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秀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49-49,55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方法 对2104例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102例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再手术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6%;术中出血量≥250mL者为35.2%.结果 1例鼻泪管损伤,未恢复正常;47例失嗅中10例术后3个月内逐渐恢复,37例未恢复正常.结论 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与鼻腔正常结构的破坏、鼻腔及鼻窦解剖结构变异、术中出血量及表面麻醉时肾上腺素收缩血管致嗅区粘膜缺血嗅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减少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患者69例,分术前用药组和术前未用药组,局麻组和全麻组,比较术前规范治疗及麻醉方式对内窥镜手术中出血的影响.结果 术前用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90.71±25.12)mL,术前用药包括:①罗红霉素0.15 g每日2次,或青霉素800万单位静滴每日1次.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用口服强的松30 mg,每日早晨顿服.术前未用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27.94±31.34)mL,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F=18.46,P<0.05);局麻组平均术中出血量(88.46±24.17)mL,全麻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26.97±30.67)mL,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F=23.82,P<0.05);术前是否用药与麻醉方式二个影响鼻内镜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无交互效应,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F=2.073,P>0.05).结论 术前用药物是减少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出血的的重要因素,而麻醉方式选择是减少术中出血的另一个因素,局部麻醉方式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较全身麻醉患者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过程中并发眶纸板损伤原因及处理的方法。方法:选择眶纸板损伤2例临床资料,均在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结果:鼻内窥镜手术一旦发生眶纸样板损伤,出现眶周淤血,眶压增高,视力模糊等情况,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抽出鼻腔油纱条以利引流。结论:鼻窦手术前,通过仔细阅读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等手段识别鼻腔、鼻道窦口复合体的解剖。出现眶纸板损伤时,术腔尽可能不填塞或少填,眶纸板破损处不用油纱填塞,留一个通向总鼻道的间隙,是可行且较常规填塞具有一定优越性。使用止血药及物理降温防止继续出血,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可减轻组织水肿,减轻视神经受压降低内压避免引发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2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133例,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127例,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影响实验组疗效的因素.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息肉(87.04%)﹑既往鼻窦手术史(80.56%)﹑变应性鼻炎病史(85.71%)﹑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65.00%)﹑术前未进行围手术期处理(55.57%)﹑术后未坚持综合治疗(61.90%)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无上述情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安全可靠.但影响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不利因素较多,需要患者积极遵医嘱配合,特别是术前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坚持综合治疗,以消除不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颖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101-10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疗效。方法:采用全身麻醉者或局部麻醉,手术方法根据鼻窦炎或鼻息肉病变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术式。结果:治愈114例(75.0%),好转32例(21.1%),无效6例(3.9%)。并发症:术中出血500ml以上者6例,眶壁损伤致眶周瘀斑者14例,鼻腔粘连6例(23.1%)。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硫酸镁在鼻内窥镜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拟行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30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的用量和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和术中MAP、HR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在鼻内窥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可以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少麻醉药和肌松药的消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稳妥开展内镜鼻窦手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04~2004-05间396例(716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6例(716侧)并发症发生率为16.8%。术中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1侧),眼眶内炎性肿块1例(1侧),眼内直肌损伤1例(1侧),术中需要输血的较大量出血32例(61侧),眶周瘀斑8例(9侧),术腔粘连33例(47侧)。结论加强鼻内窥镜手术操作训练,术前对病变性质、范围和手术方法作出充分的评估,以及术中精心操作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2年2月~2005年8月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60例(120侧)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情况。结果:随访观察60例患者术后6个月~4年,其中76侧(63.3%)症状消失,为临床治愈;28侧(23.3%)症状明显改善,为临床好转;16侧(13.4%)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6.7%。术后无眶壁损伤致眶周瘀斑或气肿及脑脊液鼻漏,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7例。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术前用用抗生素、激素及鼻腔局部用药可减少术中出血;术中熟练掌握鼻窦解剖基础,及时发现解剖变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术后护理和严格的术后随访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方法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5 0例 ,同期施行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 5 0例作为对照 ,分析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情况。结果 :鼻内窥镜组治愈率为96% ,手术时间 ( 35 .5 0± 5 .2 0 ) min,术中出血量 ( 2 3.2 2± 4.2 5 ) ml,疼痛发生率为 1 6% ;传统手术组治愈率为 90 % ,手术时间 ( 4 5 .64± 6.34) min,术中出血量 ( 31 .34± 5 .64) ml,疼痛发生率为 3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鼻内窥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 P<0 .0 1 ) ,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 P<0 .0 5 ) ,术中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 P<0 .0 5 )。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照明好 ,术野清晰 ,直视下手术 ,易剥离粘连处和及时发现粘膜损伤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疼痛轻 ,术后并发症少 ,特别是鼻中隔矫正同期完成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及歪鼻矫正手术时更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保证老年鼻窦炎患者手术的安全及疗效的措施。方法 :对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 4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49例患者总治愈率为 46 9% ( 2 3 /4 9) ,好转率 3 4 7% ( 17/4 9) ,无效 18 4% ( 9/4 9)。 6例出血超 40 0ml,2例超过 70 0ml,2例出现眶纸板损伤 ,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 ,是手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局麻和全麻下施行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在局麻和全麻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收治入院的13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全麻组和局麻组,在全麻或局部麻醉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比较两种麻醉下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1个月和6个月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效果.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采用长海痛尺进行评分.结果 局麻下术中出血量较全麻明显减少(P<0.05);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方式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较全身麻醉患者出血量少,术后镇痛无明显差别,在术后1~6个月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局部麻醉下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更为安全、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应用于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的具体价值。方法:将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手术。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4.47%),研究组随访疾病复发率(4.26%)低于对照组(27.66%),研究组治疗后WHOQOL-100量表评分结果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内窥镜下行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杂性鼻-鼻窦疾病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15例复杂性鼻-鼻窦疾病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60例单纯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照组),另55例在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下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鼻腔肿物切除、鼻窦开放、中鼻甲部分切除、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观察组中42例治愈,治愈率为76.36%,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总出血量减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设备条件具备、手术技术娴熟的条件下可开展此项手术。此术式是治疗复杂性鼻-鼻窦疾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5例(125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48例(64.0%),好转20例(26.7%),无效7例(9.3%),总有效率90.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黏连。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赵富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09-1609
目的:探讨全麻下控制性低血压对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49例患者,全部是II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120例,采取全麻手术但不作控制性低血压麻醉,B组129例采取全麻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均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术中收集出血量。结果:A组最小出血量30ml,最大出血量189ml,平均95.64ml。B组最小出血量16ml,最大出血量108ml,平均64.75ml。A组和B组在统计学上有差异性,P<0.05。结论:全麻控制性低血压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因此控制性降压手术在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位和水平位扫描,对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治愈98例(81.7%),好转15例(12.5%),无效7例(5.8%),总有效率94.2%。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大部分鼻腔粘连与中鼻甲有关。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楚、病变清除彻底,较好地保留鼻腔生理功能、组织损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彩霞  强云 《甘肃医药》2012,(4):286-287
目的:讨论鼻内窥镜在鼻窦炎手术中的手术技巧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间连续92例鼻内窥镜手术,其中65例上颌窦病变,接受了上颌窦开放引流术;27例合并筛窦炎,接受上颌窦和筛窦开放引流术;术后随访了7月至36个月。结果:92例患者中,鼻腔鼻窦引流通畅的69例(75%),改善121例(22.5%),无效2例(2.5%)。结论: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炎是治疗鼻窦疾病的有效方法;对于鼻窦疾病患者,采用鼻窦开放引流术能够很好的解决窦口引流问题,有助于鼻窦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哌替啶配伍异丙嗪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须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局部麻醉完成后手术开始时肌注哌替啶100mg 异丙嗪50mg;对照组不用哌替啶 异丙嗪,病变严重程度及手术范围两组相同。结果:术中镇痛、镇静观察组效果较好,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术中、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有差异(P<0.05)。结论:哌替啶配伍异丙嗪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有良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罗义 《吉林医学》2013,34(12):2366
目的:在鼻内窥镜中进行鼻窦手术,探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对49例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对其进行相应围手术期处理;对49例患者进行类似手术,但不经过相应处理,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患者,手术的有效率为91.2%;未进行护理的患者手术有效率为80%;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在围手术期进行处理的患者,患者的出血量为50.26 ml;未进行处理的患者的出血量为80.56 ml;对这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对其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时的出血量。影响患者出血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在手术中使用的鼻腔收缩剂;控制低血压药物;患者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患者在手术中的损伤等。  相似文献   

20.
黄光友 《中原医刊》2011,(13):119-1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1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结果119例中治愈74例(62.2%),好转34例(28.6%),无效11例(9.2%),总有效率90.8%。术中并发症眶纸板损伤1例,保守治疗痊愈;术后鼻腔粘连17例,经内窥镜下分离后治愈。结论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较好地保留鼻腔生理功能,治愈率较高,术后随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