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是一种罕见且病因未明的累及脑和脊髓血管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 其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多样, 脑脊液检查缺乏特异性, 确诊主要依赖"金标准"——病理活组织检查。但由于取材部位、组织染色及镜下阅片的主观性, 会造成部分患者误诊及漏诊。此外, PACNS潜在的侵袭性病程可能会对适当的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进而减少致残、致死率, 因此PACNS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而影像学检查方便、无创, 可从多方面对PACN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因此, 探索该病的影像学特征非常重要。文中回顾了影像学检查在PACNS中的研究现状并对PACNS不同类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又叫纤维肌痛症, 临床表现为弥漫性慢性肌肉及骨骼疼痛, 并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抑郁发作以及认知和肠道功能障碍。由于缺乏明确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及适当的影像学检查, FMS的诊断多基于临床症状, 但FMS的临床症状又缺乏特异性, 目前的临床诊断标准多为排他性标准, 因而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为进一步推动FMS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本文围绕国内外FMS的实验室相关诊断指标[如Tau蛋白、脂联素、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和胱抑素C、血清铁蛋白、一氧化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FM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是一种罕见的TIA形式, 通常以颈内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为基础, 临床上主要以发作性不自主肢体抖动为特征, 一般持续数秒或数分钟, 常在运动或站立后发生。目前国内对LS-TIA的研究较少, 仅为零星的个案报告, 尚无系统的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 未能引起神经科医生的普遍关注。本文现围绕LS-TIA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综述如下, 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LS-TIA的早期识别能力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睡眠相关进食障碍(SRED)是一种表现为反复无意识进食和饮水的睡眠障碍。本病临床并不少见, 但目前国内鲜有报道, 医生和患者均认识不足, 因此本文围绕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几个方面对有关SRED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为近年来确立的一类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以血清可检测出抗全长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IgG1为关键诊断标准。该疾病尽管与多发性硬化、水通道蛋白4抗体相关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些类似, 但其具有相对特殊的病程、病理学以及影像学特征, 应作为独立的病种去探讨和研究。文中拟对MOGAD的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临床相双相障碍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特征, 寻找双相障碍的素质性影像学标记。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 纳入符合DSM-Ⅳ-TR诊断标准的169例处于不同临床相的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 其中双相抑郁组68例、双相(轻)躁狂组29例、双相缓解组72例]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113名对照者(对照组)。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组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采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评估躁狂症状严重程度, 采用正性和负性情感量表评估正性和负性情绪程度;同时采集所有被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最终64例双相抑郁患者、28例双相(轻)躁狂患者、66例双相缓解患者和112名对照者纳入分析。采用局部活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分析静息态脑功能影像学特征, 对4组被试者的ReHo值进行协方差分析, 提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ReHo值进行事后检验, 并分析4组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双相障碍组和对照组的ReHo值差异脑区为双侧小脑后部(左侧F=11.41, 右侧F=10.45)、双侧距状皮质(左...  相似文献   

7.
实体瘤脑膜转移(LM)是实体肿瘤患者罕见的晚期并发症, 其预后极差并且治疗方法有限。随着颅外肿瘤的控制, LM的发病率逐渐增加。LM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治疗、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鞘内注射治疗等, 但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近年来,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更新迭代, 以及对联合治疗方案的进一步研究, LM患者的诊断率、生命质量的改善率不断提高, 且生存期明显延长。本文将对LM的诊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延长与扩张症(IADE)亦称扩张性脑动脉病, 表现为一支或者多支颅内动脉长度和直径增加, 受累的动脉明显扩张延长, 甚至蜿蜒迂曲。IADE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主要依据颅内动脉的直径及弯曲度。IADE可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积水、出血性卒中等。文中就IADE的概念、诊断标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 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3。随着影像学设备的普及, 小型脑膜瘤(直径<3.0 cm)的发现率越来越高, 关注小型脑膜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 对于小型脑膜瘤的临床治疗尚无明确的标准和指南, 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年龄和肿瘤性质、大小、部位、水肿程度以及患者的治疗意愿等综合考虑。小型脑膜瘤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尚有不同观点。本文针对小型脑膜瘤的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小型脑膜瘤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指由全身性炎性反应引起的一种弥漫性大脑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常被漏诊。目前,仍缺乏统一而确定的SAE诊断标准,其诊断主要依据于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技术可早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检查监测到SAE患者病情的变化,且具有无创性、可重复进行床旁操作以及快捷的优点。本文对脑电图或连续脑电图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神经电生理技术在SAE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病理学结果等。采用门诊、电话及影像学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术后辅助治疗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肿瘤复发、转移等。结果临床表现为头痛4例、下肢疼痛及麻木1例、面部疼痛1例、记忆力下降1例。影像学检查显示6例均为单发肿瘤, 肿瘤位于L2椎体水平椎管内1例, 颅内5例。肿瘤达全切除4例, 次全切除1例, 部分切除1例。病理学诊断为脑膜和脊膜黑色素细胞瘤各1例(影像学分型为黑色素型), 原发性黑色素瘤2例(影像学分型为非黑色素型), 转移性黑色素瘤2例(影像学分型为血肿型)。HE染色结果显示, 6例肿瘤组织均可见不同含量的黑色素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抗黑色素瘤特异性单抗(HMB-45)(+)6例, S-100(+)4例, 黑色素细胞抗原(Melan-A)(+)6例, 波形蛋白(VIM)(+)占比为3/3, 上皮膜抗原(-)占比为3/3。2例黑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比较利福平对氯氮平(CLOZ)与利增酮(RIS)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氯氮平组(CLOZ组)25例和利培酮组(RIS组)15例均为单用CLOZ和RI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在持续原来CLOZ和RIS剂量治疗两周以上的基础上分别合用利福平(0.45g/日),共治疗6周。分别于研究前与研究后第2、6周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CLOZ和RIS药物血浓度,同期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与利福平合用前比较,合用后第2、6周末的氯氮平和利培酮血深度以及去甲基氯氮平和9-羟利培酮血浓度均有显著下降,期间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均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CLOZ组患者合用前和第2、6周末的PANSS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以及PANSS总分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CLOZ组患者精神症状恶化者为(16人)明显多于RIS组的(4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3,P<0.05);CLOZ组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恶化时间为(13.33±5.55)天,明显短于RIS组的(20.25±7.13)天,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2.1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利培酮比氯氮平更适用于这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分裂样精神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上海精神医学》呼吁对分裂样精神病(SFP)进行研究,几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SFP进行了探讨,不乏经典之作,现综述如下。 一、SFP重新认识 SFP的诊断归属按DSM—Ⅲ—R、ICD—9、CCMD—2等诊断标准都归入精神分裂症(Sch)的一个亚型,其区别SFP与Sch仅病程不同而已;然而近来研究SFP与Sch并非病  相似文献   

14.
主观认知功能障碍(SCI)是介于正常老龄化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之间的阶段,表现为个体主观上有认知功能障碍,但无客观证据支持。尽管这一概念作为痴呆最早期阶段一经被提出即存在着争议,但该类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SCI研究也成为当前痴呆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为此,我们将对SCI概念、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胶质淋巴系统在糖尿病中受到损伤, 与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本研究围绕糖尿病对胶质淋巴系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以及胶质淋巴系统在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影像学证据综述如下, 以期促进对该领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CM)是一种无创精准、简单、快速的可视化活体角膜分析技术, 可直接对角膜神经纤维进行实时采集及定量分析。研究显示, CCM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等多种类型病变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本文现围绕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 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预后/严重程度评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迄今为止,尚缺乏有效的AD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防治是延缓AD进展的唯一有效方法。目前,AD的诊断仍主要依靠排除法和临床神经心理量表法,但其可重复性差且缺乏客观依据;因此,尚缺乏敏感且准确的AD早期诊断方法。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的学科交叉已成为新常态,由此产生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内更细小的结构和病灶,这为AD的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对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应用于海马体积、内嗅区皮质厚度及杏仁核变化的检测以及双反转恢复(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DIR)序列应用于AD诊断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应用于海马相关脑白质损伤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失眠被定义为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早醒及醒后不清醒感,并且伴有明显的日间功能障碍。2013年5月出版的DSM-5取消了原发性、继发性失眠的分类,而统称为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由于先前的研究采用DSM-IV的失眠症定义标准,所以本文仍采用DSM-IV标准进行综述。近几十年来,脑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研究正常以及病理性脑功能状态有重要意义。这些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阿尔茨海默病以外的最为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神经影像学检查对探索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鉴别不同类型的痴呆很有帮助,甚至能发现症状前期痴呆患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影像学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
垂体颗粒细胞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实体肿瘤, 在原发性颅内肿瘤中的占比不足0.1%, 占鞍区肿瘤的0.5%, 其有性别差异, 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1级肿瘤。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临床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本文主要根据目前相关文献对垂体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对本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