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两种主观评估方法和嗓音声学分析法评估54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嗓音特征,并探索其相关性。方法对54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嗓音声学分析以及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HI-10)和GRBAS主观评估,分析三种评估方法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嗓音声学分析显示,声带麻痹组的最大声时(maximum phonatory time,MPT)仅为对照组的1/3左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均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间F0差异不明显。不同GRBAS分级中,VHI-10分值在1、2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1、3级间和2、3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性方面,F0与其余各指标皆不相关;jitter、shimmer与除F0外的各主客观指标均相关;NNE除与jitter、shimmer相关外,与主观指标R和VHI-10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47和0.331;MPT除与jitter、shimmer相关外,与主观指标的相关性均较高,与VHI-10和G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8和-0.466;GRBAS系统中,G与除F0、NNE外的各项指标均显著相关;R与除F0外的各项指标均显著相关;B与G类似,与除F0、NNE外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的相关性;VHI-10与除F0外的各指标均显著相关,但以MPT和G、R最显著。结论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三种嗓音评估方法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全面的嗓音评估需采用综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与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10,VHI-10)用于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嗓音质量评估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对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和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嗓音正常者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VHI-10调查。嗓音声学参数包括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F0)和噪谐比(NHR);VHI-10调查记录总分值Tvh。结果 (1)单侧环杓关节脱位组的jitter、shimmer、NHR、F0和VHI-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男性单侧环杓关节脱位组患者嗓音声学分析参数jitter、shimmer、NHR和F0与VHI-10之间无相关性;女性患者组,除F0与VHI-10之间无相关性外,其余3个jitter、shimmer、NHR与VHI-10之间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719和0.793。结论计算机声学分析的各项参数均可作为衡量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嗓音音质的有效参数。单侧环杓关节脱位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性别的患者其生活质量所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步训练嗓音矫治法在声带息肉术后的应用。方法将76例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分为A组(40例,手术联合嗓音矫治)和B组(36例,手术治疗)。A组于术后2周开始接受嗓音矫治治疗,为期4周。两组均于术前1天、术后2周、术后6周、术后3月、术后6月进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10, VHI-10)评估、频闪喉镜检查及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oise toharmonic ratio, NHR)、最大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ory time, MPT)参数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A、B两组术后6周、术后3月、术后6月的VHI-10、jitter、shimmer、NHR值均降低,A组MPT值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同期比较,A组VHI-10(术后6周、术后3月、术后6月)和jitter、shimmer、NHR(术后6周、术后6月)较B组更低,MPT值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步训练嗓音矫治法为声带息肉术后发音功能的恢复治疗提供了更积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声学分析与VHI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嗓音声学分析与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用于嗓音质量评估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并进一步验证VHl的实用性.方法 对35名声带息肉患者(患者组)及35名嗓音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VHI调查,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包括振幅扰动商(amptitude perturbation quotient,APQ)、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VHI调查包括功能(F)、生理(P)、情感(E)三个范畴,记录三方面得分及总分(TVH)分值.结果患者组的APQ、jitter、shimmer、NHR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VHI的TVH平均值为43.32±4.66分,而正常组的平均值为12.51±1.88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声学分析参数与VHI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临床上不能以嗓音声学分析为标准来判断或推测声带息肉患者症状轻重;VHI可主观反映患者嗓音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带显微微瓣手术后发声功能恢复的规律和嗓音训练最佳时机。方法 48例声带息肉患者行喉显微微瓣声带息肉切除术,于术前、术后3、4、5天行频闪喉镜检查及嗓音声学分析。分析比较声带粘膜波及振动、嗓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等特征。结果术后3天患者嗓音声学分析中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5天患者的嗓音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噪谐比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4及5天与术前相比,患者的声带黏膜波增强,声带无振动部位减少(均为P<0.001)。结论显微微瓣声带息肉切除术后4天患者嗓音功能好转,声带粘膜波及振动已恢复,可开始嗓音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7年12月22例行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误吸指数、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GRBAS)、声学检测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最大声时(MPT)、平均气流率(MF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术后误吸指数分值较术前明显下降,GRBAS评估各参数比术前明显下降,声学检测各参数(F0、jitter、shimmer、NNE)较术前明显降低,最大声时明显延长,平均气流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是一种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有效的声带内移术,既可恢复良好的发声功能,又可缓解误吸。  相似文献   

7.
嗓音声学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在评估声带息肉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r.speech软件,对86例声带息肉病人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声带息肉组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声能量(NNE)和较低的谐噪比(HNR),各指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术后1周和术前比较,jitter、shimmer和NNE均下降,HNR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NE指标的敏感性最高。结论嗓音声学分析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嗓音质量,评价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显微手术疗效的多参数评估方法。方法根据声带平行的息肉最大直径与同侧声带膜部的比例,将30例女性单发声带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小息肉组(17例)和大息肉组(13例),分别进行喉显微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休声2周;同期选取1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术后分别进行总嘶哑度G、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 scale, VHI)、嗓音声学参数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分析手术疗效的主客观评估的一致性。结果①术前组总嘶哑度G和VHI评分(功能、生理、情感及总体评价)均高于术后组和对照组(P<0.05);②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术前组、术后组和对照组间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呈递增趋势,噪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 DSI)呈递减趋势(P<0.05);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 MPT)术前组较术后组和对照组下降,且大息肉术前组较小息肉术前组降低(P<0.05);③功能、生理、总体评价之间呈正相关,情感与总体评价呈正相关;jitter与shimmer呈正相关(P<0.05);④总嘶哑度G的主观评级和DSI的客观分级总体一致性达82.67%,正常嗓音组一致性最高,达91.43%,中度嗓音障碍一致性最低,达71.43%。结论嗓音声学主客观检测参数可作为声带息肉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疗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患者喉显微手术后声休方案。方法85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B组37例,均在显微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A组术后严格声休1周,B组术后严格声休2周,其余治疗相同。两组均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2、3、4周行嗓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检测和纤维喉镜检查,比较两组术后发声功能及声带手术创面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时A、B两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A组仅jitter较术前降低(P<0.05),shimmer、NHR值仍与术前无差异,而B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B组shimmer值较 A组低(P<0.05);术后3周时B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低于A组;术后4周时两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纤维喉镜检查显示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术侧声带均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部分患者创面可见少许伪膜;术后2周时声带充血水肿逐渐消退,伪膜脱落;至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术侧声带外观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声带息肉患者术后2周应严格声休,术后3~4周应相对声休,以利于声带创面的愈合及发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半封闭声道训练(semi-occluded vocal tract exercises, SOVTE)结合共鸣嗓音疗法对声带小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60例声带小结患者,接受为期12周的SOVTE及共鸣嗓音疗法,于训练前和训练12周后分别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嗓音听感知评估(GRBAS)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估,分析训练后效果。结果 训练后患者嗓音声学分析结果示jitter、shimmer、NHR值均比训练前减小,MPT值较训练前延长(P<0.01);VHI评分、总嘶哑度、粗糙声、气息声评分较训练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SOVTE结合共鸣嗓音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发声效率,对发声方式不当所致的声带小结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训练的疗效.方法 对24例甲状腺术后声嘶7~12个月、动态喉镜检查证实为单侧声带麻痹的女性患者(病程≤9个月15例,病程>9个月9例)进行12周嗓音训练,包括气息练习、控制膈肌练习、快速呼吸练习、放松舌根喉部肌肉练习、加强发声练习,对训练前后的嗓音质量(总嘶哑度G、VHI-10、jitter、shimmer)、空气动力学检查及动态喉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应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 24例患者嗓音训练后自觉嗓音功能较训练前改善,根据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其中2例恢复正常,14例有明显改善,8例轻度改善;24例患者嗓音训练后总嘶哑度G分级、VHI-10评分、jitter、shimmer低于训练前,最长声时大于训练前,声门闭合程度较训练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程7~12个月的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训练通过调节发声方法可改善其嗓音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单侧声带息肉患者喉显微手术后不同阶段的嗓音变化规律及形态学转归特点,探讨声带息肉术后早期禁声及后期声休最佳时间.方法 对30例非广基单侧声带息肉患者于喉显微手术前和手术后1、2、3、4周行纤维喉镜检查,进行声带形态学评估,同时以CSL model4150(美国Kay Elemetrics)行嗓音声学分析,以60例(男女各3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第1周63.33%(19/30)患者术侧声带轻度充血,边缘齐,声门闭合良好;术后第2周86.67%(26/30)患者术侧声带充血水肿消退,外观基本正常.术后1周声带息肉组的基频微扰百分比(jitter percent,jitt)、基频扰动商(PPQ)、振幅微扰百分比(shimmer percent,shim)、振幅扰动商(APQ)、噪/谐比(NHR)测试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2~3周jitt、PPQ值较术前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shim、PPQ、NHR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4周jitt、PPQ值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shim、APQ、NHR值与术前比较亦减小(P<0.05),jitt、PPQ、shim、APQ、NH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广基单侧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声带外观恢复正常至少需2周;而发声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至少需1个月.建议声带息肉患者术后严格声休2周;术后2周至术后1个月为相对声休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联合同侧声带外移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5例双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外径路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联合同侧声带外移,观察术后临床效果和术前、术后6月患者的声学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和最长声时(MPT).结果 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均显著改善,5例患者均成功1次拔管,平均拔管时间(18.67±4.83)d,发音质量无显著下降,术后随访6月无严重误吸、创面肉芽、再狭窄发生.术后6月患者的F0、jitter、shimmer、NNE显著降低,而MPT显著延长,P<0.05.结论 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联合同侧声带外移治疗双侧声带麻痹临床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声学参数和最大声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声带小结患者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分析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Xion声学分析软件对45例女性声带小结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声带小结患者术前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嗓音障碍指数(DSI)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患者的振幅微扰及基频微扰与术前1天相比均有一定程度降低,振幅微扰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频微扰及DSI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术前1天比较,各声学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与术后第2周相比,三项声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小结患者术后各阶段嗓音恢复程度不同,术后二周嗓音声学分析结果趋于正常,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DSI可以作为声带小结手术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教师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声学分析与嗓音障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70例教师声带息肉患者(教师息肉组,男30例,女40例)和70例嗓音正常者(对照组,男28例,女42例)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估.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BCLOVE嗓音训练法在儿童声带小结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患儿发声功能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声带小结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行为干预,观察组给予ABCLOVE嗓音训练法及行为干预治疗,每周1次,每次30分钟,共6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电子喉镜下声带小结改善情况、声音嘶哑评估(grade roughness breathiness asthenia strained,GRBAS)和嗓音声学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嘶哑度(grade,G)、粗糙声(roughness,R)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嗓音声学分析中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声门噪声激发比(glottal to noise excitation ratio,GNE Ratio)指数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长发声时间(MPT)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电子喉镜检查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声带小结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各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ABCLOVE嗓音训练治疗儿童声带小结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发音功能,降低嗓音嘶哑程度,改善患儿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比较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与电子纤维喉镜下YAG激光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146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门诊行电子纤维喉镜下YAG激光手术62例,另一组支撑喉镜下显微切除术84例;采用Dr.Speech软件获得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周及术后2周的嗓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 DSI)的数值。对嗓音声学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声带息肉患者术前1 d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正常组而DSI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2周较术前明显好转;电子喉镜下YAG激光手术与支持喉镜下显微手术处理简单型声带息肉,术后同时段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喉镜下显微手术处理复杂型声带息肉效果优于电子喉镜下YAG激光手术,同时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喉镜与支持喉镜处理简单型声带息肉效果相当,处理复杂型声带息肉支持喉镜下显微手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术后声休时间对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部中拟行单侧声带小息肉手术的患者120例,术前予以嗓音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发声方法训练,并完善相关嗓音声学分析,包括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粗糙声/气息声/嘶哑声(RBH)、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等,所有患者术前各嗓音声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40例。3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行绝对声休,其中A组术后声休3 d, B组术后声休7 d, C组术后声休2周;各组患者声休结束后予以8周的嗓音训练。术后3、6个月复查时对各组患者行嗓音声学分析,分析各组间嗓音声学参数的差异性,并与术前各嗓音声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1)术后3、6个月,各分组嗓音训练后Jitter、Shimmer、VHI、RBH均明显下降,MPT、DSI明显上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A组和B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伴咽喉反流的声带息肉患者嗓音质量,探讨咽喉反流对其嗓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声带息肉患者79例,其中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7且反流体征指数(reflux finding score,RFS)量表>13或既往诊断有咽喉反流的患者22例(反流组),余5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VHI-10)评分、嗓音相关生活质量(voice-related quality of life,V-RQOL)、GRBAS分级(采用总体感知分级G)与嗓音声学检测,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反流组VHI-10评分均值、V-RQOL评分均值及G分级(分别为18.73±9.533、58.76±19.29分及2.27±0.631级)和对照组(分别为12.96±7.655、73.97±18.97分及1.92±0.625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2、P=0.028);两组间jitter、shimmer、MPT及DSI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7、P=0.129、P=0.199、P=0.957);反流组中广基和双侧声带息肉的发生率(72.7%、77.3%)明显高于对照组(45.6%、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16)。结论咽喉反流可影响声带息肉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加重嗓音嘶哑度,咽喉反流与广基及双侧声带息肉的发生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raat软件及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dysphonin severity index,DSI)对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65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均于患侧行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全部病例于手术前及术后3月、12月分别行DSI分析及以Praat软件分析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0)、声音强度(intensity)、噪谐比(NHR)、基频微扰[包括:局部基频微扰(jitter local)、局部绝对基频微扰(jitter local absolute)、基频微扰间期系数5(jitter ppq5)]、振幅微扰[包括:局部振幅微扰(shi mmer local)、局部振幅微扰dB(shi mmer localdB)、振幅微扰间期系数5(shi mmer apq5)]。结果术后3月、12月患者F0、NHR、jitter local、jitter local absolute、jitter ppq5、shi mmer local、shi mmer local dB、shi mmer apq5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月、12月声音强度(intensity)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月、12月DSI值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均为P<0.05)。术后12月上述所有指标与术后3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raat软件及DSI可客观、有效地评估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该术式治疗单侧声带麻痹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