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波变性自体骨骼肌和异体神经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利用不同的桥接移植供体修复大鼠面神经缺损增强其再生。方法 用微波变性异体腓神经和微波变性自体骨骼肌作为桥接材料修复一侧面神经下颌支缺损。植入桥接材料10周后观测大鼠面神经再生情况,采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偶联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conjugated cholera toxin B subunit,CB-HRP)逆行示踪法、神经肌电图、Flamming染色及HE染色观察神经轴突和髓鞘生长发育以及神经肌肉机能恢复情况。经典的自体神经移植作为对照。结果 微波变性异体腓神经组和微波变性自体骨骼肌组轴突再生率和数量较高,与自体神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自体腓神经移植组髓鞘发育较好。结论 作为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桥接供体微波变性异体腓神经和自体骨骼肌制备简便,来源充分,神经再通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髓间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植入微波变性骨骼肌替代自体神经桥接修复大鼠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培养异体骨髓间质细胞,大鼠面神经缺损模型制备及手术修复,动物电生理测试及再生神经轴突计数,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2周时细胞植入组中段可见再生轴突形成,而自体神经组再生轴突形成不明显;术后第4、8周自体神经组多项指标优于细胞植入组,8周时两组轴突计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细胞植入组修复效果优于单纯骨骼肌组,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微波变性骨骼肌可以用于周围神经修复,但其修复效果尚未达到自体神经移植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微波变性骨骼肌桥接大鼠面神经缺损,研究骨髓间质细胞在面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骨髓间质细胞培养;大鼠面神经10mm缺损模型制备、手术修复及细胞移植;对大鼠移植段再生神经电生理测试并进行轴突计数。结果术后二周,细胞植入组轴突再生明显;术后八周,细胞移植组再生轴突计数、神经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振幅均高于单纯变性骨骼肌组。结论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可以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然而,骨髓间质细胞移植的确切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e-PTFE再生室内植入自体许旺细胞促进面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选用纯种新西兰白兔48只,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建立面神经缺损模型,用e-PTFE桥连接缺损,并在再生室内注入自体许旺细胞;对照组单纯用e-PTFE桥连接,比较两组神经再生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神经再生效果良好,可见明显的神经再生,各时期神经传导速度大于对照组.结论e-PTFE再生室结合自体许旺细胞种植可明显促进面神经再生,其神经再生速度及质量好于单纯神经再生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几丁质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生物材料几丁质室桥接兔骨内面神经缺损24只(侧),硅胶室作为对照组24只(侧),术后1、3和5个月对再生神经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测试、组织学检查以及数字形态学分析。结果①术后3个月,近端神经纤维已通过几丁质室进入远端神经,术后5个月,新生神经更显成熟;②神经诱发电位显示再生神经传导功能恢复良好,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再生神经均以有髓神经纤维为主,轴突发育良好,超微结构显示髓鞘板层明暗相间、结构清晰,轴浆细胞器丰富;④术后5个月,几丁质组再生神经纤维面积恢复率、轴突面积恢复率及轴突数目恢复率均达71%以上,与硅胶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几丁质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可取得良好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颞骨内受损面神经在硅胶管内再生的可行性及再生质量。方法:选用20只成年大耳白兔,用硅胶管桥接左耳颞骨内面神经缺损,观察神经传导速度、有髓纤维直径、纤维横断面积及髓鞘厚度。结果:(1)术后3个月电生理显示面神经再生,术后5个月传导速度明显加快;(2)纤维直径、纤维面积和髓鞘厚度在再生神经与正常神经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但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差距减小,结论:硅胶管修复颞复骨内面神经缺损可取得良好的再生效果,具有实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一种可简单准确地调控离体面神经许旺细胞(Sohwann Cells,SC)活性的方法并观察含Ⅰ不同活性SC的面神经在同种异体移植中的效果.方法 (1)将动物分为新鲜神经组(F组)、冻融一次组(FTⅠ组)和冻融五次组(FT Ⅴ组),定量测定冻融法对面神经SC活性的影响,每组3条面神经用钙黄绿素-乙酰羟甲基酯(CaIcein-AM)染色,以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荧光强度,反映SC活性.(2)每组9只大鼠接受单侧同种异体面神经移植,术后2、4、8周各取3只大鼠的面神经移植物中段行髓鞘锇酸染色,观察轴突再生情况.结果 平均荧光强度:F组为140.93±17.55/μm2,FT Ⅰ组56.99±7.10/μm2,FTⅤ组28.46±4.11/μm2;术后第8周F组、FT Ⅰ组和FT Ⅴ组中段的轴突计数分别为225±41、357±76和303±51;术后第8周.FT Ⅰ组神经新生轴突分布较FT Ⅴ组和F组更为均匀.髓鞘厚度和轴突横截面积更大,髓鞘更为成熟.结论 快速冻融法可以有效和准确地调控面神经SC的活性,冻融一次可以将神经SC活性降低到新鲜面神经的40%,而反复冻融五次可降低到20%;调控SC的数目可能影响同种异体面神经移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到可降解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神经导管修复大鼠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进行右侧面神经损伤手术,分别移植PLGA导管(A组)或含有神经干细胞的PLGA管(B组)。术后4、12周分别通过电生理检测、轴突形态学检测等方法来评估面神经的修复效果。结果:术后4周和12周,B组在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分别为(27.53±7.48)、(141.23±21.18)μV,轴突的面积为(10 539.48±3 605.35)、(30 076.22±7 614.05)μm2,都高于A组[术后4周和12周,动作电位振幅为(13.03±11.38)、(118.50±22.70)μV;轴突面积为(6 633.20±3 759.30)、(20 772.53±10 903.65)μm2](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能会促进面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9.
颞骨内面神经缺损几丁质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几丁质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生物材料几丁质室桥接兔骨内面神经缺损24只(侧),硅胶室作为对照组24只( 侧),术后1、3和5个月对再生神经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测试、组织学检查以及数字形态分析。结果 ①术后3个月,近端神经纤维已通过几丁质室进入远端神经,术后5个月,新生神经更显成熟;②神经诱发电位显示再生神经传导功能恢复良好,实验组和对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再生神经均有以髓神经纤维为主,轴突发育良好,超微结构显示髓鞘板层明暗相同、结构清晰,轴浆细胞器丰富;④术后5个月,几丁质组再生神经纤维面积恢复率、轴突面经及轴突数目恢复率均达71%以上,与硅胶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几丁质室修复颞骨内面积神经损可取得良好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几丁质管桥接喉返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在恢复神经再支配手术治疗喉返神经损伤所致的喉麻痹中,探索一种新的可避免神经误向支配的方法,采用非神经生物材料几了质管,桥接狗喉返神经干的缺损,并用自体神经移植作为对照组.术后5个月,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生理等检测,显示两组动物的喉内肌皆获得神经再支配.实验组术侧声带较明显恢复了和健侧一致的内收和外展运动,甲杓肌(Thyroarytenoid,TAM)和环杓后肌(Posterior cricoarytenoid musdes,PCAM)也分别出现了相应的生理性自发肌电;对照组的术侧声带无明显的运动,TAM和PCAM则在呼气期和吸气期均出现不规则的持续密集自发肌电.提示几丁质桥接喉返神经干缺损可使其定向性再生,选择性支配喉内肌.  相似文献   

11.
听神经瘤是最常见的桥小脑角良性肿瘤,手术可引起面瘫、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术前定位面神经、耳蜗神经可降低其发生率。本文对近年来发展的颅内神经显影技术做一综述,主要集中于听神经瘤患者的面神经、耳蜗神经定位手段。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lassic epior perineural nerve suture technique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secure nerve endings by a variety of measures, as exemplified by the use of artificial and biological glues. The use of a fibrinogenthrombin adhesive to seal nerve endings is an easy, time-saving method at surgery and provides excellent coaptation of the severed nerve fascicles with minimal iatrogenic trauma. However, the problem remains of excessive connective tissue proliferation at the junction site or of premature loss of tensile strenght before proper nerve healing occur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iological glue with the tubulization technique, associated with a fascicular and/or interfascicular nerve junction, may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associated with previous nerve repair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面神经乳突段的分叉现象进行分析,为中耳乳突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察在我科接受面神经减压术的112例患者的乳突段面神经,统计面神经乳突段分叉的发生率.与术前颞骨的高分辨率螺旋CT对比,分析CT的诊断价值.结果 5例患者的面神经乳突段有分叉现象,占手术患者的4.5%.其中4例患者术前CT确诊乳突段分叉,诊断阳性率为80%.结论 面神经乳突段的分叉现象并不罕见,耳科医师对此应有警觉,避免在手术中误伤面神经的分支,颞骨高分辨率螺旋CT对发现此畸形有帮助,应列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耳后封闭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耳后封闭治疗单纯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 单纯神经性耳鸣患者64例,随机分为耳后封闭组和对照组。耳后封闭组采用口服药物,同时2%利多卡因耳后封闭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结果 耳后封闭组(32例)总有效28例(87.50%);对照组(32例) 总有效18例(56.2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利多卡因耳后封闭治疗单纯神经性耳鸣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面神经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塑形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面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面神经核内胶质塑形活动的变化。方法 大鼠面神经断伤吻合后1、7、21、60天时,观察面部运动情况,同时用神经逆行示踪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双重标记技术以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外周损伤后面神经核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塑形变化。结果 面神经再生修复后面部运动功能逐渐恢复,但难以完全恢复正常,且常伴有联带后遗症。荧光金逆行示踪标记出面神经核内面运动神经元有严格的躯体定位分布特征。正常状态下面神经核内GFAP表达强度极弱,术后7天时患侧表达强度显著增强,至再生修复晚期减弱,但仍高于健侧水平。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术后50天时塑形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板层状突起包裹隔绝面运动神经元。结论 本研究观察了外周损伤后面运动神经元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塑形活动的一些规律性变化,其晚期塑形活动很可能与联带等后遗症的产生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且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上气道扩张肌功能紊乱是OSAHS的发病基础.在上气道扩张肌群中,颏舌肌受舌下神经支配,在对抗吸气相气道负压、维持上气道开放中的作用最为重要.大量实验证实刺激舌下神经内侧支或直接刺激颏舌肌时可使舌前伸,咽腔扩大,最大气流量增大.随着对上气道扩张肌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为舌下神经刺激治疗OSAHS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应用植入式舌下神经刺激器治疗OSAH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神经生长因子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家兔30只双侧面神经上颊支横断后置入硅胶神经再生腔,一侧注入NGF为实验侧,另侧注入生理盐水为对照侧。术后4周和8周各取15只家兔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结果术后4周,实验侧再生神经成功11支,神经髓鞘厚度0.779±0.475μm,有髓轴突计数共2024±1999;对照侧再生神经成功8支,髓鞘厚度0.413±0.132μm,有髓轴突计数共368±171,t检验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8周,再生神经更显成熟,再生神经有髓轴突直径、面积、髓鞘厚度及轴突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侧,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GF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0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及6例正常下鼻甲黏膜(对照组)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正常下鼻甲黏膜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呈阴性;鼻息肉组:其黏膜上皮层和黏膜下层中NGF染色阳性率分别是90%(18/20)和95%(19/20);在鼻息肉组织同样位置发现了NGF的高亲和性受体TrKA(Tyrosine kinase A)高表达,在纤毛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中发现了NGF的低亲和性受体P75高表达。结论 NGF在鼻息肉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特征,表明NGF在鼻息肉发生发展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面神经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中面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1999~2006年住院治疗病理证实为腮腺良性肿瘤的患者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腮腺全切除术后面神经重要分支功能损伤发生率(66.7%)明显高于腮腺浅叶摘除术(39.2%)和腮腺部分切除术(12.5%);下颌缘支功能损伤的几率(31.9%)高于颊支(9.2%)和颧支(2.9%).结论 面神经主要分支功能损伤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可减少面神经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神经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onalstemcells,N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兔10mm长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壳聚糖管加胶原蛋白海绵加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加NSCs;B组:壳聚糖管加胶原蛋白海绵加NGF;C组:自体神经移植。术后12周,进行系列神经电生理检测、神经组织学观察、BrdU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检查。结果术后12周,A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B组(P<0.05),与C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Cs可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并应用于人工神经修复面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