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病通用药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本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下简称《集注》)序例残卷中,以列表的形式列举了80余种疾病的所主药,日本学者渡边幸三就此曾作专文讨论,他称此栏目为“诸病通用药”,这一名称亦为国内本草学者所采用。渡边幸三鉴于《大观本草》序例中“通用药”条下,《嘉祐本草》引列了北齐徐之才《雷公药对》的内容,因此认为“诸病通用药”并非只陶弘景一人独创,徐之才亦有类似说法。辽宁梁茂新先生不同意渡边氏的观点,认为陶、徐二人在“诸病通用药”上的“巧合”,反证二人都不是“诸病通用药”的创始者,梁氏依据《证类本草》所载“诸病通用药”中的《集注》内容,以其中有黑底白字的《本经》文字,而断言“诸病通用药”为《本经》首创。“诸病通用药”是本草著作中很有特色的栏目,为历代本草学家所重视,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发展为“百病主治药”,  相似文献   

2.
“诸病通用药”(简称“通用药”)首见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日本学者渡边幸三根据文中有“疗风通用”等文字,称其为“诸病通用药”。“通用药”屡经增补,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已趋于完备。本文查检北宋之前的本草文献及方书等资料,初步梳理出《证类本草》“通用药”内容来源,并分析了“通用药”的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敦煌出土的《集注》序录残卷中,有各科常见病所主药的专拦记载,日本学者渡边幸三称之为“诸病通用药”,本文为叙述方便起见,仍以“诸病通用药”称谓。关于“诸病通用药”,从《证类本草》序例下可找到相应的拦目。所不同的是,《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所载病种由《集注》序录的83种,增加到92种,后增的9种病附于“臣禹锡等谨按序例所载外,药对主疗如后”句下,依次为:出汗、止汗、惊悸心气、肺痿、下气、蚀脓、女人血闭腹痛、女人血气历腰痛、女人腹坠胀;而属《集注》原有的83种病,除去转筋、宿食、鲠、鼻靴、火灼、发秃落、脱肛、囊湿八病外,  相似文献   

4.
王瑾  梁茂新 《中医杂志》2012,53(8):635-638
《黄帝内经》所论之“五入”、“五走”较早建立了药食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归经理论的源头.然而《黄帝内经》确立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非专属,借助《素问》病机十九条明确疾病的五脏病位,对归经学说的建立可发挥一定作用,却难以直接确定众多药物的归经.发现早期本草学“诸病通用药”以疾病为纲,对主要治疗药物进行系统归类,这一编撰体例无形中在《素问》病机十九条和《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与具体药物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形成了由“药物→干预疾病→脏腑定位→药物归经”的逻辑链条,进而为金元时期建立归经学说及后世医家分析判断药物归经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吴昆仑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妇科诸病的经验。吴教授治疗妇科诸病,尤重先天,常以滋阴补肾为基础,灵活运用多种药对。如遣菟丝子、制黄精补益肝肾、填精益髓;醋龟甲、炙鳖甲滋阴养血;藿香、佩兰、苍术化湿浊、清宫室;炮姜炭、莲子、补骨脂温补脾阳、温宫散寒;大血藤、苏败酱清热利湿、通利下焦;路路通、留行子、川楝子理气疏肝、散结止痛;槐角炭、侧柏炭、藕节炭收涩止血;合欢皮、夜交藤、墨旱莲补肾养肝、滋阴安神。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汉代出土的马王堆古尸中发现,有人手中握着丁香,由此可知古人重视丁香的历史相当久远了。相传晋帝腹壅冷痛、上吐下泄,太医用了几个方子,也医治无效,贴出告示天下征医。不久,有个乞丐揭榜,口中说道:“脾胃者仓廪之官,  相似文献   

7.
张志峰 《中医药学报》2011,39(4):150-152
《诸病源候论》所载病候收录齐备、分类合理、论述详尽,通过探析该书与隋以前医学分科和病候分类的渊源,认为魏晋南北朝医学分科体系的形成,为《诸病源候论》病候分类奠定了基础,而该书又吸取了分散于各专著中的病候分类成果,使之成为隋以前病候分类的集大成者,其影响深远,对当今临证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诸病从肝郁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郁即肝气郁结。肝气郁结证是临床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它不仅涉及多种疾病,而且自身又有衍变的多向性,因此诸病从肝郁论治不仅体现了中医的异病同治,同时也体现了同证同治中的异治。对于肝气郁结证,古今医家有诸多精辟论述。《内经》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厥阴病诸论。方法:查阅文献,进行梳理归类。结果:《伤寒论》厥阴病篇因条文语意难明,病证变化多端,诸多医家对此争论颇多,一时间难以定论。目前有关厥阴病的论述有从阴阳论说、从寒热论说、从阳郁论说和其他一些论说,笔者推崇胡希恕先生的凡辨证为不表不里之阴证皆可归为厥阴病范围的思想。结论:厥阴病诸论说为进一步研究厥阴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医食通用药     
《养生大世界》2008,(10):40-40
1.睡眠康宁(MT)含片为什么要舌下含化?答:舌下速效含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用药方法,它的目的是使药物直接到遍心脏,而不先经过肠胃道,不先被肝脏分解。它一方面能保持药物100%吸收;一方面可使药效在五分钟内起效。  相似文献   

11.
“病诸内必形诸外”为朱丹溪根据《内经》“由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原理提出来的。它作为中医辨识疾病的方法论,历代相传,乃至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这种方法论的合理内核以及临床实用价值何在?有无其局限性?弄清这个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对于正确评价及运用该方法论,把握临床辨证信息的规律,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为,根据笔者以不回避临床实践为线索,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目前是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医学对其认识比较久远,但缺乏规范化的病名,对其导致的各种疾病的认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论述;对其病机发展变化的认识有失偏颇,需要进一步诠释。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出发,提出脉积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动脉粥样硬化,并对文中涉及的脉积病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指出脉积病是消渴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危险因素发展为中风、胸痹、脱疽、肾衰等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血管疾病的事件链中的关键环节;进而指出了脉积病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中医学对心血管事件链的认识,阐述了脉积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为随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后通过对脉积病病名、特点、病位、病因病机及治则等理论渊源的系统阐述,论述了脉积病概念的合理性,最后提出了脉积病的消积治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学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规范的建立给出了建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脉积形成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血管疾病事件链中的关键环节,脉积病的理论渊源散在分布于各个中医学古籍中,规范系统地了解脉积病理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诊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寓意草·论善后之法》指出:“理脾则百病不生,不理脾则诸疾续起”,有些慢性病久治疗效不显著,如果从调理脾胃角度出发,则可另辟途径。明·周慎斋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兹以主证试述如下。眩晕(血虚不荣,脾不输精,清阳不升):眩晕因血虚不荣,脾不输精,无以奉心化赤,  相似文献   

14.
山药,又称怀山药、薯药、薯蓣、土薯等。山药补而不热,温而不燥,是最适合老年人的食物。性味甘平,人肺、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益精固肾、健脾养胃、益肺止咳、止消渴、止泄泻、滋养强壮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袁绍港  方剑乔 《中医杂志》2012,53(2):98-100
六阳经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归纳整理历代医家的观点与临床经验,对其进行诠释,旨在探讨与发掘阳经主病的理论渊源,为针灸临床工作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考古学家对原始人类的化石论证中可知,距今约10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患有牙周病。中医药在口腔病防治中的应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其中治疗技术更是丰富多采,以时间顺序来讲,不少治  相似文献   

17.
我的答辩     
近几年,司马南向伪气功宣战,是气势如虹,横扫千钧,罕逢敌手。本刊上期登载了作家燕飞的长文《批判司马南》,对司马南进行了严厉而尖锐的批评,司马南阅后,对此批评的方方面面作了认真而深刻的思索,并拿起一贯不屈的笔,拟就《我的答辩》一文。洋洋洒洒万余言文字的《我的答辩》,不仅是对批评者燕飞的一个回答,也可以说是司马南对揭伪以来受到的众多责难和非议的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答。让我们来看看,受指责的司马南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18.
19.
韩知言 《光明中医》2016,(17):2560-2562
古语"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女子以肝为先天"说明了肝有藏血和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亦可体现肝脏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肝气郁结""肝气上逆""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均为临床上常见的病机。笔者通过临床学习,深感肝病诱发各病的案例颇多,治疗当从肝论治,特作此总结,强化从肝论治疾病的辨证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初探诸病多占气滞血瘀证顾叔贤江苏省阜宁县古河乡卫生院(224427)关键词:中医辨证/诸病多占气滞血瘀人类疾病种类繁多,所见各证举不胜举,研其病因更是错综复杂,分证之多,分型之细,使人看后难以记忆。故尔前人将病因分为两大类,即内外两因。而《金匮》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