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调查苏州市吴江区农村土壤中铅、镉、铬的污染状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方法自2011-2016年,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随机抽取8个乡镇120个行政村,采集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土壤中铅、铬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运用单因素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120份样品中,土壤铅、铬(铬共采集60份)含量均未超标,土壤镉有22份样品含量超标,超标率为18.3%;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16.7%左右的行政村达到重金属污染警戒限,9.2%左右的行政村存在重金属轻度污染;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本区各地土壤均属低生态危害。结论苏州市吴江区部分地区农村土壤受到轻度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镉污染。  相似文献   

2.
王娟  姜玮  冯慧  高文瑞  周杰  陆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13):1657-1660+1664
目的 监测安康市农田土壤铅、镉、铬、砷、汞污染现状,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以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依据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对农村土壤监测的要求,于2017年—2021年每年选取2个~4个县监测,5年覆盖完该市九县一区,不同年份重复县区的检测以最近年限检测结果为依据,共10个区域采样,每个点分别采集20份,共200份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检测,运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土壤中铅、镉、铬、砷、汞平均含量分别为21.00 mg/kg、0.39 mg/kg、21.98 mg/kg、4.95 mg/kg、0.057 mg/kg。结论 安康市各县区农田土壤铅、砷、铬基本没有污染,镉和汞有不同程度污染,其中镉重度污染。安康市的农田土壤存在中度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贡献为镉元素。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土壤重金属的监管和监测,尤其是镉,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烟台市农村环境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使用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被调查地区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为土壤污染防控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 2014—2017年按照《国家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方案》要求,每年随机抽取烟台市4个县市区20个乡镇8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采样点。共采集样品320份,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铅、镉和铬,并按照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评价重金属超标情况,应用地积累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农村土壤综合质量状况。结果 320份土壤样品中,土壤中铅、镉和铬中位数分别为23.78、0.22和63.89 mg/kg,镉超标率为22.81%。铅和铬元素的地积累指数均属于无风险范围,镉元素属于中度污染程度;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铅和铬元素均属于无风险范围(指数均小于40),镉元素属于中度风险范畴,潜在生态综合污染指数63.02,表明土壤受到轻度生态危害。结论烟台市部分地区农村土壤受到轻度生态危害,镉元素为中度风险,应加强相关方面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陕西省三大区域农村土壤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 - 2016年,连续3年对陕西省三大区域的30个涉农区县的农田土壤持续开展现场调查和土壤重金属铅、铬、镉的含量检测。数据按照关中平原、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分别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陕西省土样中重金属铅的达标率为100.00%。土样中重金属铬的达标率为99.44%,铬超标土样全部来自秦巴山区(合计10份)。全省土样重金属镉的达标率最低(83.55%),其中陕北高原(91.33%)的土样中重金属镉的达标率显著高于关中平原(79.48%)和秦巴山区(86.49%)(P<0.05)。不同年度土壤重金属镉结果比较,关中平原土样中重金属镉的达标率逐年降低(P<0.05),秦巴山区土样中重金属镉的达标率逐年升高(P<0.05)。结论 陕西省土壤中重金属铅、铬的污染水平较低,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区重金属镉的污染较为严重,关中平原土壤质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需要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1-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农村农田土壤中蛔虫卵和重金属污染水平状况,为政府部门了解农村农田土壤卫生状况、制订农村农田土壤综合防控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8年每年现场调查开始前,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山东省高密市7个乡镇中选取5个乡镇为监测镇,每个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为监测点,共设立20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村中农田土壤1份,共检测160份土壤样品,对土壤颜色、湿度、重金属(铅、镉、铬)、蛔虫卵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60份土壤中,蛔虫卵阳性率为38.8%(62/160),活卵阳性率为33.8%(54/160)。土壤pH值为4.0~9.0,均值7.1。土壤中重金属铅监测结果均未超标,镉监测超标率为28.8%(46/160),但均未高出风险管制值,土壤中重金属铬监测超标率为2%(2/100),均未高出风险管制值。结论 2011-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农村农田土壤蛔虫卵阳性率和活卵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农用地土壤铅、镉、铬不存在污染高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陕西省农村土壤卫生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 - 2018年累计对陕西省90个涉农区县的农田土壤开展现场调查和重金属铅、铬、镉、汞和砷的含量检测。数据按照关中平原、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分别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3年累计采集监测土壤样品1 800份,土样整体达标率为93.17%,陕北高原土样整体达标率(98.82%)分别高于关中平原 (95.22%)和秦巴山区(86.43%)(P<0.001)。全省土样中铅的达标率为99.56%。土样中铬的达标率为99.83%,铬超标土样全部来自秦巴山区。土样中镉的达标率为93.78%,关中平原(95.44%)和秦巴山区(87.86%)土样中镉的达标率较低,秦巴山区存在3份镉高风险土样。土样中汞的达标率为99.72%。土样中砷的达标率为99.89%,砷超标土样全部来自关中地区。结论 陕西省土壤中重金属铅、铬、汞和砷的污染水平较低,局部地区重金属镉的污染较为严重,3个地区土壤状况呈现明显的地区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监测农村农田土壤重金属和寄生虫污染水平,为防控污染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2013-2016年按照监测方案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南平市建阳区和邵武市抽取20个不同的行政村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1份农田土壤样本,检测土壤蛔虫卵和重金属铅、镉、铬,以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污染水平.结果 4年共检测农田土壤160份,活蛔虫卵检出率55.0%,中位数200个/kg,最大值15 000个/kg.本研究农田土壤属Ⅱ类,按二级标准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镉0.47、铅0.18、铬0.21,内梅罗污染指数0.55.结论 南平市农田土壤蛔虫卵处于中重度污染水平,应采取改水改厕等措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土壤总体上未受镉、铅、铬污染,但仍应加强监测,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佛山市南海区本土土壤、灌溉水和蔬菜重金属含量水平,对经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暴露接触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8个镇(街)内分别按照东南西北中的地理位置进行布点,共设调查点40个,每个调查点分别对土壤、灌溉水及蔬菜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蔬菜样品的铅、镉、总汞、铬、无机砷含量水平以及种植地土壤样品和灌溉水样品的铅、铜、镉、锌、总汞、铬、总砷含量水平,并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指数、尼梅罗污染指教评价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用靶标危害系数(THQ)评估人体通过食物摄入重金属的风险。结果共采集本土种植的叶菜类、根茎类、瓜豆类共47种品种241份样品,本土种植的蔬菜超标率为46.47%(112/241),其中总汞、铅、镉、无机砷、铬超标率分别为36.93%(89/241)、8.30%(20/241)、5.81%(14/241)、3.730k(9/241)、O.41%(1/241)。从重金属羊因子污染评价指数分级来看,总汞的超标情况最严重,重污染占21.16%(51/241);从尼梅罗污染指数来看,叶菜类、根茎类、瓜豆类总汞含量均为重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19.17、14.53、15.62。居民经食用本土种植蔬菜日均铅、镉、总汞、铬、无机砷摄入量(DI值)均未超过FAO/WHO每日允许量(ADI值),但叶菜中总汞、铅、镉分别占ADI值的17.26%、12.95%、22.41%。THQ结果显示蔬菜中5种重金属的THQ均〈1,但叶菜类铅、镉的THQ值也达0.541、0.575;3类蔬菜中无机砷的THQ值分别为0.751、0.902、0.563。采集土壤241份样品,存在1种以上重金属超标84份,超标率34.85%(84/241)。镉超标率最高为29.05%(70/241),且最高超出限量标准的17倍,其次为总汞7.47%(18/241)。采集灌溉水样品40份,重金属超标5份,超标率12.50%,均为总汞超标。结论南海区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控制饮用水源和灌溉水及土壤汞污染是降低本土蔬菜汞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于洋  郑浩  费娟  周连  丁震 《江苏预防医学》2021,32(6):682-684
目的 评价江苏省农村土壤中重金属铅(Pb)、镉(Cd)、铬(Cr)污染情况及潜在风险.方法 按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2019年从全省抽取520个行政村,每个村采集村中农田土壤1份,检测土壤中铅、镉、铬含量,并运用3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共采集土壤样品520份,铅和镉超标率分别为0.01%、0.02%,铬没有超标样.单项污染指数法(Pi)提示,铅重污染(Pi=4.62)1份,轻污染2份(Pi=1.11、1.50);镉重污染2份(Pi=7.10、3.37),中度污染1份(Pi=2.47),轻污染7份(Pi=1.05~1.73);铬为未受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P综合)结果显示,2个项目县为重度污染(P综合=3.29、5.04),5个项目县为尚清洁(P综合=0.70~0.99).重度污染均分布在土壤pH≤5.5和GDP高区间和中区间.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显示,土样镉潜在生态风险为1份很强(Ei=213.00),1份强(Ei=101.00),4份中等(Ei=41.00~74.00);RI值显示,3个项目县潜在生态风险为强,17个项目县为中等;所有土样铅、铬潜在生态风险均为轻微.结论 江苏省农村土壤重金属状况总体较好,但仍有污染较重或潜在风险较强地区,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宁德市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县土壤中重金属及蛔虫卵污染状况,为治理和改善农村土壤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据《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在宁德市选择2个监测县,采集检测农田土壤并对其pH值、铅、镉、铬含量及蛔虫卵等指标分析评价.结果 屏南县和霞浦县2015-2018年监测的160份土壤样品中,铅平均含量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溪市2017年农田土壤铅、镉、铬3种重金属元素检测结果和指标的相关性,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农田作物重金属含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玉溪市3个县区,15个乡镇60个行政村农田,按照"梅花形"布点采集农田表层土壤60份,测定土壤重金属铅、镉、铬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60份农田土壤铅、镉、铬的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镉和铬符合国家一级土壤标准,铅含量符合国家二级土壤质量标准。铅、铬含量不同地区分布有显著性差异。指标之间有相关性,同源性较强,受土壤自然影响大。结论玉溪市农田土壤质量较乐观,后续研究可从当地蔬菜、水果重金属含量检测入手。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评价宁夏农村土壤重金属镉、铅污染状况,为镉铅污染土壤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宁夏行政区域划分,5个地级市每市随机选取1个县(区)作为调查点,每个县(区)随机选择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8个行政村作为采样点,采集5~20 cm深表层土壤200份,对土壤镉铅含量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农村土壤镉、铅的污染程度。结果 宁夏农村土壤镉、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87 mg/kg和20.76 mg/kg;宁夏农村土壤中镉超标率为3.0%,铅含量未超标;宁夏土壤镉、铅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625和0.069,综合污染指数1.08。结论 重金属镉、铅污染评价分级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土壤质量整体尚好,但部分地区镉污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评价重金属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方法采用标准方法对河北省2 700份农田土壤样本中铅、镉、铬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akansa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2 700份土壤样品重金属铬、铅、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9.63、18.52、0.4 mg/kg,13.74%的样品中镉含量超出国家二级标准,铅、铬含量均未超标,变异系数分别为镉(264.31%)、铅(70.40%)、铬(59.46%);重金属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镉(160.98)、铅(4.64)、铬(1.24),铅、铬为低度生态风险水平,镉为重度生态风险水平,镉低度、中度、较重、重度、严重5个风险等级样品比例分别为49.63%、22.37%、14.93%、3.59%、9.48%;多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66.86,处于中度风险,低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个风险等级样品比例分别为85.41%、4.81%、2.19%、7.59%,除两个城市外,其余市均为低度生态风险。结论河北省农田土壤中重金属以镉超标为主,总体表现为中度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连市农村土壤中铅、镉含量现状,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随机选择金州新区和庄河市40个行政村,每村采集农田土壤1份,进行铅、镉含量和蛔虫卵的测定。结果两县土壤样品中镉含量均未超过二级土壤标准限制值(镉≤0.30 mg/kg),铅含量均未超过一级土壤标准限制值(铅≤35 mg/kg)。庄河市检测土壤含铅量高于金州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5),金州新区检测土壤含镉量〉庄河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02,P〈0.05)。结论本次调查两县土壤尚未受到重金属铅、镉的明显污染,应注意防止污染,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评价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全省范围抽取2 700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选择农田土壤采集1份样品,共2 700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铬含量;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2700份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为铬(35.01mg/kg)、铅(15.8 mg/kg)、镉(0.1 mg/kg);铅、铬浓度范围分别为0.1~170.6和2.24~140 mg/kg,含量均未超标;镉浓度范围为0.01~10.71 mg/kg,13.74%的样品镉含量超出国家二级标准;镉富集系数最大,为1.33;E市铅、镉和L市铬含量最高,分别为28.8、0.34、76.14 mg/kg;重金属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铬(1.42×10~(-8)、1.42×10~(-8))、镉(0.83×10~(-8)、1.40×10~(-8))、铅(0.92×10~(-10)、8.06×10~(-10)),对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之和(2.91×10~(-8))高于成人(2.83×10~(-8));铅、镉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地区分布一致,不同市土壤中铬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一致,均为1.42×10~(-8),均低于可接受水平(10~(-6))。结论河北省农田土壤铅、铬含量和86.26%样品中镉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E、F、H、K和L市农田土壤面临铅、铬污染,已受到镉污染;重金属对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比成人大;铬是该省土壤产生健康危害的主要污染物,应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临沂市2017年-2018年常见食品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和砷的污染现状。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检测食品中铅、镉、汞、砷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评价。结果检测食品575份,共检测铅、镉、汞、砷2 285项次,检出铅、镉、汞、砷114项次,总检出率为4.98%,超标8项次,总超标率为0.35%。各监测项目中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铅、镉、汞、砷,各类监测食品中,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茶叶、豆类、蔬菜、水果,其余未检出。共检测食品中铅样品560份,5份超标样品,超标率为0.89%,其中豆类样品超标率最高,为3.00%;共检测食品中镉样品575份,3份超标样品,超标率为0.52%,其中豆类样品超标率最高,为1.00%;共检测食品中汞、砷样品575份,均未超标。结论临沂市常见食品中重金属和砷的污染程度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应引起关注并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经呼吸途径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14年抽取河北省12个市675个乡镇采集2 700份农田土壤样品并检测铅、镉、铬含量,按照美国环保署(EPA)推荐方法,评价重金属经呼吸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2 700份样本中铅、镉、铬含量中位数分别为15.8、0.1、35.01 mg/kg,铅、铬含量未超标,镉超标率为13.74%(317/2 700);重金属对不同人群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均为铬铅镉,同一种重金属对人群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均为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均1。重金属对不同人群产生的致癌风险均为铬镉,同一种重金属对人群产生的致癌风险均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均10~(-4)。结论本次调查的河北省部分农田土壤受到镉污染,3种重金属经呼吸途径产生的非致癌风险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镉尚未造成致癌风险,铬的致癌风险尚可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惠州市农村地区土壤卫生状况,为制定农村健康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及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广东省爱卫办每年颁布的《广东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监测,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进行评价。2015—2017每年9—10月对惠州市农村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每个县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4个行政村,对抽中的行政村进行土壤环境卫生监测,检测内容包括土壤一般性状、pH值、铅、镉、铬、蛔虫等项目。结果 2015—2017年共采集土壤样本220份,质地以壤土为主,占45.91%(101/220),土壤湿度以潮为主,占56.36%(124/220),植物根系以少量为主,占60.45%(133/220),蛔虫卵检出率为6.82%(15/220),活虫卵检出率为5.91%(13/220),土壤铅、镉、铬二级达标率分别为99.55%(219/220)、83.64%(184/220)、100.00%(220/220)。结论 2015—2017年惠州市农村土壤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尚未发现蛔虫、铅、镉、铬等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应继续加强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在全省范围采集2 700份农田土壤样本,检测其中铅、镉、铬含量,运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铅、镉、铬平均含量依次为18.52、0.4、39.63 mg/kg;13.74%的样本镉含量超出国家二级标准,铅、铬含量均未超标;重金属通过皮肤接触产生的非致癌风险为1.7×10-6~8.25×10-4,大小依次为铬铅镉,均低于非致癌风险阈值1;镉、铬致癌风险为4.40×10-9~4.34×10-5,在可接受水平内(10-6~10-4);镉造成的成人预期寿命损失为0.03~1.17 min,铬为29.22~269.77 min。结论河北省部分农田土壤已受到镉污染,重金属经皮肤接触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某河流域典型地区280份农田土壤中铅、镉和铬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方法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河流域典型农村地区,随机采集280份农田土壤样本。基于单因素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和USEPA健康风险模型,开展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该河流域典型地区农田土壤中铅、镉、铬的含量分别为26.10、0.16和64.97 mg/kg。3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镉铬铅,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43,表示农田土壤整体水平安全清洁。镉和铬的致癌风险低于最大可接受致癌风险值10~(-6)。铅、镉、铬产生的非致癌风险低于风险阈值1。结论从整体上评价,该河流域典型地区农田土壤清洁安全,健康风险可接受。少数地区农田有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镉的致癌风险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