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在结核性腹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癌性腹膜炎患者24例及感染性腹膜炎21例的螺旋CT 影像资料。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组、癌性腹膜炎组及感染性腹膜炎组患者出现大量腹水者的比例分别为40.0%(20/50)、79.2%(19/24)、28.6%(6/21);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以壁腹膜均匀增厚为主,发生率为24.0%(12/50);癌性腹膜炎组以壁腹膜结节块样增厚为主,发生率为66.7%(16/24);感染性腹膜炎组患者壁腹膜增厚发生率为9.5%(2/21)。此外,结核性腹膜炎组、癌性腹膜炎及感染性腹膜炎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分别为6.0%(3/50)、45.8%(11/24)、4.8%(1/21)。结论螺旋CT 的影像学改变有助于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及感染性腹膜炎的鉴别,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胸腔积液CT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胸膜改变的CT特征,提高胸腔积液定性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组织学或临床证实的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胸膜改变的CT表现。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0例胸腔积液中良性30例,恶性40例。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改变的CT特征:①壁层胸膜结节样增厚;②壁层胸膜不规则增厚(厚度〉10mm);③环状胸膜增厚。良性胸腔积液大多显示胸膜均匀性增厚,线状粘连与钙化。结论CT对胸膜增厚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价值,单侧胸膜不规则增厚、环状增厚〉1cm.纵隔胸膜受累常提示为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影像表现特点,进一步降低对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2例CT误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的CT影像特点,找出误诊原因。结果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CT表现:①腹腔内分房状囊性肿块,增强扫描后房壁环形强化;②腹膜增厚较为均匀并强化,同时,还伴有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而肠系膜则呈"放射状"排列;③呈不均匀聚积分布的少量腹水;④腹腔肿大的淋巴结呈较为明显的均匀及环状强化等。而上述各征象的多少,则与诊断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成立的可能性是呈现正相关的。结论螺旋CT能很清楚地显示腹腔肿块型结核灶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病变周围情况,对肿块型结核性腹膜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综合分析其CT各征象并结合临床,有望得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peritonitis,TBP)和癌性腹膜炎(cancerousperitonitis,CP)的各种CT表现特征,探讨各种CT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l例TBP和37例CP患者的CT征象,采用X2检验对比各种CT征象在两种病变中的发生率。并和病理及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l例TBP患者中.CT正确诊断27例,误诊4例,误诊率为12.90%(4/31)。37例CP患者中,CT正确诊断31例,误诊6例,误诊率为16.22%(6,37)。各种CT征象中,腹腔原发肿瘤病灶、肝脏转移灶或门静脉癌栓只出现在CP组。腹腔淋巴结钙化只出现在TBP组。小网膜囊积液、肠系膜小点状或絮状增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增厚形态及强化、腹腔淋巴结分布及强化形式、腹腔积液量大网膜饼状增厚、囊状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正确认识TBP和CP的各种CT征象对两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症。近年来结核病呈上升趋势,结核性腹膜炎也随之上升,其临床症状及CT表现常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漏、误诊率达65.5%。襄城县人民医院自2008年3月-2009年6月通过对30例TBP的CT征象和病理改变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结核性腹膜炎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病史、体征、化验和 X 线。和朝平等对结核性腹水的超声象曾作过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9;5∶172)。我们运用 B 超诊断结核性腹膜炎4例,其超声特点:1.4例患者均有肠粘连,表现为多条肠管呈并指样排列,横断面呈蜂窝状或谜宫样。由于炎性渗出使肠壁增厚、不  相似文献   

7.
刘明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18-519
目的对结核性腹膜炎的CT检查进行分析研究,提高临床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进行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60例且做CT扫描,观察CT检查结果并作出相关分析。结果 CT检查可见腹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小肠位置固定或分布不规则,网膜或系膜增厚(多呈饼状或星芒状),肠系膜淋巴结多有肿大,囊实性病灶坏死液化可与肠管沟通而形成气液面,块影一般强化不明显,腹水中蛋白含量较高,CT值多在25~35Hu。结论 CT检查结核性腹膜炎可以帮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但表现特征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腹腔镜活检等手段做出综合分析,以避免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8.
孙磊 《北方药学》2014,(12):191-192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的CT表现,分析常见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卵管积水患者的CT图像,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输卵管积水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误诊原因。结果:17例输卵管积水CT表现为子宫一侧或两侧腊肠状或管状(7例)、单囊状(5例)、多囊状或伴有不完全分隔病灶(2例)。结论:输卵管积水在CT上有一定的特征表现,提高对输卵管积水的认识对CT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宗良  吴有全  梁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10-1511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探讨结核性脑膜炎量化诊断标准。方法:应用根据结核性脑膜炎特征建立的评分标准,对83例结核性脑膜炎、40例病毒性脑炎、43例化脓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测评和比较分析。结果:测评得分:结核性脑膜炎组18~40分,平均(30.6±5.5)分;病毒性脑炎组4~14分,平均(7.2±2.3)分;化脓性脑膜炎组9~17分,平均(12.7±2.2)分,结核性脑膜炎组与对照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量化评分方法有助提高结脑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提高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水平。方法我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25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等各项检查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痛、腹胀,其中部分患者腹部有柔韧感;患者主要伴随其他脏器的结核,肺结核有9例,肠结核5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盆腔结核1例,腹腔结核2例;实行T细胞斑点实验检查,阳性率为68.0%,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36.0%,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率为40.0%,差异明显(P<0.05);腹部CT检查中,80.0%的患者大网膜与腹膜增厚;采取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血沉与癌抗原125指标出现明显下降。结论诊断结核性腹膜炎,腹部CT可师表大网膜与腹膜增厚,组织病理诊断病症价值相对较高,根据血沉与癌抗原125指标可判断患者临床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1.
沈海林  刘国强  丁乙 《江苏医药》2002,28(7):507-508,F003
目的:评估CT、MR影像学特点对颅内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颅同结核性脑膜炎的CT、MRI表现,CT及MRI增强的作用和追踪变化分析。结果:CT显示结核性脑膜炎12例,MRI显示结核性脑膜炎15例,表现为蛛网膜网狭窄和消失。脑脊液分房,在增强CT、MRI表现上,受的脑膜呈线形,弥漫性斑状和结状或环状显著性增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结核瘤2例,结核性脑脓肿2例,脑梗塞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CT、MRI表现均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但增强MRI更易清楚地显示出结核性脑膜炎受累的形态学和病理学改变,因此,MR检查对颅内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无论是在急性期,慢性期或好转期,均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MRI和CT影像表现。方法对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MRI和CT检查,其中男32例,女28例,患者年龄在15-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岁。所有行CT检查患者为60例,其中有40例患者再次进行了MRI扫描。结果采用MRI检查的敏感度为91%,行CT扫描敏感度为91%。CT影像表现为以下特征:有24例患者出现脑膜异常且有脑积水,有18例患者出现脑炎,10例患者脑梗死以及8例患者出现异常血管强化。MRI影像表现:10例患者脑池出现闭塞,且12例患者的脑膜有增厚的现象;同时在经过MRI增强扫描后有11例患者的脑膜呈环状强化且有脑积水,其中脑积水较为严重者有9例,5例患者出现脑梗死,其中2例患者出现结核瘤。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的敏感度都很高,而MRI敏感度要略高于CT。而在对结核性脑膜炎影像表现分析时, MRI所涉及到病变范围要比CT更广。因而,两种检查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都有重要的价值,而采用MRI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上要稍优于CT,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探讨有关的发病因素。方法:对32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2例均有间歇性跛行,多以腰腿痛为主诉就诊,9例推拿按摩后症状加重。X线腰椎侧位片见病变椎体(以腰4、5为主)后下(或上)角有骨缺损及该区有游离小骨块突入椎管内;典型的影像学改变为:(1)椎体后上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较致密硬化;(2)缺损后方有一骨块突入椎管(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3)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CT有特征性表现,能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在副鼻窦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6例经CT横断扫描和(或)冠状扫描,同时做了X线平片检查的副鼻窦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以鼻阻、头痛、脓涕或回缩性涕血为主要症状。CT显示病变的鼻窦腔内窦壁黏膜增厚、窦腔积液、黏膜下囊肿、黏液囊肿、息肉等,其中单纯黏膜增厚45例,窦腔积液23例,黏膜下囊肿6例,黏液囊肿3例,复合型病变(包括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改变)87例,阴性22例;X线平片显示病变的窦腔黏膜增厚、窦腔积液、囊肿样改变、窦腔普遍密度增高等,其中黏膜增厚34例,窦腔积液21例,囊肿样改变10例,窦腔普遍密度增高81例,阴性40例。结论:CT检查较X线平片检查更能清晰显示鼻窦病变的影像表现特征,特别是避免了前后或左右解剖结构的重叠,能清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及变异,以及周围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27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27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特点、诊治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2年4月27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痛、腹胀、腹水、发热、乏力是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腹水为渗出液,PPD多呈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及CA125明显升高,27例中有18例行实验性抗痨治疗有效,结合随访确诊,一例行腹腔镜检查结合病理确诊,有5例因合并肺结核通过正规抗痨治疗随访确诊,3例手术病理确诊,其中1例误诊急性阑尾炎并伴有肺结核,另2例为青少年患者因盆腔占位行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结论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实验性抗痨治疗有效而确诊,少数患者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完善辅助检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李娜 《医药世界》2010,12(3):269-270
目的:总结球形肺炎的CT特征,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3例球形肺炎的CT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主要CT表现为:(1)病灶多位于肺下叶背侧近胸膜处;(2)病灶孤立呈圆形,楔形及方形,大小3~11cm;(3)边缘模糊,不规则;(4)病灶与胸膜接触面广;(5)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内见清晰的略低密度灶。结论:CT薄层扫描减少组织间的重叠,有利于发现有诊断价值的征象,结合临床症状为球形肺炎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对诊断脑面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剑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06-107
目的:分析脑面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提高螺旋CT对脑面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脑面血管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患侧皮层钙化15例,伴有脑萎缩12例,继发性颅盖板障增厚5例,增强扫描显示侧室脉络丛异常7例;其中13例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包括癫痫发作、智力低下、偏瘫、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有紫红色血管瘤。结论:根据脑面血管瘤颅内病变在螺旋CT上特征性的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王巍  张同 《黑龙江医药》2002,15(1):57-58
目的:本文通过对40例胃癌患者的CT表现分析,研究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0例胃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行CT检查,37例发现病灶,5例分布于胃底贲门处,8例分布于小弯侧,2例在大弯侧,22例在胃窦部。主要CT表现为胃壁增厚,腔内外肿块,溃疡,局部侵润,淋巴转移及远隔脏器转移。结论:CT扫描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86~1996年间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AHNP)35例,其中有25例并发肺损伤,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45岁18例,占72%。发病原因:胆系疾患12例(48%),暴饮暴食6例(24%),酒精性4例(16%),无明显原因3例(12%)。手术7例(28%),死亡3例;内科治疗18例(72%),死亡《例。二、诊断标准1.具有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和体征;2.血尿或胸腹水淀粉酶显著升高;3.伴有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和/或血性腹水;4.有B超或/和CT示典型之影像表现;5.伴有多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瘤(multilocular cystic nephroma,MCN)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N患者及其CT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左肾3例,右肾2例。CT表现:病灶均南多个囊腔和分隔构成,5例患者CT增强显示囊内分隔及囊壁均较清楚,囊壁规则光整,其中1例增强显示囊内分隔不规则增厚模糊,强化明显,提示有恶性潜在倾向。结论MCN是肾脏少见的良性囊性病变。CT能准确显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但和多房囊性肾癌等其他肾脏囊性病变的鉴别上存在一定闲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