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下腔静脉相关指标及其变异性对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ICU病房收治脓毒症休克患者109例,均予患者补液、抗感染等规范化治疗,根据28 d内患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69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复苏前及复苏6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IVC)直径、IVC扩张指数及相关指标变异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t/P=3.714/0.002)。治疗前死亡组MAP、CVP、IVC直径均低于存活组,而IVC扩张指数高于存活组(t/P=6.505/<0.001,2.062/0.042,2.943/0.004,6.383/<0.001);治疗6 h后2组患者MAP、CVP及IVC直径均升高,IVC扩张指数均降低,且死亡组MAP低于存活组,IVC扩张指数高于存活组(t/P=12.196/<0.001,14.478...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并分析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取PiCCO监测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监测基础上再联合重症超声进行液体容量...  相似文献   

4.
5.
陈婕  杨冬妹  胡扬  茅魁  王今  徐迎迎  饶婕 《安徽医学》2021,42(10):1132-1135
目的 探讨床边超声心动图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血容量对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12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分为左心功能正常组(n=40)与左心功能异常组(n=40),同期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呼气末内径(IVCmax)、下腔静脉吸气末内径(IVCmin)、呼吸变异指数(SCI)与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的相关性.结果 左心功能异常组患者IVCmax为(21.55±2.30)mm、IVCmin为(12.28±3.52)mm,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功能正常组,TAPSE为(17.32±3.72)mm、SCI为(42.79±15.98)%,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功能正常组、左心功能异常组患者IVCmax与TAPSE均呈负相关(r=-0.610,P<0.001;r=-0.730,P<0.001),左心功能异常组SCI与TAPSE呈正相关(r=0.800,P<0.001).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IVCmax、SCI与TAPSE密切相关,反映血容量变化对右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进行床旁超声联合血浆NT-proBNP检测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前、治疗6 h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联合血浆NT-proBNP检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体液复苏效果与PICCO监测相似,但是床旁超声联合血浆NT-proBNP检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体液复苏更加安全、方便易行、价格低廉,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林敏  戴峥嵘  刘方  余小云 《当代医学》2021,27(33):103-106
目的 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积极性液体复苏对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43).两组均予以脓毒症伴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指标及治疗前、治疗3 h后炎症指标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补液量较少,ICU住院时间较短,利尿剂用量及升压药用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后,两组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h后,两组凝血指标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伴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优于积极性液体复苏,可缩短ICU住院时间,缓解炎症反应并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超声监测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男82例,女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下腔静脉超声监测的GDFT 72 h,B组采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液体治疗72 h,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72 h复苏液体总量分别为(14 500±920)mL、(12 500±81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液体复苏后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19.00±4.75)%]明显小于治疗前[(60.66±10.10)%,P<0.01];治疗后A组腹内压较B组明显降低(P<0.01);A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B组(P<0.05); A组血乳酸、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较B组均低(P<0.05);A组患者ICU住院日、需要手术减压率均低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ICU病死率、28 d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下腔静脉超声监测下GDFT能达到较好的液体复苏效果,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腹腔内高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监测液体复苏在ICU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ICU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超声监测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尿量、血乳酸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CD4+/CD8+]水平、氧合指数(OI)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量、OI和血清IgA、IgG、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血乳酸和血清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测液体复苏用于ICU脓毒症患者可提高尿量、OI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乳酸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CVP监测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在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leth Viability Index ,PVI)指导下液体复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近年救治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例40例,分成PV I指导下液体复苏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分别测定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后2、6、12、24h时血浆 TNF-α、IL-6、血乳酸及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采用PVI指导下液体复苏和常规液体复苏方法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血浆TNF-α、IL -6、血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VI指导下液体复苏能较快改善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状态,但M 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影响不大,需要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4-7
目的探讨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重症超声与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法(PiCCO)对比监测指导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因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进入我院重症医学科且有液体复苏指征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iCCO,试验组采用重症超声。对比两组监测指导液体复苏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6 h后SBP、DBP、MAP、CVP均要比0 h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复苏6 h、12 h、24 h累计输注的液体量要明显多于试验组,对照组复苏6 h、12 h的尿量要明显少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苏6 h、12 h、24 h液体正平衡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6 h复苏达标人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管活性药物用量、28 d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需CRRT人数12例(60.0%),明显高于试验组的3例(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临床价值更加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并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下实施液体复苏的不同达标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PICCO监测的指标即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达到850~1 000 mL/m2时间的不同分为0~6 h达标组和6~12 h达标组。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后6 h、12 h、24 h和48 h的血气分析、乳酸、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即SOFA评分)、ICU住院天数、带机时间等,并记录7天、28天病死率。结果 治疗24 h后0~6 h达标组乳酸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6~12 h达标组,并且28天病死率明显降低。0~6 h达标组患者较6~12 h达标组的带机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减少,7天病死率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乳酸等指标均较入院时好转。结论 在PICCO监测指导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液体复苏治疗,6 h达标较12 h达标可明显降低SOFA评分及28天病死率。6 h与12 h使ITBVI达到850~1 000 mL/m2均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孙会芳 《当代医学》2022,(5):145-147
目的 探究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超声组采用超声监测指导治疗,中心静脉压(CVP)组采用CVP监测指导治疗,比较两组血乳酸、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联合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IVC)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后28 d不同结局分为存活组(n=70)和死亡组(n=22);依据患者CVP高低分为高CVP组(>8 mmHg,n=44)和低CVP组(<8 mmHg,n=48);依据VIVC高低分为高VIVC组(>19.25%,n=21)和低VIVC组(<19.25%,n=71).比较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CVP、VIVC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ROC曲线分析CVP联合VIVC对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复苏6、12、24 h后,脓毒性休克患者MAP、CVP、VIVC相较复苏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复苏24 h后CVP相较死亡组升高(P<0.05),VIVC、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相较死亡组降低(P<0.05).复苏6 h后,高CVP组患者VIVC、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死亡率相较低CVP组降低(P<0.05);CVP相较低VIVC组降低(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死亡率相较低VIVC患者升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VP联合VIVC预测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77,约登指数为1.637,敏感性为81.24%,特异性为82.52%.结论:CVP联合VIVC可用于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容量反应性,对于指导临床液体复苏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茗雨  宋海涛 《吉林医学》2023,(12):3377-338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IVC)在预测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需要机械通气的脓毒血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试验纳入标准的脓毒血症患者进行容量负荷试验(VE),根据VE前后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是否≥10%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液体反应性阳性组(A组),另一组为液体反应性阴性组(B组),应用床旁多普勒超声测量其下腔静脉直径(IVC)并计算VIVC,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IVC、VIVC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的85例患者中,其中有60例存在液体反应性,占患者总体的70.58%。两组患者经过VE后,液体反应阳性组(A组)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不大,心率(HR)前后对比有明显下降,其中反应组织灌注指标Pv-aCO2值变化甚微,但乳酸(Lac)值、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较前有下降(P<0.05)。A组VIVC为0.34±0.15,B组VIVC为0.17±0.04。两组下腔静脉最大径(Dmax)、最小径(Dmin)及VI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IVC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脓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重症超声指导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2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给予重症超声指导下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 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24 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ScvO2水平均显著上升,血乳酸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后6、24 h观察组MAP、PaO2/FiO2、Scv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血乳酸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上升,且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 T淋巴细胞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24 h输液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分别为11.11%、8.33%,较对照组33.33%、25.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重症超声指导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效果更优,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保护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细胞和液体免疫水平,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连续乳酸浓度监测对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指导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今本院收治的2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连续的乳酸浓度监测。其中19例为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患者,定为存活组,6例治疗无效死亡,定位死亡组。乳酸浓度测定时间分别为入院时及进行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的1~6h,每小时1次,共7次。另外选同期入住本院的无休克脓毒症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同样方法进行乳酸浓度监测。结果①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时乳酸浓度明显高于无休克脓毒症患者,死亡组乳酸浓度入院时明显高于存活组。②死亡组经EGDT,乳酸浓度下降不明显。③存活组经EGDT,乳酸浓度持续下降。结论持续乳酸浓度监测可作为指导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液体复苏一直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高效合理的容量评估是液体复苏治疗的前提.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以及临床实践验证,各种容量反应性评估方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近阶段,超声监测动静脉变异度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患者容量负荷手段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并由于其本身的无创原则被积极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使得休克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极大提高.该文就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后的容量评估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