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觉神经通路组织形态随增龄的变化.方法 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耳蜗基底膜铺片,蜗核、听皮层石蜡切片甲苯胺兰染色,比较3月龄和18月龄大鼠耳蜗底回的传出神经末梢数,蜗核、听皮层的神经元数量.结果 18月龄大鼠耳蜗底回传出神经末梢较3月龄大鼠减少36%(P<0.0 1),缺失以2、3排外毛细胞为主;蜗核神经元减少24%(P<0.01);但听皮层神经元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觉神经通路随增龄而退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定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皮层、蜗核、耳蜗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0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初步探讨老年性聋与氧化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用3月龄(听阈20±5 dB SPL)及18月龄(听阈55±10 dB SPL)Wistar大鼠各30只,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turic acid,TBA)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xanthine oxidase,X0)测定总S0D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与3月龄组大鼠相比,18月龄组大鼠听皮层、蜗核、耳蜗中S0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18月龄组大鼠听皮层、蜗核神经细胞凋亡率比3月龄组大鼠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神经细胞凋亡率与S0D活性呈负相关(r=-0.65,P<0.05),与MDA含量正相关(r=0.59,P<0.05).结论 听皮层、蜗核、耳蜗中氧化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与老年性聋的发生发展有关,氧化损伤可能是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皮层、蜗核、耳蜗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初步探讨老年性聋与氧化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用3月龄(听阈20&#177;5dB SPL)及18月龄(听阈55&#177;10dB SPL)Wistar大鼠各30只,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turic acid,TBA)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xanthine oxidase,XO)测定总SOD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①与3月龄组大鼠相比,18月龄组大鼠听皮层、蜗核、耳蜗中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18月龄组大鼠听皮层、蜗核神经细胞凋亡率比3月龄组大鼠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神经细胞凋亡率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0.65,P〈0.05),与MDA含量正相关(r=0.59,P〈0.05)。结论听皮层、蜗核、耳蜗中氧化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与老年性聋的发生发展有关,氧化损伤可能是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强脉冲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听皮层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急性脉冲噪声暴露组及噪声暴露后恢复组.脉冲噪声平均压力峰值(声压级)为156 dB,脉宽为0.25 ms,暴露50次.听性脑干反应(ABR)评价大鼠听功能;运用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法对各组大鼠听皮层蛋白质表达谱进行检测,比较其差异,并对表达变化较大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暴露组及恢复组在ABR各频率(2、4、8、16、32 kHz)阈值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噪声暴露即刻,ABR各频率听阈均有40 ~60 dB的上升;暴露后第7天,各频率ABR阈值有所恢复,第14天时趋于稳定.噪声暴露前后听皮层组织中的差异蛋白有64个,选取变化倍数大的50个点进行酶切质谱鉴定.其中有14个点不可信,剩余36个点所代表的27种蛋白被鉴定出来.所鉴定的差异蛋白主要包括: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线粒体及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与突触重塑、神经递质释放及神经元兴奋性相关的蛋白等.结论 强脉冲噪声暴露可引起大鼠听皮层中多种蛋白质表达的变化,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参与强噪声听力损伤的修复过程,以及听觉中枢的可塑性变化及功能重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的发病原因。方法 复习 1988~ 2 0 0 2年 2 9例原因明确的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 头部外伤、听神经瘤、周围神经病、遗传性聋、多发性硬化和脑干疾病均可表现为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 ,其共同的特点是 :低频听力减退 ,诱发性耳声发射正常或至少在部分频率正常 ,不受对侧噪声抑制 ,引不出镫骨肌反射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异常。结论 以耳声发射正常和ABR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听功能障碍是一组症状群 ,可为不同病因引起的听神经和 (或 )听性脑干病变的表现 ,建议对这一组听力学表现称之为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  相似文献   

6.
蜗后性听力减退2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的发病原因。方法 复习1988~2002年29例原因明确的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 头部外伤、听神经瘤、周围神经病、遗传性聋、多发性硬化和脑干疾病均可表现为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其共同的特点是:低频听力减退,诱发性耳声发射正常或至少在部分频率正常,不受对侧噪声抑制,引不出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能超群brainstem response,ABR)异常。结论 以耳声发射正常和ABR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听功能障碍是一组症状群,可为不同病因引起的听神经和(或)听性脑干病变的表现,建议对这一组听力学表现称之为蜗后性低频听力减退。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聋大鼠听皮层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性聋大鼠听皮层病理变化,方法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并比较正常成年大鼠(对照组,20只)、正常听力老年大鼠(18月龄)(老年组,20只)及以D-半乳糖建造的老年性聋大鼠(实验组,20只)听皮层神经元的形态、数量和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及抑制神经递质Υ-氨基丁酸(GAB...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侧耳蜗毁损后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型(src-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tygosine phosphatase type 2,SHP -2)基因的表达。方法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2周组、4周组、6周组、8周组)和4个相应的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动物行双侧耳蜗损毁术,通过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RT -PCR技术检测各组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SHP-2基因的表达,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HE染色和Nissl染色可见各实验组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形态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呈多样化表现;各对照组大鼠听皮层细胞形态正常。实验2、4、6、8周组SHP-2基因的RT -PC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0.28、1.5±0.04、2.5±0.08、11.0±0.06,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各实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觉剥夺可导致听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凋亡的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SHP-2基因可促进听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增生,增生的程度也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在这两个相互拮抗的因素中,凋亡是最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观察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后大鼠听皮层中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及c-fos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水杨酸钠耳毒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慢性组(肌肉注射水杨酸钠175mg/kg,2次/天,时间间隔8小时,连续注射14天)、慢性恢复组(前期处理同慢性组,停药后恢复28天),每组12只。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然后断头处死并迅速取出听皮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三组大鼠听皮层中TrkB及c-fos的表达。结果正常组ABR反应阈为36±2.23dB SPL,慢性组反应阈升高为41.3±3.31dB SP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恢复组ABR反应阈为38.6±5.51dB SP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听皮层c-fos mRNA表达为1.24±0.09,蛋白的表达为0.70±0.12,慢性恢复组听皮层c-fos mRNA的表达为1.23±0.04,蛋白的表达为0.68±0.08,两组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12±0.05、0.5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组听皮层TrkB mRNA表达为1.26±0.10,蛋白的表达为1.85±0.17,慢性恢复组听皮层TrkB mRNA表达为1.23±0.07,蛋白的表达为1.80±0.08,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11±0.03,1.5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后大鼠听皮层c-fos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听觉中枢神经活动增强有关;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可能通过上调大鼠听皮层TrkB的表达,增强听皮层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促进听皮层功能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高胆固醇血症对听觉器官线粒体DNA4834缺失以及听力下降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38只)和对照组(22只),实验组大鼠以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时间为6个月,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对照组则在相同条件下以普通饲料喂养.通过听性脑干电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 ABR)检查实验前后ABR阈上升程度.取左侧耳蜗(实验组21个,对照组10个)和左侧蜗神经核(实验组27个,对照组13个),提取DNA,通过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 PCR)扩增检测听觉器官线粒体DNA4834(mitochondrial DNA, mtDNA4834)缺失,比较两组动物的ABR阈上升程度和听觉器官的mtDNA4834缺失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可造成实验组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t检验,P<0.05);②两组大鼠随年龄增加ABR阈均上升,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ABR阈上升更加明显,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t检验,P<0.05);③所有标本都扩增到正常mtDNA编码tRNA和NADH基因,实验组听觉器官mtDNA4834缺失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χ2检验,P<0.05).结论长期高胆固醇血症可以加剧大鼠的听力下降,听觉器官mtDNA4834缺失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鼠高胆固醇血症对听觉器官线粒体DNA483 4 缺失以及听力下降的影响。方法  6 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 (38只 )和对照组 (2 2只 ) ,实验组大鼠以高胆固醇饲料喂养 ,时间为 6个月 ,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 ;对照组则在相同条件下以普通饲料喂养。通过听性脑干电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ABR)检查实验前后ABR阈上升程度。取左侧耳蜗 (实验组 2 1个 ,对照组10个 )和左侧蜗神经核 (实验组 2 7个 ,对照组 13个 ) ,提取DNA ,通过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polymerasechainreaction ,nestPCR)扩增检测听觉器官线粒体DNA483 4 (mitochondrialDNA ,mtDNA483 4 )缺失 ,比较两组动物的ABR阈上升程度和听觉器官的mtDNA483 4 缺失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可造成实验组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 (t检验 ,P <0 0 5 ) ;②两组大鼠随年龄增加ABR阈均上升 ,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ABR阈上升更加明显 ,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t检验 ,P<0 0 5 ) ;③所有标本都扩增到正常mtDNA编码tRNA和NADH基因 ,实验组听觉器官mtDNA483 4 缺失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检验 ,P <0 0 5 )。结论 长期高胆固醇血症可以加剧大鼠的听力下降 ,听觉器官mtDNA483 4 缺失可能是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小鼠耳蜗核蛋白质组学随增龄产生的差异, 探讨低级听觉中枢在老年性耳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脑干电反应测听(ABR)检测2月龄及12月龄C57BL/6J小鼠的听阈,结合同位素标记的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和Q Exactive质谱及生物信息学等多重技术分析两组之间耳蜗核差异蛋白。结果两组中总共鉴定到5 919个蛋白质,39 269个唯一肽段。符合表达差异倍数大于1.2倍且P<0.05筛选标准的差异表达蛋白质70个。其中上调差异表达蛋白44个,下调差异表达蛋白26个。结论 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可有效地运用于组织蛋白鉴定和相对与绝对定量;采用该技术获得了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小鼠耳蜗核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 深层次研究这些蛋白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阐明老年性耳聋尤其是中枢性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理及发现潜在的标志物,为老年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双侧耳蜗损毁对小鼠听觉中枢蜗神经核群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成年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在解剖显微镜下切除鼓室后壁,损毁双侧耳蜗.手术后第2天与4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B)测试.术后4个月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进行脑干连续切片,通过尼氏染色和银染观察蜗神经核的腹侧前核、腹侧后核、背侧核、章鱼样细胞核群的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第2天及4个月时实验组小鼠ABR测试未检测出反应波形.脑干切片实验组蜗神经核内各核群的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2%,腹侧后核下降40%,背侧核下降24%.神经元数量也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5%,腹侧后核下降47%,背侧核下降39%.腹侧后核的章鱼样细胞群变化最显著,细胞群体积下降达47%,神经元数量下降达60%,神经元面积下降19%.经Mann-Whimey U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4个月的听觉剥夺,成年小鼠蜗神经核出现以核群体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双侧耳蜗损毁对小鼠听觉中枢蜗神经核群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成年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在解剖显微镜下切除鼓室后壁,损毁双侧耳蜗.手术后第2天与4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B)测试.术后4个月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进行脑干连续切片,通过尼氏染色和银染观察蜗神经核的腹侧前核、腹侧后核、背侧核、章鱼样细胞核群的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第2天及4个月时实验组小鼠ABR测试未检测出反应波形.脑干切片实验组蜗神经核内各核群的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2%,腹侧后核下降40%,背侧核下降24%.神经元数量也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5%,腹侧后核下降47%,背侧核下降39%.腹侧后核的章鱼样细胞群变化最显著,细胞群体积下降达47%,神经元数量下降达60%,神经元面积下降19%.经Mann-Whimey U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4个月的听觉剥夺,成年小鼠蜗神经核出现以核群体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双侧耳蜗损毁对小鼠听觉中枢蜗神经核群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成年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在解剖显微镜下切除鼓室后壁,损毁双侧耳蜗.手术后第2天与4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B)测试.术后4个月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进行脑干连续切片,通过尼氏染色和银染观察蜗神经核的腹侧前核、腹侧后核、背侧核、章鱼样细胞核群的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第2天及4个月时实验组小鼠ABR测试未检测出反应波形.脑干切片实验组蜗神经核内各核群的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2%,腹侧后核下降40%,背侧核下降24%.神经元数量也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5%,腹侧后核下降47%,背侧核下降39%.腹侧后核的章鱼样细胞群变化最显著,细胞群体积下降达47%,神经元数量下降达60%,神经元面积下降19%.经Mann-Whimey U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4个月的听觉剥夺,成年小鼠蜗神经核出现以核群体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双侧耳蜗损毁对小鼠听觉中枢蜗神经核群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成年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在解剖显微镜下切除鼓室后壁,损毁双侧耳蜗.手术后第2天与4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B)测试.术后4个月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进行脑干连续切片,通过尼氏染色和银染观察蜗神经核的腹侧前核、腹侧后核、背侧核、章鱼样细胞核群的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第2天及4个月时实验组小鼠ABR测试未检测出反应波形.脑干切片实验组蜗神经核内各核群的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2%,腹侧后核下降40%,背侧核下降24%.神经元数量也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5%,腹侧后核下降47%,背侧核下降39%.腹侧后核的章鱼样细胞群变化最显著,细胞群体积下降达47%,神经元数量下降达60%,神经元面积下降19%.经Mann-Whimey U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4个月的听觉剥夺,成年小鼠蜗神经核出现以核群体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双侧耳蜗损毁对小鼠听觉中枢蜗神经核群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成年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在解剖显微镜下切除鼓室后壁,损毁双侧耳蜗.手术后第2天与4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B)测试.术后4个月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进行脑干连续切片,通过尼氏染色和银染观察蜗神经核的腹侧前核、腹侧后核、背侧核、章鱼样细胞核群的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第2天及4个月时实验组小鼠ABR测试未检测出反应波形.脑干切片实验组蜗神经核内各核群的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2%,腹侧后核下降40%,背侧核下降24%.神经元数量也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5%,腹侧后核下降47%,背侧核下降39%.腹侧后核的章鱼样细胞群变化最显著,细胞群体积下降达47%,神经元数量下降达60%,神经元面积下降19%.经Mann-Whimey U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4个月的听觉剥夺,成年小鼠蜗神经核出现以核群体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双侧耳蜗损毁对小鼠听觉中枢蜗神经核群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成年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在解剖显微镜下切除鼓室后壁,损毁双侧耳蜗.手术后第2天与4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B)测试.术后4个月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进行脑干连续切片,通过尼氏染色和银染观察蜗神经核的腹侧前核、腹侧后核、背侧核、章鱼样细胞核群的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第2天及4个月时实验组小鼠ABR测试未检测出反应波形.脑干切片实验组蜗神经核内各核群的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2%,腹侧后核下降40%,背侧核下降24%.神经元数量也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5%,腹侧后核下降47%,背侧核下降39%.腹侧后核的章鱼样细胞群变化最显著,细胞群体积下降达47%,神经元数量下降达60%,神经元面积下降19%.经Mann-Whimey U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4个月的听觉剥夺,成年小鼠蜗神经核出现以核群体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双侧耳蜗损毁对小鼠听觉中枢蜗神经核群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成年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在解剖显微镜下切除鼓室后壁,损毁双侧耳蜗.手术后第2天与4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B)测试.术后4个月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进行脑干连续切片,通过尼氏染色和银染观察蜗神经核的腹侧前核、腹侧后核、背侧核、章鱼样细胞核群的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第2天及4个月时实验组小鼠ABR测试未检测出反应波形.脑干切片实验组蜗神经核内各核群的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2%,腹侧后核下降40%,背侧核下降24%.神经元数量也减少,其中腹侧前核下降25%,腹侧后核下降47%,背侧核下降39%.腹侧后核的章鱼样细胞群变化最显著,细胞群体积下降达47%,神经元数量下降达60%,神经元面积下降19%.经Mann-Whimey U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4个月的听觉剥夺,成年小鼠蜗神经核出现以核群体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