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垂体腺瘤经蝶手术中脑脊液漏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垂体腺瘤经蝶手术中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发生率,探讨术中修补蝶鞍治疗脑脊液漏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手术治疗的118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蝶手术134例次.术中蝶鞍修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以自体脂肪组织填充蝶鞍和蝶窦,以自体骨片修补鞍底骨质缺损;第二种以氧化纤维素片、人纤维蛋白明胶海绵和生物胶修补鞍膈及鞍底硬膜缺损,并以自体脂肪组织填充蝶鞍.计算各种垂体腺瘤的比例及其术中、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26.5%,9/34)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垂体腺瘤(13.0%,13/100)(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21.1%,8/38)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4.6%,14/96)(P<0.05).术中见鞍膈下降、肿瘤全切除患者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18.7%,20/107)高于部分切除患者(7.4%,2/27)(P<0.05).采用第二种方法修补蝶鞍的患者手术10例次,其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次(10.0%);而采用第一种方法修补蝶鞍的患者手术12例次,其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次(25.0%),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次(33.3%).结论 垂体腺瘤经蝶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时以氧化纤维素片、人纤维蛋白明胶海绵和生物胶修补鞍膈和鞍底硬膜缺损的方法可靠,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磁共振成像()在血清生长激素(MRIHGH)水平增高的不孕症妇女检查中的作用,对336例应用体外受精()方案治疗不孕症妇女进行前瞻性研究,化学发光法检ECI测卵泡早期血清HGH水平,例53HGH过多妇女进行颅脑(大脑和蝶鞍)MRI检查,其中48例(90.6%)妇女应用造影剂,以利于显示垂体微腺瘤的存在。结果:应用ECI法治疗不孕症妇女151例(44.9%)显示GH水平增高,根据MRI检查结果41例(77.3%)GH过多H妇女患有蝶鞍内垂体微腺瘤,其中蝶鞍旁微腺瘤1例,蝶鞍下微腺瘤4例,腺瘤合并出血1例,垂体囊肿5例(9.4%),其中4例合并微腺瘤;视神经交叉蝶鞍池囊肿8…  相似文献   

3.
史丽霞 《健康必读》2008,7(4):123-124
垂体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一般为1/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手术切除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垂体瘤较理想的方法,而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颅面无改变,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护理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我科从2002年以来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76例,  相似文献   

4.
正垂体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l0万[1]。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手术切除是垂体本身具有非常复杂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以及和周围结构复杂,使得该手术的复杂程度高,术后的并发症也多。常见的并发症有尿崩症、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而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经颅行垂体瘤切除术,男12例,女8  相似文献   

5.
病例摘要患者女,38岁。1982年8月31日入院,九年前生育第二胎后至今停经,双乳房不断有乳汁分泌伴性欲减退。四年前因右眼病于眼科就诊时发现双侧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检查:神志清楚。视力右眼0.4,左眼1.5。余神经系统无阳性发现。腰穿初压115毫米水柱。颅骨平片及蝶鞍断层示蝶鞍扩大,骨质变薄,后床突上翘,骨质吸收。CT扫描报告:符合鞍区肿瘤(垂体腺瘤)。临床诊断:垂体腺瘤。于1982年9月8日在全麻插管下经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手术经上唇内、齿龈上作横切口,经蝶窦至鞍底,凿开1.0厘米直径骨窗。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硬膜,切除灰紫色垂体腺瘤组织,保留正常垂体组织。术中有脑脊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影像学角度探讨蝶鞍相关解剖对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潜在影响.方法 按照常用蝶窦分类方法,共收集83例蝶窦气化类型为全鞍型和20例鞍前型正常头颅的影像学资料;同时收集45例影像学提示为侵入蝶窦生长的垂体腺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正常鞍底形态与蝶窦气化程度的关系:全鞍型蝶窦更易导致凹陷型鞍底(98.8%).(2)正常鞍底形态与垂体上缘形态的关系:凹陷型垂体上缘更易伴随凹陷型鞍底(93.8%).(3)根据正常头颅正中矢状位鞍窝骨性上口前后径与鞍窝前后最大径之间的关系,对蝶鞍形态提出初步分型:囊袋型、炒锅型、直筒型及筛型.(4)所有向蝶窦生长的垂体腺瘤患者蝶窦均为全鞍型.结论 鞍底形态、蝶窦气化程度及蝶鞍形态等综合因素能够解释垂体腺瘤向鞍底蝶窦生长的现象;结合文献,蝶鞍的相关形态学基础应该是影响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团队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证实了中药黄连的提取物小檗碱(黄连素)具有一定预防结直肠腺瘤切除后复发的作用。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约90%以上的结直肠癌来源于结直肠腺瘤。肠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可预防结直肠癌,但切除后1年复发率达30%以上,3年  相似文献   

8.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18%,病理上分为嫌色细胞腺瘤、嗜酸性细胞腺瘤、嗜碱性细胞腺瘤和混合性腺瘤4类,目前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分为分泌性腺瘤、无分泌性腺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腺瘤息肉经内镜切除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大肠腺瘤息肉内镜切除术的1 0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复发率,对可能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9.0版本)行单因素描述,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25例患者中有277例复发,复发率为27.02%。大肠腺瘤息肉复发中年龄≥65岁、腺瘤个数≥3个、腺瘤直径≥6㎜、腺瘤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处、腺瘤基底部无蒂、肠道清洁为Ⅱ级、高级别瘤变、整块切除和绒毛状腺瘤等患者的复发率相比年龄<65岁、腺瘤个数<3个、腺瘤直径<6㎜、腺瘤位于升横结肠、基底部有蒂及亚蒂、肠道清洁为Ⅰ级、低级别瘤变、部分切除和管状腺瘤患者较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大肠腺瘤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复发的因素为腺瘤类型(OR=3.531)、瘤变程度(OR=1.258)、腺瘤基底部(OR=2.331)、年龄(OR=1.282)、腺瘤直径(OR=6.298)、肠道清洁度(OR=1.295)和腺瘤个数(OR=3.386)。 结论 影响大肠腺瘤息肉经内镜切除后复发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依据患者具体条件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垂体腺瘤为良性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3%。CT和磁共振(MR)应用于临床之前,垂体肿块一直未能直接显示。典型的垂体腺瘤由于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症状尚不明显时,诊断并不易,甚至容易漏诊。传统的X线摄影、气脑造影术、探针血管造影术等  相似文献   

11.
大肠息肉 为青年人消化道出血之最常见病因,约占半数以上,大肠息肉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呈腺瘤性。一般情况下,大肠息肉多无伴随症状,少数可伴有便次改变、里急后重及腹痛。大肠息肉有癌变倾向,且随年龄递增,故一旦明确诊断应早期手术切除,手术后定期纤维镜复查及随访,以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大肠腺瘤息肉经内镜切除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水市中医医院行大肠腺瘤息肉内镜切除术的1 0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复发率,对可能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9.0版本)行单因素描述,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25例患者中有277例复发,复发率为27.02%。大肠腺瘤息肉复发中年龄≥65岁、腺瘤个数≥3个、腺瘤直径≥6㎜、腺瘤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处、腺瘤基底部无蒂、肠道清洁为Ⅱ级、高级别瘤变、整块切除和绒毛状腺瘤等患者的复发率相比年龄65岁、腺瘤个数3个、腺瘤直径6㎜、腺瘤位于升横结肠、基底部有蒂及亚蒂、肠道清洁为Ⅰ级、低级别瘤变、部分切除和管状腺瘤患者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大肠腺瘤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复发的因素为腺瘤类型(OR=3.531)、瘤变程度(OR=1.258)、腺瘤基底部(OR=2.331)、年龄(OR=1.282)、腺瘤直径(OR=6.298)、肠道清洁度(OR=1.295)和腺瘤个数(OR=3.386)。结论影响大肠腺瘤息肉经内镜切除后复发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6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经蝶入路显微切除36例垂体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微腺瘤17例,大腺瘤13例,巨大腺瘤6例。结果手术全切除28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活检1例。病人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术后均有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甲状腺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病理解剖发现发病率为49.5%,部分病人有压迫症状或颈部不适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常有出血、神经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我们采用无水酒精经皮甲状腺穿刺瘤体内注射治疗甲状腺腺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女性高催乳素血症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及研究室就诊的48例女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高催乳素血症患者中,垂体微腺瘤22例,巨腺瘤1例,空蝶鞍综合征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药物因素所致3例,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13例;1例巨腺瘤应用伽玛刀后加溴隐亭治疗,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补充甲状腺激素,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用二甲双胍加安体舒通治疗,余40例均服用溴隐亭治疗;41例血清催乳素降至正常范围,14例溢乳明显减少,8例溢乳停止,21例月经恢复正常,16例B超监测有排卵并获妊娠,4例分娩正常婴儿.结论 高催乳素血症是育龄期妇女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垂体催乳素腺瘤是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最常见原因,其治疗针对病因处理,除垂体大腺瘤神经压迫症状需手术治疗外,溴隐亭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首选的安全且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结肠息肉的内镜检查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福君  王晖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89-1991
结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切除结肠息肉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应用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切除结肠息肉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近年来结肠镜检查对大肠息肉诊断的最新进展及应用内镜高频电息肉切除术、激光、射频、微波的使用。1内镜检查结肠息肉的重要性在结肠镜检查中与结直肠癌关系最大的系结肠息肉的发现了,息肉是在组织结构不明确的情况下对黏膜隆起性病变的统称,与肿瘤有关的是腺瘤性息肉。有研究认为位于直肠乙状结肠的腺瘤可作为结肠癌的早期征兆,约1/3的病人患有右半结肠腺瘤,其中27%有恶性表现[1];有报告认为50岁以上无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内镜切除的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大 肠腺瘤癌变与病人年龄、腺瘤大小、部位分布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结果:2075例患者切除的2887个腺瘤中有281个癌变(9.7%)。各组织学类型腺瘤的癌变率分别为:管状腺瘤4.8%,绒毛状腺瘤23.7%,绒毛状管状腺瘤13.8%;大于20.0mm腺瘤癌变率高于小于20.0mm的各组(P<0.01)。左半结肠腺瘤及癌变均高于右半结肠。结论:大肠腺瘤癌变与腺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部位分布密切相关,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及时切除腺瘤是预防肠癌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9例鞍区肿瘤中垂体腺瘤15例,其中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1例行大部分切除;蝶骨平台及鞍结节脑膜瘤14例行Simpson Ⅰ、Ⅱ级切除;颅咽管瘤10例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随访37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肿瘤复发4例,其中2例颅咽管瘤,2例垂体腺瘤.结论 额外侧锁孔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鞍区肿瘤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颅底外科技术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正垂体腺瘤是起源于垂体腺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垂体腺瘤的人群发病率为1/10万~7/10万,在颅内肿瘤发病中位于脑膜瘤和胶质细胞瘤之后,而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垂体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由于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及内分泌类型不同,因此,内科治疗方法也不同,但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垂体瘤的最有效方法~([2])。对内分泌型腺瘤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的内分泌症状,对无功能性腺瘤的患者,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效果。方法38例垂体腺瘤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证实,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单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本组患者内分泌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肿瘤全切35例(92.1%),其余3例(7.9%)显示肿瘤部分残留,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侵袭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