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焦虑评估量表的精细化护理在不孕症行输卵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94例不孕症行输卵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实施基于焦虑评估量表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状态[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下腹疼痛、阴道出血、造影剂逆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焦虑评估量表的精细化护理应用于不孕症行输卵管造影手术患者,可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和自我护理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指导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1月31日12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量化评估策略下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干预1、3、7 d癌因疲乏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干预1、3、7 d癌因疲乏呈逐步下降趋势(F=2.770,P=0.041)。结论:对肝癌术后患者实施量化评估策略指导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策,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缓解癌因疲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理念创新型护理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妇科门诊接收的13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策,研究组实施同质医疗理念创新型护理干预对策;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采取同质医疗理念创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利于强化患者自我护理管理意识,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群联合同伴支持在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群联合同伴支持。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升高,实验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管理、作息管理、运动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群联合同伴支持可改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其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创伤后成长、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将2021年2月1日~2022年8月31日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FMEA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创伤后成长、自我效能、护理流程风险。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6个月两组创伤后成长评分高于出院3个月(P<0.01),出院3、6个月观察组创伤后成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6个月两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出院3个月(P<0.01),出院3、6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医护规范操作、管道风险、肠道清洁、共情护理、造瘘口护理、康复护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FMEA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规范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识别风险,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创伤后心理成长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多元化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并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4例(74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室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眼压低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值高于对照组,黄斑变性区域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CLV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多元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超声乳化手术的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眼压及视力,缩小黄斑变性区域面积,减轻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5E为指导的护理管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1日~2021年8月31日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5E为指导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SES中饮食、运动、药物、疾病监测、足部护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P<0.05),对照组GSES中饮食、疾病监测、足部护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以5E为指导的护理管理,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改善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对脊椎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脊椎骨折手术患者中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21年7月30日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自我效能[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自我效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元护理对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1年4月30日90例宫外孕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多元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弹性、自我认知评分、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我认知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实施多元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心理弹性、自我认知能力、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腋臭患者术后情绪、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手术治疗的腋臭患者按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理性情绪疗法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开展护理干预,观察14 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干预后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消极应对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干预后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认知症状管理、疾病管理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干预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的情感因素、经济因素、身体因素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联合正念减压疗法能显著缓解腋臭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收治的100例SAH患者,按照随机数排秩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积极心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负性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康复效果、预后,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6个月后,两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康复效果优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KPS、GOS、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聚焦解决模式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应用于SAH患者中,可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自我效能、康复依从性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依从性、术后不适[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改善其依从性,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联合循证理论下精细化护理在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牙髓炎行根管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四手操作联合循证理论下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 d舒适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疼痛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1 d,两组GCQ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1 d,两组NR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联合循证理念下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7 d营养状况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7 d白蛋白、前白蛋白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7 d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7 d 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7 d VAS、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可提高胃癌手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疼痛感,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CASH护理模式联合外化叙事疗法在子宫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1日~2018年9月30日接受子宫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将2018年10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接受子宫切除术的4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e-CASH护理模式联合外化叙事疗法。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6 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境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性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6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IS、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性生活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干涩和性交疼痛率均低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联合配偶沟通技能培训对高危妊娠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1日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联合配偶沟通技能培训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采用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社会支持情况(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母婴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分娩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联合配偶沟通技能培训干预,能有效缓解高危妊娠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感,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5月1日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摄食训练干预,观察组实施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EDQOL)]、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吞咽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EDQOL、GSES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层次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对卵巢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妇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妇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分层次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评分、术后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WHOQOL-100中独立能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层次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有利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理论指导下临床护理路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2020年4月30日15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利用倾向性评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理论指导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1周心功能指标优于干预前(P<0.05,P<0.01),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干预后1周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1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干预后1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实施循证理论指导下临床护理路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