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0例慢性肾衰组和8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结果:80例慢性肾衰患者中Hp抗体阳性者57例(71.25%),其中Ⅰ型31例(38.75%)、Ⅱ型26例(32.5%),而Hp抗体阴性23例(28.75%)。而82例健康对照者中有53例(64.6%)Hp抗体为阳性,其中Ⅰ型29例(35.4%)、Ⅱ型24例(29.2%),抗体阳性者29例(35.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衰Hp感染与正常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异,Hp感染可能与慢性肾衰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2.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成功地在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以来,人们对Hp感染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均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胃癌在全球癌症病死率中位居第二位,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促进胃癌发生的主要致癌物之一,因此根除Hp感染是预防胃癌发生的优先方法。但对于有效根除Hp能否逆转癌前病变,阻止胃癌的发生仍然存在争议。而使用抗环加氧酶2与改善癌前病变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从慢性胃炎发展到胃癌的过程中,根除Hp减少胃癌的发生是否存在不可逆转的分界点仍然没有明确。  相似文献   

4.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含果胶铋的Hp根除方案根除率高.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果胶铋为Hp根除治疗的最佳方案,阿莫西林+甲硝唑+果胶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果胶铋与其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唾液测定幽门螺杆菌抗原技术(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同时测试的方法,选取有上消化道症状来消化科门诊初诊的患者、经证实有胃Hp感染且根除治疗后4周复查的患者及无任何消化道症状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上述三组入选对象均有较高HP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57%、79.83%和76.7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P〉0.05),^14C—UBT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51.79%、34.45%、23.2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患者高于抗Hp治疗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8_32,X2=9.18,P〈0.05);在^14C—UBT阳性患者中HPS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82.76%、90.24%、90.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腔中有较高的Hp检出率,胃Hp感染患者中大多存在13腔Hp感染。Hp根除治疗对杀灭胃内Hp有一定疗效,对口腔Hp感染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6.
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并影响其愈后,随着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及其他因素,Hp的根除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就影响Hp根除治疗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源之一,许多研究表明,HP感染后能导致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此外,人类胃黏膜上的HP持续存在也增加了胃癌和胃淋巴瘤发生的风险.而且可诱发许多胃外疾病.例如IDA等。最近从成人中获得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的一生中感染HP的最主要年龄阶段是在儿童期,尤其在生后最初几年内。可见儿童是受HP侵袭的最危险的人群。但HP能否在胃黏膜定植又是由儿童期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现就HP在小儿中的流行以及根除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刘尚忠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12-1113
目的:观察四种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200例经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均呈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B、C、D四个治疗组:A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克拉霉素(500mg)和果胶铋(200mg);B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左氧氟沙星片(200mg)和果胶铋(200mg),C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呋喃唑酮(200mg)和果胶铋(200mg);D组为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片(200mg)、呋喃唑酮(200mg)和果胶铋(200mg);均为口服,每日2次,疗程7天,疗程结束停药4周后复查14C-UBT,阴性为Hp根除,并对各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B、C和D组Hp根除率分别79.2%、85.1%、91.8%和93.7%,C组和D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D组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Hp根除治疗方案根除率高,尤以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共识意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发现已有20余年的历史。通过20年来的研究,Hpylori感染与上胃肠疾病的关系已十分清晰,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Hpylori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素。因此Hpylori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2003年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在安徽桐城达成了针对Hpylori相关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的共识意见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诊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存在HP感染率进行分析,比较有无感染HP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液血红蛋白(Hb)浓度的不同。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有26例出现HP感染,血液透析人群与正常人群感染HP的概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HP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Hb、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患者;HP阳性的患者经过抗HP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b、血清PA及TNF-α水平也程度不等的回升,但是Hb变化不明显。结论通过对这类患者的微炎症实施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缓解医疗行业的负担,同时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锁骨颅骨发育不全(CCD)是一种由于RUNX2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口腔中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多生牙和牙齿发育异常,甚至伴有颌骨发育异常。目前针对CCD的治疗主要是以正畸治疗为主的序列治疗。本文作者从CCD的临床症状入手,结合CCD的遗传背景,对目前治疗CCD的多种正畸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及比较。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职业或饮食习惯等因素所致铁暴露增加可通过氧化应激损伤等机制导致肿瘤的发生。此外,有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体内存在铁代谢异常,参与铁代谢的各种标志物水平发生改变,肿瘤细胞处于高铁代谢水平,这些代谢指标的改变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靶标。本文作者对肿瘤患者体内铁代谢异常及其对肿瘤诊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临床管理方面的一个重大挑战。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着独特的、多样化的需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在内,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应个体化,并根据其并发症的进展情况和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随时调整。本文作者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从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自我管理方面就个体化治疗原则及目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经肝动脉放疗性栓塞(TARE)是经过肝动脉途径,将放射性核素微球灌注进入肝癌病灶中,通过微球所携带的核素释放电离辐射治疗肝癌,其是近年来血管内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放射性微球的治疗原理和特点、TARE疗效评价方法和治疗时间、TARE的临床疗效分析、TARE的并发症、放射性微球研发和TARE临床研究及TARE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恶性胶质瘤的治疗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亟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胶质瘤富含血管且高度表达促血管生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血管生成已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新策略。贝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是一种以VEGF为靶点的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新型靶向药物,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失败等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初始弓丝是在正畸治疗开始时插入固定矫治器的第一根弓丝,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纠正拥挤和扭转来排齐牙齿。对于同种错 牙合 类型、拥挤度相近和使用同种矫治技术的患者,不同截面形状、直径和材料的初始弓丝在排齐效率和患者的疼痛感觉方面会表达出的阶段性效果有所不同。了解不同种类初始弓丝的特性,并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弓丝选择,有利于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并有助于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本文作者就不同初始弓丝对正畸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平  周巧玲  李碧娟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6):620-621,625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分别对20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实验组)及138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和丙型肝炎标志物.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V感染率为30.77%,HCV感染率5.29%,且HCV感染与透析时间及受血次数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与透析时间及受血次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生活质量、营养状况日益提高,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对于老年慢性疾病的预防性判断或诊断、正确评估其疗效越来越引起重视,临床医生需警惕老年慢性疾病病程中的发展变化。血清前白蛋白(PA)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是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本文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血清P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