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u-YI  SHENG  LIISA  KONTTINEN  MATTI  LEHTO  DAISUKE  OGINO  ESA  JAMSEN  JuHA  NEVALAINEN  JORMA  PAJAMAKI  PEKKA  HALONEN  YRJO  T  KONTTINEN  徐卫东 《骨科动态》2006,2(4):193-197
背景:采用国家和地区的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全膝关节翻修术的治疗结果,并以再次翻修为终点评估假体生存的预测指标。方法:从1990至2002年芬兰国家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共包括全膝关节翻修术2637例,以再次翻修为终点对术后全膝关节翻修的假体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生存状态分析包括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及适合的诊断模型,以评价相对危险假设。结果: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2年生存率为95%(1874膝)(95%可信区间,94%-96%),5年为89%(944膝)(95%可信区间,88%-90%),10年为79%(141膝)(95%可信区间,78%-81%)。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假体生存最显著的预测指标是患者的年龄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使用时间(即初次与翻修手术间隔的时间)。第一次翻修的年份和翻修原因也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指标。结论.70岁以上的患者、初次关节置换术后5年或以上施行翻修以及无髌骨半脱位的患者,预示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生存率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加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降低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均可以减少活动量,加上医生可能不愿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使老年患者的再翻修率降低。 可信水平:预测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面修整与髌骨置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ZT  Wu YL  Li XH  Qian QR  Zhu YL  Wu HS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6):1087-1090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面修整和髌骨置换的临床结果。方法2002年1月至12月对60例(60膝)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化研究。所有患者接受相同的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全膝关节假体(PFC),患者随机行髌骨面修整(髌骨面修整组)或髌骨置换(髌骨置换组)。58例患者平均随访54个月(40~60个月),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ROM)、患者满意度和X线检查。结果两组患者KSS总评分(P=0.12)、KSS疼痛评分(P=0.90)、患者满意度(P=0.22)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均为10%亦无明显差异。两组ROM(P=0.028)和KSS功能评分(P=0.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不论是髌骨面修整还是髌骨置换均能明显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术后膝前痛可能与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有关,并非与是否置换髌骨有关。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进行髌骨置换仍有争论,术后膝前疼痛及髌股关节并发症是争论的焦点.膝前疼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为髌骨置换与否.全膝关节置换时是否置换髌骨应考虑原发病、病变程度、假体类型及患者活动量和体重等诸多因素.如果行髌骨置换,精湛的外科技术、合适的假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减少的关键;如果不行髌骨置换,患者的筛选标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髌骨置换与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疗效.[方法]收集1966~2010发表的所有比较髌骨置换与不置换髌骨伞膝关节置换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关于置换后再手术率、前膝痛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各种评分系统测评的膝关节评分的改善,并作系统评价.[结果]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 473例膝,置换髌骨与未置换组的再次手术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相对危险度=0.54,95%可信区间为0.35~0.84);未置换髌骨组再次接受手术的概率比较大.置换髌骨与未置换组的置换后前膝疼痛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相对危险度=0.53,95%可信区间为0.39~0.71).置换髌骨与未置换组的术后患者满意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对危险度=1.14,95%可信区间为0.74~1.76).置换髌骨与未置换组的术后K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加权均数差=1.15,95%可信区间为-0.23~2.53).[结论]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远期随访再手术率、置换后前膝痛发生率低于未置换髌骨组,患者满意率及置换后膝关节KSS评分方面,两种髌骨处理方式无显著性差异.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差异较大,对此结论的解释应保持谨慎.  相似文献   

5.
唐晓波  董佩龙  王健 《中国骨伤》2014,27(4):274-277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截骨和髌骨置换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52例(54膝),分为髌骨置换组和髌骨截骨组.髌骨置换组24例24膝,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53~78岁;髌骨截骨组28例30膝,男16例,女12例,年龄55~79岁.术后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系统),髌骨评分(Feller评分标准),膝关节活动度(ROM),患者满意度,髌骨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20~80个月,平均56个月.髌骨置换组HSS评分由术前38.4±8.2提高为末次随访时的91.2±8.6,Feller评分由13.6±6.2提高为25.2±4.2,膝前痛分数由3.9±3.2提高为11.2±3.7,ROM由(78±26)°提高为(108±18)°.髌骨截骨组HSS评分由术前39.5±8.4提高为末次随访时的91.0±8.5,Feller评分由13.4±6.5提高为25.6±4.0,膝前痛分数由3.7±3.1提高为11.3±3.6,ROM由(76±27)°提高为(110±19)°.术后满意度髌骨置换组91%,髌骨截骨组89%;髌骨相关并发症髌骨置换组16.7%,髌骨截骨组10.0%.两组术后HSS评分、Feller评分、膝前痛分数及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髌骨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髌骨截骨组低于髌骨置换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髌骨截骨均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髌骨相关并发症与髌骨的处理方式有关,但术后膝前痛及患者满意度与髌骨的处理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芬兰关节置换登记系统的资料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翻修术的治疗结果,并以再次翻修为终点评估翻修假体生存的预测指标。方法1990年至2002年芬兰国家关节置换登记系统共录入全膝关节翻修术2637例,以再次翻修为统计止点,对上述完整材料进行各种统计学分析,主要包括单因素分析中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及模型诊断。结果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2年生存率为95%(1874膝)(95%置信区间,94%~96%),5年为89%(944膝)(95%置信区间,88%~90%),10年为79%(141膝)(95%置信区间,78%~81%)。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假体生存最显著的预测指标是患者的年龄及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使用时间(即初次与翻修手术间隔的时间)。预测生存率的其他重要指标有第1次翻修的年份及翻修原因。结论预测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生存率较好的因素有: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初次关节置换术后5年或以上施行翻修以及无髌骨半脱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加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及其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减少关节活动量,加上医师不主张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使得老年患者的再翻修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置换髌骨仍有争论。术后膝前疼痛及与髌骨有关的并发症是争论的焦点。假体设计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减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非髌骨置换比较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搜索国内外关于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和非髌骨置换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核定检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研究数据,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随机对照研究16篇,共计1 922例膝关节置换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髌骨置换组术后5年内发生膝前痛的风险降低,加权后RR=0.53,95%CI(0.30,0.94),但5年后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髌骨置换组术后5年以上发生再手术的风险低,加权后RR=0.35,95%CI(0.18,0.66),但5年内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膝关节KSS评分不论是亚组分析还是总体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总体分析结果,KSS评分加权均数差值为0.44,95%CI(-1.22,2.09)。[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非髌骨置换相比,术后5年内膝前痛发生率低,术后5年以上再手术的风险低,关节评分无明显差别。髌骨置换与非髌骨置换的优劣仍需大规模多中心的RCT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运用微创髌旁内侧入路行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市正骨医院膝关节外科用微创髌旁内侧入路行内侧单髁置换的41例患者(41膝),手术均采用Biomet Oxford Ⅲ骨水泥型人工单髁假体,随访时间最少12个月。根据术前Kujala膝前痛评分将所有病例分为膝前痛组(19例)和对照组(22例),记录并分析其手术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及Kujala膝前痛评分,以评价其手术前后膝关节尤其是髌股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两组的术前和术后HSS评分、Kujala膝前痛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膝前痛组的分值更低。两组术后HSS评分的提高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而Kujala膝前痛评分的提高则是膝前痛组更显著。结论运用微创髌旁内侧入路行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良好,术中可观察、处理髌股关节病变,甚至改善髌骨轨迹,提示该入路对内侧间室合并髌股关节病变的患者更加适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膝关节强直患者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康复训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膝关节强直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临床资料,对比其与普通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护理要求的区别,总结其康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随访时间5~15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截骨处平均5个月愈合;末次随访关节平均屈曲95°(60°~110°)。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5分(4~8分)降低至术后平均2分(0~4分)。结论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以明显缓解膝关节强直患者的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达到生活基本自理。加强膝关节强直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全膝置换术后膝前疼痛的治疗效果通常难以满意。作者报道了29例全膝置换术后膝前疼痛,采用二期髌骨置换治疗,平均随访28个月。以Oxford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显示,17例病人感觉关节功能改善,10例感觉无变化,2例感觉变差。Oxford膝关节评分、患者满意度显著改善。因此作者认为,髌骨置换虽然不能缓解所有全膝置换术后膝前疼痛,但是还是有超过半数的有效性,而且手术风险并不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与髌骨置换及假体设计的关系,GenesisⅡ与PFC两种股骨假体与髌骨之间的友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同一组高年资医生施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45例(145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十字韧带替代型全膝关节假体,髌骨置换74例,其中32例使用GenesisⅡ假体、42例使用PFC假体;髌骨未置换71例,其中38例使用GenesisⅡ假体、33例使用PFC假体.术后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髌骨评分、髌骨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前痛评分、满意度和X线片上髌骨倾斜和半脱位情况.结果 随访144例,随访时间21~43个月,平均33个月.术后膝前痛发生率:髌骨置换组与未置换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使用GenesisⅡ假体与PFC假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FC假体者4例再次手术.功能评分:髌骨置换组及髌骨未置换组中使用GenesisⅡ假体与PFC假体术后HSS评分、活动度、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髌骨评分及髌骨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与是否置换髌骨无关,而与假体设计有关;GenesisⅡ假体与髌骨的关系更加友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9):1778-1782
膝前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无论是否进行髌骨置换,都不可避免。膝前痛的持续存在,往往预示着手术的失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膝前痛的原因众多,必须做到积极的预防和合理的治疗。对于疼痛或功能不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先进行保守治疗;一旦需要进行手术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本文就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的比较髌股关节置换术(PF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纯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FOA)的失败率,评价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收集单纯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FOA)行PFA或TKA的临床试验,提取数据,采用Meta—Analyst3.1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9个回顾性临床试验,髌股关节置换1599膝,全膝关节置换患267膝。总的PFA组(包括第一代、第二代PFA)失败率13.6%[95%CI(0.103,0.176)];TKA组失败率1.8%[95%CI(0.007,0.044)];第一代PFA假体失败率19%[95%CI(0.143,0.247)];第二代PFA假体失败率8.3%[95%CI(0.053,0.128)]。结论PFOA患者行PFA的失败率比TKA高,需要再手术或翻修,这与假体设计和适应证的选择有关。第二代PFA假体翻修率与第一代相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结构性植骨在膝关节翻修术中大块骨缺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1994~2001年芬兰坦佩雷大学医院应用单一翻修假体及同种异体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大块骨缺损患者10例(膝),男1例,女9例,平均年龄70岁(61—77岁),平均随访5年(1~8年),所有手术均由两名高年资专科医师执行,采取KSS评分评估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最后随访时,患者膝关节K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9分(4~51分)提高至81分(28—102分;P〈0.05);疼痛评分由术前的18分(0—30分)提高至42分(10—50分;P〈0.05)。2例出现假体周围透亮线(〈1mm),但没有任何松动症状;所有结构性植骨均获得满意的愈合,最后随访时没有出现吸收征象,1例患者术后出现膝前疼痛,经髌骨表面置换后症状消失。结论同种异体骨结构性植骨应用在膝关节翻修术中大块骨缺损中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重建下肢力线、第三代骨水泥技术的应用及有由专科医师实施手术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极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改善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患者的满意程度越来越被认为是评价TKA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膝前痛作为初次TKA后的常见并发症,是指发生于膝前或者髌骨周围的疼痛,这严重影响了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和其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因此,膝前痛的减轻成为TKA的重要目标.目前,认为膝前痛的主要机制是髌股关节的高接触应力造成的软骨下骨内压升高和并发于髌骨运行轨迹异常导致的髌骨周围软组织病变.近年来针对如何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发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至今为止不管是髌骨置换,保留髌骨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还是活动平台体都不能取得确切而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初次TKA后膝前痛的防治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需要对膝前痛发生原因、膝关节假体及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特性做进一步研究,并经过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创(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人工膝关节置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Repicci和Romanowski在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ndyhr knee arthroplasty,UKA)中采用了MIS人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离床活动早,术后康复时间短等优点,因而激起了人们对微创手术和膝关节部分置换的极大兴趣。他们的工作为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奠定了基础。本文综合概括微创TKA近几年文献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非髌骨置换比较,探讨髌骨置换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1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63例(63膝)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置换组),31例不作置换(非置换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关节炎分级、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KSS)标准临床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髌骨评分、髌骨倾斜角、胫股角及髌韧带比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6周及3、6、12个月对疗效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置换组6例、非置换组8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置换组术后3、6、12个月时膝前疼痛发生率均低于非置换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周及3个月,其余各时间点置换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置换组(P<0.05)。两组髌骨评分除术后12个月外,其余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两组均无髌骨骨折、髌骨脱位、髌骨不稳、假体松动及断裂发生;术后12个月两组股胫角、髌韧带比值、髌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及降低术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早期疗效及膝前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髌骨置换组43例50膝,髌骨未置换组57例66膝。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Knee Surgery Society,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膝前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髌骨置换组与髌骨未置换组患者术后膝前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间VAS评分及膝前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OMAC骨关节炎指数6个月分别为28.8±11.2和18.6±7.2、术后12个月分别为20.7±6.2和16.0±5.5,KSS膝评分6个月分别为(87.0±8.3)分和(90.9±7.2)分、术后12个月分别为(84.2±10.6)分和(88.8±9.2)分,KSS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86.6±21.6)分和(84.9±16.5)分、术后12个月分别为(85.2±16.4)分和(91.0±10.0)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髌骨轴位X线片示髌骨与股骨假体滑车吻合度良好,无不稳及脱位表现。术后1年内无翻修、髌骨表面再置换病例。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改善因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膝关节疼痛、功能受限有效;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短期疗效及膝前痛发生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出现以来,对于是否进行髌骨置换这一问题,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至今仍有很多争议。最初的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无论髌骨是否存在病变或不稳都不进行置换。由于假体的活动在解剖方式上与自体髌骨不相匹配,导致很多的并发症如膝前疼痛的发生,因此人们开始研制髌骨假体。随着假体设计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手术效果得到肯定。虽然髌骨置换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