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日本Top-con TRC-50IA眼底照相机对76例115眼进行FFA检查,并结合常规眼科检查进行分析。结果76例115眼中萎缩型70眼,占60.87%,渗出型45眼,占39.13%。结论FFA可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并可指导临床治疗,对于隐匿型CNV需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以发现FFA未能显示的典型CNV。渗出型是AMD致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人口逐渐老龄化的社会发病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和检查病情进展一直是眼科医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眼底自发荧光越来越引起眼科界的关注,因其简便易行,同时具有敏感性和无创伤性的特点,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提供了更为先进可靠的指标,为临床诊断带来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与年龄相关的一种疾病,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根据本病视力下降的临床特点,可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的范畴。本病病因病机与肝、脾、肾的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效果比较肯定。如何进一步验证本病病因学,制定一套完整的按病变过程中医辨证规律的治疗原则及病变各时期最有效的方药,仍然是我们眼科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4):291-292,F000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亦有称之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比、以中心视力下降为特征的致盲性眼底退行性病变,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后。临床上主要将AMD分为萎缩性和渗出性两种。前者视力下降缓慢,以黄斑区玻璃膜疣,色素紊乱,地图状色素上皮萎缩及金箔状外观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已成为65岁以上人群视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年龄、基因、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疾病,首先表现为Bruch膜的损害,随后影响到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随着疾病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特殊类型,但是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研究者们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疾病以及研发新的治疗手段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模型。我们复习了国内外经典以及较新的动物模型文献,并按不同疾病类型进行综述,希望为研究者寻找理想的动物实验平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发达国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60岁以上病人中心视力永久丧失的首要病因。其中以脉络膜新生血管成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因而如何成功地直接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或引起血管内皮死亡而不影响RPE的修复成为治疗ARMD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目前多数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夺文将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些治疗ARMD重要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引起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伴随有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下出血及纤维瘢痕组织,导致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的下降。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术、经瞳孔温热疗法、黄斑转位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光动力疗法可减少黄斑病变患者视力损失的风险。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或延缓患者视力的损失,甚至可以提高患者的视敏度。尤其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另外,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为治疗新生血管性AMD开辟了一条新路,受到了眼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1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是工业化国家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病因。而我国随着自内障手术等的逐渐普及,视网膜病变亦已开始、尤在经济发达地区成为老年人失明的领先原由之一。AMD分为萎缩性和渗出性两类,其中萎缩性AMD俗称“干”性AMD,它虽近占全部诊出AMD病例的85%~90%,但对患的视力影响较轻,一般仅以视网膜中央凹区域发生萎缩个体才会经历严重视力丧失,后占总AMD相关严重视力丧失事件的约20%。渗出性AMD亦称“湿”性AMD,其尽管只占全部AMD病例的10%~15%左右,然却引致了近80%的AMD相关严重视力丧失事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可以引起不可逆的严重视力丧失,是西方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首位致盲原因[1],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的趋势,与年龄相关性眼病如AMD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及药物干预后黄斑色素密度(MPOD)的改变、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变化,从而探讨黄斑色素对视功能的影响,进而为黄斑变性患者的预防、诊断、治疗后的监控及随访提供新的临床指标.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确诊为AMD的患者48例52眼,其中干性AMD患者24例24眼,视为A组;湿性AMD患者24例28眼,视为B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视力0.1~0.5.根据是否口服叶黄素,随机分为A1(补充叶黄素)、A2、B1(补充叶黄素)、B2组,A1、B1为口服叶黄素组.所有患者补充叶黄素3个月.通过ZEISS Visucam 500免散瞳眼底照相机MPD模式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平均色素密度.同时,mf-ERG采用德国罗兰公司的视网膜电生理仪P1波1环振幅.评估黄斑色素对AMD患者视功能的影响.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A1、A2组的MPOD分别为(0.223±0.135)du、(0.213±0.142)du,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A2组的MPOD分别为(0.266±0.189)du、(0.204±0.127)du,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1、B2组的MPOD分别为(0.169±0.103)du、(0.157±0.137)du,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1、B2组的MPOD分别为(0.201±0.122)du、(0.132±0.097)du,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1、A2组的P1波1环振幅分别为(60.42±18.545)、(58.45±20.1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A2组的P1波1环振幅分别为(75.53±19.86)、(62.72±20.31),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1、B2组的P1波1环振幅分别为(47.44±16.58)、(47.26±16.0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1、B2组的P1波1环振幅分别为(58.11±16.22)、(50.49±14.41),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D随病变程度加重,黄斑色素密度降低,mf-ERG振幅降低;应用叶黄素,可有效改善黄斑色素密度,保护AMD患者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1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亦称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maculardegeneration,SMD),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以不可逆性的中心视力下降或丧失为特征的黄斑区视网膜退行性病变。AMD是发达国家老年人视力丢失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日趋老龄化,我国AMD患者日益增多,已成为眼科防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AMD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各种OCT表现,以期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对43例经FFA确诊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OCT检查,记录清晰、稳定的图像并对其分析.结果:43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玻璃膜疣10例10眼,渗出及水肿18例19眼,萎缩型AMD2例2眼,色素上皮下/神经上皮下CNV 13例14眼,浆液性和(或)出血性RPE脱离5例5眼,浆液性神经上皮层和(或)浆液性RPE脱离8例8眼.结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65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本研究病例的OCT表现由其病变性质不同而表现多种多样,如玻璃膜疣、出血、渗出、水肿、RPE脱离、神经上皮脱离、CNV及萎缩等等,在AMD诊断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文珠  张剑虹 《上海医学》2004,27(8):600-602,F003
目的 观察和评价老年性黄斑变性(ARMD)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0例ARMD患者的152眼行FFA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FFA图像显示152眼中,干性型117眼(76.97%),湿性型35眼(23.03%);湿性型中有典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21眼(60.00%),隐匿型CNV6眼(17.14%),黄斑结瘢8眼(22.86%);在明确CNV定位和分型中,典型CNV呈颗粒状9眼、斑片状7眼、车轮状5眼,隐匿型CNV呈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4眼、血管性色素上皮病变2眼。视力<0.3的干性型26眼(占干性型总数22.22%),湿性型33眼(占湿性型总数94.29%);视力>0.3的干性型91眼(占干性型总数77.78%),湿性型2眼(占湿性型总数5.71%)。结论 FFA可早期发现黄斑下典型CNV,并能确定其位置、范围、数目及性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隐匿型CNV结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可发现FFA未能显示的典型CNV。CNV是ARMD患者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为黄斑部视网膜的退行性病变,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中医眼科韦氏眼科第4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韦企平教授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该病经验丰富,验案颇多。现将其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MD)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58眼wet-AMD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CT)及彩色眼底照相图片,观察不同类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征,分析其与FFA的相关性。结果 49例58眼中,有40眼(69.9%)表现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2眼(20.7%)表现为隐匿型CNV,6眼(10.3%)表现为混合型CNV。典型性中有35眼(87.5%)仅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28眼(70.0%)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外缘环绕高荧光晕轮。隐匿型中10例(83.33%)表现为多发斑驳样点状低荧灶,1例相对背景荧光无明显改变,1例表现为病灶区局限性高荧灶。混合型中6眼(100%)同时表现片状低和高荧光区周围围绕多个点片状高荧点。结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形态复杂多样,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自发荧光特点。其中,典型性CNV患者大多表现为病灶区显著低荧光,且在低荧的病灶外缘常伴有异常增强的荧光,提示病灶外缘的RPE细胞活跃,代偿性增生。隐匿性CNV则表现为病灶区斑驳样点状的低荧灶,其中夹杂有高荧点。混合型CNV则结合了上述两种类型的自发荧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自雷珠单抗2006年上市以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一直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一线药物.然而,临床研究显示,抗VEGF药物治疗若干年后患者视力回到基线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颜汝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96-4997
目的:探讨叶黄素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叶黄素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眼眼底黄斑、视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远视力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叶黄素能改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及眼底黄斑状况,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亦称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SMD),是以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感光细胞层和脉络膜多层组织为主的一种严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临床根据有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分为干性AMD和湿性AMD;均属中医"视瞻昏渺"范畴.AM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除年龄外可能还与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性突变等有关.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该病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最主要的致盲原因.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我国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日益增多,已成为眼科防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现将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AMD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然而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AMD的发病主要与衰老、氧化损伤、免疫炎症及新生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microRNAs是一类编码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作为调节目的基因的重要分子,涉及细胞增殖、凋亡、代谢等多种活动,在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方面具有强大潜力。本文就近年来microRNAs在AMD的发生、发展阶段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筛查且已诊断明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100张眼底照相,由AI进行解读。按照位置、对焦、准确、曝光程度、睫毛伪影、中心暗影、周边暗影等对眼底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眼底图像质量与AI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在现实应用场景中,100例黄斑变性图像,其中拍摄位置不标准为最常见问题占30%,其次为边缘漏光,占27%,现实场景中AI诊断阳性率86%,AI诊断正确率与眼底照相周边是否有暗影具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在现实应用场景中AI诊断正确率受眼底图像质量影响,改善眼底照相拍摄质量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