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良 《循证医学》2016,16(4):214-214
眼底病是眼科疾病的主要组成之一,是造成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其中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性疾病的地位举足轻重。新近研究发现,众多眼底血管疾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过度表达有关。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又称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MD)特征性表现为视网膜或脉络膜异常新生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凉血填精明目法治疗肝肾阴虚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凉血散结、填精明目为主的中药治疗58例(58眼)肝肾阴虚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经2个疗程(2个月)治疗后,进行前后配对研究,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荧光造影、黄斑部OCT,和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 显效10例(10眼),有效32例(32眼),无效16例(16眼),总有效率为72.4%;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眼底荧光造影、OCT提示黄斑部渗出、出血和新生血管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方面,显效15例(15眼),有效30例(30眼),无效13例(13眼),总有效率为77.6%。结论 凉血填精明目法能有效改善肝肾阴虚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促进黄斑部出血、渗出及新生血管的吸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补肾活血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肝肾阴虚血瘀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配对研究,观察64例患者眼底检查,视力,中医证候等变化。结果显效12例,有效4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81%。其中干性总有效率88.64%,湿性总有效率58.33%,干性疗效明显好于湿性(P〈0.05),治疗前后视力比较(P〈0.05),中医证候显效25例,有效30例,无效9例。结论补肾活血法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表现及视力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69只眼)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34只眼)和治疗组23例(36只眼)。观察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底的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及Amsle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尤其是视力明显改善。结论: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病机入手,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
修方伟  张杰  刘兆荣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3):231-232,234
目的 探讨阈下量倍频固体激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30例(32只眼)病人,应用倍频(532 nm)固体激光治疗,术后随访,对比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变化.结果 本组视力提高16只眼(50.0%),视力稳定12只眼(37.5%),视力下降4只眼(12.5%).术后FFA显示视网膜渗出吸收及脉络膜新生血管消失20只眼(62.5%),无变化8只眼(25.0%),络膜新生血管复发4只眼(12.5%).结论 倍频固体激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高度安全性,能够治疗其并发症,并能阻止和延缓其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高效、高分辨率的新型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实时显示视网膜结构及眼底血管的变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群的致盲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玻璃膜疣、色素异常、地图样萎缩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本文将综述OCTA在临床诊断监测干、湿性AMD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evacizumab治疗湿性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 我院20例(20眼)湿性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网膜中心厚度.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视网膜中心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8眼染料渗漏减少,2眼渗漏无减少.所有注射眼均未发生眼内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血管阻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湿性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以显著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8.
吴颜汝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96-4997
目的:探讨叶黄素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叶黄素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眼眼底黄斑、视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远视力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叶黄素能改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及眼底黄斑状况,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能够预测晚期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D)病变范围和类型的眼底基本特征。设计:观察性病例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机构:临床相关专业大学。研究人群:首诊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N V)性AM D的167例连续性患者,随访观察4.8~9.2年(x珔=6.8年)。121例存活者中,74例参加复查。排除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后,最终对61例进行研究。检查项目:分别在研究开始和随访时,进行眼底照相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测量AM D病变的大小和构成。研究开始时,记录眼底出血、色素上皮层分离、典型的CNV、激光治疗以及对侧眼的累及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随访时…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女性11例,男性2例,均为单眼发病,发病年龄21~37岁,患者均有中心视力明显下降,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主诉.眼底表现类似老年性黄斑病变,但病灶较老年性黄斑变性者小,病变多在眼底后极部,特点为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导致的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病变区有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病灶周围有环形或弧形网膜出血,有的可见黄色渗出病灶,不伴出血,或可见灰白膜样病灶,病灶不超过1PD大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应用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均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平均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水平升高,而内皮抑素水平降低,实验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80.00%;χ~2=6.066,P=0.014)。结论临床护理有助于控制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病情,改善血小板功能及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4):291-292,F000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亦有称之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比、以中心视力下降为特征的致盲性眼底退行性病变,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后。临床上主要将AMD分为萎缩性和渗出性两种。前者视力下降缓慢,以黄斑区玻璃膜疣,色素紊乱,地图状色素上皮萎缩及金箔状外观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来来我科采用中药治疗眼底出血40例,45只眼,效果满意,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40例(45只眼)眼底出血患者,其中男28例(30只眼)、女12例(15只眼),年龄:17-80岁,平均6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0天以内的为31例(33只眼),属出血初期,10-15天9例(12只眼),其中有6例患者出血不在黄斑中心区,视力仅轻微下降或未下降,来诊时出血斑边界清晰,颜色较暗红,已属出血中期,这6例均为高血压患者.常规检查均为黄斑中心凹以外的火焰状出血,且对侧眼未发现类似症状.引起眼底出血的疾病分布:高血压眼底出血8例,中央静脉分支阻塞12例,中央静脉总干阻塞2例,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4例,湿性老年黄斑变性3例,视网膜挫伤4例,视网膜血管炎7例,本组初诊时无1例晚期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4.
1.1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女性11例,男性2例,均为单眼发病,发病年龄21~37岁,患者均有中心视力明显下降,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主诉。眼底表现类似老年性黄斑病变,但病灶较老年性黄斑变性者小,病变多在眼底后极部,特点为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导致的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病变区有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病灶周围有环形或弧形网膜出血,有的可见黄色渗出病灶,不伴出血,或可见灰白膜样病灶,病灶不超过1PD大小。  相似文献   

1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人口逐渐老龄化的社会发病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和检查病情进展一直是眼科医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眼底自发荧光越来越引起眼科界的关注,因其简便易行,同时具有敏感性和无创伤性的特点,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提供了更为先进可靠的指标,为临床诊断带来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康柏西普组(40只眼)给予康柏西普治疗和雷珠单抗组(40只眼)给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1、3个月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治疗1、3个月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治疗1、3个月后,两组裸眼视力均优于治疗前,且雷珠单抗组均优于康柏西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应用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裸眼视力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减少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夏邑县中医院诊治的6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盘状瘢痕、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提升患者视力水平,减缓病情的发展,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肝肾亏虚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主要发病机理之一,补益肝肾为治疗总则,干性或湿性治疗用药各有不同,每位专家的用药习惯和针刺选穴也各具特点。本文对肝肾亏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机、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玻璃膜疣常见于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视网膜慢性炎症或某些眼底变性疾病。眼挫伤所致的玻璃膜疣国内尚未见报道,兹将经荧光血管造影汪实所见的10例报告如下.自1988年以来,对眼挫伤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118例中发现10例眼底出现玻璃膜疣(8.4%)。10例全部为男性单眼,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者53岁。致伤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经眼科裂隙灯检查、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34例患者34只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0.5 g的普罗布考口服,每日2次。服药前均采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测量最佳矫正视力、行FFA及OCT检查,治疗后每月随访,随访6个月,每次除常规眼科检查外均行ETDRS视力及黄斑OCT检查,且分别于1、3、6个月行FFA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ETDRS视力、OCT黄斑中心凹厚度、FFA黄斑区渗出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服药后1、2、3、4、5、6个月所有患者的ETDRS视力均高于服药前(P<0.05),其中至随访终点时ETDRS视力提高≥15字母者12只眼(35%);服药后1、2、3、4、5、6个月所有患者的CMT厚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服药后1、3、6个月所有患者渗漏面积均低于治疗前(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全身及眼部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口服普罗布考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