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期性脑电异常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周期性脑电波异常的分类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脑电图显示周期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形特点。结果 广泛性周期性爆发抑制(34例)多见于缺氧性脑病或药物中毒。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慢波(15例)常提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或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诊断。广泛性周期性三相波(28例)主要见于代谢性或缺氧性脑病。周期性一侧癫(?)样放电(91例),85例有临床癫(?)发作,且几乎都存在急性破坏性脑病变。结论 分析周期性脑电波的特征对确定病因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量化脑电图在成人非超急性期(起病超过72 h)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ICU收治的非超急性期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行量化脑电图检查,根据起病180 d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将患者分为苏醒组和未苏醒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量化脑电图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相对频带能量、相对α变异性及光谱熵,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2例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苏醒组6例,未苏醒组16例。两组缺血缺氧时间、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和进行量化脑电检查时间无统计学差异。22例患者均行量化脑电图监测。苏醒组患者振幅整合脑电图5例均为正常连续背景(分级为Ⅰ级),1例为Ⅱ级;未苏醒组患者振幅整合脑电图重度异常有13例(分级为Ⅲ级)、轻度异常2例(Ⅱ级),P=0.001;苏醒组患者相对频带能量提示4例以δ波为主,未苏醒组患者相对频带能量提示脑电波均以δ波为主,苏醒组和未苏醒组α/δ值(alpha/delta ratio,AD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19(0.07,0.35)vs.0.14(0.11,0.17),P<0.0001];苏醒组与未苏醒组相对ɑ变异分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3.5,4)分vs.1.75(1,3)分,P<0.0001];苏醒组与未苏醒组光谱熵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6.76±3.79)vs.(45.13±1.83),P<0.001]。两组患者量化脑电图振幅整合脑电图趋势、ADR值、相对ɑ变异性分值及频谱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振幅整合脑电图趋势、相对ɑ变异性分值及频谱熵与患者起病180 d GOS评分具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量化脑电图或可在一定程度反映缺血缺氧后脑损伤程度,对判断起病72 h后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的预后或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重症脑功能损伤的脑电图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不同脑电图分级标准对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 CVD)组和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组脑功能损伤评价和预测预后的作用,旨在建立脑功能损伤的脑电图评估标准。方法对40例大脑半球病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和25例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缺氧性脑病患者进行脑电图监测,并根据3种不同分级标准(Lavizzari、Synek和Young分级标准)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应用3种不同标准的脑电图分级与预后其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脑电图级别越高,预后越差。经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CVD组Synek分级标准预测准确率最高(89. 2% );CPR组Synek分级标准和Young分级标准的预测准确率均最高(均为92% ),其中Young分级标准的相符性更好(Kappa=0. 943)。结论Synek分级标准能更好地反映脑血管疾病的脑功能损伤程度,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预后。而Young分级标准则能更好地反映缺氧性脑病的脑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昏迷NCS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1例病毒性脑炎,1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脑外伤,1例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肾移植后代谢性脑病.其中,2例出现躁动,1例摇头、嘴唇咂动,2例四肢微小抽动,1例颜面抽动.所有患者的持续EEG(CEEG)监测均出现广泛或者局灶并发广泛的异常放电.结论 昏迷患者发生NCSE时多表现为躁动或面部、四肢微小抽动,CEEG监测能发现异常放电,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DEACMP)患者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DEACMP患者的脑电图进行监测,并对脑电图结果进行评定分级,并分析EEG分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EEG分级低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脑电图可作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的脑电图 (EEG)表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8例成功心肺复苏患者的 2 4h内记录的EEG结果 ,并与临床预后作对照。结果 心脏停搏时间 <5min者 6 9%EEG为Ⅰ、Ⅱ级 ,31%为Ⅲ、Ⅳ、Ⅴ级 ,停搏时间 >5min者全数均为Ⅲ、Ⅳ、Ⅴ级。EEGⅠ、Ⅱ级者均完全恢复 ,Ⅲ级少数恢复 ,而Ⅳ、Ⅴ级者均呈去皮质状态或死亡。结论 分析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患者的EEG构型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颅内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23例,正常新生儿20例,均行CT检查,并对照分析。结果通过CT检查,发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患者相比较于正常新生儿,其脑实质存在低密度灶和颅内出血。结论对新生儿进行颅内CT检查,可有效确诊新生儿中缺血缺氧性患者,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脑电图为全面性异常放电而MRI显示病灶的难治性癫痫病人的外科手术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难治性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其脑电图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均表现为全面性异常放电,无明确发作起源区;而头颅MR[显示:左侧顶枕部软化灶形成1例,左侧皮质发育异常l例。均行手术切除MRI显示的病变。结果术后随访15个月.2例病人均发作消失,其中术后6个月复查脑电图显示全面性异常放电消失1例。结论伴先天性或早期获得性脑部病变的难治性癫痫病人,尽管脑电图表现为全面性异常放电,癫痫起源灶不明确,但手术切除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相关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LEATs)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46例LEAT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 比较肿瘤位于颞叶与非颞叶者、脑电图表现为非局灶性(全面性、弥漫性)放电与局灶性放电患者部分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的差异。结果 46例患儿中, 病变位于颞叶者34例(73.9%), 非颞叶者12例(26.1%);局灶性放电26例(56.5%), 非局灶性放电20例(43.5%)。病理学结果显示,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占73.9%(34例)。46例患儿均全切除肿瘤, 术后均无永久性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12~60个月), 术后3个月复查时, 所有全面性或弥漫性脑电图放电均消失。至末次随访, 均未见肿瘤复发;癫痫发作Engel分级Ⅰ级42例(91.3%)、Ⅱ级2例(4.3%)、Ⅳ级2例(4.3%)。肿瘤位于颞叶与非颞叶者比较, 年龄、脑电图放电模式及术后Engel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肿瘤位于非颞叶者行立体脑电图评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干预治疗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8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药物、视觉、听觉、触觉刺激,3次/d,15~20min/次,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4例患儿中,预后不良者16例,预后良好者18例;干预组34例,其中预后不良者9例,预后良好者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智能上有促进作用,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病变部位与脑电图波形的特点。方法对174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电图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发作期都有特征性脑电图改变,脑电图改变与脑出血量的大小和缺血面积密切相关。结论脑电图对脑血管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周期性三相尖波可见于变性、缺氧-缺血性、代谢性脑病患者脑电图;常见于海棉样白质脑病;而在为病理证实的阿尔茨海默病例中却很少见到.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热及肺炎的短暂性周期性三相波尚未见报告过.本文报告一例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发热、肺炎时出现短暂的周期性放电.患者女性,88岁,因咳嗽、发热、精神错乱及嗜睡一天入院.一年前逐渐出现记忆衰退,生活难  相似文献   

13.
心脏疾病、麻醉意外、一氧化碳中毒、失血性休克、肺部疾病、自缢、溺水等造成的心肺骤停是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Anoxic-ischemic encephMopathy,AIE)的常见原因.近年来,随着急救措施的进步,心肺骤停的患者得以成功复苏,但脑部缺氧缺血却带来了神经系统的许多并发症,如智力迟钝、记忆力下降、运动障碍等.癫痫发作是这类脑病中最为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而其发作又会加重脑部缺血缺氧,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了解其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将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表面蝶骨电极、前颞电极对癫痫患者发作间期颞区异常放电的检出率以及对不同电极记录放电波幅的比较, 探讨表面蝶骨电极对于颞区异常放电的检测价值。方法连续筛选2021年10—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接受2 h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癫痫患者1 356例。对全部患者安装常规头皮电极、表面蝶骨电极和前颞电极。选取表面蝶骨电极和(或)前颞电极记录到异常放电的脑电图进行分析。计算表面蝶骨电极和前颞电极对发作间期颞区放电的检出率, 测量表面蝶骨电极和前颞电极记录到的放电波幅。结果最终共记录到有颞区放电的脑电图73份, 共计数250个放电。其中前颞电极检出率为88.0%(220/250), 表面蝶骨电极的检出率为98.4%(246/250), 二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8, P<0.001)。对于前颞区的放电(以前颞电极检出放电为"金标准"), 表面蝶骨电极的检出率为98.2%(216/220), 与前颞电极的检出率比较, 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 P=0.132)。表面蝶骨电极和前颞电极同时记录到了216个放电, 表面蝶骨电极记录放电的波幅为(77.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脑电图在预测癫痫控制效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术前间期、发作期脑电图及术后脑电图特征,分析其与术后癫痫控制效果的关系。结果术后癫痫控制情况:14例术后无癫痫发作,6例术后6个月内存在癫痫发作。术前脑电图健侧半球慢波增多、间期双侧半球独立痫性放电以及术后脑电图健侧半球痫性放电预示术后癫痫发作可能性大。而术后存在健侧半球放电的患者中,如术后6个月内放电消失或演变为患侧半球放电,仍可获得良好预后。结论半球病变性癫痫术前间期脑电图及术后脑电图对术后癫痫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年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06—2016-12我院ICU收治的65例HIE成人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HIE患者65为对照组。回顾2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采取逻辑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及糖尿病史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结果表明,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血乳酸、血氧分压、血肌酐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及糖尿病史均与HIE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糖尿病史、心脑血管病史为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因素,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白细胞等生化指标为影响HIE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连续脑电图监测(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phy,CEEG)在临床中的应用,使得临床医师更容易识别不符合癫痫发作标准的癫痫样特征和周期性的放电模式,这些放电模式多出现在病情危重的患者中[1-2].Chong 等与 Hir-sch等[3-4]对此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框架,将其...  相似文献   

18.
诸多文献对超早期脑卒中脑电图异常报道很多,但从脑梗死初发时脑细胞缺血缺氧性变化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一阶段的脑电图追踪变化报道很少。我院2012年3月有幸捕捉到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过程中发生脑梗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监测对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62例脑瘫合并非癫痫发作性患儿作为对照组;所选患儿均采取视频脑电图监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视频脑电图的痫样放电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视频脑电图的同步节律放电发生率,并分析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与视频脑电图异常放电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视频脑电图的痫样放电发生率为79.03%,大于对照组(3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视频脑电图的同步节律放电发生率为66.13%,大于对照组的4.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频脑电图显示发作期痫样放电发生率为64.52%,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发生率为4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显著提高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患儿的痫样放电检出率,在临床发作的同时显示脑电图,分析其特征性变化,均有利于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研究癫痫患者脑电信号在时域、频域的细节特征及典型的波型特征,对于癫痫的临床诊断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子波变换的方法提取儿童失神癫痫脑电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及相位平均波形。 方法:儿童失神癫痫患者15例,正常对照儿童12例,分别行脑电信号检查。在15例失神癫痫患者共采集到10次临床发作和20次亚临床痫性放电。对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子波分析,提取其失神癫痫发作过程脑电图的多尺度特征及相位平均波形。对癫痫发作时脑电信号、亚临床痫性放电、正常儿童脑电信号的相位平均波型的前半周期的波幅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显示儿童失神癫痫发作前的脑电图中表现为电位反相异常的 节律及隐性的3Hz成分,从传统的脑电图上无法分辨出发作前后的这些多尺度细节的定量特征。儿童失神癫痫发作过程中脑电信号的多尺度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12尺度(对应频率3 Hz)的节律性活动显著增强,其相位平均波形表现为反相位的3Hz异常节律。癫痫发作时脑电信号、亚临床痫性放电、正常儿童脑电信号的相位平均波型的前半周期的波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子波分析作为一种新的多尺度信号分析方法,适合于脑电信号的分析,通过子波分析可以获得比传统视觉脑电图更多的定量信息。通过对失神癫痫患者的脑电信号进行子波分析,得到其发作过程中典型的多尺度定量特征和相位平均波形,有助于失神癫痫的临床辅助诊断、预后评价以及神经电生理机理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