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自由基学说、钙超载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花生四烯酸代谢失衡和白细胞损伤等。一般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溶栓剂、血管扩张剂、脑保护剂进行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现将复方中药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药抗衰老机理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衰老发生的确切机制,迄今尚未清楚,一些学者提出了免疫衰弱学说、神经衰弱学说、自由基学说,近年来又从分子与基因水平上提出了基因调控学说、DNA损伤修复学说等。然而,根据这些学说对中药抗衰老机理进行的研究,目前已取得明显的进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自由基学说、钙超载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花生四烯酸代谢失衡和白细胞损伤作用等。中医将本病归属中风范畴 ,病机为气虚不能帅血 ,或气滞血瘀阻滞脉络所致 ,是临床常见的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 ,因而如何防止脑缺血损伤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许多中药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文就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1 清除自由基 人体正常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被体内相应的自由基清除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常见且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由于肺组织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当其接受一定放射剂量时可能发生RILI。中药对于RILI具有一定防治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探索其防治机制涉及细胞因子学说、细胞损伤学说及免疫学说。下一步期待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做更深入地研究,也能通过实验研究从肺纤维化相关通路与差异代谢物方面进一步明确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王群  张培影 《河南中医》2014,(5):854-856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近年来有大量关于应用中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研究,其中尤以中药调节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方面的研究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IPF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早期有"慢性炎症假说";此后提出"损伤修复异常学说"。近年来"免疫学说"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从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包括经方和验方)干预肺纤维化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重点阐述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动脉粥样硬化(AS)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病变,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动脉,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有脂质浸润学说、内皮细胞损伤学说、氧化应激损伤学说、中层平滑肌增生学说等。近年许多研究证据认为,动脉内膜慢性炎症反应贯穿AS的发生、进展及粥样斑块破裂的整过程。AS的防治策略主要是通过降脂调脂、改善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内膜炎症反应,获得临床近期及远期疗效。现就他汀类药物及中药治疗AS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LDH引起腰腿痛的发病机理主要有3种学说,即机械压迫学说、神经根炎症学说、自身免疫学说。目前,中药治疗LDH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国内学者为深入探讨中药治疗LDH的作用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研究。笔者就国内10多年来中药治疗LDH动物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衰老的研究,医学生物学界提出了很多理论,如程序衰老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错误成灾学说,免疫衰老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交联学说和自由基损伤学说等,每种学说都有一定的实验依据,各自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衰老现象[1]。但近些年来,由于自由基对核酸和生物膜的损伤机制及其作用的进  相似文献   

10.
抗炎-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炎症-损伤-反应”学说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炎性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干预AS炎症反应可能是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基础角度,总结了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进展期、成熟期、破裂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从抗炎角度研究、筛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衰老(aging)是生物体组织、器官以及细胞功能随时间而逐渐丧失的渐进过程。有关衰老分子机制的学说包括经典的"端粒(telomere)学说"、"氧自由基(oxygen radical)学说"、"非酶糖基化(nonenzymatic glycosylation)学说"等,还有新近提出的"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学说"、"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学说"、"自噬(autophagy)学说"等。最新的研究表明,自噬是造血干细胞对抗衰老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基于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而发现了一些很有前途的抗衰老药物,如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和抗衰老肽——FOXO4-DRI。此外,在植物提取物领域中也有很多新发现,其中,以姜黄素(curcumin)、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为代表的中药提取物以及一些单味中药、经典的中药复方可以在体内外干预人类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而发挥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总之,基于衰老分子调控机制而研制或发掘抗衰老药物,尤其是天然药物,这是抗衰老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日常行为能力的丧失、认知障碍和人格改变。有关其发病机制众说纷纭,包括与微环境相关的Aβ-淀粉样肽级联假说、胆碱能损伤学说、免疫异常学说等,与神经元相关的Tau蛋白假说、神经细胞凋亡学说等,与基因相关的载脂蛋白ε4基因、早老素1和早老素2基因、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等;其药物治疗有西药治疗,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沉积药物、抗氧化剂等;中药治疗,包括补虚类药物、活血化瘀药、化痰平喘药等。本文就几年来国内外AD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203-206
脓毒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感染引起的炎症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死亡率居高不下。脓毒症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而过度的炎症反应是目前公认的主要机制。胃肠道的屏障功障碍使得细菌和内毒素在脓毒症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肠源性脓毒症学说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在脓毒症诊治方面中一直都备受关注,很多临床试验及实验研究都证实一些中药具有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的作用。有关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肠屏障损伤的疗效和机制,已有很多学者展开了研究,目前中药复方和单味药治疗肠屏障损伤已可以深入细胞及分子水平,该文通过对近年研究的挖掘,进行总结陈述。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炎症-损伤-反应”学说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炎性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干预AS炎症反应可能是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基础角度,总结了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进展期、成熟期、破裂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从抗炎角度研究、筛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的思路和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覃骊兰 《吉林中医药》2008,28(6):399-400
对中药配伍理论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科学实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 发现中医阴阳学说是中药配伍规律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中药配伍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中药配伍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16.
对中药配伍理论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科学实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发现中医阴阳学说是中药配伍规律的理论指导和依据,中药配伍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中药配伍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17.
内源性保护对中医药研究的启发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源性保护机制是生物机体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能力已作为疾病防治的一项新战略而受到广泛重视,该机制的本质是适应性反应诱导了内源性保护物质(保护性蛋白等)的产生,通过维持机体自稳态而增加机体的适应性和抗损伤能力,用药物等途径则可模拟或增强其保护作用。内源性保护机制与中医学的正气学说、扶正固本等理论有诸多联系,对于揭示中医理论科学内涵和实质、发展和弘扬中医优势及促进中药开发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合理应用中药提高脊髓的可塑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脑和脊髓的可塑性一直是骨科和神经内外科研究的一个重点,骨科侧重于脊髓的可塑性研究。合理应用中药能提高脊髓的可塑性。有关脊髓损伤的理论,一是炎症学说,包括有菌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就骨科临床来看,脊髓疾病主要是无菌性炎症疾病,如颈椎管狭窄和腰椎管狭窄引起的脊髓损伤;二是变态反应学说,包括了自身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如急性脊髓炎;三是循环障碍学说,如脊髓前动脉缺血综合征;四是机械损伤,如脊髓骨折脱位引起的脊髓损伤,枪弹引起的脊髓损伤;五是多因素作用学说,如多发性硬化。每一种学说都可解释一定的临床观象,都可…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AD尚无法完全治愈,而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AD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干预AD发病机制的研究,其机制主要通过改善胆碱能系统学说、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清除自由基、拮抗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突触可塑性损伤等方面,以保护神经元,可以有效地延缓和抑制AD的发生发展,从而起到了极大地防治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抗衰老与清除自由基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伟 《新中医》1993,25(2):55-55,48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由Harman 1956年最先提出的。自由基学说在生物衰老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当今,寻找各种具有清除自由基损伤的药物,是医学领域中一个活跃的课题。中药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