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的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48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牙周炎症均治愈,前移患牙全部恢复良好,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正常.本组48例患者使用矫正器的固定时间平均为7.8个月.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效果好,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6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结果:患者的矫正成功率为100%,经过正畸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情况、覆情况、牙周出血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治疗前后患者的牙槽骨的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效果稳定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姚如升  王贞丽  李国平 《当代医学》2011,17(34):101-102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2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治疗之前、治疗完毕之后、治疗结束3年后的探诊出血(BOP)、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等指标,并用X线片检查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结果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52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移位牙齿复位良好,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牙齿松动程度显著降低,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牙齿美观.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在有效控制牙周炎、确保牙齿整齐、消除牙合创伤、恢复牙齿咀嚼功能、保持牙齿美观的同时,更具有疗效稳定、持久的优势,建议临床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赖小兵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25-3826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牙周病治疗: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口腔清洁,进行针对性的牙周病治疗,局部消炎。正畸治疗:牙周稳定后进行正畸修复治疗,采取的方法为直丝弓矫治法,治疗后用保持器进行维持,并进行牙周夹板辅助保持。对患者随访10个月,测量治疗前后的颌骨间和牙间的角度,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颌骨间和牙间角度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唇倾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唇倾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 方法 对我院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移位的牙齿得到了较好的复位,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改善明显,松动度降低,牙周膜间隙正常,牙周及美观情况仍有较大改善.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所致的前牙移位,不仅能有效控制牙周炎症,消除牙合创伤,排齐牙列,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和美观功能,还能使治疗效果长期保持稳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患牙270颗)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口腔正畸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经治疗,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8.9%(240/270).治疗后各级牙齿松动度分别为88.9%、5.9%、3.3%、1.9%,与治疗前的51.9%、31.1%、11.1%、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3.5±1.0)mm,前牙覆盖距离(2.7±1.1)mm,前牙覆颌深度(2.3±1.0)mm,牙周出血指数(25.5±5.6)%,均优于治疗前的(4.9±1.3)mm、(6.5±1.5)mm、(5.0±1.2)mm、(97.5±9.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值得广泛应用与普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对其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咀嚼功能正常率、牙周出血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指数、前牙覆牙合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但牙槽骨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前牙移位症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参考组采用常规牙周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牙齿松动情况、各项牙周健康评分、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骨高度、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牙齿松动程度低于参考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3,P<0.05);治疗组各项牙周健康评分、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骨高度、生活质量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参考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67、24.851、48.068、8.333、9.060、21.046、24.345、15.992、3.626、12.280,均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改善牙周健康水平和牙齿松动度,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研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收治的2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均在给予牙周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治疗前牙移位。结果所有26例患者均顺利按疗程完成治疗,治疗后26例患者牙齿均恢复至正常位置、排列恢复整齐、松动度下降,患者上下齿咬合明显得到改善,牙周膜的间隙也已恢复正常,牙齿美观度得到提高。结论对牙周病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牙周局部环境,实现对患者牙周炎的控制,并重新对患者牙列进行排序将其排列整齐、恢复患者牙齿咬合能力、提高患者牙齿美观度,且具有效果稳定、持久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牙周疾病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改善与美观评分、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生...  相似文献   

11.
高晓雨 《当代医学》2021,27(30):142-143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年出血指数、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及牙槽骨高度,并分析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和治疗后3年,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及前牙覆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3年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IL-2、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20例(71.43%),有效8例(28.57%),无效0例(0.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患者牙周出血,改善患者牙周袋的深度、前牙覆盖及覆牙合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7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试验组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牙齿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前槽牙高度、前牙覆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齿矫正情况、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牙齿美观度评分、咀嚼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深度、牙周袋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牙关系、邻牙关系和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可提高矫正效果,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牙齿美观度和咀嚼效率,效果优于单纯牙周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采用正畸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濮阳市开发区胡村乡卫生院收治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前牙间牙槽骨高度、中颌骨间和牙尖角度差值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均少于治疗前,面角、上下齿槽座角、上下中切牙夹角均高于治疗前,上中切牙凸距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采用正畸修复治疗可有效促进口腔正常生理功能恢复,保障牙齿美观,控制牙周炎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了解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对于该病的临床矫正治疗方法,以便加强患者对该类疾病的早期治疗与预防的意识。方法:选择64例前牙移位患者进行研究。结果:经过临床的矫正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前牙移位现象得到缓解,患者在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出血指数等均显著降低,患者面型及合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前牙移位得到有效地治疗。结论:利用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前牙移位现象,稳定的改善患者的牙周状态,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刘潇 《黑龙江医学》2014,(6):701-702
目的研究分析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13例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患者,均采用在牙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周袋的深度、牙槽骨的高度、前牙的覆盖程度与覆牙合等指标。结果这13例患者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都比较顺利,并且有良好的移位的前牙复位,达到了成功的标准。治疗后牙周袋的深度、前牙覆盖程度与覆牙合情况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牙槽骨的高度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牙齿恢复美观并且整齐,使牙合创伤得到了消除、牙齿咀嚼的功能得到了改善,临床效果较显著,在临床上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咀嚼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包括前牙覆盖、前牙咬合、探诊出血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咀嚼能力、积极感受、美观程度、总体健康评分)。结果本研究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治疗后患者前牙覆盖、前牙咬合、探诊出血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患者咀嚼能力、积极感受、美观程度、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效果显著,可促进其咀嚼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陈玉祥  刘琳 《当代医学》2016,(32):62-63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法在牙周病前牙移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43例,均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43例患者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及前牙覆颌深度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43例患者治疗成功率为100%;治疗前患者者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及前牙覆颌深度分别为(6.37±0.75)、(5.36±0.72)、(5.21±0.44)、(4.78±0.83);治疗后分别为(2.52±0.43)、(3.24±0.4)、(5.17±0.39)、(2.31±0.64);治疗后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及前牙覆颌深度等指标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法在牙周病前牙移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指数及前牙移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的40例患者(672颗牙),所有患者在常规牙周病治疗基础上采取口腔正畸治疗.比较40例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以及治疗结束1年后牙周健康指数、牙齿松动度、前牙移位情况、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