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6例,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并采取急救措施,同时实施系统的护理工作,观察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6例患者经紧急救治有5例脱离危险,其中1例患者严重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导致死亡;结论:提早预防是避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一旦发生则立即果断的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合理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防治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是以血栓、栓塞、广泛出血、休克和溶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温病热入营血、气血两燔 ,或内科瘀证、血证、厥脱证等范畴。本文拟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探讨 ,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1 DIC的病机及临床特点笔者认为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机在于瘀阻脉络 ,气血运行障碍。病理特点有四 :(1)瘀血内停 ,脉络受阻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2 )瘀血不去 ,血不归经 :瘀血已成之后 ,留而不去 ,则血脉不利 ,血不归经而外溢 ;(3)气随血脱 ,无以摄血、行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08年2月1482例重度创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创伤后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并对所筛选病例的不同创伤类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总结。结果1482例患者中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15例(1.01%),其中,重型颅脑损伤4例(4/15,26.67%);多发长骨、骨盘骨折6例(6/15,40.00%);重度胸外伤2例(2/15,13.33%);重度腹部闭合伤2例(2/15,13.33%);大面积烧伤1例(1/15,6.67%)。1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中,死亡6例(6/15,40.00%),其中重型颅脑损伤2例,多发骨折3例,大面积烧伤1例;病程起始合并重度低血容量患者11例,脂肪栓塞2例,特发起病2例。结论重型创伤患者易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多发长骨、骨盘骨折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率为高,具有高病死率的流行病学特点。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足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以及尽早开展替代治疗,是救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合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马玲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80-1381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母婴病死率较高.现将我院2003年4月~2006年11月收治的8例产科DIC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清瘟败毒饮治疗蛇伤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在治疗蛇伤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6例蛇伤致DIC患者按单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抗蛇毒血清、补充凝血因子等西医常规治疗)16例,与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瘟败毒饮治疗)30例作比较,观察其疗效及DIC主要的客观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和DIC主要的客观指标的恢复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瘟败毒饮在治疗蛇伤致DIC中有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萍  焦西妹 《光明中医》1997,12(5):38-39
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例分析于萍焦西妹山东省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266002)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素/痛经灵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凝血机制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1)。其发病急骤,死亡率高。本文就我院1963年4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21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结果:抢救成功19例,死亡2例,其中除4例入院前胎盘早剥死宫内外,其余17例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只有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去除病因和发病诱因,正确治疗并细心护理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验案1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1)邱仲川关键词:白血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纤维蛋白血症患者康××,女性,17岁,学生住院号,1556。1991年9月下旬起发热不退,咳嗽,盗...  相似文献   

12.
产后大出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极易造成死亡。现将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3例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致DIC的麻醉处理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许立恒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40-141
目的:对导致产科患者出现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原因和治疗过程中主要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导致产科患者出现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胎盘残留、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结论:抓住导致产科患者出现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原因,采用针对性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够在出现该症状后对症状进行及时扭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清瘀汤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D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西医常规治疗外加用自拟方清瘀汤水煎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凝血指标改善幅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加用自拟清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DIC,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18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其中治疗组105例,对照组75例。在对原发病相同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凉血口服液纠正凝血异常,对照组用肝素抗凝或6氨基己酸抑制纤溶亢进 治疗组总有效率92.4%,对照组80%(p<0.05);平均止血天数,尿量和血尿素氮复常的平均天数及血小板和凝血酶时间复常的平均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以上各项p<0.01)。本研究表明,凉血口服液对急性DIC有较好的疗效,尤适于临床DIC消耗性低凝期和纤溶亢进期的治疗,而无肝素加重出血的弊端,亦无需凝血象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性产科急性弥漫性生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例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组患者的诊断过程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探讨诊断以及治疗体会,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本组8例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均已抢救成功,并且经过科学的诊断与治疗后,患者各个循环指标均已经恢复正常。结论: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及死亡率高,通过对患者及时诊断与治疗,有利于死亡率降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化瘀止血防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采用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DIC时采用小剂量肝素钠静滴,并间断输注血浆和血小板治疗合并出血的APL62例。结果合并出血38例中8例进展为DIC,32例DIC中31例治愈,无1例出血倾向加重。结论化瘀止血可降低APL DIC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凝血学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首位 [1] ,其发病机制提出了诸多学说 ,如骨质疏松、骨内高压、脂肪代谢紊乱、免疫复合物抗体沉积引起动脉血管炎、血液高粘滞状态、累积性骨细胞功能紊乱等学说 ,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2 ]。 1 985年 Jones提出血管内凝血 (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IC)学说 ,他认为骨内过多脂肪栓子 ,高凝状态 ,及由于游离脂肪酸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以触发局部血管内凝血 ,并以这一假说作为非创伤骨坏死的发病机制 ,认为血管内凝血这一中间机制 ,可能成为非创伤骨坏死最后共同通路。作为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解蛇毒汤治疗五步蛇毒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将24只兰纯种兔,运用五步蛇毒制造DIC兔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血清组、中药加血清组4组,每组6只。血清组:从兔耳缘静脉注射抗五步蛇毒血清;中药组:予以清解蛇毒汤25ml/次/只灌胃;中药加血清组:清解蛇毒汤25ml/次/只灌胃,另加注射抗五步蛇毒血清;空白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1周。检测给药后6小时及第5天兔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变化。结果:治疗6小时后PT、APTT、FIB:中药组、血清组、中药加血清组与空白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中药加血清组、血清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5天PT、APTT、FIB:中药组、血清组、中药加血清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中药加血清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P试验: 空白组为阳性,其余组均为阴性。结论:清解蛇毒汤配合抗五步蛇毒血清治疗五步蛇咬伤疗效肯定,对保护正常凝血机制,预防DIC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和乌胺(higenamine)从日本乌头等多种植物根中分离而得,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作者研究了该成分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实验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并发的多器官衰竭(MOF)的作用。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试药10和50mg/kg 治疗组和 LPS 组。和乌胺混悬于蒸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