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颈动脉双功能超声具有安全、无创、简便易行及直观准确的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对64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探讨颈动脉斑块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白细胞增高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以及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17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经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确定有颈动脉斑块。根据斑块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将病人分为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17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不稳定性斑块者119例(69.59%),稳定性斑块者52例(30.41%);不稳定性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高于稳定性斑块组;载脂蛋白A1(OR=3.92,95%CI 2.11~7.25,P=0.000)、空腹血糖(OR=1.34,95%CI 1.06~1.69,P=0.014)、尿酸(OR=1.01,95%CI 1.00~1.01,P=0.001)、高敏C反应蛋白(OR=1.33,95%CI 1.09~1.62,P=0.005)为发生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稳定性斑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与载脂蛋白A1、空腹血糖、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起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选取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患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尿酸(UA)水平。结果两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 A1c>7%者、LDL-C>3.10 mmol/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UA>428μmol/L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b A1c及LDL-C值升高有明显相关性,但与BMI、吸烟及UA值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刘运涌  蒋建章 《山东医药》2011,51(25):35-36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斑块性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7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展组)、7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性质;检测两组血浆LPA。结果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溃疡斑块检出率及血浆LPA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溃疡斑块及血浆LPA升高与脑梗死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超声对住院的1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并记录入院时血压、吸烟史、糖尿病史、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结果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卒中家族史与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呈正相关(P0.05),为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等。  相似文献   

9.
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破裂或糜烂导致血栓形成,是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机制。易于破裂并导致血栓形成的斑块,称之为"易损斑块"。颈动脉相对于冠状动脉而言,位置表浅且运动较少,因此,很多研究选用颈动脉作为研究易损  相似文献   

10.
包静  李振东 《山东医药》2008,48(31):99-99
为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我们对13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已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1],且与狭窄处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无论颈动脉斑块位于何处,都可以增加患者发生脑卒中和脑梗死的风险.本文拟探讨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在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及预防、治疗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6例,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398例,无斑块组148例。分析2组患者与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发生率较高,占72.89%。与无斑块组比较,斑块组患者发病年龄、吸烟、脑卒中、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脂蛋白(a)、全部前循环及部分后循环脑梗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脑卒中、高敏C反应蛋白≥1.74 mg/L、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年龄、高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干预对预防脑血管病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无硬化斑块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血尿酸、血肌酐,并记录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吸烟史、高血压史、微血管并发症、颈动脉内膜厚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颈动脉硬化斑块组中年龄(P<0.01)、C反应蛋白(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P<0.01)以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P<0.05)均比颈动脉无硬化斑块组显著增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厚度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独立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年龄、C反应蛋白等多因素有关,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是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同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无疑是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永久性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甚至致死首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65岁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阳性率达78.7%,颈总动脉动脉内-内膜厚度(IMT)异常者达50.5%,说明老年人群中颈动脉IMT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很高,增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所以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无创性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微血管的存在和发展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非脑血管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13例均无冠心病史),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27例)。冠心病诊断依据心电图,运动-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SPEC)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 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未见狭窄及粥样斑块,其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80%(38/47)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IC)/颈总动脉血流速(CC)〉0.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超声对其检测可对多种疾病作出评价及预后,临床应用广泛。该文对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表颈动脉超声(CU)检测,观察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消退的影响。方法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34例病人,给予血脂康1.2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粥样斑块的厚度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4例病人经血脂康治疗12周后,粥样斑块厚度由(2.01±0.24)mm下降为(1.56±0.21)mm,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由(4.22±0.35)mmol/L下降为(3.04±0.29)m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用,可以逆转动脉粥样斑块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高频超声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及高龄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用高频线阵探头对颈部大血管探查。结果500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动脉内膜斑块附着发生率81%。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可作为筛选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杂志》2006,14(3):205-205
步态不稳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该文共收入2572名老年人,65~85岁参加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与步态、行走平衡的关系(Stroke,2005,36:2198—2202)。颈动脉中-内层(CCA—IMT)用超声测定,步态与平衡测定包括行走速度与Tinetti修正表评估。结果:CCA—IMT增加,颈动脉斑块数增加的人最大行走速度(MWS)下降。与最低的CCA—IMT分位比较,MWS4个分位中第1分位危险比为1.1(0.8~1.6),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同时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颈动脉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与正常者冠脉造影阳性率分别为74%和25%(P<0.01),双侧和单侧颈动脉斑块形成者冠脉造影阳性率分别为92%和20%(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价值分别为81%、67%和74%。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较单测者预测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