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忠县伤寒副伤寒暴发的因素 ,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患者进行统一个案调查并采样检测。结果 发现患者 961例 ,罹患率 3 68% ,其中血清学诊断 68例 (肥达反应阳性 ) ,病原学诊断 17例 ,其余病例根据临床表现 ,结合胶乳试验和流行病学史诊断 ;病例主要集中在场镇的 3所中小学 ,占 90 5 3% ;暴露因子分析显示 ,供应开水和未供应开水的学校罹患率分别为 0 2 1%、 2 6 2 8% ,两者发病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0 5 ) ;常饮生水和不饮生水者罹患率分别为4 4 88%、 12 79%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0 5 ) ;走读生和住校生罹患率分别为 17 5 6%、2 8 2 7% ,住校学生发病显著高于走读生 (P <0 0 0 5 ) ;饮用水中检出伤寒沙门菌。结论 饮水污染是本次伤寒副伤寒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05—2019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资料及既往“疫情调查报告”,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5—2019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2005—2019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23起,伤寒17起,甲型副伤寒6起,发病数911人,罹患率0.55%。疫情集中在4-10月,共16起,占69.56%。疫情分布在7个市(州),安顺市、毕节市、黔东南州有14起,占60.87%。0~20岁组和31~50岁组分别占36.99%和23.93%;农民和学生分别占39.19%和33.26%。水型传播15起,占65.22%。采集血样标本491份,血培养阳性率40.33%,采集大便标本37份,阳性率5.41%,外环境水标本334份,阳性率6.59%。结论 贵州省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水型暴发为主,学生和农民是主要受威胁人群。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风险管控工作,减少疫情波及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绍兴县2000—2006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提出防制对策。[方法]对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6年绍兴县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波动在10.07/10万~34.58/10万,高于1995年以来的全国发病率水平,也高于我县1980年前发病水平,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春夏季两个流行高峰。[结论]建议政府对伤寒实施免费治疗,加强对伤寒病人的传染源管理,防制传染源扩散。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14起学校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了解学校发生伤寒、副伤寒重大疫情的原因及其流行因素,为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各地、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报告和学校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调查处理报告.结果1996~2002年广西共发生14起学校内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其中甲型副伤寒11起,伤寒2起,甲型副伤寒和伤寒混合流行1起;发生在大专院校3起,高级中学3起,初级中学8起;农村10起,城市4起.各学校学生罹患率1.9%~31.1%,平均10.3%,教职工平均1.6%,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行时间最短15 d,最长115 d;传播途径水型11起,食物型3起.每年5~6月和10~11月为流行高峰期.学校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状况恶劣,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疫情迟报、误诊和缺乏预警机制是疫情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伤寒、副伤寒已成为广西各级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采取标本兼治和针对性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伤寒副伤寒是我市主要传染病之一,1990~1999年累计发病486例,最高(1997年)发病率7.884/10万,年平均发病率4.39/10万,严重危害我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探索本病的发病规律,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1999年疫情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疫情资料来自温岭市卫生防疫站传染病年报和伤寒、副伤寒病例调查表。2 结果  相似文献   

6.
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993年11-12月,安仁某村发生一起外源性寒、副甲伤寒暴发流行调查情况。结果表明,患病率7.26%,其中小学生占78.57%,村民21.43%。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伤寒、副伤寒流行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寒、副伤寒是贵州省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本文对贵州省 5 0年间 (195 1~ 2 0 0 1年 )伤寒、副伤寒流行变迁及 5 77起爆发性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 :①贵州省 195 1~ 2 0 0 1年疫情资料汇编、年平均人口数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②贵州省伤寒、副伤寒菌种监测。③采取总体统计学分析和按年代统计分析法。④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2 .结果 :(1) 5 0年间伤寒、副伤寒流行变迁 :①流行概况及趋势 :据 195 1~ 2 0 0 1年疫情资料统计 ,贵州省 5 0年间共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 4 4 5 2 6 1…  相似文献   

8.
1999年灵川县伤寒、副伤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我们对灵川县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及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 ,以其了解伤寒、副伤寒的流行情况 ,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发病数据来源于本站疫情管理室的年报、传染病报告卡、暴发疫区调查资料及查阅部分住院病例病案。实验数据来源于本站流行病检验室。2结果2.1发病情况2.1.1发病率1999年全县共发生伤寒、副伤寒429例(含流动人口10例) ,无死亡病例 ,发病率为119.28/10万 ,发病与去年相比上升243.55% ,占全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总数的43.25 %(429/…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南宁市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2004-2010年伤寒副伤寒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对2011-2013年的发病进行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伤寒副伤寒年均发病率1.20/10万,以夏秋季为主,8月达高峰;男女发病率比为1.42∶1;发病以农民、学生和儿童为主;城区发病明显高于郊县.ARIMA模型预测发现2011-2013年发病率较2010年稍有下降,但幅度不大.结论 伤寒副伤寒仍是南宁重点防治的疾病,重点对象是农民和学生.在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程的同时,应注意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综合卫生管理,尤其是饮用水管理,以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0.
全州县为伤寒病高发区 ,1999年共发生伤寒455例 ,无死亡病例 ,年发病率为58.63/10万 ,比1998年上升34.50 %。1流行特征1.1地区分布以位于县城的全州镇发病最多 ,共184例 ,占40.44 % ,该镇发病率达187.34/10万 ,见表1。表1全州县伤寒副伤寒病例地区分布乡镇病例数发病率(1/10万)构成比( %)全州镇184187.3440.44永岁45112.459.89绍水4082.428.79才湾4177.469.01龙水3164.026.81黄沙河1354.662.86白宝84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全国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原因,为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国共报告77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发病4 863例,死亡3例,波及人数6 393 908,罹患率为76.05/10万,伤寒暴发疫情31起,副伤寒暴发疫情46起。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以农村和学校为主,流行菌型以甲型副伤寒为主(61.33%)主要原因是卫生设施缺乏、水源和食品污染。[结论]全国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饮用水污染引起为主(53.25%),其次为食源性(23.38%),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工人、民工、农民的主动监测,提高确诊率,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对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自80年代以来,宁波市的伤寒发病率呈回升趋势,近3年呈直线上升,且有局部暴发或流行,已成为我市当前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探索流行规律,制定防制措施,现将我市40年来伤寒疫情资料及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作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分析鄞州区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为今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描述疾病的分布. [结果]鄞州区伤寒副伤寒发病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世纪50~70年代,发病以伤寒为主,散发,偶见局部水型暴发,夏季多发,青少年高发;80年代以来,菌型变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物型流行或暴发,春季高峰,青壮年高发. [结论]鄞州区伤寒副伤寒发病持续在高发状态,主要流行菌型是甲型副伤寒.在加强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研制生产相应疫苗,有效控制发病.  相似文献   

14.
2001年玉环县副伤寒甲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001年玉环县副伤寒甲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成因,以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402例副伤寒甲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年发病以夏秋季为主,7、8月份为发病高峰;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男性青壮年;职业分布以工人、个体户为主:发病集中在城关和坎门两镇。症状以不典型和轻型为特点;水源污染及海岛居民的不良卫生习惯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控制副伤寒甲的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5.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年来 ,玉溪市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主要为甲型副伤寒 ) ,居玉溪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的前 3位 ,成为影响玉溪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探讨和分析玉溪市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的特点 ,掌握其流行规律 ,为防病决策提供依据 ,现将玉溪市 2 0 0 0 - 2 0 0 3年伤寒和副伤寒发病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 2 0 0 0 - 2 0 0 3年玉溪市疫情年报 ;人口数据来自玉溪市公安局。1 2 方法 病例诊断按《传染病诊断标准及相关法规汇编》(GB 16 0 …  相似文献   

16.
一起伤寒、副伤寒甲杆菌混合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9月贵阳西郊某女子劳教所发生以持续发热、头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流行 ,经病原学检测证实为一起少见的由伤寒、副伤寒甲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的暴发流行。现将流行情况及防疫措施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 该所建在某农场中 ,人员与外界隔离 ,所内干部 6 1人 ,学员 15 78人 ,共 16 39人 ,疫情发生在 9月 2日~9月 2 8日 ,共发病 12 9例 ,总罹患率为 7.9% (12 9/ 16 39) ,其中干部发病 1人 ,罹患率为 1.6 % (1/ 6 1) ,学员发病 12 8人 ,罹患率为 8.1% (12 8/ 15 78) ,两者发病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Fisher精确法计算 )。病例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
2004-2006年浙江省沿海地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4-2006年沿海地区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浙江省沿海地区近三年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和监测点监测报表资料录入EXCEL2003整理后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沿海地区伤寒副伤寒呈下降趋势,发病曲线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且峰值逐年降低。病例在宁波和温州以农民、工人、学生为主,台州地区以民工、农民、学生为主,病例年龄集中在20~5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别,恢复期患者带菌率显著高于健康从业人员,病原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甲型副伤寒对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且耐药率在97%以上。暴发疫情以水型为主。结论浙江省沿海地区伤寒副伤寒发病总体呈发病率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甲型副伤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对病例应规范治疗彻底治愈、加强恢复期患者的监测,发现阳性应及时隔离治疗,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黄玉芬  刘志涛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31-2132
目的掌握近年来云南省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各州(市)2008—2010年的伤寒副伤寒疫情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2008—2010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4 675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77/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02/10万。西双版纳州、玉溪市、德宏州、红河州、昆明市及保山市6个州(市)为云南省的高发地区,5—10月为高发月份(64.66%),发病年龄以20~39岁组居多,农民和学生为高发人群(64.65%)。结论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北仑区伤寒、副伤寒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仑区地处浙江省东部,是宁波市沿海港口城市,下辖9个乡(镇、街道),有常住人口33万、流动人口20万.2004年1季度全区发生伤寒、副伤寒流行,通过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2月下旬开始发病明显回落,现将发病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