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近来已经肯定炎症反应、脂质代谢、斑块动力学、血小板和凝血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馈通路,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所触发的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血栓形成是ACS主要的发病机制。冠脉病变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度高原环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非罪犯血管病变(Non-culprit lesions,NCL...  相似文献   

3.
侯淑凤  王坤  万伟民 《武警医学》2015,26(2):189-19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心血管系统的急危重症,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静脉溶栓治疗,及时有效地开通阻塞的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恢复心肌的组织灌注是治疗的关键[1]。  相似文献   

4.
韩雅玲 《武警医学》2005,16(8):563-56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r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缺血的一组进展性疾病谱。因为ACS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但可救治,所以ACS已成为当今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ACS可分为ST段持续抬高及无ST段抬高两类,前者大部分发展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hal infarction,STEMI),  相似文献   

5.
<正>以“胸痛”为主要发病症状的危重性疾病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急性肺栓塞等[1],相互之间鉴别困难,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尤其AAD易被误诊为STEMI[2]。临床多见AAD合并STEMI患者,本文对此类患者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ACS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我国依然存在诊断水平低、指南实施不理想、患者依从性不高等问题。作者就目前国内ACS诊治的现状和挑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是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高危患者,还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改善长期预后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金属裸支架相比,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虽显著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及因此导致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但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却明显升高,特别是晚期、极晚期血栓~[1-2]。相关研究已证实,这与抗增殖药物抑制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4月间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30例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35例,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其冠状动脉斑块的发生部位、数目、性质、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以及伴或不伴有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断、心肌梗死等方面的影像差异。结果: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发生率、单发病变以及单支血管累及率在STEACS组中均高于NSTEACS组(P〈o.05),并且心肌缺血以及血管中断发生率较NSTEACS组高(P〈o.05);而冠状动脉的钙化斑块、多发病变以及多支血管累及率在NSTEACS组均高于sTEACS组(P〈0.05)。结论:STEACS及NSTEACS患者的冠状动脉及心肌病变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对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急性缺血坏死而形成的症候群,起病急骤,在没有血管再通的情况下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AMI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我国1998年将早发冠心病定义为男性<55岁,女性<65岁[1],而国际上将早发冠心病定义为≤45岁患者出现了心肌缺血的证据[2].由于目前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人群肥胖急剧增加和体育运动的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年轻患者患病人群比例在持续增加.笔者对23例≤35岁ST段抬高急性型心肌梗死青年渔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导致超早期AMI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陈威  贺红艳  计达  沈洪 《武警医学》2012,23(9):787-790
 目的 观察优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急诊路径管理对血管再通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5-01至2011-12共113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急诊血管再通治疗情况及时间截点。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管理下,患者急诊静脉溶栓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逐年变化情况,及急诊静脉溶栓联合PCI治疗(易化PCI治疗)和直接PCI对临床的影响,分析患者发病-来诊时间、来诊-静脉溶栓时间(门-针时间)和来诊-急诊PCI时间(门-球时间)变化情况。自2004年进一步优化管理路径,取消心内科会诊,加强了时间截点管理等措施,分析优化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急诊PCI患者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急诊PCI患者人数开始多于静脉溶栓人数;患者发病-来诊时间17年间变化不大,患者来诊-静脉溶栓时间和来诊-急诊PCI时间2004年后有明显缩短。 易化PCI不能降低住院病死率。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的实施,逐年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诊至救治时间,可以挽救濒死心肌,对急诊临床工作有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易化PCI较直接PCI相比不能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勇  陈明 《武警医学》2006,17(9):643-648
自从美国AHA/ACC在2004年发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治疗指南后,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陆续揭晓,促使临床对于STEMI的治疗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2.
<正>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有效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最主要的救治措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已成为各种指南一致推荐的首选方法。PPCI可最大限度缩短发病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间、恢复有效心肌再灌注,  相似文献   

13.
胡叶青  马莉 《兵团医学》2015,46(4):67-68
急性冠脉综合征简称(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急性冠脉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脉血栓的形成,减少了血管的血流量,导致心脏急性缺血,潜在危及生命.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健康管理是通过为ACS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直观、生动、互动性强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进行管理、服务及健康教育,患者加入健康管理项目后,可获得一系列的健康咨询及服务,并有专业医生提供生活方式、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等主题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可以获得相关的健康教育材料和定期电话回访,帮助其全方位的预防疾病复发.效果显示此方法有效改善了心脑疾病的再发.  相似文献   

14.
张丽霞 《人民军医》2003,46(11):664-666
人们在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理生理了解取得进展的基础上 ,重新认识了AMI的表现形式 ,提出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 drome ,ACS)的概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无Q波心肌梗死 (NQMI)、有Q波心肌梗死 (QMI)、冠心病猝死[1,2 ] ,其心肌缺血程度呈逐渐加重趋势[3,4 ] 。1 分 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初始心电图改变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类 ;ST段抬高者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是 91 % ,敏感性为 4 6 % ,所以大多数ST段抬高者将演变为Q波心肌梗死。这些病人需要再灌注治疗、药物治…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坏死。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的推广,对引起AMI的病因研究也越发深入。本文报道的AMI是由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CA)的血管构型异常所诱发,故在该急症的诊断及治疗中也与以往传统的诊治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快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Acs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是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现代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冠脉综合症 (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为世界人群致死致残主要病因 ,主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 (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非 Q波性心肌梗死 ( NQMI)、急性 Q波心肌梗死 ( QMI)和猝死。目前又根据 ACS中 UAP、NQMI和 QMI的病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的有所不同又将 ACS分为 ST段抬高型和非 ST段抬高型。近年冠心病诊治发展迅速使冠脉再通率达95 % ,及时挽救了严重缺血坏死的心肌、心功能和无数病人的生命 ,使 AMI病死率从 30 %降为 1 0 %以下 ,也是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与基因治疗等新的治疗有…  相似文献   

1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血管内科的急重症,早期、持续、有效地开通相关梗死动脉,恢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血流,获得理想再灌注,是治疗STEMI的关键和首选策略[1-2].2011年ACC/AHA/SCAI指南依然重视梗死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仍把STEMI发病12h以内作为直接PCI的指征.  相似文献   

19.
梁莉 《临床军医杂志》2013,(4):338-339,346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NSTEACS高危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替罗非班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100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6 h及30 d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6 h及30 d后,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NSTEACS患者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血运重建治疗,其目的是减少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以及防止病情恶化至心肌梗死或发生猝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