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EA)对腹腔镜附件包块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附件包块剔除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手术,观察组在罗哌卡因EA下手术;于入室时(T0)、切皮时(T1)、切皮后10 min(T2)、术毕时(T3),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并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指令睁眼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0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T2、T3时,两组MAP、HR均较T0时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个时点HR、MAP水平波动不明显(P>0.05);对照组各时点HR、MAP水平波动明显(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预防非计划性低体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腹腔镜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前期入院的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后期入院的观察组在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前30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进行30 min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核心体温变化情况、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1时,两组核心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核心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儿中,可降低患儿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有效控制双侧乳晕和腋窝途径-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BABA-RAT)所致应激反应的麻醉深度。方法 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4例BABA-RAT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目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BIS为55±5,观察组BIS为45±5(不含50),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镇静效果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维持阶段的丙泊酚持续输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诱导前(T0)、手术1 h(T1)、术毕即刻(T2)、术后6 h(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术后24 h(T4)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SMT-Ⅱ麻醉视频喉镜引导气管导管不同前端塑形角度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采用SMT-Ⅱ麻醉视频喉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的91例患者资料,根据导管不同前端塑形角度分为A组(60°,34例)、B组(75°,26例)、C组(90°,31例);比较三组插管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插管时间短于A、C组(P<0.017);A、C组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17);三组T1~2时点HR、MAP均高于T0时点(P<0.05);但三组T0、T1、T2时点HR、MAP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于A、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C组(P<0.017);A、C组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胃镜喉罩应用于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行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胃镜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T0)、插管后1 min (T1)、拔管前1 min (T2)和拔管后1 min (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T1至T2时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同时记录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监护时间;记录反流误吸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1至T2时点PetCO2及气道峰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气管插管组T1至T3时点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且相应时点均高于胃镜喉罩组(P <0.05...  相似文献   

6.
李丽娜  唐营  潘淑源 《系统医学》2023,(24):38-40+48
目的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静脉全麻对肩关节镜手术应用价值探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前者单纯静脉(全身)麻醉,后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结果 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0时,两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时,观察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 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行超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髋关节骨折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静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择期行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2例。2组患者术前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静脉泵注0.05 mg/kg咪达唑仑镇静,后续以0.05 mg/(kg·h)的剂量不间断地泵注到脑电双频指数(BIS)降至75;观察组静脉注射0.3 mg/kg瑞马唑仑,并以5μg/(kg·min)的剂量不间断地泵注至BIS降至75。比较2组患者在阻滞平面稳定后(T0)、BIS下降到<75(T1)、手术开始30 min(T2)、停药时(T3)、停药后BIS上升到>90时(T4)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BIS。比较2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T2时SpO2、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体位改进联合多模式体温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自身随机交叉对照设计将7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术中体位改进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多模式体温干预。观察两组围术期体温水平、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插管后30 min(T2)、插管后60 min(T3)、手术结束时(T4)、麻醉苏醒后(T5)时间点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4时间点呼吸频率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寒战、压力性损伤、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中体位改进联合多模式体温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和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欲行消化内镜诊疗的住院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睡眠质量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内镜诊疗过程中基础值(T1),入镜时(T2),检查结束时(T3)不同时间生命体征波动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到T3时间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循环系统、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搬送至手术床后(T2)、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后(T3)、麻醉完成后(T4),观察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T2、T3、T4时,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保持循环系统稳定,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收治的240例老年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生理盐水,观察组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Dex。比较两组给药前(T0)、给药后15min(T1)、给药后30min(T2)、给药后60min(T3)、给药后90min(T4)的心率与血压,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MAP)由T2时刻开始明显降低,显著低于T0时刻(P<0.05)。对照组不同时刻的心率与MAP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2、T3、T4时刻的心率与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分别为(588.96±131.21)min与(386.87±114.34)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62.12±119.78)min与(322.02±101.11)min(P<0.05)。两组均未见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17%(11/120)与7.50%(9/12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上肢骨折术可有效延长阻滞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术中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E组(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n=30)和C组(单纯阿片药全身麻醉,n=30)。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置入喉罩后(T2)、切皮时(T3)、术中1 h(T4)及拔除喉罩后(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2组患者入PACU以及术后2、6、12、24、48 h各时点静息与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C组T1~T4时点的MAP和H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其中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质量分数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15mL阻滞麻醉者46例为观察组,注射质量分数0.375%罗哌卡因15mL者46例为对照组,针刺法判断痛觉减轻为椎旁神经阻滞起效,给药30min后常规麻醉诱导,术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效应室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镇痛。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七氟烷及瑞芬太尼应用剂量;比较2组麻醉前(T1)、切皮后1h(T2)、手术结束(T3)、术后2h(T4)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率;比较2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2组术后2、6、12、24h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术中出血转为开胸手术,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胸导管瘘需再次手术,剔除研究。观察组七氟烷[(22.24±2.35)mL]、瑞芬太尼[(613.35±25.45)μg]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29.53±3.02)mL、(712.55±40.34)μg](P<0.0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MAP[(88.14±8.15)、(87.92±8.25)、(88.56±8.17)mm Hg]、CO[(4.84±0.43)、(4.91±0.41)、(4.88±0.42)L/min]均高于对照组[MAP:(84.43±8.72)、(84.33±8.21)、(84.68±8.16)mm Hg;CO:(4.37±0.43)、(4.42±0.44)、(4.51±0.45)L/min](P<0.05),T1时MAP、CO及不同时间点SV、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T3、T4时MAP均低于同组T1时,CO均高于同组T1时(P<0.05);2组T2、T3、T4时SV、心率与同组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5.10±0.19)min]、阻滞平面固定时间[(12.13±1.16)min]均短于对照组[(8.13±1.01)、(18.25±1.26)min](P<0.05),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可明显缩短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流程管理法的院前急救护理联合体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心肌耗氧量(D-P)及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流程管理法的院前急救护理联合体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诊反应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平卧位(T0)、调整至30°半卧位(T1)时,两组的D-P无明显差异(P>0.05);半卧位1 min(T2)、半卧位5 min(T3)、半卧位10 min(T4)时,观察组的D-P小于对照组(P<0.05)。T0~T2、T2~T3、T3~T4时,观察组的QT离散度(QTd)、校正后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理念指导下流程化护理干预对全麻下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70例全麻下行TLI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实施循证理念指导下流程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组苏醒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麻醉前(T0)、术后12 h(T3)时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30 min(T1)、拔管后10 min(T2)时护理组患者COR及NE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苏醒期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低体温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理念指导下流程化护理干预可保障全麻下行TLIF患者的体温与生命体征稳定,减轻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降低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患者血浆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每组60例。比较2组拔管12 h(T3)、拔管48 h(T 4)、拔管第3天(T5)、拔管第7天(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统计2组插管30 min(T2)、T3、T4、T5、T6时的BDNF变化情况。评估2组术前(T1)、拔管第8天(T7)、拔管第14天(T8)、拔管第20天(T9)、拔管第24天(T10)、拔管1个月(T11)时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T3、T4、T5、T6时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 2比较,2组T4、T5时BDN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6时BDNF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对照组T7~T11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T7~T9时MMSE和MoCA评分下降,T10、T11时MMSE和MoCA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0、T11时MMSE和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外科镇静效果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环泊酚和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0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各52例,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μg/kg后,两组分别静脉推注环泊酚0.4 mg/kg、丙泊酚1.5 mg/kg,比较两组镇静效果及恢复情况,入室时(T0)、意识消失时(T1)、置入胃镜时(T2)、操作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检查前、苏醒时、苏醒后30 m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MMS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均成功镇静。环泊酚组患者检查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MAP、HR均低于T0,且T2时点低于T1时点,环泊酚组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异丙酚、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在混合痔外剥内扎内痔硬化剂注射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6例行外剥内扎+内痔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各38例,异丙酚组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右美托咪定组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脑电波双频指数(BIS)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不同时间点的MAP、HR及BIS值比较,交互、组间及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点的MAP、HR水平均较T1点降低,且T3、T4点异丙酚组的MAP、HR水平均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两组T2、T3、T4点的BIS值均较T1点降低,且异丙酚组T2、T3、T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股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在髋部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行髋部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在髋部手术中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股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比较两组麻醉前(T0)、、切口缝合时(T1)、术毕时(T2)、术后2 h(T3)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术后72 h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T1、T2、T3时间段的MAP分别为(67.32±2.46)、(70.02±2.39)、(72.11±2.27) mmHg,均较对照组[(68.38±2.20)、(73.50±2.44)、(76.36...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联合腹横筋膜平面(TAP)阻滞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妇科腔镜检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妇科腔镜检查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阿片类药物麻醉,研究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联合TAP阻滞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点[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1 min(T3)、切皮后10 min(T4)]的血压与心率水平、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T0~T4时点血压、心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1~T4时点血压、心率水平均较T0时降低,且T1~T4时点血压、心率水平较研究组低(P<0.05);两组术后12 h、24 h VAS评分均较术后2 h降低,且研究组术后2 h、1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