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3~15岁少年儿童视力低常病因中屈光不正的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2月视光学门诊3~6岁192例、7~15岁809例共1001例(1987眼)视力低常者进行散瞳验光并统计分析。结果3~6岁:远视眼299眼占78.9%;近视眼46眼占12.1%;混合散光眼34眼占9%。7~15岁组:近视眼1172眼占72,9%,其中7 ̄10岁女孩近视率明显高于同龄男孩(P<0.01);远视376眼占23.4%;混合散光60眼占3.7%。屈光度以低度为主;中度近视女孩较男孩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矫正视力7~15岁组较3 ̄6岁组好,矫正视力不良多见于高度屈光不正。结论视力低常者中学龄前儿童以远视为主符合眼屈光状态与年龄的关系。7~15岁少年儿童以近视眼多见;女孩近视低龄化且中度近视眼较男孩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15岁视力低常的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规律。 方法:对我院2009-04/2010-04视光学门诊2~15岁的1638例3266眼(男725例1446眼,女913例1820眼)视力低常者进行散瞳验光并统计分析。 结果:在3131眼中,男生近视性屈光不正为1056眼,远视性屈光不正317眼,以近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其中以复性近视散光多见,占35.48%。女生近视性屈光不正为1455眼,远视性屈光不正303眼,也以近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其中以复性近视散光多见,占40.71%。散光的分布中男女童均是以复性近视散光为主,复性远视散光次之。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的弱视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儿童长时间看书学习和电脑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近视性屈光不正发生的概率。逆规散光是弱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矫正逆规散光可能有利于儿童弱视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类型与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对1018例2.5~14岁弱视儿童按年龄、类型及屈光状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学龄前与学龄期弱视患儿之比为1∶1.1;斜视性弱视占65.5%,屈光不正性弱视占22.5%,屈光参差性弱视占12.0%;内、外斜视性弱视之比为2.3∶1,屈光不正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之比为1.9∶1;各类弱视的屈光状态为,远视及远视散光占79.1%.近视及近视散光占16.1%,混合性散光占4.1%,正视眼占0.69%。结论儿童弱视的类型、年龄分布及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儿童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及其意义。方法儿童视光门诊中远近视力≥1.0的3~14岁儿童459名544只眼,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晚涂眼一次,一周后由固定专职人员验光,记录结果。结果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可见有远视、正视、近视和混合散光,其中远视420只眼,占77.2%;正视72只眼,占13.2%;近视30只眼,占5.5%;混合散光22只眼,占4.0%。表现有散光者309只眼,占56.8%。结论儿童视力正常眼不等于屈光正常,有必要进行静态屈光检查,了解基础屈光,发现潜在问题,预测视力与屈光的发展趋势,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儿童混合性散光的屈光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混合性散光的屈光演变规律。方法 选择4~9岁混合性散光儿童38例66眼,每年予1%阿托品扩瞳检影验光1次,连续4年,记录屈光状态,分析其等效球镜、远视、近视屈光度及散光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儿童混合性散光绝大多数为顺规散光,经扩瞳检影、配镜可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视力〉0.6。随访4年,患儿等效球镜及远视主径线的屈光度逐年降低(P〈0.01),近视主径线的屈光度逐年加深(P〈0.01),散光度及轴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P〉0.05)。结论 儿童混合性散光可能是儿童屈光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多可演变为近视散光,在儿童期,应密切随访,及时、正确地配镜矫正,以提高乖改善儿童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状况、分析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近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五区属下幼儿园5182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尼德克AR-20快速电脑验光仪对所选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可疑近视者和屈光度≤+2.00D者予10g/L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由专人进行视网膜检影。确诊为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由专人进行近视相关因素调查。确诊为近视者经适当的屈光矫正后,每6mo进行1次屈光复查,按要求进行为期1a的随访。结果:学龄前儿童近视眼患病率为1.95%,城区2.10%,农村1.80%;其中3~<4岁占0.98%,4~<5岁占1.96%,5~6岁占2.45%。相关因素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与近亲近视史密切相关。城区与农村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LASIK矫治儿童高度复性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LASIK联合散光MASK盘 (M盘 )矫治儿童高度复性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 使用Summit公司的SVSApex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MASK盘 (M盘 )及Moria公司的板层刀 ,对 2 1例 7~ 1 5岁患儿 2 3只高度复性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眼行LASIK手术 ,术后托百士、艾氟龙眼液点眼。随访时间 1 2个月。结果 术前球镜均值 :-9 1 0± 3 3 7DS ( -4 5 0~ -1 7 2 5DS) ,柱镜均值 :-2 3 7± 0 47DC ( -1 2 5~ -4 5 0DC)。裸眼视力均值 :0 0 7± 0 0 4( 0 0 4~ 0 1 ) ,矫正视力均值 :0 5 1± 0 3 1 ( 0 1~ 1 0 )。术后 1 2月球镜均值 :-1 1 0± 1 1 5DS ( +0 5 0~ -3 2 5DS) ,柱镜均值 :-0 1 0± 0 1 4DC ( +0 2 5~ -1 2 5DC)。裸眼视力均值 :0 5 8± 0 41 ( 0 2~ 1 0 ) ,矫正视力均值 :0 67± 0 40 ( 0 3~ 1 2 )。结论 LASIK矫治儿童高度复性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是安全、有效的 ,且可预测性及稳定性均较好。这一手术的开展为不能耐受戴镜的高度复性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眼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矫治手段。  相似文献   

8.
角膜塑形术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角膜塑形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的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具有减低近视、矫正近视功能[1 ] 。为了探讨角膜塑形术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近期疗效 ,我们从 1 999年 5月至 1 2月对 62例 1 2 4眼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进行角膜塑形术治疗 ,将其中治疗时间大于 3个月的 44例 ( 88眼 )资料完整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资料与方法   1 对象  44例 88眼近视眼患者 ,均无其它眼疾 ,未使用过角膜接触镜。其中男 2 6例 ,女 1 8例 ;年龄为 1 0~ 1 8岁。屈光度 -1 0 0~-7 5 0D ,散光 -0 5 0~ -3 0 0D ,均为循规散光。按屈光度分 3组 :Ⅰ组 2 8眼 ,…  相似文献   

9.
眼散光与屈光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少年儿童眼散光对屈光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 6名有不同程度及轴向散光的儿童自 6岁到 16岁逐年的屈光变化。结果 散光≥ 1 0 0D组 6~ 16岁的 10年中屈光度年平均向近视方向发展 0 48± 0 3 6D ,散光 <1 0 0D组 6~ 16岁的 10年中屈光度年平均向近视方向发展 0 2 4± 0 2 0D。散光≥ 1 0 0D组在 6~ 9岁、~ 12岁、~ 16岁分别向近视方向发展 1 2 2± 0 86D、1 61± 0 86D、 1 62± 0 91D ,散光 <1 0 0D组在 6~ 9岁、~ 12岁、~ 16岁分别向近视方向发展0 76± 0 63D、 0 90± 0 69D、 0 91± 0 71D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顺规散光组 6~ 16岁的 10年中屈光度年平均向近视方向发展 0 2 2± 0 2 0D ,逆规散光组 6~ 16岁的 10年中屈光度年平均向近视方向发展 0 5 4± 0 3 8D ,顺规散光在 6~ 9岁、~ 12岁、~ 16岁分别向近视方向发展 0 65± 0 5 6D、 0 80± 0 78D、 0 82± 0 77D ,逆规散光在 6~ 9岁、~ 12岁、~ 16岁分别向近视方向发展 1 43± 0 90D、 1 88± 0 96D、 1 84± 0 89D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眼散光尤其是≥ 1 0 0D和 (或 )逆规散光在生长发育期可加速近视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儿童混合散光随年龄增加的屈光改变情况 ,探讨近视加深、远视减轻和散光的改变规律 ,对 1 2例混合散光儿童的屈光状态进行了逐年观察 ,现报道如下。资  料选择门诊患者中 ,经验光确诊为混合散光的 1 4岁以下病例共 1 2例 2 4眼 ,其中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5岁~ 1 4岁 ,平均 9 5岁。 2 4眼的散光度均在 2 50DC以上 ,最高为5 50DC。方  法1 2例患者均滴用 1 %阿托品眼药水 ,每天3次 ,连续 3天 ,然后进行检影验光。记录验光结果 (包括球镜度数 ,柱镜度数 ,散光轴向 ,矫正视力等 )。每年用同样方法验光 1次 ,连续 3年以上 ,最长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假性近视眼的性质与特点。方法视光门诊中"近视眼"(远视力<1.0、近视力≥1.0、原瞳验光为近视的)4~6岁学龄前儿童292名515眼。除眼科常规检查外,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晚涂眼1次,共7天。1周后由专职人员验光。结果292人515眼中,远视478眼,占92.81%,正视11眼(2.14%),混合散光26眼(5.05%)。结论学龄前儿童假性近视眼的屈光基础为远视眼,为调节导致。学龄前儿童应用阿托品散瞳验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散光对小学生屈光变化的影响,为儿童近视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川沙学区某小学一年级学生209人(418眼)进行眼科普查,了解其基础屈光状态。后随访2年,每年复查其屈光状态的变化情况。应用Minitab统计软件对无散光眼组、有散光眼组近视化进展程度进行比较,并对有散光组分别分析不同散光度数、不同散光轴向眼近视化进展的差异。结果有散光组近视化速度均高于无散光组,且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散光度数组与无散光组相较,其近视化进展的程度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2.00-1.25D散光组近视化进展速度最快。不同散光轴向对近视化促进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散光可促进儿童近视化的进展。在对儿童进行屈光矫正的过程中,应对散光进行合理矫正,以达到进一步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龄前儿童散光眼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散光眼的主要类型、程度、轴向的分布规律及与弱视的关系。方法对我市幼儿园3—7岁儿童弱视筛查中发现的视力低常者进行散瞳验光,从中检出482例889只散光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性远视散光最多,占66.03%,混合散光次之,占13.95%,单纯远视散光9.11%,复性近视散光8.77%,单纯近视散光2.14%;散光程度0.50DC~1.00DC占47.58%,1.25DC~2.00DC占36.22%,2.25DC~3.00DC占12.82%,3.25DC~4.00DC占3.15%,〉4.25DC占0.22%;顺规散光占91.34%,逆规散光占8.21%,斜向散光占0.45%。所有散光眼中,弱视504眼,占56.69%。结论散光是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常见原因之一,复性远视散光是其主要类型且以〈2.00DC为主,散光轴向多为顺规散光。散光与弱视密切相关,合理矫正儿童眼散光,是治疗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综合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弱视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眼病 ,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屈光不正和斜视是引起儿童弱视的主要的原因。采用遮盖法为主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 ,样本量较大并随诊观察 1 0年以上者报道较少 ,作者将 1 987年 7月~ 2 0 0 0年 4月之间在我院门诊治疗基本治愈后并坚持随诊 2~ 1 4年 344例 573眼儿童弱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1 一般资料儿童弱视 344例 573眼 ,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 1 1 4例 ,屈光参差性弱视 76例 ,斜视性弱视 1 54例。男 1 6 9例 ,女 1 75例。初诊年龄3~ 1 1岁 ,平均 6 5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经超声乳化吸出透明晶状体联合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术后屈光矫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 4例 (5 5眼 )高度近视眼行表面麻醉下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 ;平均年龄 5 4 7岁 ,术前矫正视力 0 1~0 6,平均近视度数 -14 3 1± 4 73D ,随访期 8~ 3 7月 ,平均 2 8 5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裸眼及矫正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术后三月 ,最佳矫正视力 0 2~ 1 0 ;49眼≥ 0 5 (89 1% ) ;术后平均近视度数 -1 82± 0 5 2D ;术前与术后三月相比较 ,角膜散光度数差异无显著性 (t =1 813 ,P >0 0 5 )术后 4眼 (7 3 % )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中、老年高度近视眼进行超声乳化吸出透明晶状体联合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屈光矫正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前应进行细致的眼底视网膜检查。该屈光性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低 ,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6~13岁少年儿童散光状态,并探查儿童散光与偏食之间的关系,为少年儿童视力不良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门诊验光者中6~13岁262例485散光眼散瞳验光并分低、中、高度的近视散光和远视散光,同时调查患儿饮食习惯中偏食(不吃肉或不吃蔬菜)情况,观察在各不同程度散光组中偏食习惯的分布。结果:6~13岁少年儿童262例485眼中,近视散光为315眼,占散光总数的64.9%,总的近视散光中不吃肉者为71.4%,不吃蔬菜者为48.2%;远视散光为170眼,占散光总数的35.1%,总的远视散光中不吃肉者占40.6%,不吃蔬菜者占68.8%。散光程度均以低度为主。结论:学龄期儿童中近视散光多于远视散光;轻度屈光度数的散光多于中、高度屈光度数的散光;在近视散光眼患者多不吃肉,而远视散光患者多不吃蔬菜。预防近视和散光应做到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儿童有厌食症时应及早治愈。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儿童近视屈光参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矫治儿童近视屈光参差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5年来 8例( 8眼 )儿童近视屈光参差者接受LASIK治疗的效果。弱视者术后结合健眼遮盖治疗。术后 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 2年复查 ,项目包括裸眼、矫正视力、验光、眼压、角膜地形图和裂隙灯检查。结果 :8例中除 1例随访 6个月外 ,其余均随访 1年以上。屈光度从手术前平均等球镜 ( - 8.4 4±3.1 4 )D( - 4.0~ - 1 4D)降至术后 ( - 0 .56± 0 .51 )D( + 0 .5~- 1 .2 5D)。最好矫正视力从术前 0 .52± 0 .36提高到术后的0 .73± 0 .35,在 5眼术前屈光参差性弱视眼中 ,2眼脱离弱视 ,其他 3眼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 (提高 1~ 3行 )。所有眼术后均无haze产生 ,也未见有别于成人LASIK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不能接受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等传统方法矫正的单眼近视散光屈光参差儿童 ,LASIK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儿童混合散光眼屈光演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儿童混合散光眼的屈光变化规律,现将我院门诊初诊追踪4年以上的混合散光眼46例(88眼)进行屈光状态的演变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6岁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并探讨不同屈光类型与弱视发生的关系。方法描述性研究。对674例(1 348眼)3~6岁裸眼视力低于正常(3岁≤20/40,4岁≤20/32,5岁及以上≤20/25)儿童进行阿托品散瞳后验光检查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分析不同年龄段、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屈光状态分布,不同年龄段屈光参差分布以及屈光参差与弱视发生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屈光分布的构成比及弱视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视力低常儿童中屈光分布以远视为主,近视发生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加,远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近视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9.7,P<0.001)。弱视眼和非弱视眼屈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0.1,P=0.01);弱视眼中前3位屈光类型分别为复性远视散光(59.4%)、单纯远视散光(17.8%)和混合性散光(15.8%),而单纯近视眼中无弱视发生。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值≥1 D时容易引起屈光参差性弱视,并且弱视发生率随屈光参差程度增大而升高(χ²=62.9,P<0.001)。结论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以远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异常更容易引起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之一 ,常导致患者严重的视功能障碍 ,其患病率高达 2 %~ 4 % ,而屈光参差是导致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认识和了解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实为必要。本文将我科随访 2~ 6年、记录完整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 2 17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与分组本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共 2 17例 ,均为1992年元月以来我院弱视门诊初诊患儿 ,其中男 10 9例 ,女 10 8例 ;初诊年龄 3~ 6岁 ,平均 4岁。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弱视。屈光参差按屈光性质分类 ,将单纯远视、单纯远视散光及复性远视散光划分为远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