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出现的黄斑结构改变及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的发生情况。方法对42例(42只眼)视网膜脱离患眼在术前进行OCT检查,观察视网膜脱离后出现的黄斑结构改变及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的发生情况。根据术前视网膜脱离发生的时间分为A组(<3个月)和B组(>个3个月)。结果(1)OCT 检查黄斑部形态:黄斑未出现脱离有13只眼,黄斑部分或全部脱离有29只眼,其中黄斑囊样变6只眼,视网膜水肿14只眼,视网膜劈裂2只眼,黄斑前膜2只眼。(2)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未出现黄斑脱离和已出现黄斑脱离的视网膜厚度为比较,结果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A、B两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两者之间无有统计学差异( P >0.05)。(3)视网膜水肿的发生率:A、B两组的视网膜水肿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OCT检查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研究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失败的机制,以期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70例视网膜脱离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手术失败原因,分别再给以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探讨其各自的机制。结果手术失败原因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46眼,原裂孔未闭34眼,出现新裂孔16眼,脉络膜脱离2眼,黄斑前膜2眼,玻璃体出血2眼。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失败的机制主要是:裂孔未能确切地封闭,PVR未能妥善地处理;为了减少手术失败应当尽可能封闭裂孔,而PVR严重者一定要行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解剖复位稳定1 a黄斑区血流密度,并探讨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首诊为RRD并且通过玻璃体切割复位术,术后视网膜复位稳定1 a的患者42例(42眼)的患眼纳入RRD组,患眼的对侧眼纳入对照组A,同时选择健康眼42例(42眼)为对照组B。对所有入选者均行BCVA和OCTA检查。比较RRD组与各对照组各层黄斑区血流密度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患眼BCVA与血流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管丛、深层视网膜血管丛、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依次为:RRD组:0.422 4±0.089 3、0.483 6±0.074 8、0.527 1±0.039 0;对照组A:0.469 3±0.112 5、0.550 0±0.074 0、0.546 2±0.034 3;对照组B:0.561 9±0.053 7、0.611 2±0.035 2、0.562 6±0.030 4。RRD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相比血流密度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RD组深层视网膜血管丛、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黄斑区血流密度与BCVA存在一定的正相关(r=0.629、0.654,均为P=0.000),浅层视网膜血管丛黄斑区血流密度与BCVA没有表现出相关性(P=0.103)。结论 RRD复位术后1 a患眼各层黄斑区血流密度均较低,血流量没有完全恢复,且BCVA与深层视网膜血管丛、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存在相关性;OCTA能客观有效地分层量化黄斑区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5.
吕湘云  艾明  江双红  陈婷 《眼科新进展》2018,(12):1168-1171
目的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情况。方法 对单眼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将患眼纳入试验组,将对侧健眼纳入对照组。在患者视网膜复位稳定6个月时使用OCTA对双眼黄斑区进行3 mm×3 mm大小成像,分别计算试验组与对照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层黄斑中心凹无血流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SCP层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deep capillary plexus,DCP)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及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对比观察两组眼部血流参数信息,分别评估两组SCP层FAZ面积与CRT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纳入21例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试验组SCP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为39.50%±7.10%,相比对照组的44.11%±5.72%更小(P=0.026)。试验组CRT为(211.95±30.37)μm,相比对照组的(252.38±15.63)μm更薄(P<0.001)。试验组SCP层FAZ面积、DCP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分别为(0.34±0.10)mm2、47.67%±9.13%,与对照组的(0.30±0.01)mm2、49.70%±6.1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SCP层FAZ面积与CRT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试验组:r=-0.450,P=0.041;对照组:r=-0.527,P=0.014)。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眼黄斑区血流发生显著改变,OCTA观察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眼血流有利于监测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高永峰  张皙 《眼科研究》2001,19(2):135-137
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后新生血管的形成及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玻璃体手术制备25只眼RRD模型,排除失败的5只眼后,将20只眼分为5组,每组4只兔(眼)。分别在RRD第1,4,7,14和28天,观察新生血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RRD1和4天,未见新生血管。7天可见视备用新生血管。14天眼底荧光造影可见新生血管末梢渗漏。但主干枝无渗漏。14-28天,以视盘为中心的新生血管范围逐渐扩大,部分新生血管已发育成熟。虹膜无新生血管形成。结论:随着RRD时间的延长,视网膜新生血管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渐发育成熟,新生血管是一种视网膜缺氧的代偿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观察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黄斑区和视盘区血流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的患者30例(30只眼)。通过OCTA观察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视盘血流密度(DBD)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硅油填充眼内后,患者1、3个月BCVA优于术后1周(P<0.05),术后6月BCVA差于术后1、3个月(均P<0.05),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3个月黄斑区SCP、DCP、FAZ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3个月比较SCP明显降低(均P<0.05);患者术后1、3个月视盘血流密度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3个月比较密度降低(均P<0.05)。结论使用OCTA观察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后不同时期的黄斑区和视盘血流密度,对于评估视力预后,监测黄斑区和视盘血流密度及结构功能的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 angiography,OCTA)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微结构和微血管形态进行深入研究。OCT/OCTA检查参数,如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层状态、视网膜下积液、外层视网膜褶皱、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前膜、黄斑裂孔、术前黄斑状态、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均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功能相关。作为视功能检查的补充,OCT/OCTA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功能的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506-512)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全域高清扫频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SS-OCT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血流密度进行分析量化。方法 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73例(116只眼)和对照组20例(20只眼)进行SS-OCTA检查,以视盘为中心进行扫描对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CP)、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CP)、脉络膜血流密度(CC)进行量化,分析DR的血流密度变化,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DR的不同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SCP层,0期组、非增生期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生期视网膜病变(PDR)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CP层,0期组、NPDR组的血流密度有所降低,但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在上方、鼻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C层0期组、NPDR组颞下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之间比较,PDR组与0期组、NPDR组相比,在视网膜广泛部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域OCTA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  相似文献   

10.
11.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160例(168眼)行巩膜扣带术,术中均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94.0%。二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7.6%。结论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合理联合视网膜下液引流、玻璃体气体填充及眼底激光光凝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环扎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冲达  李刚   《眼科新进展》2000,20(1):52-53
目的 探讨环扎加压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9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其中68例采用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28例采用环扎加压放液手术。结果 环扎加压不放液1次手术成功充91.18%,环扎加压放液1次手术成功率82.15%,未愈11例中5例再次环孔加压术治愈,总治愈率共达93.75%,6例改全玻璃体切割注气术治愈。结论 环扎加压术是治疗一般视网膜脱离最广泛的手术方法,其治愈率达90%以上,并对放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并确诊为RRD的患者403例403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巩膜扣带术35眼,玻璃体切割术(PPV)+玻璃体空气填充79眼,PPV+玻璃体硅油填充222眼,PPV+玻璃体硅油填充+取油术67眼。术后连续随访至少3个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RRD术后视网膜一次性未复位的危险因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本组共369眼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34眼未复位,一次性复位率为9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和未复位患者眼轴长度(AL)、手术方式、裂孔位置、裂孔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由回归方程可知:AL≥26 mm的患者,RRD术后视网膜一次性未复位发生的风险比AL<26 mm的患者增加了4.248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裂孔位置、裂孔大小、手术方式是影响RRD术后视网膜未复位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连续治疗的12例合并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治疗,所有病人术前术后均用激素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率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0.42个月,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1.67%(11/12)。再次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10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伴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Gottlied发现伴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着脉络膜脱离的发生视网膜下液明显减少,认为是由于脱离的脉络膜隆起对裂孔产生“塞”的作用所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脉络膜脱离消失,视网膜下液增多。本文通过临床观察,讨论这一表现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de-tachment,RRD)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2-01/2007-10期间,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第一诊断并经手术治疗视网膜复位成功的病历资料,共99例102眼。其中采用巩膜外路手术81眼、玻璃体联合视网膜手术21眼。观察RRD患者的发病年龄、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程度、黄斑状态、屈光状态、裂孔位置、手术前后视力、术后裂孔封闭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PVR分级、黄斑状态及屈光状态的患者术后视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结果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53眼(52.0%),视力不变33眼(32.3%),视力下降16眼(15.7%)。不同PVR分级、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及年龄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不同屈光状态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别。对上述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发现上述术前因素与术后视力关联程度从大到小为:PVR分级(rs=-0.521,P=0.000)、黄斑是否脱离(rs=-0.446,P=0.000)、视网膜脱离时间(rs=-0.423,P=0.000)、视网膜脱离范围(rs=-0.411,P=0.000)、患者年龄(rs=-0.267,P=0.007)。结论:RRD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与术前PVR分级、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脱离范围、年龄有关,其中术前PVR分级、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时间对术后视力的恢复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伴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脉络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原因不明和自发的特性。就其发生、表现和治疗存在很多的争议,在此结合文献讨论相关问题,希望增进对疾病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评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硅油填充术后黄斑区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选取2019-11/2021-07就诊于沧州爱尔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RRD患者27例27眼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30眼纳入对照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使用SD-OCT量化评估术后黄斑区微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wk, 3mo BCVA(LogMAR)(0.61±0.23、0.69±0.34)较术前(1.43±0.77)均改善(均P<0.01)。观察组术后3mo黄斑区立方体体积、立方体平均厚度较术后1wk, 1mo及对照组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术后1wk, 1、3mo平均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GCIPL最小厚度、平均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mRNFL)厚度、mRNFL最小厚度均无差异,但较对照组均降低(均P<0.01)。术后随访观察组发生视网膜下积液(SRF)9眼,SRF有逐渐吸收的趋势,但其中1眼继发黄斑裂孔;椭圆体带中断3眼,有逐渐修复趋势;黄斑区视网膜下重水残留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手术不放液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28眼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术中不引流视网膜下液,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8眼中一次成功25眼,视网膜下液在1~2天吸收为13眼,3天~1周内吸收为12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结论 在成功封闭裂孔后,脉脱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可自行吸收,手术成功率高,可有效减少放液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0例(11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8.4个月)。结果 112眼中34眼(30.4%)形成术后PVR。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VR为影响术后PVR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P=0.001),而硅油填充、巨大视网膜裂孔、合并脉络膜脱离等因素与术后PVR的形成无显著相关。术前PVR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降低。结论 影响术后PVR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术前PVR。对于有术前PVR可能导致术后PVR形成的高危人群可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