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胃癌化疗药物敏感性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在不同抗癌药物作用下的细胞凋亡情况,以筛选出敏感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方法 用微量细胞培养-四氮唑(MTT)法对112例新鲜人胃癌标本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对胃癌较敏感的药物依次为:5-Fu、DDP、MMC等,并发现细胞分化程度与药物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关系。分化愈低,药物的敏感性愈高。同时,不同个体对抗癌药物的反应性亦不同,由此进一步说明,同一类型肿瘤的不同个体其临床化疗效果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MTT法是目前临床瞳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较为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中干性细胞放射敏感性,并探讨其放射抗拒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CD24+、CD44-CD24+、CD44+CD24-和CD44-CD24-细胞亚群;照射后,计算放射增敏比;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及周期分布,并结合DCFH‐DA探针检查各亚群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 PANC‐1细胞中CD44+细胞比例约为92.0%, CD24+细胞比例约为4.7%。照射前4组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照射后CD44+ CD24+的凋亡比例最低( P<0.01)。照射前后CD44+CD24+的G0/G1期比例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 P<0.01)。照射后CD44+ CD24-、CD44-CD24+和CD44-CD24-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61、1.81、1.94;照射后CD44+ CD24+ ROS水平最低,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 P<0.01)。结论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中干性细胞大多处于静止期,且低ROS水平,因此考虑胰腺癌干性细胞的放射抗拒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4.
体外支原体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常用抗生素对临床标本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对临床标本中168株解脲支原体(Uu)和51株人型支原体(Mh)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168株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白霉素,交水霉素,螺旋霉素,阿齐霉素,氯霉素的药敏率分别为36.3%,45.2%,85.7%,70.2%,84.5%,20.2%,20.2%,4.8%,54.8%,22.6%,51株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阿齐霉素,氯霉素的药敏率分别为23.5%,43.1%,90.2%,64.7%,78.4%,15.7%,17.6%,9.8%,74.5%,43.1%,结论:加强以支原体药敏测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MTT法测定21例急性白血病病人细胞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确定药物敏感性的判定指数,与其中11例临床治疗对照,结果表明该法与临床的总符合率为85%,阳性符合率为75%,阴性符合率为100%。表明该法对急性白血病的个体化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肺腺癌细胞株体外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药物敏感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三维培养的理想方法,为模拟体内实体瘤细胞间相互作用提供良好模型.方法在抑制细胞贴壁、间断振荡条件下,培养无载体三维细胞模型;利用微载体CutiSpher进行多细胞球(muhicellular spheroids,MCS)培养;MTF法检测单层细胞(monolayer cells,MC)药物敏感性,细胞计数法检测MCS药物敏感性;利用透射电镜比较MCS与MC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无载体三维细胞培养在培养4 d后即可形成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MCS在培养0.5 h后即可见细胞贴附于载体;培养5 d后,形成有多层细胞结构的细胞球.与MC相比,MCS药物敏感性显著下降;细胞器及微绒毛丰富;细胞间粘附广泛而紧密.结论MCS细胞生长活性好,能较好地模拟体内实体瘤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特别是细胞间粘附;细胞间粘附可能是MCS对化疗敏感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浆液性卵巢癌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模型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和差速离心法分离培养人浆液性卵巢癌细胞,培养至第3代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用于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卵巢癌细胞形态表现,绘制并分析细胞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人癌抗原125(CA125)、配对盒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急性细菌性痢疾药物敏感性及菌群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6年来经细菌学证实急性细菌性痢疾116例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及菌群分析.结果: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菌群分布无变化,未发现新的菌群.志贺菌对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保持很高的敏感性.对庆大霉紊的敏感性逐渐上升.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的敏感性一直很差.结论: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仍以福氏志贺菌为主,未发现新的菌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比较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是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5种不同体外培养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hMSCs)条件,找到一种能在质和量上均能满足需要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使用Percoll-Paque液(1.073g/ml)分离人骨髓血,采用DMEM+15%的小牛血清、人体白蛋白、人血清、脐带血清及MesenCult培养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动态观察hMSCs的生长状况、细胞数量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纯化状况。结果5种培养条件在一定时相内均能获得较为纯化的hMSCs,但在生长速度和纯化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Mesen Cult是一种较为优秀的hMSCs培养基.胎儿脐带血清培养也能在短期内获得足量纯化的hMSCs.人血清的使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大肠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和Ⅳ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判断细胞的组织来源、TEM观察细胞形态,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采用组织块法细胞培养成功,HE染色显示核大蓝染, 细胞角蛋白鉴定胞浆黄染,细胞角蛋白阳性;透射电镜下,见细胞内丰富的线粒体、表面微绒毛、细胞间连接复合体结构;细胞生长曲线为"S".结论: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细胞成功率高,需注意在取材、分离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初步鉴定证明为大肠癌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单独或联合阿霉素、顺铂及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RA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μmol/L RA与各1/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量的阿霉素、顺铂及紫杉醇联合,细胞克隆形成法和流式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RT-PCR法检测RA、阿霉素、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10μmol/L RA作用6,12,24h后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A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各组化疗药的作用效果,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细胞凋亡,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RA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细胞mTOR基因mRNA水平,抑制Bcl-2蛋白表达。结论:RA通过抑制mTOR通路,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提高化疗药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体外从人外周血中培养、鉴定树突状细胞。方法取正常健康人新鲜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取贴壁细胞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体外培养第7天,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其分化成熟。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测定。结果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的单个核细胞经rhGM-CSF,rhIL-4和TNF-α联合培养,获得大量树突状细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高表达HLA-DR,CD83,CD80,CD86、HLA-DR CD83 及CD80 CD86 。结论用rhGM-CSF,rhIL-4和TNF-α联合培养可以从人外周血诱导培养出大量的树突状细胞且高表达HLA-DR,CD80,CD83,CD86、HLA-DR CD83 及CD80 CD86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索人纯黑素细胞培养方法,观察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后的形态与生物学功能性。方法在M2培养基条件下进行人纯黑素细胞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TRP-75单克隆抗体检测生物学功能性。结果6例参与者进行了黑素细胞培养与研究,培养成功率为100%,培养后的黑素细胞形态正常,并显示良好的生物学功能。结论在M2培养基条件下进行人纯黑素细胞培养增殖,其培养效果好,培养后的黑素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犬皮肤表皮细胞简易培养方法 ,以此了解复合组织经体外保存后组织细胞的存活状况。方法 组织块培养法。结果 培养至第 5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表皮细胞从组织块周围长出 ,并向四周扩展。第 7d,组织块间长出的表皮细胞已相互汇合 ,交为一体 ,形成单层表皮细胞片。至第 1 1 d,扩增的表皮细胞片直径达 1 mm以上 ,在组织块周边可见乳白色、半透明的表皮细胞生长物。结论 犬表皮细胞在 RPMI1 64 0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增殖旺盛。组织块培养法简便、易行 ,适合犬表皮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四氮唑蓝(MTT)分析检测10例骨肉瘤细胞对氨甲喋呤(MTX)、阿霉素(ADR)、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氮芥(NM)、丝裂霉素(MMC)的药物敏感性。其样本的检测率达9O%。骨肉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一,其50%细胞生存的药物浓度(IC50)差异很大。在临床用药剂量下,6种化疗药物的平均生存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ADR除与CDDP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与其它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观察到6种药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也不相同。因而认为此结果不仅可作为一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指导临床选择化疗药物,而且提示骨肉瘤细胞的药物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改良人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并对其进行特征鉴定。方法将选择的子宫内膜组织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传代自然增殖法纯化细胞,进行单层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间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ESC)及上皮细胞(endometrial glandular epithelial cell,EEC)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均有ESC和EEC两种形态细胞。EEC和ESC经角蛋白单抗体和波形蛋白单抗体染色,凡是胞质被染成棕黄色的细胞为阳性细胞。结论成功培养了原代人子宫内膜细胞,方法经济、简单,获得细胞成活率高,生长稳定。成功建立子宫内膜细胞原代体外培养体系,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方面研究子宫内膜的各种功能及干预调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刀加氟脲嘧啶、四氢叶酸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胰腺癌病人先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治疗,再予氟脲嘧啶、四氢叶酸联合化疗。氟脲嘧啶500mg/m^2加入5%GNS500ml静滴持续6小时以每天1次连用5天,CF(四氢叶酸)100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5天,28天为1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CR1例;PR9例;MR9例;NC5例;PD6例。总有效率63%。毒副作用主要消化道反应,其他副作用轻微。结论应用HIFU局部治疗胰腺癌同时合用四氢叶酸加氟脲嘧啶全身化疗近期疗效提高明显,止痛明显达75%,副反应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附睾上皮细胞进行动态观察与鉴定,了解体外条件下精子与附睾上皮细胞共同培养后精子活动力的变化。方法:用酶消化法对大鼠附睾上皮细胞进行培养,观察与体尾部上皮细胞复合培养的精子鞭毛摆动与前向直线运动能力变化的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呈多角形态并保持其形态12d以上;电镜证实细胞表面存在微绒毛,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复合培养的精子运动能力明显增加。结论:体外条件下培养的细胞具有明显上皮细胞特征,精子在复合培养后,能逐渐获得授精所必需的运动能力,从而达到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