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珉  李培明  李克  张威浩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2):157-159,16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 35例行EST后34例取净结石,结石 取净率97%。其中大切开6例,中切开25例,小切开4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术后AKP、r-GT、TB、DB等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后33例治愈无复发,随防平均时间2.3年。结论 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因人而宜地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必要时采取碎石等其他辅助手段,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肖君艳 《全科护理》2009,7(25):2269-2269
[目的]总结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高龄胆总管结石行EST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3例未能取出结石,33例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高龄胆总管结石病人行EST治疗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高龄胆总管结石行EST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3例未能取出结石,33例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高龄胆总管结石病人行EST治疗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内镜下针式刀乳头切开术(NK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76例胆总管结石行NKP,部分病例行胆总管取石、碎石及鼻胆管引流,观察术前及术后血清TBIL、DBIL、AKP、GGT及ALT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76例患者NKP前及NKP后第3天测定血清TBIL、DBIL、AKP、GGT及肿有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为3.95%,出血2例、急性轻型胰腺炎1例。结论 NKP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屁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4例接受内镜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82例患者采用EST联合EPBD取石(EST+ EPBD组),其余82例患者采用EST取石(EST组),比较2组患者取石时间、碎石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出血、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胆管炎)发生率.结果:EST+ EPBD组取石时间为(39.4±11.2)min,低于EST组[(45.2±20.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 EPBD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为95.1%(78/82),高于EST组[90.2% (7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 EPBD组碎石率为9.8%(8/82),低于EST组[21.9% (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 EPBD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18/82),高于EST组[20.7% (1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联合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安全、有效,可较EST缩短取石时间、降低碎石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10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和(或)适度水压气囊扩张,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 107例行EST后99例取净结石(92.5%),术后发生胰腺炎3例,出血2例,穿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4%。结论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只要熟悉胆总管末端与憩室的解剖关系;明确适当的切开指征,掌握EST及取石的操作技巧,就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行EST取石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及检查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护理,术后进行呼吸道的护理、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处理.结果 73例患者取石成功69例,成功率为94.5%;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8例,经保守治疗临床痊愈;2例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无穿孔、切口出血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好,风险小;通过细心的观察与护理,减少了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4~009年该院1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26例患者中,结石一次性取净者96例,经2次取净结石者26例,共122例取石成功,内镜治愈率96.8%;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占4.09%,其中出血、急性胆管炎1例,急性胰腺炎2例,其他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及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9.
郭英辉  张啸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96-1299
目的 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部嵌顿是一种临床急诊,可能引起胆胰管流出道的几乎完全梗阻,导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和胰腺炎.该文研究其临床特征和内镜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确诊的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部嵌顿患者.结果 具有典型的急性胆管炎Charcot三联征的患者98例(53.9%),急性胰腺炎86例(47.3%).ERCP发现120例(65.9%)为单枚结石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62例胆管内尚有1至数枚结石.所有患者都通过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成功,其中标准EST成功30例(16.5%),针形刀乳头剖开术(NKF)成功152例(83.5%).并发症主要是出血(12例,6.59%).结论 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部嵌顿必须通过临床表现和ERCP检查才能确诊,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K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ERCP成功率、EST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该组4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占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60%(48/80).EKCP造影成功率97.9%(47/48),47例患者中45例(95.7%)成功施行EST取石.2例EST失败,1例因结石太大网篮圈套困难,另1例因十二指肠变形,内镜难以达到理想位置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该组EST术中创口出血者4例均经局部内镜止血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结石发生率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生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ERCP及EST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是有限的,只要操作者耐心、细心,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经内镜下取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 196例病人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的护理 ,提出内镜专科护士应具备完整的内外科系统理论知识 ,全面了解手术的每一步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重点阐明术中护理要点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PLBD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乳头大球囊扩张术(EPLBD)治疗,观察组给予EPLBD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相似文献   

13.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总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1  
目的:探讨内镜服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近20年来该科应用EST治疗总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66例EST病例中治疗成功457例,成功率98%,结石未能排出4例,乳头切开后因合并症急诊开腹手术5例,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合并症14例,合并症发生率3%,结论:EST治疗总胆管结石,不麻醉,不开腹,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总胆管结石,不麻醉,不开腹,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如有条件,当应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P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其中38例行EPBD术,30例行EST术。结果结石取净率,EPBD术比EST术更加有效(分别为97%和81%,P=0.027);EPBD组总的并发症和胰腺炎并发症分别为5.3%和5.3%,明显低于EST组的20%和13.3%(P值分别为0.024和0.028)。结论EPBD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比EST术操作方便、简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或复发性结石等胆胰疾病,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内外科医生的重视。2001年10月-2003年7月,我院采用EST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32例,31例结石取出或排出。该技术疗效满意,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优于外科手术及单纯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根据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的解剖关系,胆总管末端的开口与憩室的解剖关系,判断胆总管末端走向,另外术中还利用胆总管内注水法,球囊或切开刀退拉法进一步确定EST的切口方向和大小,对8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结果:80例患者术后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97.56%,2例分别因结石直径大于3cm及胆总管结石充满,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术后6年结石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死亡。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仲冬梅  毛鑫群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530-1531
<正>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rmy,EST)是治疗胆、胰疾病的一种方法,术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占2%~3%[1]。出血又可分为即刻性出血和迟发性出血,后者临床少见,Wilcox等[2]认为术后2~7d的出血为迟发性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越性已为广大外科医生认同,作为单纯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已无可争议,但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的患者选择何种微创术式,仍有不同认识.2001年起,本院利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128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预切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43例内镜下乳头预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胆管插管成功38例,顺利完成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4例预切开失败,1例已插入胆道,但因贲门撕裂中止操作,保守治疗后,择期EST成功。结论:对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患者行内镜下乳头预切开术满意效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准确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19-820
目的观察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取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一次取石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21.05%、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可显著降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