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嗓音障碍疾病GRBAS听主观评估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嗓音障碍疾病GRBAS听主观评估特征.方法 对1 780例嗓音障碍患者行GRBAS评估,包括:听主观总嘶哑度G、粗糙度R、气息度B、无力度A、紧张度S 分级评估,根据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声带接触性肉芽肿、慢性单纯性喉炎、声带角化、声带小结、痉挛性发声障碍G、R评估以轻度异常为主,B评估多为正常和轻度异常,除痉挛性发声障碍S评估异常者达85%外,余几种嗓音障碍疾病A、S评估异常者少见;声带息肉、声带囊肿、声带任克水肿G、R、B评估以轻、中度异常为主,A、S评估异常者少见;声带良性肿瘤、声门癌、病理性声带沟、单侧声带麻痹、功能性发声障碍G、B评估以重度异常为主,声带良性肿瘤、声门癌R评估以重度为主,病理性声带沟、单侧声带麻痹R评估中度异常为主,而功能性发声障碍各级比例相近,这几种疾病的嗓音A评估虽然仍以正常者居多,但异常者明显增加,达23%~47%,S评估除功能性发声障碍异常者多达50%,余未见异常.所有嗓音障碍疾病中,声带接触性肉芽肿在G、R、A、S评估中最轻,痉挛性发声障碍在B评估中最轻,声门癌在G、R评估中最重,单侧声带麻痹在B、A评估中最重,痉挛性发声障碍在S评估中最重.从R、B、A、S与G的相关性看,痉挛性发声障碍S与G显著相关(r=0.717),其他各嗓音疾病均为R、B与G显著相关(r=0.582~0.965),其中,声带接触性肉芽肿、慢性单纯性喉炎、声带角化、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声带任克水肿、声带良性肿瘤、声门癌为R与G相关性最高(r=0.885~0.965),病理性声带沟、单侧声带麻痹、功能性发声障碍则B与G相关性最高(r=0.746~0.833).结论 GRBAS听主观评估嗓音障碍不仅可显示嗓音障碍的程度,而且可间接反映发声时声带的基本特征,不同嗓音疾病具有不同特点,与声带病变的病理生理改变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与嗓音障碍指数(voicehandicapindex,VHI)用于小学教师嗓音质量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嗓音正常教师(G1组)与同一学校年龄、性别、教龄相匹配的30例嗓音障碍教师(G2组)均行间接喉镜检查、嗓音声学分析、V…量表自我评估,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嗓音障碍组(G2)中慢性喉炎占77%(23/30)、声带息肉占1O%(3/30)。声带小结占13%(4/30)。嗓音障碍组(G2)的Jitter.Shimmer、噪谐比(NHR)均高于嗓音正常组(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嗓音障碍组(G2)与嗓音正常组(G1)的功能(functional,F)、生理(physical,P).情感(emotional,E)三方面得分及VHI总分(totalscoresoftheVHl,Tvh)分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嗓音障碍组(G2)VHI量表中除E外,F、P、Tvh与Jitter、Shimmer、NHR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临床上可以用嗓音声学分析中各项指标判断教师嗓音障碍的严重程度,VHI可主观反映教师嗓音疾病的严重程度,二者在嗓音质量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嗓音障碍客观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测试在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分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1例声带息肉患者和12例正常受试者分别进行主观自我评估和客观嗓音声学检测.主观自我评估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进行评估,客观声学检测采用德国XION公司生产的嗓音分析软件DiVAS进行测试.结果声带息肉患者组DS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HI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声带息肉患者的DSI与VHI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嗓音障碍客观指数(DSI)能够客观评估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嗓音听感知一致性评估(consensus auditory-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voice,CAPE-V)与嗓音声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因嗓音异常入院的39名患者(异常嗓音组)行嗓音声学分析和CAPE-V评估,以22名正常嗓音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CAPE-V结果模拟GRBAS分级分为四级,1~4级分别为0~25mm、26~50mm、51~75mm、76~100mm,1~4级表示声嘶程度逐渐加重,对不同级别间嗓音声学分析结果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CAPE-V结果和嗓音声学分析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异常嗓音组CAPE-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常嗓音组CAPE-V 1~4级患者的基频微扰(jitt)、振幅微扰(shim)、噪/谐比(NHR)逐渐升高,而基频(F0)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E-V各级与jitt、shim、嗓音振动指数(VT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4、0.235、0.307(P<0.05)。结论 CAPE-V结果能间接反映嗓音声学分析指标的变化,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嗓音样本对嗓音听感知评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声样对嗓音障碍听感知评估结果的影响,指导嗓音研究中语音材料的选择.方法受试者为60例嗓音障碍患者和20名嗓音正常者.对所有受试者录制3类声样话语声、完整长元音/α/、平稳段长元音/α/.所有声样随机排列3次,共进行9次评估(3个声样×3次).评估参数为日本言语语音学会制定的嗓音嘶哑评估标准GRBAS系统中的总嘶哑度(G)、粗糙度(R)、气息音(S).计算统计学上的Kappa系数值确定听评委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根据听评委对每一受试者评估的平均值比较3类声样的差异性.结果评委自身和评委之间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好;评估参数以总嘶哑度(G)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最好;不同声样类型对评委评估的一致性无影响.3类声样的评估结果有高度的相关性(P<0.001);话语声与完整长元音/α/对嗓音障碍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平稳段长元音/α/有过低评估嗓音障碍的倾向,且随着嗓音障碍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明显.结论平稳段长元音对嗓音障碍的评估程度过低,完整长元音与话语声对嗓音障碍的评估基本一致.建议嗓音障碍的听感知分析选择话语声作为嗓音材料,客观检测选择完整长元音作为嗓音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改良中文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结合客观检查手段,评估嗓音障碍指数对嗓音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分析的价值。方法 50例嗓音疾病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自我评估、声学分析和喉镜检查。自我评估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中文版,包括功能(F)、生理(P)、情感(E)三方面评分,其总和记为T,其中,P+F=TvH;通过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患者的嗓音样本进行声学分析,观察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ormalized noise energy,NNE)三个指标。纤维喉镜检查主要观察声带闭合情况,记为C。结果 VHI量表中剔除了情感(E)方面后的嗓音自我评估分数,F、P、TvH之间的相关性良好,F、P、TvH与jit-ter、shimmer、NNE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声带闭合程度(C)与VHI量表中的F、P、TvH以及jitter、shimmer、NNE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改良的中文VHI量表,可有效地评估嗓音疾病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反流性咽喉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患者的嗓音声学特征。方法对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评分总分≥13分的45例LPRD患者和36例正常成人进行硬管喉镜检查,并用德国XION DIVAS嗓音测试分析系统对两组受试者的持续元音信号进行检测分析,计算嗓音障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比较两组结果,并分析LPRD患者RSI量表评分及声嘶症状评分与DSI值的相关性。结果 45例LPRD患者RSI评分均值为17.7±5.15分,喉镜检查表现为杓状软骨区红斑、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声门后区增生肥厚、肉芽肿和声带水肿、肥厚;LPRD组的基频微扰(jitter)及振幅微扰(shimmer)均值比正常对照组增高,最长发声时间(MPT)和DSI的均值LPRD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PRD患者DSI值与RSI量表评分和声嘶症状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4和-0.447(P<0.05)。结论 LPRD患者可出现嗓音异常,提示反流性咽喉病可能导致声带病理改变而造成嗓音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yapunov系数在嗓音障碍客观分析中的意义,完善嗓音障碍的客观测试方法。方法声音样本采自132例嗓音障碍患者和47例嗓音正常者。采用法国开发的“EVA”嗓音工作站,选择2秒平稳段长元音/α/声信号作为分析样本,测试基频微扰(jitter)和计算Lyapunov系数。主观听感知评估采用日本言语音声学会制定的嗓音障碍评估系统GRBAS中的总嘶哑度(grade,G),4级评估标准。结果Lyapunov系数在不同的嗓音障碍分级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jitter只在中度和重度嗓音障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Lyapunov系数与听感知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达到46%,jitter的一致性为3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yapunov系数和jitter之间既有相关性,但又有不同(r2=0.582,P<0.001)。结论Lyapunov系数对嗓音障碍的测试优于jitter;非线性动态系统(相位图)的引入,为嗓音的客观分析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嗓音疾病自我评估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嗓音障碍疾病嗓音障碍自我评估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766例嗓音障碍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评估,并对其中227例嗓音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各种嗓音疾病患者VH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值范围8.039~17.043,P值均为0.000).不同嗓音疾病患者之间评分也有差异,量表总分自高而低依次为痉挛性发音障碍、声带麻痹、功能性发音障碍、声带沟、声带良恶性肿瘤、声带囊肿、声带任克水肿、声带息肉、声带角化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痉挛性发音障碍组情感部分评分最高,其次为功能性发音障碍,而其他组生理部分评分均高于功能及情感评分.嗓音治疗后患者量表评分显著下降,术前术后VHI量表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教育程度、年龄分组间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范围8.701~27.371,P值均为0.000),受教育程度越高,VHI评分越高;少年组VHI的各项最低,青年组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VHI逐渐下降.结论 VHI量表评估作为嗓音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评估的有益补充,可以从患者角度通过生理、机能及情感三方面综合评估嗓音障碍对日常生活影响及治疗前后变化,但具有一定主观性,可能受到教育程度及年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显微手术疗效的多参数评估方法。方法根据声带平行的息肉最大直径与同侧声带膜部的比例,将30例女性单发声带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小息肉组(17例)和大息肉组(13例),分别进行喉显微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休声2周;同期选取1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术后分别进行总嘶哑度G、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 scale, VHI)、嗓音声学参数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分析手术疗效的主客观评估的一致性。结果①术前组总嘶哑度G和VHI评分(功能、生理、情感及总体评价)均高于术后组和对照组(P<0.05);②不同大小声带息肉术前组、术后组和对照组间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呈递增趋势,噪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 DSI)呈递减趋势(P<0.05);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 MPT)术前组较术后组和对照组下降,且大息肉术前组较小息肉术前组降低(P<0.05);③功能、生理、总体评价之间呈正相关,情感与总体评价呈正相关;jitter与shimmer呈正相关(P<0.05);④总嘶哑度G的主观评级和DSI的客观分级总体一致性达82.67%,正常嗓音组一致性最高,达91.43%,中度嗓音障碍一致性最低,达71.43%。结论嗓音声学主客观检测参数可作为声带息肉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疗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嗓音障碍主观听感知评估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嗓音异常是患者就诊于嗓音门诊的主要原因,通过听觉判断嗓音质量是临床上最占老、最普遍用于诊断嗓音疾病和判断治疗效果的方法.嗓音的主观听感知分析也被国际上用来作为检验嗓音客观检测有效性的参考方法.在目前缺少病理性嗓音发生机制模式或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嗓音的客观参数如声学参数、空气动力学参数和生理学参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只能以嗓音的主观听感知评估结果作为参考来检验.因此,嗓音主观听感知评估方法的研究就成为嗓音分析的重点和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嗓音训练对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4例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进行8周的嗓音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健康宣教、肌肉放松、喉部按摩、暖嗓、呼吸训练、嗓音训练和共鸣训练,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GRBAS评估、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估、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训练前后评估结果。结果24例患者训练后电子喉镜检查16例患者声门闭合良好(66.67%,16/24),6例声门裂隙变小(25.00%,6/24),2例声门裂隙无明显变化(8.33%,2/24);GRBAS评分中总嘶哑度G(0.61±0.66)明显低于训练前(1.91±0.87)(P<0.05),粗糙声R(0.51±0.58)明显低于训练前(1.41±0.52)(P<0.05);VHI评分总分(29.21±21.02)分明显低于训练前的(52.35±23.45)分(P<0.05);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最长发声时间(15.24±3.64)s比训练前(9.02±3.45)s明显延长(P<0.05),基频微扰、最高基频、最低音强、嗓音障碍严重指数训练后分别为(0.21±0.08)%、(420.11±44.21)Hz、(54.21±3.20)dB、(1.62±0.82)比训练前的(0.92±0.12)%、(375.21±49.21)Hz、(56.81±3.42)dB、(0.21±1.02)有改善(P<0.05)。结论嗓音训练能改善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声门闭合及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嗓音声学分析和主观听感知评估对几种嗓音疾病测试的客观性及科学性。方法①研究对象:嗓音障碍患者72例,正常对照组30例。②主观听感知评估:采用日本言语语音协会的声音嘶哑评估标准GRBAS系统中的总嘶哑度G、粗糙声R、气息声B主观评估受试者的嗓音质量。③嗓音的客观检测:以/e/音作声样,进行嗓音声学和电声门图测试。结果随声嘶程度加重,反映声带振动的稳定性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电声门图-基频微扰(E-jitter)、电声门图-振幅微扰(E-shimmer)增大;反映声门闭合程度的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电声门图-标准化噪声能量(E-NNE),接触商微扰(CQP)增大;谐噪比(HNR)减小。嗓音客观参数在主观听感知评估分析患者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能区分出不同的嗓音障碍组,但在不同的疾病组间缺乏特异性。结论本实验中所选客观参数可客观评价嗓音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已建立的嗓音主观评估中文测试文本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以发声障碍就诊的患者196例(试验组),其中男92例,年龄22~75岁,平均45.6±10.3岁,女104例,年龄18~69岁,平均40.9±9.6岁;选择无嗓音障碍病史、无咽喉疾患、无吸烟饮酒史、喉镜检查声带无明显异常者2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年龄29~58岁,平均33.9±9.0岁,女14例,年龄23~71岁,平均38.0±12.4岁。对两组受试者的嗓音元音样本/a/进行声学分析,观察频率微扰、振幅微扰、信噪比、倒频谱峰值突出、关联维、二阶墒等指标,10名听评委通过已建立的主观评估中文测试文本对275例声音样本(包括55例重复样本)进行主观分析,信度分析包括评委自身稳定性及评委间一致性;效度分析为主观评估和声学分析的一致性,以及该测试文本对正常嗓音和病理嗓音的鉴别能力。结果评委自身稳定性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687~0.748;评委间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为0.589~0.685;主观分析结果与客观分析值显著相关(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8~0.96,测试文本对正常及病理嗓音的鉴别力良好,相邻嗓音障碍等级的受试者其客观分析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所设计的主观评估中文测试文本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嗓音矫治对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嗓音矫治组及针灸联合嗓音矫治组(针灸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嗓音矫治组采用放松训练、轻松发音、口腔共鸣及情景对话四阶段循环嗓音矫治方法治疗,针灸联合嗓音矫治组在嗓音矫治的基础上加用6处穴位的针灸治疗三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频闪喉镜检查、嗓音障碍指数(VHI)评估、嗓音主观评分(GRBAS)、康复时间及3月后复发率。结果①治疗前上述指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itter、shimmer、VHI及G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MPT及DS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治疗后jitter、shimmer、MPT、DSI及G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VHI评分低于嗓音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至治疗结束时频闪喉镜检查均表现为声门上区挤压消失,室带收缩显著缓解,声带均可正常暴露并观察到正常粘膜波,声门后裂隙不同程度减小甚至消失。③针灸联合治疗组康复时间(中位数32.15天)显著短于嗓音矫治组(中位数41.07天)(P<0.01);针灸联合治疗组3月后复发5例(25.0%,5/20),嗓音矫治组3月后复发6例(30.0%,6/20),治疗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及嗓音矫治治疗原发性肌紧张性发声障碍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者联合能够缩短疗程,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远程嗓音训练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嗓音症状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20例LPRD嗓音障碍患者,按照门诊就诊顺序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面对面嗓音训练组(B组)、远程嗓音训练组(C组),对比分析3组间治疗第8周(阶段1)、治疗第12周(阶段2)及治疗结束后第6周(阶段3)的各疗效指标(主客观嗓音功能评价、反流症状评估)。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120例LPRD嗓音障碍患者(男63例,女57例,年龄18~65岁)。在阶段1时,3组间嗓音障碍指数(VHI)、反流症状指数(RSI)、反流体征评分(RF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3.72, P<0.05;F=62.50, P<0.05;F=3.78, P<0.05),B组及C组VHI、RSI显著小于A组,C组VHI、RSI显著小于B组;阶段2时,3组间最长发声时间(MPT)、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VHI、RSI、RF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8.49, P<0.05;F=3.24, P<0.05;F=8.55, P<0.05;F=19.92, P<0.05;F=12.19, P<0.05),B组及C组MPT、DSI显著大于A组,B组及C组VHI、RSI、RFS显著小于A组,C组RFS显著小于B组;阶段3时,3组间基频微扰(Jitter)、MPT、DSI、VH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3.19, P<0.05;F=19.37, P<0.05;F=43.56, P<0.05;F=11.05, P<0.05),3组间RSI、RF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25.58, P<0.05;F=11.82, P<0.05),B组及C组MPT、DSI显著大于A组,B组及C组VHI、RSI显著小于A组,C组RFS显著小于A组及B组。 结论:远程嗓音训练可在特殊时期作为一种替代面对面嗓音训练的方式应用于LPRD。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功能性嗓音障碍矫治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1例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嗓音矫治,采用声门噪声能量(NNE)作为声门闭合程度的检测和监控指标,分别采集基线期(A)和处理期(B)数据,用A-B设计的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嗓音矫治后,患者的NNE值显著降低(P〈0.01),主观评估患者的嘶哑声和气息声有明显改善。结论:系统的嗓音矫治方法对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儿童后鼻孔息肉手术前、后进行嗓音主、客观评估,探讨后鼻孔息肉对儿童嗓音的影响以及鼻内镜手术对其嗓音的改善作用。方法 评估10~14岁儿童后鼻孔息肉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35例,术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均行嗓音的GRBAS主观检测及声学分析的客观检测。结果 儿童后鼻孔息肉术后,主观嗓音指标G和R的术后评分较术前减小(P <0.05),B的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 >0.05)。客观嗓音指标jitter、shimmer和MPT的术后评分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 <0.05),而F0的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 >0.05)。G与R(r =0.388)、G与B(r =0.839)、F0与jitter(r =0.505)、F0与shimmer(r =0.370)、F0与MPT(r =0.442)以及jitter与MPT(r =0.413)分别具有相关性(P <0.05),其余各指标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儿童后鼻孔息肉术后,嗓音的部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且部分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后鼻孔息肉儿童进行嗓音学评估,可以更好的指导其嗓音康复。  相似文献   

19.
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简化中文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中文版进行简化筛选研究.方法 对1 766例嗓音疾病患者的VHI评分行聚类分析,筛选简化版的条目;分析3 825例嗓音疾病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的VHI简化版评分,并对其中424例嗓音疾病患者治疗前后VHI评分进行比较以评估简化版.结果 聚类分析筛选出10个条目(VHI-10)和13个条目(VHI-13)两个简化版,其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939、0.936,重测信度分别为0.995、0.993,与VHI量表的相关性分别为0.972、0.973.不同嗓音疾病组患者VHI-10、VHI-13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7.42、17.46,P值均为0.000),且VHI-10、VHI-13与VHI评分之比均大于期望值0.333、0.433(VHI-10、VHI-13与VHI条目数之比);按主观听觉评估总嘶哑度G(grade)分级分组比较,VHI-10、VHI-13评分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范围5.735~9.861,P值均为0.000);治疗后量表评分显著下降,术前术后VHI-10、VHI-13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VHI-10、VHI-13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的简化中文版应用于发音障碍的自我评估,其中,VHI-10比VHI-13更加简洁,更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肺功能异常患者发声功能的声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肺功能异常患者嗓音声学变化特征 ,研究通气功能障碍对嗓音声学的影响 ,探讨呼吸功能与发声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计算机嗓音分析系统分别对 5 0例肺功能异常患者和 5 0例健康成人的嗓音持续性元音信号 /浕 :/进行测试 ,观察并分析其真声最低音、舒适音调发音和真声最高音时的声学参数 (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和声强 )。所有对象按性别分为两组 ,组内比较正常人与肺功能异常患者不同频率发音各参数的改变 ,并观察肺功能障碍程度对各参数的影响。结果 肺功能异常患者和健康成人在真声最低音时的声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0 .0 1) ;在真声最高音时 ,肺功能异常患者声强与健康成人相比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舒适发音方式下 ,各参数与肺功能异常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肺功能异常患者在三种音调发音时对嗓音均产生一定影响 ;嗓音声学参数变化与肺功能异常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呼吸功能与发声功能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呼吸活动在发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